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買樓查冊10大分析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買樓查冊

以上提及的只是較常見資訊,查冊內容還涉及很多方面,如有興趣,可上地產代理監管局網站了解更多。 當掌握更多地產知識後,進行買賣自然更得心應手,即上千居搜尋全港各區樓盤。 如果物業曾多次轉手,文書性質一欄會顯示多個買賣記錄,在查冊時只需要揀選 「過往歷史與現時」資料,俗稱「FULL SEARCH」,便可看清楚該物業轉手的來龍去脈,查冊費用為 $25。 有關資料可從登記冊上「業主資料」部分找出來,列表最左一欄有業主姓名,第二欄是身分,顯示業權持有的形式,若業主姓名多於一人,即表示非單一業主全權擁有。 在第三欄的註冊摘要編號,如果看到「ASSIGNMENT」一字,即表示樓契已註冊。 除了買樓需查冊外,其實租屋時,一樣有查冊需要,而物業代理一般都會給予有關物業的查冊紀錄。

另外,你也有責任向買家披露樓宇的潛在欠妥之處,這些潛在欠妥之處是買家在正常檢驗單位的情況下未能察覺的。 一般來講,準買家在決定簽臨約購入單位那一刻之前應該先為物業進行土地查冊。 換言之,只要有持牌地產代理為準買家行事,而準買家即將打算簽訂臨約,持牌地產代理是有責任提供最更新版本的土地查冊。 反之,就算準買家沒有持牌地產代理代表,都應該自行進行土地查冊了解物業業權狀況。 物業涉及的轇轕顯示物業的佔用許可證(俗稱入伙紙)、大廈公契、按揭、買賣合約、法庭命名等重要資料。

買樓查冊: 按揭專區

ROOTS上會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相關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土地註冊處備有一套公開的土地登記冊,記錄影響土地或單位物業的已註冊文件。 這套公開的土地登記冊不僅使到追溯和確定土地和物業的業權更為容易,還有助防止秘密及欺詐的物業轉易。 此外,公開的土地登記冊更為物業交易提供方便,鼓勵投資和促進經濟發展。

買樓查冊: 置業手冊

早年聯名買樓的業主,不少都希望透過甩名,來取回首置身份慳稅,結果內部轉讓近年變得流行。 按正常市價,把自己持有的一半業權轉讓予近親,相關交易也需要註冊到土地註冊處,但因只涉及半份業權,故只會以市價一半註冊。 物業資料包括官方地址、參考編號、地段編號、地契及地稅等。

新的按揭記錄會顯示「RELEASE」、「DISCHARGE」等字眼。 普羅大眾買樓,我們多數只用個人名義買入,如果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取消交易,是可被賣方追收重售後差價;反觀透過公司名義入市,而該公司為有限公司的話,其實只要宣告清盤便可一了百了。 買樓查冊2023 一般而言,銀行不會就凶宅以及鄰近單位(如同層、樓上、樓下)公開物業估價,如單位估價不適用,或意味有不尋常問題。 以往任何人士只要有單位的地址,並願意繳交查冊費用($10),便能就任何物業進行網上查冊,業主不會知情。

買樓查冊: 物業持有人及業權形式

文書註冊的作用,是確保已註冊文書比未註冊文書或較後註冊的文書,享有優先權。 如文件能於一個月內於田土廳註冊,該文件的文書日期,便是優先權日期。 如果物業曾敘造樓花按揭,在未取得入伙紙前,登記冊會有「EQUITABLE CHARGE」的註冊記錄。 同時,租約亦可能會包含一項條款,指明出租物業只能用作住宅或非住宅用途。 查冊記錄了一個物業的「前世今生」,是掌握業權誰屬、是否完整的好工具,租買前記得要好好利用。 查冊被視為買樓必做一事,惟不少新手買家因心急或疏懶未有查冊就行動,最終問題叢生。

