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3年政府公佈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初步發展大綱圖時,顯示五條需清拆的村落全為非原居民村,而所有原居民村則不受影響;而在公眾參與的過程中,非原居民的待遇和意見也不被重視,在公眾參與期限完結後才安排居民會。 洪水橋新發展區聯村關注組成員何開發認為,政府此舉只保障原居民,不保障非原居民,違反了基本法第三章二十九條「香港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不受侵犯」。 洪水橋第13區現已建成公屋洪福邨,為新發展區內首個落成公屋,設有9幢樓高17至24層的住宅樓宇及一座單層商場。 停車場大樓樓高3層,其中1層專為社會福利設施而設,包括1所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和1所中度弱智人士宿舍,於2015年年中落成。
報導指,與蘋果的「零缺陷」目標相比,這個僅達到50%的「良品率」屬於表現欠佳。 據兩名曾在蘋果海外業務部門任職的人士表示,該工廠正在制定提高熟練度的計劃,但前路漫漫。 地政總署及相關部門正全力處理受影響土地業權人、住戶及業務經營者的補償安置事宜,致力在清拆工作開始之前完成所涉個案的跟進工作。 對於工程範圍內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而言,上述土地歸還日期並非他們須遷出的限期。 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應留意地政總署今年7月9日分別向他們發出的信件內所註明的遷出限期(由今年第四季至2021年第三季不等)。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 項目顧問: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發展(即前期工程第一及第二期和第一階段工程)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的詳細設計已於2017年分階段展開,目標是於2025年竣工。 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工程撥款,包括前期、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工程,合共涉及超過22億元。 工務小組其後審議有關香港科學館及香港歷史博物館、涉及7280萬元的擴建工程,以及為數約5470萬的香港體育學院新設施大樓工程。
發展計劃包括新發展區第一期工程範圍內的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用於發展專用安置屋邨以安置合資格住戶、鄉村遷置區以補償符合資格屋地業主、特別設計的多層樓宇或露天用地以容納棕地作業和電力支站。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即前期工程第三期和第二階段工程)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的詳細設計已於2020年分階段展開,目標是於2034年竣工。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授權進行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前稱洪水橋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的排污設備工程計劃。 其中,當局期望第一期計劃下提供土地以發展的專用安置屋邨可於2024年入伙,確保第二期發展清拆行動於同年起開展時,有足夠單位安置受影響的合資格住戶。 地政總署公布今(23日)就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發展計劃,按程序於工程範圍內張貼收地公告。 政府將收回約12公頃私人土地,以及約3868平方呎涉及墳墓及金塔的土地;上述土地將於收地公告張貼後3個月,即今年10月24日歸還政府所有。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 政府申22億撥款 明年開始洪水橋新發展區前期工程 料2024年入伙
最新文件顯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範圍由流浮山鳳降村至屯門藍地青磚圍一帶,當中擬建房屋用地集中在元朗屏山石埗村以北、洪福邨旁邊,以及鄰近青磚圍、田心村一帶的土地。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鄰近地區環保運輸服務可行性研究」第一階段公眾諮詢期延長至二零二零年一月十四日。 公眾論壇將於二零二零年一月四日(星期六)上午十時三十分至下午一時在元朗天水圍天耀邨天耀社區中心舉行。 《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的文件明確指出洪水橋因鄰近跨境交通基建,將有優厚的發展潛力,故可作為新界西北地區的「門廊」,環保城內將發展跨境貿易及零售業活動。 政府亦打算實行全面綠化,將分散各地的貨櫃場集中在公路旁邊,興建一個面積達55公頃的大型貨櫃車場。 而位於洪水橋新發展區內的古蹟,例如屏山文物徑和圍村等,將會大力發展,以吸引香港本地及外地的遊客。
- 有意投標者可向艾奕康有限公司索取投標表格和進一步資料,地址為沙田鄉事會路138號新城市中央廣場2座12樓。
- 政府將收回合共195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積約12公頃),以及涉及約10個墳墓及42個金塔的土地(涉及面積約359.36平方米)。
- 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未來市中心、地區商業中心及活化後的天水圍河道的河畔長廊一帶,進行城市和綠色設計研究,研究會提供城市和綠色設計指引。
- 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鄰近地區環保運輸服務可行性研究」第一階段公眾諮詢活動。
- 當局期望第一期計劃下的專用安置屋邨2024年入伙,確保第二期發展清拆行動於同年展開時,有足夠單位安置受影響的合資格住戶。
