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作息定時,避免過勞: 治療結束後,患者應維持正常作息,盡量避免熬夜,讓身體處於均衡健康的狀況。 於2020年,鼻咽癌的死亡人數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8%,是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 11 位。 早期鼻咽癌的治癒率很高,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90%。
Dorothy回憶指,當時治療副作用令她不時想吃一些較清新或冰凍的食物,緩解口腔的不適。 她指無論水、營養奶都要放到雪櫃,才能夠較容易吞嚥。 信諾尊尚醫療保的癌症保障冠絕全港,賠償保障高達港幣$5,000萬,不設終生賠償上限,可全數賠償包括電療(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等費用,於此了解更多。 在2005至2019年,鼻咽癌的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這可能是因為現代人對増加鼻咽癌患病機率的其中一事物,鹹魚,喜愛程度日漸下降,這有助令更多人免於患上鹹魚的風險。
鼻咽癌電療過程: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通常透過這些普查計劃發現鼻咽癌都屬於比較早期,需要做的治療基本上不會有那麼多副作用,痊癒的機會也較高。 鼻咽癌電療過程2023 所以,普查是值得在曾有家庭成員患過鼻咽癌,他的家庭裡其他成員推行。 「長尾效應」是治療鼻咽癌的未來展望,指患者透過免疫治療法有效治療病情的同時,產生的效果可以長期持續,讓晚期患者的病情得到更長久的控制,令存活時間延長。
現今的科技而言,治療上,不論是其準確性或者副作用方面都相對於十年前,是好了很多。 所以,接受一個正統的治療是絕對需要,而且很大機會控制腫瘤。 建議大家盡量閱讀醫學研究報告來對鼻咽癌有更深入的瞭解。
鼻咽癌電療過程: 鼻咽癌發病及死亡統計
如果腫瘤去了頸的淋巴核的時候,病人會發現頸部有硬塊的出現。 當以很高的放射線照射鼻咽的時候,大家會看到病人口腔後面開始出現變化。 雖然我剛才說現在用新的科技治療鼻咽癌成果很好的,但無可否認,它始終是癌症,一定有些病人的治療是失效的,病人亦可能有復發的現象或已經擴散了。 第三個方向,就是稱為免疫治療,剛才已說鼻咽癌與EB病毒有緊密的關係。 理論上,可以透過免疫治療的方案控制腫瘤,又或者避免腫瘤惡化。
- 本港於2017年共有296人死於鼻咽癌,佔因癌症死亡的總數2.1%。
- EBV 病毒直接引致鼻咽癌屬罕見情況,更多時是因為同時存在其他風險因素,增加患鼻咽癌的風險。
- 化療(chemotherapy)一般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形式將化學藥物送進體內,藥物經血液運行全身,殺滅癌細胞,屬於全身性治療。
- 倘病情進入中晚期階段,腫瘤有機會侵犯鼻咽的鄰近組織,導致患者出現頭痛、臉部麻痺、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和複視(視覺出現重複影像)等症狀。
- 鼻咽癌又稱「廣東癌」,因為這種癌症特别容易在廣東人或中國南方省份的人出現,男性的發病率較女性高,但在歐美國家極為罕見,僅佔所有惡性腫瘤的0.3%,即使同屬於亞洲的日本、韓國也不多見。
- 在頭頸癌症中,鼻咽癌稱得上是王者,其患者人數最多,治療的技術亦相應地最成熟。
