因此胸部X光檢查和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是必需的,然而電腦斷層診斷後腹腔淋巴轉移在臨床第一期精細胞瘤和非精細胞瘤患者的假陽性率分別是14~20% 和25~35%。 化療是利用藥物檢破壞癌細胞的生長能力,大多只會用在癌細胞已擴散至睪丸外、曾接受手術切除的病人身上,以減低癌症復發風險。 醫生或會同時用上兩種或以上的化療藥物,增強效果。 睾丸癌患者的存活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睾丸癌的種類和期數。
即使睪丸癌已經轉移到身體他處,還是有機會治癒的。 睪丸癌發生的原因,仍不是很清楚,但已知隱睪症和睪丸癌有密切的關係,約有百分之六的睪丸癌發生在隱睪症的患者。 另有統計顯示,停留腹腔內的隱睪發生癌症變的機會是1比20,若是在腹腔溝內的隱睪則降為1比80。
睪丸癌轉移: 睪丸癌發病及存活率
1.睪丸鞘膜積液 體格檢查腫塊有囊性感,質韌,有彈性,透光試驗陽性,但鞘膜壁厚或部分鈣化時不易鑒別,睪丸腫瘤有時可發生少量鞘膜積液,但有沉重感,透光試驗陰性,B超,CT檢查有助於鑒別。 這些情況都不容忽視,甚至有及時的風險,比如睪丸扭轉,如果連結睪丸的精索發生了扭轉,供給睪丸養分的血管會被阻斷,造成睪丸缺血壞死。 胚胎剛在媽媽肚裡發育時,其實睪丸並不位於陰囊裡面! 在媽媽懷孕七個月左右,男孩的睪丸才漸漸往下移動,大多會在出生前通過腹股溝進入陰囊,不過約有2%的足月兒及20%的早產兒會出現隱睪症,也就是睪丸沒有進入陰囊內。 九成以上的睪丸癌來自生殖細胞– 也就是製作精子的細胞–的變化,最常見的是「精細胞瘤(Seminomas)」與「非精細胞瘤(Nonseminomas)」。 既然睪丸的功能不只一種,裡面含有的細胞類型就不僅有一種,而且睪丸內這幾種類型的細胞都有機會發展成癌症。
隱睾症的男性患睾丸癌的可能性比睾丸正常下降的男性高很多倍。 大多發生在十多歲至三十多歲的男性中,主要分為以胚胎細胞癌、卵黃囊癌、絨毛膜癌和畸胎瘤。 胚胎細胞癌(Embryonal carcinoma)——在顯微鏡下,這些腫瘤看起來就像很早的胚胎的組織。 另外,它們會以較快的速度生長並擴散到睾丸外。 其實診斷陰莖癌並不困難,但是,由於腫瘤長在包皮內,15至50%的病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延遲就醫達一年之久。 若10天至14天抗生素療程,仍治療不好龜頭或包皮存在潰瘍或腫塊,應懷疑陰莖癌。
睪丸癌轉移: 診斷
2.陰囊炎性癌 又名陰囊皮膚濕疹樣癌、Paget病。 陰囊皮膚發紅,呈糜爛與紅斑交錯相間的皮損區,有慢性炎癥硬結,可與陰囊皮膚粘連。 活組織檢查見有Paget細胞,單個或巢狀,沿汗腺及其導管、毛囊、皮脂腺蔓延;表皮生發層棘細胞增長變寬,真皮有圓細胞浸潤,表皮中有許多核絲分裂象。 PAS反應陽性,耐淀粉酶低分子量角質反應陽性。
對於疑似睪丸癌患者迅速診斷、分期、並積極給予適當治療(睪丸根除手術、後腹腔淋巴結放射治療或後腹腔淋巴結摘除、化學治療、化學治療後後腹腔殘餘腫瘤摘除、殘餘腫瘤摘除後輔助化學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經過積極且正確治療,縱然診斷時已有轉移病灶仍有治癒可能。 這些患者相對年輕,診斷年齡中位數30歲,因此在所有治療前都必須和病患討論冷凍精子的需求。 依組織病理型態區分睪丸癌可以被分為兩大類:精細胞瘤(seminoma, 52~56%)和非精細胞瘤(non-seminoma, 44~48%),非精細胞瘤又可細分為胚胎性癌、卵黃囊瘤、惡性畸胎瘤、和絨毛膜癌等。 多數非精細胞瘤含有兩種以上組織病理型態而被稱為混合性生殖細胞瘤。 除了絨毛膜癌以經由血液途徑轉移外,多數睪丸癌經由淋巴系統先轉移到後腹腔淋巴結再轉移他處。