2011年初規劃署官員簡介洪水橋的發展計劃時,也明確表示將預留配合深圳發展的土地。 香港2030及發展計劃的再次啟動,2007年完成之「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重新審視了在新界拓展新發展區的需要,並建議落實新發展區的發展,以應付長遠的住屋需求和創造就業機會。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 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把洪水橋新發展區列為「十大基建」之一。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 相關網頁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環境評估報告已於2016年12月15日獲環保署署長有條件通過,而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法定程序亦已開展,「洪水橋及厦村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於2017年5月26日刊憲。 大綱圖共收到117份公眾申述及338份意見書,公開聆訊於2018年1月至2月期間進行。 元朗區議會於2016年尾也成立了洪水橋新發展區工作小組,討論和監督規劃內容和實施安排。 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完結後,政府參照公眾人士提出的意見,於2016年9月5日發佈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 新發展區將興建的單位數量提高至61,000個,而劃作港口後勤及物流設施用途的土地面積也有所增加。
- 新發展區預算可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218,000人,及製造100,000個就業機會。
- 署方與相關部門正全力處理受影響土地業權人、住戶和業務經營者的補償安置事宜,致力在清拆工作開始之前完成所涉個案的跟進工作。
- 新發展區總共可提供15萬個就業機會,包括零售餐飲、辦公室、工業、企業及科技園、物流設施、港口後勤及社區服務,以紓緩洪水橋、屯門及天水圍居民跨區就業的需要,亦避免商業活動和就業機會,過度集中在市區。
- 政府根據《收回土地條例》、《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土地徵用(管有業權)條例》收地,受影響的土地於收地公告張貼後三個月歸政府所有,相關業權人會獲特惠土地補償。
- 新發展區將興建的單位數量提高至61,000個,而劃作港口後勤及物流設施用途的土地面積也有所增加。
- 工程涉及約260公頃土地的工地清理、工地平整和提供相關基礎設施,以讓未來發展公私營房屋、社區設施和工商業樓宇等,以及建造道路。
2018年10月 - 《洪水橋及厦村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編號S/HSK/2》根據條例第9條展示,以供公眾查閱。 雖然政府於2017年開展了11號幹線的可行性研究,但預料該道路最快到2036年才能通車,加上無法直達市區核心地段,疏導交通的效益依然存疑。 而在2014年《鐵路發展策略》中因成本過高而被擱置的港深機場鐵路,在早年的規劃過程有倡議於前海設站,及設置洪水橋支線。 公共專業聯盟黎廣德曾質疑,由於洪水橋發展區已預留不少商業用地,此鐵路線如成功落實,勢令洪水橋成為前海的衛星城市。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 建造工程的環境監察及審核:
洪水橋發展計劃的第三階段公眾参與於2015年6月16日展開,收集市民對「建議發展大綱圖」的意見。 經發展局修訂後,青山公路以南的地段被剔出新發展區,但因發展密度有所上調,仍可提供近六萬個單位。 新發展區總共可提供15萬個就業機會,包括零售餐飲、辦公室、工業、企業及科技園、物流設施、港口後勤及社區服務,以紓緩洪水橋、屯門及天水圍居民跨區就業的需要,亦避免商業活動和就業機會,過度集中在市區。
整個新界西北地區規劃研究於2003年完成,但因為當時的人口增長及住屋需求放緩,加上環保城的發展方案被立法會否決,洪水橋的居民也對計劃有大量反對意見,發展計劃暫時擱置。 有意投標者可向艾奕康有限公司索取投標表格和進一步資料,地址為沙田鄉事會路138號新城市中央廣場2座12樓。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2023 政府將收回合共195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積約12公頃),以及涉及約10個墳墓及42個金塔的土地(涉及面積約359.36平方米)。 署方與相關部門正全力處理受影響土地業權人、住戶和業務經營者的補償安置事宜,致力在清拆工作開始之前完成所涉個案的跟進工作。 渠務署亦提到,建議在厦村路、舊李屋村以西北面的用地興建洪水橋淨水設施,佔地約5.2公頃,新建的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可達每日9萬立方米,並達二級以上的處理水平。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 第二期洪水橋新發展區料最快2030年入伙 (16:
新發展區將首次增闢4條商店街,以期扭轉昔日新市鎮私人屋苑商場林立但街道了無生氣的情況。 為落實規劃意念,當局未來整合土地招標時,將首次透過收緊地契條款,列明發展項目面向街道的地面,須強制設置地舖,並將一樓平台移後作戶外咖啡室等用途,以營造街道活力。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 針對區內現時190公頃的「棕地」,政府除預留土地整合現有的棕地作業,遷入多層樓宇,亦會仔細研究如何安置現有棕地使用者。
新發展區佔地達826公頃,覆蓋範圍東至天影路、屏廈路、橋洪路,南至元朗公路,西至港深西部公路,北至深灣路、流浮山道。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二期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 新發展區預算可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218,000人,及製造100,000個就業機會。 新發展區分為六個部份,包括河畔和鄉村區、灣景區、物流和科技區、商業及住宅綜合區、東部住宅區及商業中心,和南面住宅區。 將有五條非原居民村需要清拆,分別為亦園村、田心新村、新生新村、石埗路尾村及沙洲里二村。 第一期發展工程將包括平整用地,用作供房協興建安置屋邨,涉及約1300伙單位,讓首批居民能於2024年入住,及確保於同年展開第二期發展清拆行動時,能有足夠單位安置受影響住戶。 工程亦包括平整土地供興建安置棕地作業者的多層樓宇,預料於2023年完成,而多層樓宇則可於2027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