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为位于中心的较大口岸,港口设备条件比较好,货载多而稳定。 但有时也因货量太少,船方决定中途转运,由船方自行安排,承担转船费用。 按基本港口运费率向货方收取运费,不得加收转船附加费或直航附加费,并应签发直达提单。 據《鐵路發展策略2014》[28],北港島綫將採用「交匯」方案,換言之港島綫將不會一分為二,現有路段得以完整保留。
在2009年6月9日起港島綫逢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段增設北角站至上環站的短程特別班次疏導北角站大量乘客。 短程特別班次於太古側綫或柴灣車廠試車線開出,中途不停筲箕灣、西灣河、太古站及鰂魚涌站,到北角站才起載往上環站。 短程特別班次在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段不定期開出,視乎北角站乘客量和車隊供應數目而決定開出短程特別班次數目。
港岛径: 特別計劃
隨著將軍澳綫工程展開,政府為了進一步紓緩鰂魚涌站轉乘的擠迫情況,提出了「紓緩鰂魚涌站乘客擠塞工程」,擴建北角站成為觀塘綫第二個接駁港島綫的車站。 港島綫二期工程曾遭永安、渣打、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置地、長實和和黃等大財團和政府新聞處爭議,結果港島綫中區隧道設計改為途經遮打花園,以上環站為終點站,增添中環站為港島綫和荃灣綫的轉車站。 港岛径2023 港島綫(Island Line)為地鐵第3條通車的路綫,來往堅尼地城及柴灣之間,沿綫共有17個車站,現由港鐵公司擁有及營運。
當時,本綫的建議是堅尼地(Kennedy)至柴灣中(Chai Wan Cetral)。 機場快綫是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商業中心區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亦是全球其中一條最優質的機場鐵路。 機場快綫全長35.3公里, 旅客由機場前往中環市中心約需24分鐘。 2007年10月,為了使港島綫有足夠列車行駛,再有1列英製列車由觀塘綫抽調至本線行走,使港島綫列車數量增加至29列。 港島綫列車數量在2007年1月加密班次之前,有列車27列,加密班次之後,為了使港島綫有足夠列車行駛,故從荃灣綫削減一列列車給予本線,令港島綫列車數目由27列增加至28列。 沿綫各站之中,柴灣站是架空站,杏花邨站是地面車站,杏花邨站以西皆為地底路線。
港岛径: 車站數目
西港島綫(West Island 港岛径2023 港岛径 Line)屬《鐵路發展策略2000》所建議的「港島綫延綫」其中一部分,途經港島西區人口最密集地段,由上環站向西伸延至堅尼地城。 整條鐵路均建於地下,在西營盤、香港大學、堅尼地城設地下車站,全長約3公里,鐵路工程於2009年8月10日動工。 遵從地鐵一向的發展模式,興建鐵路時會在車站附近發展私人住宅,一來以其利潤資助工程費用,二來可增加客源。 其中上環站及灣仔站用作辦公室發展;灣仔站、天后站、炮台山站、太古站至柴灣站各站則用作住宅發展。 2014年6月及12月,因應西港島綫啟用,再有2列英製列車由觀塘綫抽調至本線行走,使港島綫列車數量增加至36列。 2013年6-9月,因應中國長春製列車數量充裕及西港島綫啟用,再有3列英製列車由觀塘綫抽調至本線行走,使港島綫列車數量增加至34列。
1980年12月23日,港英政府正式批准耗用95億港元,分期動工興建地鐵港島綫,及否決把香港電車伸延到柴灣的計劃。 基於港島的地質情況,承建商需用隧道鑽挖機建隧道,部分車站[註 1]、通風井及上蓋物業的建造工程[註 2]更動用到烈性炸藥,務求令工程如期完成,又無損路面交通。 直至1985年5月31日,金鐘站至柴灣站一段正式投入服務,而金鐘站就成為港島綫和荃灣綫的轉車站[8],同日中環站英文站名由「Chater」改為「Central」。
港岛径: 通車初期