睪丸癌轉移: 男性常見疾病 - 睪丸癌
對此,前立委沈富雄21日就表示「只要國民黨不論用什麼方式提名侯友宜,國民黨就一飛沖天了」,引發討論。 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今(21)日就表示,2024總統大選看起來還是「詭譎多變、混沌未明」,引發討論。 有網友爆料稱,此事發生在雲南省昆明市祿勸縣。 一般正常成年人的睪丸大小,大約會比OK手勢圈起來的範圍再小一些,而睪丸質地則比去殼的水煮蛋再有彈性一點,大概是1個水煮蛋以上,鐵蛋未滿的概念。 方藥復元活血湯加馬鞭草、山慈菇、白花蛇舌草、三稜、莪術。 本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一個由實向虛的轉化過程,治療原則先以祛邪為主,後以扶正為主。
- 大約10%病人主要表現為轉移癌病狀,如鎖骨上腫大淋巴結,肺轉移咳嗽和呼吸困難等。
- 有高達1/3睪丸癌患者在一開始時被誤診為睪丸-副睪丸炎或陰囊水腫,陰囊水腫甚至還會阻礙睪丸的觸診。
- 看看腫塊是在睪丸內還是在睪丸外,是液體狀的還是實心腫瘤。
- 以掃煙囪工為例,少年接觸污染到中老年才發病,一般均在十多年,最長者達68年。
- 隱睪症患者罹患睪丸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6倍,若在青春期前就接受睪丸固定術將腹腔內或腹股溝部位睪丸拉到陰囊內的話,罹癌風險就降為2~3倍。
如果有復發則考慮再手術或化學治療, 對於晚期的非精原生殖細胞則實施行睪丸切除術加上化學治療。 睪丸腫瘤常在無意中發現陰囊內有腫塊,亦有感局部隱痛和沉重感。 一個萎縮的睪丸突然增大應想到腫瘤,急性疼痛不常見,但10%可有類似睪丸炎或附阜炎的病狀。
睪丸癌轉移: 陰莖癌
手術治療視情況可能部分切除,也可能單顆切除,不過因為另一顆還保留著,因此這情況不會使得無法造精。 而睪丸和陰莖雖為一體,但互不影響,也不會影響勃起功能。 罹患癌症的人最怕醫師診斷出癌細胞已經從原發部位轉移到肝臟、肺臟、腦部、骨頭等其他器官部位,彷彿完全沒有辦法治療了,甚至短短幾個月內,很快死神就要降臨了,而感到悲傷不已。 血液腫瘤科醫師表示,大部份癌症末期發生轉移無法痊癒,但是,並非無法治療,仍然有機會控制且延長性命,甚至有部份癌症儘管發現已經末期,都有辦法透過治療獲得痊癒。 晚期的精原細胞瘤( 第二期B期及第三期 )則應先使用化學治療, 90% 的病人有效。 對於早期非精原生殖細胞癌可採根除性睪丸切除術, 至於是否要合併施行後腹腔淋巴腺摘除術, 則各家做法不一。
癌細胞可能擴散或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但已擴散到除淋巴結以外更遠處器官,例如肺。 若是較晚期、出現轉移等需要化療等其他治療,可能影響到另一顆正常睪丸的生殖功能;或是兩顆睪丸都有癌症需同時切除;少部分的族群可能需進行後腹腔淋巴結廓清手術,是有可能影響到交感神經,進而使得能正常勃起卻無法射精。 這類情況醫師通常就會建議先進行儲精,以為將來生孕先作準備,其後再進行手術治療。 非精細胞瘤患者2/3在診斷時已有局部或遠端轉移,臨床第一期患者在睪丸切除後也是以定期追蹤為主,可是如果病理標本中有淋巴血管侵犯或組織型態以胚胎性癌為主則需輔以後腹腔淋巴結摘除或2個週期的BEP化學治療。
睪丸癌轉移: 男性睪丸癌是怎麼引起的