很簡單,我們會收到很多市場流傳的買賣成交消息,矚目的成交個案會影響市場氣氛,也具有地產新聞的價值。 一間負責任的傳媒機構定必會透過查冊核實資訊,最少要確認業主何時買入,持貨是否足夠三年,需否繳付額外印花稅等。 需知道,額外印花稅最高稅階達20%,一宗帳面大賺的買賣隨時淪為蝕讓離場,但沒有查冊,我們只會報道成交大幅獲利,變相錯誤引導讀者理解市場。

買樓查冊: 相關內容

政府土地註冊處的土地登記冊會記載每個物業的「前世今生」資料,是銀行審批按揭的重要參考資料,如果物業條件不夠「靚仔」,大有機會影響按揭申請結果。 為了保障準買家順利買樓上車,地產代理會在買賣單位前協助「查冊」,以釐清單位的業權及物業過往的成交紀錄。 不過,如果準買家希望自助「起底」,可留意今明兩集的「起底大法」。 對於地產版記者,部份的日常工作會拍攝二手放盤,但也會透過查冊,了解單位有沒有隱藏問題,例如是否凶宅等。

買樓查冊

若現時業主有按揭貸款,在查冊上會顯示由哪一間銀行提供,以及按揭的金額數目。 不過,有時按揭金額亦會顯示「All money」,意思是無限額或不定額按揭,即日後業主再加按時,業主與銀行不必再簽按揭契,只需簽訂較簡單的貸款協議。 如果想知道物業之前的租務成交,在物業涉及的轇轕中的文書性質中會顯示「TENANCY AGREEMENT」字眼及租客的名稱,並在「REMARKS」中列出租約的條款。 例如圖中顯示的租約代表租金為$33,932元,租期為2年,並有權續租2年。 而如果於單位中曾經有過非業主住戶(如租容、同居者)於單位中身故,我們從查冊找到的資料, 便有可能看不到了, 除非這件事曾被傳媒報道,否則我們是難以從查冊資料中了解到單位是某凶宅的。

買樓查冊: 按揭計算機

業主資料方面,土地登記冊上有齊單位歷任業主的姓名,擁有權模式、當年成交價、註冊日期,單位的「前世今生」可謂一覽無遺。 買樓查冊 成交價及註冊日期極具參考價值,例如原來發現單位由業主不久前買入,議價空間可能不大,反之亦然。 另外,土地登記冊亦會列出物業的按揭資料,包括提供貸款的財務機構及貸款額。 買樓查冊 有時候,按揭金額會顯示「all money」, 買樓查冊 即是無限額或不定額按揭,這類情況下, 如業主需要加按的話, 銀行與業主不用再簽署新的按揭契, 而只需簽訂比較簡單的貸款協議,或意味業主曾做加按。 在「物業涉及的轇轕」顯示的註冊文書,有部分屬於資料性文件 (例如大廈公契或入伙紙),亦有部分屬於產權負擔,包括稍後提到的按揭記錄及違例建築物命令,會對物業轉讓產生影響,查冊時要特別留意。

買樓查冊

準租客可以在「出租資料表格」B部第5項有關出租限制的資料,亦可在查冊上了解單位是否有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 這批被劃入「特定人士」就是有「特權」可繼續查閱公司董事資料的人;至於普通市民只想知道買入的公司貨董事名單,日後是否要付費給「特定人士」才可以查閱呢? 要知道,現在我們進行一宗公司查冊,如果按公司名,取董事名冊的最低消費只是11元,日後收費如何,有待觀察事態發展。

買樓查冊: 查閱土地登記冊及索取土地文件副本

不過,由於查冊紀錄涉及不少法律名詞,一般人平時較少接觸到。 若然查冊顯示有顯示,買家應與業主洽商由哪一方負責修葺費用,並列明在臨時買賣合約之中。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若單位業主申請多重按揭,這反映業主急需套現,作為買家應避免向該類業主繳付大筆首期,防止業主夾帶私逃,大訂應暫放在業主的律師樓,支票抬頭予以律師行戶口。