這些副作用的出現時間不是在完成了整個治療後才浮現,卻是在治療中後段慢慢出現。 值得留意的是,在完成面罩製作後,病人要避免大幅修剪頭髮。 因為面罩會覆蓋整個頭部,如果之後修剪頭髮,頭髮的厚度減少了,就會令面罩難以緊貼病人頭部。 鼻咽癌電療過程 當整個面罩其中一部分出現空隙,病人就會有移動的機會,增加電療位置出現偏差的機會。
鼻咽癌電療過程: 癌症傳媒報導
我最佳建議是:先接受正子影像素描,如果頸部淋巴沒有感染,則只需接受小範圍病灶放療;如果淋巴腺有感染,就手術局部切除加上小放療即可,避免大範圍放療。 人類的基因組(Genome)大約有兩萬至兩萬五千個基因(Gene),它們有固定位置、有秩序地排列在染色體的DNA內。 當基因的正常排列受到干擾,它們的位置便會改變,導致細胞突變,這就是癌症的開始。 隨着醫療技術進步,鼻咽癌的存活率在過去 2、30 年已大大提升。 在 I期 至 III期,局部控制的 5 年成功率一般都達 80% – 95%;而在 IV 期,成功率則約 70%; 5 年存活率可達 60%(IV 期)至90%(I期)。 因此,萬一不幸患上鼻咽癌,只要及早及耐心接受治療, 仍然有可以治癒的機會。
進行治療前,放射治療師須按照患者的面形及頭形,製作塑膠模,以固定身體讓射線準確照射目標。 患者戴上塑膠模後,會被安排進行電腦掃描,以便醫生勾劃出腫瘤及須迴避的重要器官,包括脊髓神經及腦幹。 最後交由物理學家或放射治療師設計個體化計劃,找出最理想的射綫角度和強度。 醫生會病人的病情、癌症種類、治療部份及體質而作出評估,再選擇適合的治療計劃及劑量,希望能在控制腫瘤的同時,減少輻射對正常細胞的影響。 當無法用手術切除腫瘤時,醫生可能選擇電療及/或化療。 除了癌症腫瘤外,放射治療也被應用在良性腫瘤和血科病上。
鼻咽癌電療過程: 鼻咽癌分期
鼻咽癌不同於其他頭頸癌,最主要的分別就是鼻咽癌通常不需要做手術去切除,亦不可以用手術切除,變成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就依靠放射性治療或俗稱電療。 症狀方面,早期鼻咽癌,可以沒有症狀的,但有些人,聽覺會有問題出現,這是很重要的症狀。 此外,有些病人到中後期可能頸部有淋巴核出現或者有頭痛、複視的症狀。 癌症的 5 年存活率是一個相對存活率,用於比較不同階段的癌症患者與總人口的生存率。
當癌細胞脹大到特定體積,便會入侵喉嚨、腦部、骨骼等附近結構。 除此之外,癌細胞亦有機會擴散至其他部位,近則波及頸部的淋巴結,遠則牽連肺部及肝部。 現時並無研究指出鼻竇炎患者有較高風險患上鼻咽癌,只是鼻咽癌的初期症狀,像是鼻塞、鼻涕帶血等,與一般人常患的鼻竇炎症狀類似。 不過,若鼻涕帶血等症狀持續1至2星期,建議可找醫生進行檢查。 化學治療影響正常細胞的分裂,病人會出現嘔吐、脫髮、腹瀉、食慾不振、皮疹、手腳麻痺、貧血、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 由於免疫力減低,亦會令病人較易受到細菌感染,影響腎功能等。
鼻咽癌電療過程: iii 鼻咽癌的成因及症狀
癌症的五年存活率是一個相對存活率,用於比較不同階段的癌症患者與總人口的生存率。 即使患上一樣期數的鼻咽癌,由於每位患者的癌細胞特質及其基因組合都不同,治療方案亦會有所差異,因此五年存活率只供參考,不同患者不能一概而論,亦不能用作推斷患者的預期壽命。 鼻咽癌篩查旨在於未出現任何癌症病徵前,及早偵測早期癌細胞病變的跡象,把握治療黃金期,提升治療成效及患者的存活率。 早期鼻咽癌的治癒率極高,第I及第II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達九成以上。 然而,由於早期鼻咽癌缺乏明顯病徵,大部分患者在確診之時病情已屆中晚期。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最新數據,2018年鼻咽癌的新增病例中,約四成患者確診時屬第III期,約三成患者屬第IV期。