睪丸癌的治療需藉採手術方式,將睪丸切掉;若有淋巴結轉移時,則需搭配化療及放療。 0腫瘤只存在於曲精細管(睾丸內的小管)裏,尚未生長到睾丸的其他部位。 睪丸癌轉移2023 I腫瘤已經不只生長在曲精細管,可能已經生長在睾丸並進入附近的結構。 另外,未有腫瘤標誌物測試結果,或尚未完成測試。 IA腫瘤已經仍在睾丸內,尚未長到附近的血管或淋巴結。 IB腫瘤經生長在睾丸並進入附近的結構,但癌細胞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更遠處器官。
睪丸癌是所有癌症中治癒率最高的一種,超過90%都能治癒,如果沒有遠端轉移的話,基本上有100%的治癒率。 睪丸癌轉移 發生睪丸癌的年齡是從小到老都有,所以父母親對小孩須多加注意,尤其是有隱睪症的小孩。 睪丸癌轉移 另有報告,百分之十的睪丸癌是由性伴侶發現,所以夫妻雙方互相關心也是很重要。 若能早期接受治療,睪丸癌將是一個可治療的疾病。
睪丸癌轉移: 睪丸癌發生率
睪丸癌的危險因子有:隱睪症者且其睪丸還在腹腔內者,建議手術拿掉,因為腹腔內的溫度高會增加癌化的機會;以及腮腺炎合併睪丸發炎者。 睪丸癌的檢查有:理學檢查、陰囊超音波、抽血檢查AFP、HCG、LDH等。 先用理學檢查的方式,來檢查睪丸的大小、硬度等。 若單純是睪丸發炎,會有紅腫熱痛,且感染發炎指數會升高。 若要判斷是哪一型的癌症,則需抽血做AFP(甲型胎兒蛋白)、HCG(絨毛膜性腺刺激素)、LDH(乳酸脫氫(酉每))檢查。 何醫師表示,手術前驗血AFP、LDH值偏高時;手術後仍高則癒後情形也會較差。
懷疑睪丸癌的患者絕對不可以用睪丸切片來確立診斷,因為這樣做會增加局部復發和骨盆或腹股溝淋巴結轉移的風險。 一定要經由腹股溝切口從腹股溝內環開口處的精索開始連同睪丸一併切除。 睪丸癌生長擴散的速度極快,因此一旦懷疑罹患睪丸癌就必須趕在1~2週內執行睪丸根除手術。 通過腹股溝來切除一部分睪丸的方法叫做終端腹股溝睪丸切除術。 睪丸癌轉移2023 接受這種診斷方法的病人可能會擔憂如果切去一個睪丸的話會影響自己性能力和可能會引發自己不育。 然而,只有一個健康睪丸的男性仍然能夠正常勃起和制造精子。
睪丸癌轉移: 睪丸腫瘤病因
非精原細胞對射線不敏感,因此,非精原細胞癌病人一般不施用放射療法。 由於患者大多為老年人,做預防性腹股溝淋巴結清除不一定能提高生存率,反而易引起下肢淋巴回流障礙、象皮腫、切口愈合不良等並發癥,故隻有對腫大淋巴結活檢證實有轉移的才行髂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 手術後可例行或對切除不徹底者、不宜行清除術者加用深度X線做放射治療,必要時可做化療,但常常欠敏感。 陰囊癌晚期、有內臟或遠處轉移者,亦可用放、化療做姑息性輔助治療,如60Co照射或順鉑、博萊黴素、甲氨蝶呤(氨甲蝶呤)等聯合化療,局部切除後亦可用這些治療來預防復發(Arai,1997)。
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癌多專科醫療團隊召集人張延驊也說,打完一次化療,睪丸癌末期患者就會戲劇性地好轉。 有患者被診斷是睪丸癌末期傷心得要命,結果打完一次化療,病情好轉便會開心地笑。 (二)所有成人生殖細胞腫瘤應視為惡性,所謂“良性畸胎瘤”鏡下有向管侵犯最終29%單純睪丸切除者死於腫瘤。 睪丸癌轉移 1.精原細胞瘤行根治性睪丸切除後行放療和(或)化療。 但如果同時瘤標陽性,則其治療應該同NSGCT類。 4.附睪結核 可累及睪丸,產生結節,與睪丸腫瘤相混淆,但附睪結核常常累及輸精管,形成串珠樣結節,附睪尾部的病灶可與陰囊皮膚粘連形成竇道。
睪丸癌轉移: 睪丸癌應該如何自我檢查?