地鐵在香港站和中環站之間興建行人隧道,並以多組行人自動運輸系統貫通,使上述兩綫能夠和港島綫互通。 香港電車能與本綫並存,互相競爭的同時亦一同肩負港島區交通大動脈的角色,即使西港島綫在2015年全綫通車,情況依舊。 而目前本綫與香港電車的車廂在繁忙時間都出現過度擠逼的現象,但廢除電車路段的聲音至今依然不時被提出。 2007年10月23日,行政會議通過有關西港島綫的財務安排,以擁有權融資模式批准地鐵公司興建、擁有及營運西港島綫。 港鐵公司已於2009年動工興建,其中於2011年8月5日晚上11時30分起至8月8日首班車前,港島綫中環站(3、4號月台)及上環站需要暫停服務,以配合有關工程。 2005年6月30日,香港政府終於正式批准地鐵公司興建西港島綫,由現時港島綫上環站向西延伸,經西營盤、香港大學兩個車站,以堅尼地城站為終點站,同時走線向南移以服務西半山居民。
- 非基本港口(Non-Base Port)凡基本港口以外的港口都称为非基本港口。
- 在這裡,最為搶眼的,莫過於全港最高的國際金融中心,從高處看,它像一條巨型的玻璃柱,筆直地插進中環海傍;站著觀看,我們可花上一頭半個鐘去尋找文化中心、西區隧道、太空館、大會堂、紅磡體育館、獅子山、東區走廊、舊機場跑道等。
- 除杏花邨站及柴灣站已安裝月台閘門外,其餘車站已安裝月台幕門。
- 港島徑共分為八段,全長約50km,是本港路程最短的長途遠足徑。
- 第七段由大潭道开始,沿著大潭水塘的引水道向南行进后,途径烂泥湾、东丫村、土地湾后沿石级上行至石澳道。
由於車隊中的都城嘉慕第2B代列車的控流系統與其他英國製列車不同,為方便管理和維修,這些列車由1985年投入服務至今都只在港島線行走。 此綫貫穿港島北岸人流密集之處,故此成為港島居民通勤之重要交通工具,經常出現沙甸魚的現象,情況到港島綫西延通車後更明顯。 這個概念日後亦沿用於其後通車的將軍澳綫、觀塘綫藍田站和黃埔站、屯馬綫鑽石山站至紅磡站以及東鐵綫各站(馬場站除外),更廣為大陸各地鐵系統所「借鑑」,影響深遠。 港島綫全長16.3公里,共有17個車站,當中4個為轉綫站,由堅尼地城站出發,途經港島北岸中區、灣仔、銅鑼灣等港島北岸商業區,然後沿著北角、鰂魚涌、筲箕灣等住宅區到達東面總站——柴灣站,貫穿港島北岸已發展區域。
港岛径: 通車日期
港島綫全段位於香港島,共有17個車站,全程約31分鐘[5],連接位於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及東區的柴灣站,主要途經中環、銅鑼灣及北角等地區。 路線大部分路段為地底路段,只有杏花邨站以東為架空路段,杏花邨站本身為地面車站。 港島綫17個車站中有4個轉車站,分別為中環站、金鐘站、北角站及鰂魚涌站,可以轉乘東鐵綫、荃灣綫、東涌綫、機場快綫、南港島綫及將軍澳綫6條路線。 港島綫(英語:Island Line)是港鐵系統中營運中的鐵路路綫之一,屬於城市軌道交通,路綫色為深藍色。
後來為了進一步紓緩鰂魚涌站轉乘的擠迫情況,港英政府提出了「紓緩鰂魚涌站乘客擠塞工程」,決定擴建北角站,使之成為當時第二個接駁觀塘綫的港島綫車站,工程於1998年7月正式動工。 新建的北角轉車月台於2001年9月27日正式啟用,以應付上環至炮台山往來九龍東之需求。 港島綫(英語:Island 港岛径 Line)是港鐵系統中營運中的鐵路路線之一,屬於城市軌道交通,路線色為深藍色。
港岛径: 秦皇岛港
西港島線開通後,特別班次已固定於周一至五繁忙時間,定時由柴灣車廠開出,到達北角站後在行車線上正常提供來回載客服務。 1998年東涌綫和機場快綫正式通車,在香港島的總站為香港站。 香港地鐵在香港站和中環站之間興建行人隧道,使上述兩綫能夠和港島綫互通。 1975年初,港英政府屬下的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宣佈,將早期系統略為縮減至15.6公里,並更改部分技術指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 同時,將港島綫工程推遲至觀塘綫和荃灣綫建成後才展開,以及先興建上環街市至柴灣段;堅尼地至上環街市段則緊接其後動工。 港岛径 1970年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顧問公司建議將興建地鐵系統分為九段興建,並先行興建首四期,稱為「早期系統」,包括首四段稱為「早期系統」,包括港九綫海軍船塢至旺角段、觀塘支綫觀塘至旺角段、荃灣支綫茘枝角至旺角段以及港島綫上環街市至海軍船塢段。