一位電焊工人,平常不運動,常熬夜、失眠、吃安眠藥,家庭壓力不小。 其後鼻子出血被診斷出鼻咽癌,接受放療及化療,但因造成口腔潰爛而中止(請閱讀"如何克服化學及放射治療的後遺症?"),休息半年後再完成放療,以後定期到醫院檢查。 吸煙因為會影響常見的腫瘤,例如肺癌、頭勁癌,確實會增加患癌病的風險,但是鼻咽癌有點不同,我們看到兩者的關連不算很大。 外國亦有一些病例顯示,吸煙會增加患上鼻咽癌的機會,但不算是主因。 因為鼻咽比較特別,剛好在頭部的中間位置,所以手術往往不是首選的治療方案。 傳統上,最重要是放射治療,早期的病人一般接受放射治療已經足夠。
鼻咽癌電療過程: 放射治療費用
手術目的是切除腫瘤和部份周圍健康組織,達至根治效果。 惟鼻咽內的腫瘤靠近顱神經和血管,較難到達,所以手術並不是治療鼻咽癌的常用方案。 若癌細胞已擴散到頸部淋巴結,醫生或會建議患者先接受同步放化療,再透過手術切除淋巴結,惟手術有可能導致神經損傷,導致患者出現耳朵麻木、手臂無力(無法舉高過頭)、下唇無力等後遺症。 視乎神經損傷的程度,這些手術後遺症有可能在數個月後消失,但亦有可能屬永久性。
如發現鼻咽內有異常,醫生會抽取一些組織進行病理化驗,以判斷異常組織是否鼻咽癌。 這稱為「組織活檢」(tissue biopsy)。 此外,治療鼻咽癌,在香港,醫生也會為患者抽取血血液樣本,以量度血清中的EB病毒抗體和DNA數量。 第三四期鼻咽癌,傳統的電療容易影響腦葉和視神經,新的螺旋放射治療,可以針對腫瘤釋放高劑量,而減少周邊主要器官的劑量,減低各種後遺症,保住視力。
鼻咽癌電療過程: 長期副作用:
主演韓劇《繼承者們》而走紅的南韓藝人金宇杉,兩年前確診患上鼻咽癌,暫停全部幕前工作。 經過大約一年的治療後,金宇杉病情逐漸好轉,年初更有網民發現他跟女友在澳洲度假。 他曾在公開信表示,於短短7個月內,接受了35次放射治療。 他看私家耳鼻喉專科醫生,翌日進行MRI(磁力共震)和Pet Scan(正電子掃描),當晚已有報告,原來他鼻咽位置有兩個腫瘤,一個5cm、一個3cm,確診第3期。 放射治療是局部治療,一般只在照射部位造成副作用反應,這亦是與化學治療的最大分別。 隨著造影技術(如:電腦掃描)及醫學科技進步,90年代開始引進三維技術,能將較大劑量的輻射準確地射向腫瘤,對附近正常組織的破壞減到最少。
9/29第二次化療黃昏時開始,這一次有四瓶,1.5小時二瓶、第三瓶夜宵瓶二小時,第四瓶主劑46小時。 資深音樂人李坤城4月病逝後,兒子李卓軒出面槓上「繼母」林靖恩,控訴偽造文書、爭奪房產等,原本宣布休戰,卻突然公開一份錄音檔,指控林疑似酒後在家中大鬧,雙方鬧得不可開交。 李卓軒12日公開爸爸生前的治療紀錄,透露他去年就已下半身癱瘓,連醫生都坦言「仁盡義至了,死馬當活馬醫」。 最初發覺近耳朵及牙的部位有點痛,我以為是咽喉痛和頭痛,但頭痛逐漸嚴重,像是偏頭痛,並且没有精神及容易暈,耳朵更好像入了水。
鼻咽癌電療過程: 鼻咽癌概況
不幸的是,3年後他的鼻咽癌復發,正子影像顯示没有其他轉移。 他來求診時,我建議他可以再一次接受放化療,但是一定要力行我的雞尾酒整合療法,尤其是要改變生活習慣、步調放慢、遠離污染。 鼻咽癌電療過程 由於李先生的情況比較嚴重,所以決定給他進行放療、化療和綠色綜合治療。 鼻咽癌電療過程2023 李先生在放化療期間基本没有出現常見的口腔粘膜炎、味覺喪失、口腔潰瘍等副作用。
鼻咽癌高踞香港癌症的第10位,每年新增近9百名患者,約佔10大癌症的3%。 鼻咽癌電療過程 鼻咽癌較多出現於華南、東南亞及北非地區,亦是本港常見癌症之一。 2016年,本港共有805宗鼻咽癌新症,佔癌病新症總數2.6%,當中男性及女性分別佔599宗及206宗,比例約為2.9比1。 以每10萬人計算,男性的發病率為17.2%,女性則為5.2%。 鼻咽癌是本港男性最常見癌症中的第6位;女性方面,則排行第16位。
鼻咽癌電療過程: 需要協助處理索償?
