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也是香港夜生活的集中地之一,酒吧、卡拉OK與夜總會林立。 諾士佛台、棉登徑、寶勒巷、山林道、金巴利街、亞士厘道有不小酒吧餐廳[9]。 由尖沙咀行去紅館,可以經過「食街」厚福街,除了餐廳、甜品店林立,亦有兩家速食店營業。 廣東道、北京道和沿九龍公園西側、彌敦道而建的柏麗購物大道是著名的購物街,不少高級購物商店林立,遊客川流不息。 19世紀初隨著廣州成為清朝的海路交易中心,有大量外國商船(當中不少為鴉片船)在尖沙嘴對開海面停泊。
尖東站現時設有一組行人隧道系統連接荃灣綫尖沙咀站、中間道、麼地道、河內道以及尖沙咀東等地,而除了J出口以外的行人隧道段外,該行人隧道系統俱由港鐵管理。 為方便識別,行人隧道根據區域被分為三部分,分別為L出口的中間道行人隧道( 紅區)、N1-2及P出口系統的麼地道行人隧道( 尖東半島中心2023 黃區),以及連接尖東站、麼地道行人隧道及河內道的白蘭軒道行人隧道( 綠區)。 而部分行人隧道路段會設有自動行人道,而部分出入口也設有升降機。 大部分尖東的樓宇在1980年代初期落成,因受到啟德機場航道高度限制,樓高由10到16層不等,採用鋼構玻璃幕牆,盡用地積比率而作方匣子外型,使尖東的建築群從遠處看起來非常整齊。 這些樓宇多設有附有中庭的基座高場,而地庫則以娛樂場所為主,東海商業中心、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是這類建築物的典型。
尖東半島中心: 半島中心最新成交
首期填海工程(現今尖東靠近漆咸道南一帶)早於1900年代築成,以配合九廣鐵路工程開展。 該片填海地一直主要用作九廣鐵路路軌之用,其餘地皮一直未有永久用途,多用作臨時球場和倉庫。 戰前,政府曾一度計劃在現今漆咸道南和梳士巴利道交界重置九龍車站,但未有落實。 同時,原有的中間道行人隧道(紅區)由九龍酒店附近,沿中間道地底向西伸延至九龍公園徑,並沿九龍公園徑向南/北伸延,分別接駁路政署的梳士巴利道行人隧道及北京道行人隧道。 新增的L5、L6出口以及L3出口升降機於2010年2月10日啟用。 而位於尖東站以東的地面近永安廣場旁亦設有尖沙咀東(麼地道)巴士總站,有部分巴士路線的終點站設於該處,方便乘客轉乘不同交通工具往返各區。
隨著尖沙咀的發展,尖沙咀火車站主樓於1978年拆除,原址興建香港太空館和香港文化中心,鐘樓在市民的要求下保留下來,屹立在九廣鐵路舊尖沙咀火車總站的位置上。 現在尖沙咀鐘樓被香港文化中心門前的廣場環抱,亦爲香港地標建築。 火車站搬遷後,被路軌佔用的地方亦被重新發展,包括新世界中心及尖沙咀東一帶。
尖東半島中心: 尖沙咀
1860年根據《北京条约》,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被割讓給英国,包括整個尖沙嘴。 英國其後在該處興建軍營及水警總部,又以尖沙嘴西部海傍作海運用地。 1898年天星小輪開辦後,尖沙咀藉以逐漸繁榮起來,也成為了外國人的新興住宅區。
尖沙咀東個範圍一般係,西面去到漆咸道南,北面去到暢運道,東面去到康莊道,南面就同維多利亞港相鄰。 香港開埠時,赤柱為當時香港島最繁盛的地區,英國人曾計劃以赤柱為發展基地。 然而由於赤柱土地狹較少,加上當時該處爆發疫症,因此英國人決定轉往香港島北岸發展,赤柱得以繼續成為華人聚居地之一。 然而由於赤柱土地狹較少,加上當時該處爆發疫症,因此英國人決定轉往香港島北岸發展,赤柱得以繼續成為华人聚居地之一。
尖東半島中心: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
