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打道大堂位於遮打道地底,在前地鐵修正早期系統啟用時已興建;而畢打街大堂則位於畢打街地底,並與港島綫同期興建。 中環地圖2023 其後畢打街大堂部分範圍亦為配合興建與機場鐵路香港站的連接通道而曾進行翻新及擴建工程,由於翻新後的大堂與香港站的設計相若,皆以白色的搪瓷板作為牆身,而非類似港島綫月台以紅色的馬賽磚作為主要牆壁,故亦容易讓乘客將兩站混淆。 為配合1990年代香港機場核心計劃[20],前地鐵公司在環球大廈及交易廣場建造一條橫跨干諾道中的地下行人通道,以連接中環站及香港站,供乘客從港島綫或荃灣綫轉乘機場快綫或東涌綫[21]。 同時,地鐵公司亦翻新及擴建舊原有的畢打街大堂,並加設新閘機及商店。
中環中心範圍包括皇后大道中、租庇利街、興隆街、同文街、機利文街及俗稱「花布街」的永安街。 中環地圖 有見及此,土地發展公司在1988年決定重建此區,改善環境,收地到建成歷時12年。 可見確有凌駕性的公眾需要,重置受到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影響的冷卻用水抽水站、天星碼頭及公眾登岸梯級。 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合理的替代方法,而填海範圍已是重置上述設所需的最低限度。 2008年1月,港鐵公司再度翻新中環站,包括將大堂及港島綫3號月台沿用多年的地台更換為灰色地台,並且在部分位置更換假天花。 中環地圖2023 由於鄰近中環站的住宅物業並不多,加上連接中環站及半山區的多條屋苑巴士服務在晚上已停止服務,故車站在晚上的出入站人流會較為偏低,但當蘭桂坊和中環摩天輪舉辦活動時,亦會有不少市民或遊客選擇使用中環站前往。
中環地圖: 大堂
隨著港島綫落成,有不少往返中環至香港島東面的接駁巴士路線的人流大幅下降,故有不少巴士路線縮短甚至取消。 中環地圖 中環中心(英語:The Center)是香港第五高樓,世界第64高樓,樓高346米,樓高80層[1],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中環廣場和中銀大廈,在1998年落成,佔地達十萬平方呎,提供商用樓面面積逾140萬平方呎。 中環地圖2023 它位於中西區的皇后大道中,港鐵中環站、上環站交界處,是土地發展公司重建項目,由長江實業發展,建築師為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 目前最大業主為世茂房地產主席許榮茂及金利豐主席朱李月華,寫字樓租戶包括星展銀行(DBS)、領航投資(Vanguard)、晨星公司(Morningstar)。 此外,由於前地鐵公司在興建機場鐵路時,早已在環球大廈地底興建行人隧道連接香港站,故亦有不少往返香港國際機場、青衣島、大嶼山等地的乘客經中環站及香港站轉車,為中環站帶來龐大轉乘人流。
場地內的設施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分階段開放供市民使用。 設施包括寵物公園、廣場、小食亭、閒釣輔助設施、公園長椅、避雨亭及洗手間(設有暢通易達洗手間)。 受事故影響,中環站荃灣綫月台全日暫停使用兩天,荃灣綫列車於兩天內只能維持荃灣站至金鐘站之服務,而不前往中環站,並維持約3.5分鐘一班列車,較正常情況下減少約一半班次。 直至2001年車站翻新後,前地鐵公司將通往3號月台至遮打道上層大堂的樓梯重新劃分為非付費區通道,方便付費區外的乘客利用該通道往返遮打道兩層大堂的非付費區。
中環地圖: 香港旅遊路線系列
港鐵公司於2010年將J3出口旁機房位置加建一條長約18米的行人隧道連接中國建設銀行大廈(前麗嘉酒店),連同原有機房位置新通道長約35米[26]。 工程於2010年初展開[27],並於2013年11月28日啟用[28]。 1985年5月31日,港島綫金鐘站至柴灣站一段正式投入服務,地鐵也同時為包括中環站的多個車站(包括油麻地站、旺角站及美孚站)更名,中環站的英文名稱由Chater統一為Central取代[19]。 而當港島綫在1986年5月23日延伸到中環站時,全站英文名稱統一為Central。
嘉咸街壁畫其實就位於PMQ元創坊的附近街道,位置在中環荷李活道44號和嘉咸街口,附近有幾個必拍的壁畫彩繪,其他的穿梭在巷弄間都可以巧遇美麗壁畫,很適合隨興走走。 嘉咸街壁畫以九龍寨城為背景,彩繪出老香港密集而擁擠的建築與生活形態,在老舊的建築上繪出彩色的畫面,是IG上臂打卡的景點。 中環地圖 1、2樓充滿許多文創設計的小店家,一間一間慢慢逛可以逛很久,每間小店也有屬於它的特色。
中環地圖: 索罟灣二號碼頭 – 索罟灣 中環
在開始之前,編輯幫大家標出了中環好吃好玩又好逛的景點及區域,方便大家安排路線,在開始介紹以前也能有一個大概的概念。 藍綠色字卡的為中環的景點以及逛街區域;紫紅色字卡則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美食、餐廳;最後黃色字卡則是餅店、甜點店。 香港的巴士總共有三條路線,分別是A、E、N線,A、E路線行駛日間以及夜間路線,A線是直接從機場到市區;E線則是通過東涌才會到市區,但價格比起A會便宜一半。 N線則是凌晨路線,若是半夜抵達香港的航班,要前往市區就要搭乘N路線巴士。 路環(葡萄牙語:Coloane)古稱鹽灣、鹽灶灣、九澳島或阿婆尾,因東北角之九澳灣與島上九澳山而得名。 此外,路環的葡文名稱,有人認為是音譯自該島的粵語古稱「過路灣」。