她表示,當時食物的味道完全改變,例如蜜糖是鹹味,而鹽水卻是無味道。 當失去味覺,甚至出現錯配,即是明明該食物是酸味,卻嚐到了苦味時,令人難以享受其中。 鼻咽癌放射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其嚴重程度因病人而異,但普遍來說是較為常見的,幾乎每位鼻咽癌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療後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副作用。
醫生會因應病人屬於的分期及病情的嚴重性,進行不同治療。 鼻咽癌電療過程 針對早期病期,一般會使用放射治療殺死癌細胞;但如果癌細胞已蔓延至其他器官,則會再配合化學藥物治療以控制擴散程度。 簡稱「化療」,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形式,將藥物送進體內,一般為期數天。 靜脈注射可在日間化學治療中心進行,亦有部分藥物的療程需要住院進行。 跟放射治療不同,化療並非針對特定部分的腫瘤,而是讓藥物沿血液運送到身體各部位,擾亂癌細胞的生長及分裂,使其無法增長,自然死亡。 在進行放射治療前,需透過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準確了解體內腫瘤及器官的三維位置及體積,以及腫瘤附近受影響的淋巴組織。
鼻咽癌電療過程: 電療的副作用
隨著醫學技術日新月異,隨了傳統的鼻咽癌治療方法外,近年更因為癌症免疫學(Cancer 鼻咽癌電療過程2023 Immunology)發展迅速,而出現「免疫治療」這種新興的癌症治療方法。 希愈腫瘤中心隸屬新風天域集團,秉持最新的臨床概念專注於癌症的診斷,治療和研究。 中心坐落於高端商務中心,為當地及跨區域的患者提供先進的,以人為核心,以實證為基礎的醫學治療與護理。
在模擬掃描過程中,醫生或會為病人注射顯影劑,目的是為了看清楚腫瘤附近的血管及淋巴位置,在勾畫治療範圍時會更為仔細。 雖然注射顯影劑或許有些不舒服,但為了日後設計及治療寬準確性,病友也要忍耐一會了。 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簡稱正電子掃描或 PET-CT掃描,透過結合正電子掃描和電腦掃描技術,可以偵測鼻咽有否早期癌細胞病變、癌細胞有否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以及癌細胞的擴散程度。 利用連接鏡頭的幼軟導管,從口或鼻插入鼻咽進行檢查,查看鼻咽內有否變異跡象,如發現懷疑變異,醫生一般會鉗取活組織作病理化驗,以確定病因。
跟很多其他癌症一樣,越早發現鼻咽癌它治癒的機會越高。 譬如我們有一個第一期鼻咽癌的病人,即是癌症只在鼻咽裡,他(病人)治癒的機會是超過九成。 鼻咽癌電療過程2023 環境因素方面,有些食物其實我們知道它們會含有一些致癌物質,譬如鹹魚裡面的硝酸胺,如果我們長期及大量食用致癌物質的話,這亦會增加患鼻咽癌的風險的。 因為口水腺在鼻咽兩旁,所以在電療之後,口水腺的分泌會減少,病人會感到口乾,而且長期缺乏口水的話,亦會提高病人蛀牙的機會。 如果病情比較嚴重,我們會考慮加上化療以加強治療成效,所以有些病人例如第3或4期的鼻咽癌,我們會同步採用化療。 鼻咽外面是中耳,所以有些病人在患病初期有耳鳴,而且聽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