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線的車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17]。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8]。 此外,乘客亦可使用指定電子支付工具[註 1]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19]。 尖東是尖沙咀內的一個小分區,位於尖沙咀東面的填海地,尖東與尖沙咀以漆咸道南為界,與理工大學和紅磡灣則以𣈱運道和紅磡海底隧道為界,在維港與兩區之間形成一個三角區域,佔地約50公頃。
隨着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於2022年12月11日通車,此線於同月12日投入服務,並提供上午繁忙時間前往尖沙咀和下午繁忙時間前往清水灣半島的服務[8][9][10]。 有傳媒實測此線車程較同樣往返清水灣半島和佐敦之新巴795X線略快[11],而往返日出康城和尖沙咀的車程則較新巴796P線有明顯優勢[12]。 近年,儘管尖東有不少商場都已經翻新裝修,但更多商場仍然保留其於80年代初開幕時的格局,例如陳舊的鋪位和子彈升降機等建築特色,加上尖東公園裡的噴水池和球型街燈,與尖沙咀和香港其他不停發展的地區相比有明顯的分別,使到不少市民和旅客都會特意到尖東一帶緬懷1980年代「遍地黃金」的香港。 根據1993年《香港鐵路研究》提及,東九龍綫紅磡站至馬連拿站的一段被重新提出,其後更於翌年的《香港鐵路策略》提及會改為連接至尖東的尖沙咀支線,以紓緩當時唯一的地鐵與九廣東鐵九龍塘轉車站的擠迫情況。 尖東站大堂位於梳士巴利道地底,南面位置為收費區,設有多組扶手電梯、樓梯以及2部升降機連接月台。 而車站商店則位於大堂西面非收費區以及行人通道旁[7],包括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書店、花店、銀行及速遞等。
尖東半島中心: 半島中心
尖東站設有一組島式月台,由於車站在啟用時屬採用12節車廂的列車行駛的九廣東鐵,故車站月台設有長度為12節車廂的月台幕門,也是全球擁有最長月台幕門的月台[10];然而在尖東站轉屬西鐵綫時,由於當時西鐵綫採用7節車廂的列車行駛,故尖東站月台兩端的非站體架構之部分偕連帶其中之月台幕門因而封閉停用。 另外,由於以往尖東站的上下行方向是按照東鐵綫排列,但與原西鐵綫剛剛相反(因按照東鐵綫上下行安排,尖東→红磡為上行;而尖東站改屬西鐵綫後,尖東→红磡為下行),故站內的月台編號在西鐵綫伸延後亦會進行調換。 尖沙咀東,簡稱尖東,係香港尖沙咀東面擴展部份,主要係密度較為低嘅商業區,裏面有酒店、寫字樓、各種餐廳。 香港政府亦都響呢度起咗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呢啲文化設施。 當中包括香港仔、鴨脷洲、鋼綫灣、黃竹坑、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赤柱、舂坎角、大潭及石澳等地。
現時位於中間道兒童遊樂場地面亦設有「尖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唯直至2012年11月25日,九龍專綫小巴77M線改以梳士巴利道對出的調頭處折返以及機場快綫穿梭巴士的停用,目前該交匯處已經處於空置狀態。 尖東站(英語:East 尖東半島中心 Tsim Sha Tsui Station[註 2])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及中間道交界中間道兒童遊樂場地底,鄰近尖沙咀東部,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於2004年10月24日啟用。 每年聖誕節及除夕夜,港人都會到來尖沙咀逛街購物,不少商場和商業大廈會於聖誕前夕開始在外牆掛上聖誕燈飾。 當維多利亞港舉行煙花匯演(一般在大年初二晚、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每年7月1日)和中國國慶(每年10月1日)晚上),尖東海傍至香港文化中心一帶也是最佳觀賞地點之一。