與典型精原細胞瘤相比,它的生長速度更慢,並且更不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睾丸是男性生殖器官之一,自青春期起開始製造精子和分泌雄激素的腺體,當一個或兩個睾丸的細胞異常生長,便有可能形成的癌症。 所有睪丸癌病患在接受治療後都應該在頭兩年裡每三個月追蹤一次, 以後三年則每半年追蹤一次, 之後每年繼續追蹤, 在追蹤的同時應檢查另一邊的睪丸, 腹部及淋巴腺、胸部X光; 抽血檢驗腫瘤標記等。 瘤標可作為觀察療效的指標,手術或化療、放療後迅速下降則預後較好,下降緩慢或不下降者可能有殘餘腫瘤。 所以一旦臨床上診斷皋丸腫瘤後應立即行辜九切除術,不必等候瘤標結果。 晚期睪丸癌症狀包括下背部和腹部區域淋巴結腫大和鈍痛,以及精力不足,呼吸急促,咳嗽,胸痛和頭痛等症狀。
睪丸癌轉移: 皮膚白嫩恐是不健康警訊!醫用「1張照片」曝對比:可能患有1疾病
由於受體質、地域、氣候及治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各型之間往往互相轉化或兼夾混合,也可有新的證型出現,因此臨床不可拘泥,應以辨證論治為主。 順鉑屬破壞DNA結構和功能的藥物中的金屬化合物,具有細胞週期非特異性,是治療睪丸癌的主要藥物。 主要不良反應是消化道反應、腎 毒性及聽力減退。 卡鉑(carboplatin,碳鉑)為第2代鉑類抗腫瘤藥,近又有奧沙力鉑(奧沙利鉑)(Ox-aliplatin)上市應用,作用與 睪丸癌轉移2023 順鉑相似但是不良反應低,主要是骨髓抑制。
睪丸癌轉移: 睪丸癌晚期轉移了還能治癒嗎
診斷方法的選擇還包涵癌癥分期,病人的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外加其它很多起因。 另外,病人會覺得睪丸沉甸甸、有時感到下腹不適,當癌細胞轉移到其他部位時,腹部會有腫塊、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 有時會咳血,應就醫檢查。 謝燿宇說,陳同學經確診為前縱膈腔生殖細胞瘤,在完成胸腔腫瘤手術切除後,需再進行化療。
睪丸癌轉移: 原因
除非病患診斷時已呈現癌症末期現象,否則都應執行睪丸根除手術確立組織病理型態才能擬定後續治療方針。 隱睪症患者罹患睪丸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6倍,若在青春期前就接受睪丸固定術將腹腔內或腹股溝部位睪丸拉到陰囊內的話,罹癌風險就降為2~3倍。 睪丸癌轉移 診斷時病患年齡中位數 30歲,依組織病理型態區分以精細胞瘤(47.9%)最多,再來依序為混合性生殖細胞瘤(33.5%)、胚胎性癌(5.3%)、卵黃囊瘤(4.3%),另有22例則是惡性淋巴瘤侵犯睪丸。 假使在超音波下這個腫瘤真的令人懷疑是睪丸癌,而非疝氣或副睪發炎等其他原因,醫師會考慮幫患者安排腹部骨盆腔的電腦斷層,做更詳盡的評估,並檢查胸部X光是否有可疑陰影,以作為初步癌症分期的參考資料。 同時安排抽血驗AFP(胎兒蛋白)及β-hCG(β-人類絨毛膜激素)等癌症指數,看看是否升高,以作為診斷的參考。
他建議,男性從踏入少年開始,應每天自我檢查睪丸一次。 檢查前用溫水沖涼,目的是放鬆睾丸的肌肉,較易檢查到不正常的物體。 劉萬榮表示,細精管發育障礙也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是染色體異常引起的。 睪丸癌轉移2023 正常男子染色體核型為46,XY,女子為46,XX。 如果男子染色體核型中X增多,就會引起這種病,最常見的是47,XXY。
一般而言,前縱膈腔生殖細胞瘤接受鉑金類為主的化療有不錯治癒效果,且有10年以上存活率,甚至不再復發。 傳統的胸腔手術,需要做一個開胸手術,從脖子下方至上腹部,約30-40公分長度之傷口,並須鋸開胸骨,才可進行腫瘤手術的切除。 「但是為了保留陳同學運動員特性,我們採取微創胸腔內視鏡手術,以側邊兩個約1-2公分傷口完成手術切除,從劍突下方傷口取出腫瘤,既可切除乾淨又不破壞病人的肌力與骨骼,並大幅減少傷口疼痛,」張統優指出。 陰囊癌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很重要,早期盡力爭取手術切除,原發灶需局部擴大切除,范圍應超過腫瘤邊緣2cm以上的陰囊壁,除非病變已侵犯陰囊內容物,否則應盡量予以保留。 術後局部復發往往是切除不夠所引起,但也可能是新發而非復發。
舉例來說,睪丸癌在癌症病人中,治療預後相當不錯,但治療的方式中不論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均有其併發症,尤其對年輕男性因治療被剝奪性功能及生育能力仍 是重大的併發症。 此外,許多第4期的高惡性度淋巴瘤,也仍有治癒的機會,目前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已是治療惡性淋巴瘤最熱門的話題。 若醫師高度懷疑是睪丸癌,便會進行根除性患側睪丸切除,由腹股溝完整摘除睪丸,再配合術後病理分類、癌指數高低,以及電腦斷層檢查是否有淋巴轉移,以制定後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