買樓查冊

置業涉及七位數字以上的開支,最容易方法當然是找個可靠的地產經紀幫忙,但自己具備相關知識,更能增加按揭申請信心。 下一集將與大家分享更多查冊資料,更仔細了解物業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份具有效力及具約束力的法律文件,買賣雙方必須依從。 以下連結介紹臨時買賣合約一般會包含的條款,以及其他相關資料。

買樓查冊: 登記電子提示服務

透過按揭保險計劃,核准賣方(銀行)可獲提供高達兩成的保險(可敘造按揭成數將因應按揭保險計劃產品的合資格準則而有所不同),讓銀行敘造高達物業估值八成的按揭貸款而無須承擔額外信貸風險。 買樓查冊2023 沒有查冊下,看見這一宗成交,可能會誤以為業主大幅劈價離場,若遇著市況轉冷,更可能成為「人踩人」沽貨的造市幫兇。 土地註冊處的成交紀錄,因為在避辣稅等灰色地帶下,容易被人為舞高弄低,傳媒就更需要透過查冊來核實資料,以避免出現類似情況。 很多時,查冊都成為地產版記者日常工作一部份,雖然查冊後,未必每一宗也有報道的價值,但這卻是一個核實資料的過程。

買樓查冊

對於村屋的準買家來說,細讀地段編號或地契非常重要,因為可能需要依靠地段編號來識別村屋的位置。 臨時買賣合約必須包含若干條款,例如:物業的地址和售價、臨時訂金(細訂)數額、加付訂金(大訂)數額、何時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交易完成的日期等。 你若與買家就單位的售價達成共識,買賣雙方會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若任何一方未能完成交易,可依據臨時買賣合約追討賠償。 「釘契」是指物業的土地登記冊上有一些註冊文件,顯示物業業權欠妥,令業主難以放售物業。 買樓查冊 釘契可以有多種原因,例如法庭訴訟、業權糾紛、拖欠政府費用等等。

買樓查冊: 查閱註冊摘要日誌及索取註冊摘要日誌個別記項的副本

但如過去非業主住戶(如租容、同居者)於單位中身故,在土地註冊處紀錄中就看不到了。 除非住戶身故事件有廣被報道,否則新租客買家難以徹底查清單位是否凶宅。 買樓查冊 此時需要查找更多資料,例如參閱千居的香港凶宅紀錄頁面。

  • 買樓前除了要向銀行估價及留意近期成交外,物業本身的業權問題,可能會影響到銀行最終會否批出按揭。
  • 雖然正如前文所述,透過查冊,我們不一定掌握單位是否凶宅。
  • 物業資料包括官方地址、參考編號、地段編號、地契及地稅等。
  • 一、日後再透過股權轉讓只需繳付有限稅項;二、亦是更重要的好處就是責任有限。

雖然正如前文所述,透過查冊,我們不一定掌握單位是否凶宅。 因為市場對凶宅沒有統一且清晰定義,若事故者為租客,也不會在查冊中反映出來,但偶然透過查冊,我們會看見一些死亡證登記。 若在查冊過程中,看見有死亡證登記,我們大概可知道,其中一方業主已過世,我們可能需要向業主查問死亡證,來推敲單位是否凶宅。 如果單位屬於凶宅,對下手買家的按揭申請有重大影響。 第一種是現時業權資料,記載有物業現時的物業資料。 一般而言,現時物業資料會包括現任業主是誰及現任業主購買物業後(簽買賣合約後)的所有相關轇轕。

買樓查冊: 土地查冊有什麼種類及收費?