尖東半島中心: 尖沙咀東
尖沙嘴一名早見於明朝萬曆年間的《粵大記》中[1],《粵大記》內所載的《廣東沿海圖》中,已有尖沙嘴的紀錄。 「尖沙嘴」顧名思義,就是很尖的沙嘴之意;由於處於珠江三角洲東岸陸地盡頭,自古以來是華南海路要衝。 至1860年前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以前,當時有些碼頭負責運送東莞一帶的香木,所以稱為香埗頭。 而根據1819年的《新安縣志》,當時附近一带有「尖沙嘴村」。 790線全程收費為$10.9[1][2],並設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
香港經濟起飛,金融、貿易、旅遊業有長足發展,帶動一定數量的香港家庭進入小康階級,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尖東新區有一條飽覽維港景色的海濱長廊,多座商場設有不同商舖、百貨公司、戲院,又集合食肆、酒吧、的士高、桑拿、夜總會(吉百利、富都、新花都、中國城和大富豪等)、卡拉OK、桌球室、遊戲機中心等不同的娛樂場所,是當時上班族、青年人的消遣、聚會勝地,構成一片五光十色、紙醉金迷的景況。 同一時間,這些娛樂場所、多國菜餐廳、奢侈品店亦吸引不少旅客和商務人士光顧,當中以日本人為數最多。
尖東半島中心: 出入口
根據2021年香港人口普查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63,278人[1]。 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2] [3],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薄扶林、香港仔和黃竹坑。 而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大潭及赤柱人口則較少,是香港高尚住宅區。
尖東是香港最後一個沿用舊式獨立建築物的規劃,有別於現在的地下三層為基座,樓上為獨立建築物的規劃。 由於尖東商場大廈間基座大多沒有行人平台連貫,依賴地面連繫,產生人車爭路危險,間接使尖東與尖沙咀其他地區有所不同。 尖東站於啟用時曾擁有全世界最長的月台幕門,以及曾經成為東鐵綫唯一設有月台幕門的車站,也是港鐵系統中出入口最多的車站之一。 站內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尖沙咀站,並供乘客轉乘荃灣綫。
尖東半島中心: 半島中心物業簡介
由於當時西鐵綫最初只採用7卡車廂的列車行走(後期因配合屯馬綫通車而逐漸改以8卡車廂的列車行走),長度較東鐵綫的12卡車廂的列車為短約三分之一,故港鐵將車站兩端的月台範圍封閉,而東鐵綫的頭等核准機也停止使用並拆除。 香港地鐵於1970年的設計方案中曾計劃在現時尖東站附近的位置興建一個東九龍綫車站,名為馬連拿站(英語:Mariner Station),車站以鄰近的海員俱樂部命名,並與尖沙咀站交匯。 尖東半島中心 尖東半島中心2023 另外,九廣鐵路公司為避免乘客混淆了靠行人隧道相連的尖沙咀站及尖東站出入口,尖東站的出入口編號由「J」開始編定,並將出入口「H」預留予尖沙咀站。
尖沙咀設有不少購物大型商場,包括圓方商場,新港中心、太陽廣場、美麗華商場、新世界中心、海港城、K11等,也有一些面積較小的商場,包括百利商場、利時商場及在重慶大廈下層的重慶站,而2005年9月崇光百貨也在尖沙咀名店城開設了分店。 尖東半島中心2023 在西面的海運大廈,是香港第一座郵輪碼頭,可供大型郵輪停泊。 海運大廈亦設有購物商場,在1960年代是香港僅有的大型商場。
尖東半島中心: 尖沙咀碼頭交通交匯處
