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品種作為綫形花狀背景, 再在前排加上葉下珠或狐尾天冬等矮小品種植物作邊圍。 由於高枝莖直立, 容易受風, 香港常見花樹 加上他縐紙般的花片, 一吹便掉。 翠蘆莉是高性宿根草本植物, 他的根部蔓延, 在土地泥地下有如網狀交織, 所以生長力旺盛, 往往在山頭叢林中,又或在岸邊、山澗溪旁一大片一大片生長。 上周我地遠行到西貢白臘,由於無車,只可從北潭涌徒步去。
沿海常見矮小的紅樹林,主要有秋茄、桐花樹、海欖雌群落、老鼠簕群落和鹵蕨群落。 翠蘆莉 Ruellia coerulea 縐紙般的花片 翠蘆莉一般常見的花色為紫藍色, 今次見了粉紅色。 屋苑設計師不少引進他作為西式庭園造景, 加强自然美。
香港常見花樹: 黃花風鈴木
這陣子是樹頭菜的花季,你走到城內很多地區,都會認得這樹。 不過九龍城區直寬的馬路兩旁,配種此樹,路旁還有佈局有序的住宅樓房,當花盛開之時,就特別有種美得不像現實的氣氛,猶如日本櫻花季節或韓國銀杏黃葉的街頭情韻。 溪邊或河床淺灘的植物有天胡荽屬、丁香蓼屬、蓼屬、菖蒲屬和谷精草屬。
幌傘楓適合全日照或半日照環境生長,由於幼樹耐陰性較強,有園藝公司將他放在室內大堂上養植作觀賞用,不過效果未必一定理想。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香港常見花樹2023 又名牙香樹、白木香,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女兒香」。 它是原產南中國的常綠喬木,有平滑及淺灰色的樹幹、卵形及葉脈幼細的葉片和黃綠色的小花。
香港常見花樹: 櫻花(2月尾至4月)
網友今年5月初到過,目測當時約開了五成,大家要去就快! 花樹下有大片草地,大家可帶備野餐墊,在藍花楹樹下享野餐之樂。 香港大學校園有着不同風格的建築物,其中本部大樓是法定古蹟,至今已有過百年歷史,建築風格獨特,賞花後不妨在校園漫步。
香港除維管束植物外,苔蘚植物有約300種,而地衣有約260種。 常見的物種有厚藤、單葉蔓荊、鬣刺及滷地菊,為先鋒植物,有固沙的作用。 向陸地的一方可見灌木,例如苦郎樹、露兜樹及草海桐。 在灘頂則可見大型灌木或喬木,如黃槿、血桐及海杧果等。
香港常見花樹: 第 4 站 香港大學
故此,我們希望透過以下的簡介,能讓讀者們多一點認識香港常見的攀援植物,以及欣賞它們的特式和美態。 本港很多稀有及瀕危植物物種的生境,亦位於受法例保護的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內。 而設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則是以行政方法,促使各政府部門在規劃或發展這些地點及鄰近範圍前,須考慮其科學上的重要性。 香港市區像較少機會看見到珊瑚樹,他是原生樹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珊瑚樹能適應多種環境,花果為昆蟲和雀鳥提供食物,加上亮眼肉質紅色核果,成為郊野公園植林計劃中經常種植的樹種。
鳳凰木開花時長滿大埔廣福橋一帶的林村河畔,和古色古香的橋梁設計相映,是鳳凰木賞花影相好去處! 屯門公園内的一大片的鳳凰木種植在湖邊,圍繞中央湖打造成紅花大道,在綠林之中顯得非常鮮艷。 由於長期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香港的原生植被早已不復存在。 現存的植被是戰後經過半個世紀恢復起來的次生林。 香港常見花樹2023 主要的植被群落大致可分為樹林、灌叢和草地三種,而小型的群落則在淡水及海岸環境等特殊生境出現。 石栗是香港常見到的常綠樹種,樹幹挺直高聳,樹冠濃密,生長速度也快,所以是昔日香港的公園或者道旁喜歡選取栽種的外來品種。
香港常見花樹: Green touch 香港常見樹木植物影集