限制查冊後,原來有些工作,日後地產版記者未必能為大眾做到。 如物業有違例建築物命令,是會有釘契的可能,在進行買賣前,雙方應先釐清維修責任及費用,最好先向專業人士查詢。 有關資料在登記冊上「物業涉及的轇轕」部分,可在文書性質一欄尋找「MORTGAGE」、「LEGAL CHARGE」等字眼,中文意思為按揭及法定押記,是借款人與銀行或財務機構,以物業作為借貸的註冊記錄。 香港所有土地 (中環聖約翰教堂所屬地除外) 均由政府擁有,但不同地區的住宅物業,也有不同的批租年期,想知單位需不需要面對「2047大限」,可從土地登記冊上的「物業資料」部分看出來。 另外,「Order under Section 30B(3) 或是30C(3)」,亦有機會出現有關備註,而兩個指令分別是驗樓及驗窗。

買樓查冊

一份土地紀錄,還可看到該物業及其持有人相關文書,一旦對業權構成影響,都會註冊在內。 如單位為遺產物業,上手業主已與世長辭,其死亡證會被登記在物業的土地登記冊,而死亡證列有死亡原因和地點,所以理論上,查冊可以查到過去業主是否在單位內過身。 除查冊外,土地註冊處(俗稱田土廳)還提供哪些服務? 即讀千居為你準備的查冊須知,了解土地註冊處的實際服務。 買樓查冊 聲明﹕ROOTS上會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買樓查冊: 凶宅查冊?

24(1) OF THE BUILDINGS ORDINANCE」或「S.26 OF THE BUILDINGS ORDINANCE」的字眼。 一般來說,在單位自然死亡並不視作凶宅,不會影響按揭。 不過,值得留意,如過非業主住戶如租容、同居者,於單位中身故,在土地註冊處紀錄中不會反映出來。 若然證實單位是凶宅,一般來說會影響物業估價及按揭。

買樓查冊: More in 按揭指南:

正常來說, 如果你是通過地產代理尋找物業的話, 他們都會為你提供查冊紀錄的, 但當然, 準業主或租客也可自行上田土廳查冊。 你可要求所委託的地產代理提供有關物業的土地登記冊,以獲悉該物業的產權負擔。 查閱正本收費根據圖則存放之由而定,如圖則是根據有關法例而存放,費用全免;如因政府租契而存放,則收費 10元。 查冊即是查閱土地紀錄,土地登記冊分為四部份,包括(一)物業資料、(二)業主資料、(三)物業涉及的轇轕及(四)等待註冊的契約,當中首三個部份最為重要。 然而,由2021年11 月開始,土地註冊處實施了新查冊限制。 新制沒有選項給傳媒工作者作聲明,日後除了進行調查報道更困難外,亦直接影響地產版記者的日常工作。

買樓查冊: 土地登記冊上的文書日期與註冊日期有何分別?

違例建築物命令 買樓查冊 (Building Order) 由屋宇署發出,如物業或所在大廈涉及違例建築,有關資料會在登記冊上「物業涉及的轇轕」部分顯示出來。 如在查冊上顯示「Memorandum of Rescission」即表示物業之前曾經被單方面撤銷合約,雖然取消交易看似輕微。 不過,所撤銷的合約是正式必買必賣合同,單方面撤銷賠償高,在如此大賠償下仍撤銷,令人懷疑物業是否出現問題。

買樓查冊: 地產博客

相反地,如果單位由業主多年前以低價買入,議價空間一般相對較大。 至於物業涉及的轇轕,這部分會列出有產權負擔及其他註冊文書的資料,包括買賣協議、法定押記、租約、建築令、法庭命令、完工證、入伙紙及大廈公契等文件。 買樓查冊 產權負擔會降低繼承土地的價值,但並不會阻礙土地所有人將其土地讓與他人。 如果物業帶有產權負擔,則可能使業權欠妥或可被廢除。 準租客要知道單位的許可用途,可向地產代理查詢「出租資料表格」,有關表格會顯示物業能否作住宅用途。

買樓查冊: 物業資料

如業主已履行有關命令,建築事務監督會發出以下文件字眼,證明有關命令已處理,亦會成為物業的產權負擔。 查冊上亦會顯示:「Letter of Compliance」完成規定事項證明書,以及「Satisfaction Letter」滿意函。 可能部份人會認為,只要不購入公司名義的物業便可以,反正銀行做按揭會較審慎」。 部份人則認為,政府不是完全收緊查冊,因為仍然會披露董事起首幾個身份證號碼。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