水磨石樓梯中環街市第一個打卡位就是水磨石樓梯,它是整個中環街市的主樓梯,在原址獲得保留。 這個水磨石樓梯以傳統「上海批盪」工藝方式鋪墊,是中環街市最有代表性的位置,吸引不少人到場拍照留念。 蘭芳園有著傳說中香港最好喝的絲襪奶茶,每天就算不是用餐時間也座無虛席,其他食物也都有,但若只有要喝奶茶沒有要內用正餐的話,外面的攤位就可以直接外帶囉。 中環地圖2023 蘭芳園的奶茶時,與其他港式奶茶相比苦韻較明顯,一開始會有點不習慣,但喝到後來會越喝越順口,有許多人也因此成為了他的粉絲。 蘭桂坊可以說是香港最有名、最熱鬧的酒吧街,聚集許多大大小小的夜店在此,是許多香港人、外籍人士、明星都愛流連的地方,也是香港夜生活絕對不能錯過的首選阿! 中環地圖2023 雖然很其他城市的酒吧街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除了平日的唱歌跳舞之外,每逢重大節日,都會有一連串的慶祝活動,例如聖誕節、萬聖節、跨年等等,非常熱鬧。
中環地圖: 中環街市地址
畢打街大堂完成翻新後與香港站設計近似,改建範圍由搪瓷板取代原有的紙皮石牆身。 其中荃灣綫1、2號月台採用1組島式月台排列,月台興建在遮打道的地底,由德輔道中伸延至會所街。 月台不設落客專用月台及調頭隧道,列車到站後會同時在該月台進行上落客及調頭,乘客可按指示於1/2號月台乘搭最快離開車站的荃灣綫列車。 同時,位於荃灣綫1、2號月台下方為港鐵其中一條重要側線——設有3條停車側綫的金鐘側綫,以供列車駛往金鐘站作車務調度之用,路軌由金鐘站月台延伸至德輔道中與遮打道之間地底。
3樓有景觀台,望出去高樓林立的中環市景,新舊景色相間,會讓你對於身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神奇,若是有來到香港,編輯相當推薦大家來PMQ元創坊逛逛。 路環島的最高點為疊石塘山(塔石塘山),也是澳門的最高峰,高度為海拔172.4米。 1997年雙方另立修訂協議,長實向土發公司支付19.47億元保證利潤,以買斷中環中心的權益。 中環地圖2023 此外為了避開四周大廈的後巷,建築師利用凸有方型圖案不鏽鋼鋼架將整幢大廈架起20-30米,令大廈低層單位減少侷促感,避開欠佳的景觀,同時感覺更高科技和富時代感。 Taste Beyond 由五星級酒店大廚主理,主要提供沙津、甜品、飲料及健康便當,以輕食為主,適合你在中環街市嘆個下午茶,打打卡。 中環地圖2023 這間主打日式丼飯和居酒屋的「WAKO 鮨 & 酒」令到中環街市感覺十分多元,添加了本土餐廳以外的其他國家風味,讓你到訪中環街市時除了香港小食,亦有其他選擇。
中環地圖: 中環廣場
此外,前地鐵公司亦在2002年逐漸增設中環站車站商店,商店由18間增至24間,以增加前地鐵公司的非車務收入及方便乘客購物,當中包括不設座位的小型飲食區[5][6]。 機場快綫是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商業中心區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亦是全球其中一條最優質的機場鐵路。 機場快綫全長35.3公里, 旅客由機場前往中環市中心約需24分鐘。
1970年,顧問公司發表了另一份《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16],在報告書中,位於中環遮打道地底的車站名為遮打(Chater),而位於中環必打街(今畢打街)地底的車站名為必打(Pedder)。 中環站荃灣綫及港島綫部分在通車前後曾分別有多個名稱,包括3個英文名稱:Chater(遮打)、Pedder(必打)及Central(中環)以及4個中文名稱:遮打、必打、中環、中環西,而現時已統一命名為「中環(Central)」。 由於修正早期系統當時是包括荃灣綫的中環至旺角的路段,因此荃灣綫於1982年5月10日通車時,中環站便成為荃灣綫的南端終點站。 中環石板街(又稱中環砵典乍街),是一條以大石板錯落鋪成的街道,據說是為了讓以前的樵夫在下雨天時比較不容易滑倒而建造的,現今已一百多年歷史,也成為了香港的一級古蹟區域。
中環地圖: 中環中心
因此,當修正早期系統於1980年2月12日由尖沙咀站伸延至中環站時,有關車站的中文名稱命名為中環,而不是遮打。 根據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14],中環站初期與上環街市站(即現上環站)計劃為港島綫及觀塘綫的轉車站,而荃灣綫則以金鐘站為終點站。 當時中環站的計劃位置為租庇利街與畢打街之間的一段德輔道中地底,稍西於現在中環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