但到了清朝初年,朝廷為了清剿海患,勒令東南沿海居民向內陸遷徙。 現時香港已沒有出產土沉香作經濟用途,然而香港的氣候及水土適宜土沉香生長,因此土沉香已成為本地郊野常見的樹種。 香港常見花樹 香港常見花樹 香港有很多地方,例如行人路邊和校園都能賞到鳳凰木。 如果想賞鳳凰木同時欣賞特色景觀,建議去大埔廣福橋、屯門公園或維多利亞公園。
本港植物種類繁多,除維管束植物外,隱花的苔蘚植物更多達300種,地衣也有260種。 這些多樣化的植物是我們無價的資源,應當加以愛護。 其實鳳凰木(豆科)與藍花楹(紫薇科)屬於不同品種,看她們的花朵就一目瞭然。 藍花楹的花是一個玲瓏的紫藍小喇叭,仿佛是為春天吹奏悠揚的樂讚。 因為他的葉梗稍長,所以風一吹動,他們便會拂面開來。 薑荷花杯狀花瓣和高大的鬱金香狀葉子, 薑科 Zingiberaceae。
香港常見花樹: 木棉
洋紫荊的種名以1898至1903年任港督的卜力(Henry Blake)爵士及其夫人命名,以表揚卜力夫婦對植物公園的支持。 洋紫荊(Bauhinia blakeana Dunn)首次在1965年選定為香港的市花。 及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主權而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洋紫荊更用作特區區徽。 洋紫荊在香港的公園、花園、路旁的花圃以及世界不少地方廣泛栽種。
- 而設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則是以行政方法,促使各政府部門在規劃或發展這些地點及鄰近範圍前,須考慮其科學上的重要性。
- 蝦仔花枝條擴散開展 在千屈菜科中, 最為人熟悉的便要數以花多燦爛見稱,樹皮滑溜細葉紫薇,另外一種便是大花紫薇了。
- 在泥灘常見植物有海欖雌屬、桐花樹屬、海漆屬及紅樹科的植物。
- 在石灘或散石灘頂,常有如天門冬、雞眼藤等藤本植物及如草海桐、露兜樹及刺葵等灌木生長。
- 除了大東山,其實香港還有很多隱世的賞芒草和蘆葦地點,是很推薦的秋天行山路線!
香港有很多公園種植大鴛鴦茉莉, 沿著石路走, 你會看到他們微笑。 台灣好像叫他做番茉莉 , 喜愛將他們設在庭院或玄關處,帶來淡淡芳香,讓身心放鬆,可以體會芳香治療法的庭園。 紅膠木花朵雄蕊束長看起來像白鬍子 終於有機會拍幾張紅膠木花朵照片了,現在四五月開花!! 香港常見花樹 雄蕊多數,花絲基部常合生成5束,常與花瓣對生,形態有如雀鳥頭上的冠毛, 我們喜歡形容他看起來像白鬍子!!! 五月花之星是香港大沙葉 Pavetta hongkongensis 來到5月,香港大沙葉成為我地看見的野外靚花。 香港大沙葉在1850年由美國人懷特(Charles Wright)在香港島發現,但直到1934年才以香港命名為新品種。
香港常見花樹: 樹木的價值 - 黃花風鈴木
海南蒲桃花枝招展 早两星期天清氣朗,陽光普照,桃金娘科 Myrtaceae 的海南蒲桃花枝招展,大肆綻爛,而且今年特别盛放。 但花期不長,已凋散零落,只有留影在數碼影像裏,要睇真景便要等下年了。 海南蒲桃屬常綠大喬木,可生於水邊,枝葉密,是澳洲、熱帶、亞熱帶常見樹種。
香港位處亞熱帶和熱帶氣候地區:春天多霧,時有微雨;夏天炎熱潮濕,每年六月至十月有季候風;秋天清爽涼快;冬天寒冷乾燥。 由於四季氣候不同,所以能長出不同種類的花草樹木。 蒜香藤爬藤植物可蓋至屋頂花園 正值花期,紫葳科常綠藤狀,攀援灌木蒜香藤花朵正在爆發。 蒜香藤有卷鬚,攀援長籬笆,可蓋過蔭棚,花園陽台。
香港常見花樹: 植物保護
白色的花朵綻放時如荷花般漂亮,因而稱之為木荷。 著生於近枝端.具2小苞片;萼片5;花瓣5;木荷荷樹雄蕊多數,金黃色,花藥背生;子房上位,5室,各胚珠數顆,花柱單一,頂端分裂。 怕冷的大鴛鴦茉莉 Brunfelsia calycina 因為天氣寒冷,低溫, 大鴛鴦茉莉的習性不開花。 在過去的兩個星期,陽光較正常充沛,大鴛鴦茉莉變得繁花盛放!