非基本港口(Non-Base Port)凡基本港口以外的港口都称为非基本港口。 港岛径2023 非基本港口一般除按基本港口收费外,还需另外加收转船附加费。 港島綫首班列車於清晨5時55分由柴灣開往堅尼地城,而最後一班列車於凌晨0時50分由堅尼地城開往柴灣。 延綫於2014年12月28日落成啟用,整項工程造價約為154億港元。 記得第一次行走這條山路,站在路旁觀看,那一望無際的維多利亞港,及其兩旁的港島及九龍半島壯麗景色,展現眼前。
港岛径: 機場快綫簡介
乘客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即日往返市區與博覽館站,並在博覽館逗留最少1小時 (以博覽館站出閘至回程入閘時間計算)。 港岛径 秦皇岛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秦皇岛市东部,地处中国华北和东部交界处大秦铁路东端,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中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输出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运输。 [3]2001年,秦皇岛港吞吐量为1.128亿吨,其中煤炭吞吐量达到1.0006亿吨[4]。 在2001年以前,秦皇岛港曾是中国北方吞吐量第一的港口[5]。
港島綫首段(金鐘至柴灣)於1985年通車,因為至今只服務香港島,因而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島綫通車初期,由於車隊不足,地鐵曾一度設金鐘至太古的短程特別班次,由1986年10月1日起,所有港島綫列車皆行走上環站至柴灣站。 西港島綫2014年12月28日局部投入服務,港島綫服務從當天起西延至港島西區,但西營盤站受出口工程延誤影響,延至2015年3月29日才啟用。 為照顧乘客對列車服務增加的需求,港島綫亦逐步加強星期五和星期六晚間,以及星期日日間大部分時間的列車服務,每星期增加共63班列車。
港岛径: 車站
2013年3-4月,因應中國長春製列車數量充裕及西港島綫啟用,再有2列英製列車由觀塘綫抽調至本線行走,使港島綫列車數量增加至31列。 最後,港島綫上環至柴灣全綫(杏花邨站除外)於1986年5月23日通車,列車服務正式伸延至中環站及上環站。 政府曾計劃興建支綫伸延到西區的堅尼地城,因成本問題和客量不足而遭擱置。 當時的計劃指出,將來興建南港島綫時,或許需要於西區興建支綫以便完成整個工程。 港島綫是1970年研究興建地鐵時最早計劃的4條路綫之一,早在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已經提及本綫。
當年挖掘鐵路隧道時主要使用隧道鑽挖盾,令大部份地底月台及隧道都呈半圓形。 星期一至五的日間非繁忙時間行走18列列車,下午一點後增至19列列車。 港岛径2023 星期六的日間行走22列列車,下午一點後增至25列列車,下午五時後增至29列列車行走。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八時四十五分後行走19列列車,中午十二時後增至22列列車,下午五時後增至25列列車。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由頭班車起至上午八時四十五分及晚間,則行走14列列車。 在2012年3月港鐵加密班次之後[15][16],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早上大約8時45分至晚上大約8時,港島綫會行走14列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