但是大部份人口則居於香港仔、黃竹坑和鴨脷洲一帶,亦住了不少基層,有九個公屋,因此整個南區排名低於中西區和灣仔區。 2009年8月16日,九龍南綫通車,尖東站由東鐵綫終點站變成西鐵綫中途站,東鐵綫的南行終點站則返回原來的紅磡站。 尖東半島中心2023 免費轉乘港鐵接駁巴士K16路綫的優惠同時取消,K16路綫亦已在同年9月19日正式停駛,並且改由九龍巴士12線加強服務替代。 而過往在東鐵綫過海段未通車時,有部分往返港島與新界東的乘客為避免東鐵綫九龍塘站的擠迫情況,故而會選擇乘搭荃灣綫經尖沙咀站/尖東站轉乘屯馬綫前往紅磡站或大圍站再轉乘東鐵綫。 尖東站位於梳士巴利道地底,與彌敦道相比較為不旺盛,但由於鄰近有不少旅遊景點、辦公大樓以及酒店,因此每天也有大量乘客使用車站。 尖沙咀東原本係九龍紅磡灣嘅一部份,1960年代,香港政府將漆咸道南以東嘅海填平來發展。
1839年7月7日,有英國水手在尖沙咀酗酒,與村民发生冲突,引发斗殴,结果村民林维喜重伤不治,史稱林維喜案,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尖東半島中心 隨着尖東的進一步發展,政府於1978年收回原漆咸道軍營用地以發展香港科學館(1990年落成),後來政府再決定將香港歷史博物館新館建於香港科學館旁邊,博物館於1998年落成。 在尖東站啟用初期,站內的洗手間一直沒有安裝空調,有乘客表示不滿洗手間空氣混濁,通風欠佳,故前九鐵公司於2005年7月底前於車站洗手間設置獨立的空調系統,以改善洗手間通風情況[21]。
尖東半島中心: 車站結構
尖沙咀交通相當繁忙,尤以彌敦道為甚,設有多個交通運輸交匯處,當中以尖沙咀碼頭歷史最悠久,有多線巴士途經前往九龍其他地方或新界。 彌敦道和梳士巴利道地下分別由港鐵荃灣綫和屯馬綫貫通,設有尖沙咀站和尖東站兩個獨立車站,但以同一張八達通卡通過兩站間的行人通道在荃灣綫與屯馬綫之間轉乘,就視作一程車程計算車資。 使用鐵路前往旺角、深水埗、荃灣、中環、土瓜灣、馬鞍山、元朗和屯門等地都無需轉乘,而前往沙田、大埔和羅湖,則需要在紅磡站或大圍站轉乘東鐵綫。 根據計劃,此線於開辦初期只提供上午繁忙時間前往尖沙咀和下午繁忙時間前往清水灣半島的服務,並建議於2023年第三季提供上午繁忙時間前往清水灣半島和下午繁忙時間前往尖沙咀,繞經將軍澳工業邨之班次,以配合乘客往返將軍澳工業邨通勤的需要[3]。 尖東站設有15個出入口,若不計入香港西九龍站,尖東站與旺角站同為目前整個港鐵系統中設有最多出入口的車站之一,其中設於大堂的出入口共2個,而設於其附帶之行人隧道的出入口共13個。 尖東半島中心2023 尖東半島中心2023 而在兩鐵合併後,港鐵先後將其出入口站牌由港鐵指標格式的「隧道」更改為「尖東站/尖沙咀站」,再於導向指示改善工程時將所有出口(包括附設於大堂的2個出入口)一同統一標示為「尖東站/尖沙咀站|隧道」,反映車站出入口及行人隧道的雙重功能。
- 1860年根據《北京条约》,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被割讓給英国,包括整個尖沙嘴。
- 尖沙咀東原本係九龍紅磡灣嘅一部份,1960年代,香港政府將漆咸道南以東嘅海填平來發展。
- 然而由於赤柱土地狹較少,加上當時該處爆發疫症,因此英國人決定轉往香港島北岸發展,赤柱得以繼續成為華人聚居地之一。
- 而每當舉行大型節日期間,維港亦會進行煙花匯演,然而由於尖沙咀一帶會有封路措施,尖東站亦為前往尖沙咀海傍較直接的途徑之一,屆時車站會因應情況而實施人流管制。
同時,尖東站M2出口更改編號為N5出口,接駁尖沙咀站G出口的M3出口合併為G出口,而接駁尖沙咀站F出口的L2出口則合併為F出口。 另外尖東站月台是沿彎度較高的梳士巴利道地底興建,故車站1號月台東端因而向北面彎曲而導致該處的空隙較月台中間為大。 不過在車站轉屬西鐵綫後該處已經封閉,故列車不會再停靠於該位置上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