鯽魚膽白色小花細如珊瑚樹花 香港郊區有時會在山邊石隙中找到葉片帶有尖鋸邊和白色小花的植物,大家會叫他們鯽魚膽,他們的生長速度很快。 香港常見花樹2023 鯽魚膽係香港原生植物,今日看到有二米多高,而且小花貫枝,在小枝條、葉掖間長岀。
香港常見花樹: 吊鐘花(1月至2月)
土沉香的用途廣泛,它的樹脂可製成香料或供藥用,木材可製線香,而樹皮可用來造紙。 由於分佈區不斷縮小,只剩下零星的分佈,中國國務院已將它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予以保護。 洋紫荊、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樹形優美,花朵外型吸引且顔色鮮艷,觀賞價值高,是公園及休憩用地常見的園景觀賞喬木。
- 草豆蔻 Alpinia hainanensis K.
- 由於攀援植物不像樹木般有明顯的樹幹和樹冠,除了曾引起公眾關注的薇甘菊外,我們也許並沒有察覺在郊野、庭園和人工斜坡上是有著不同種類的攀援植物在生長。
- 宮粉羊蹄甲一開花就會在在樹頂盛放,密密麻麻不疏落。
- 由於他具有落葉攀援性質,耐寒,亦多見於香港公園休憩遮陰座椅上面,花廊,圍籬,蔭棚,可以利用他來招蜂引蝶!
香港地處熱帶北緣,面臨廣闊海洋,受季候風影響,海洋氣候及季節變化顯著;攀援植物物種繁多。 由於攀援植物不像樹木般有明顯的樹幹和樹冠,除了曾引起公眾關注的薇甘菊外,我們也許並沒有察覺在郊野、庭園和人工斜坡上是有著不同種類的攀援植物在生長。 其實,許多攀援植物,如粉葉羊蹄甲(羊蹄甲藤),由於花朵艷麗,極受注目。 香港常見花樹2023 不過,有些人士卻認為所有攀援植物均會對樹木和自然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而忽略了它們也是本地自然生態生物多樣化的一部份。
香港常見花樹: 香港大沙葉 Pavetta hongkongensis
比較受歡迎的吊鐘花行山賞花路線有西貢大枕蓋、鹿湖郊野徑、大欖等。 當中,西貢大枕蓋是吊鐘花開花最盛放的地點,鹿湖郊野徑則是比較輕鬆的行山賞花路線。 香港常見花樹 在香港公園、香港動植物公園和大埔海濱公園都很容易看到繡球花開花。 土壤偏酸花色較紫紅;土壤偏鹼花色較粉、較藍。 香港宮粉羊蹄甲的賞花期是3-5月,盛開時為樹林添上夢幻淡粉紅色,吸引不少人去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