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後,全港聚焦新界西,這位「新界西北王」倒是派定心丸,告訴記者政治再險惡,「搵樓始終要睇樓價現實!」話音甫落,8月初荃灣映日灣開售,短短數天已經超額認購逾24倍。 他很早已開發大西北,1989年創辦祥益地產,主攻屯門和天水圍,對新界瞭如指掌,分店維持約三十間。 回歸以來,銅鑼灣至中環一直是傳統的遊行示威路線,但今次「反送中」運動卻遍地開花,經過沙田新城市血戰及元朗白衫軍襲擊後,新仇舊恨在新界引爆。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可惜回歸以來,特區政府連番施政失當,處理中港矛盾進退失據,導致新界這一原本的緩衝帶,演變成衝突最前線。 市傳月租僅15萬元,租期約6個月;至於其最新租值由去年度的684萬元,按年大跌29.8%至480萬元。 翻查最新租值資料,差估署最新租值按年持平,為455.4萬元,以月租計為37.95萬元,以市傳55萬元的租金計算,租金較租值少31%。
遭潑黑墨分店包括上水新康街、新豐路、龍琛路、粉嶺聯盛街、旺角奶路臣街、元朗壽富街、合益廣場及谷亭街,至少並有九間分店被淋。 「藥房大王」謝少海,名下的龍豐藥房創立26年,於全港有19間分店,單單是上水區便有8間分店。 據了解,謝作風低調,甚少於公開場合露面,翻查資料,年約50歲的他為龍豐集團董事總經理,同時亦是黑龍江政協委員會委員以及新界潮人總會名譽會長。
謝少海: 內地客絕跡!香港藥房大王兩億搶鋪變輸家!龍豐貴鋪賣平民價零食
龍豐集團逐公布免費派出36,000個口罩及9,000支消毒搓手液予上水區內市民[2][3]。 2020年8月,香港龙丰集团也紧随时代发展步伐,顺势而上,快速调整营销模式,开通了香港龙丰集团在线自营商城、京东店、天猫店[4]。 相反,逾300萬普通新界居民完全是局外人,真正no stake(無持份)! 過去十年,由雙非孕婦迫爆公院,到搶購奶粉、日用品,水貨客猖獗的同時,租金與樓價已翻升。
土地註冊處顯示,上水新康街98號地下及閣樓,上月初「撤辣」前分別以6000萬及738萬元沽出,以面積1625及1355方呎計,呎價分別36,923元及5446元。 買家同為國際萬里有限公司,公司董事分別為劉家信及劉家恩,入市涉資6738萬元。 盡管近期政經局勢不穩,惟「藥房大王」謝少海趁勢出擊,購入上水新豐路及符興街單邊鋪,作價1.55億。 該舖於高峰期曾以8,000萬元放售,去年底降至6,500萬元,最終以5,300萬元售出,大幅降價33.8%,呎價約3.03萬元,租金回報約4.1厘。 原業主為龍豐藥房老闆謝少海,於2012年以3,650萬元購入上址,持貨逾8年,帳面獲利1,650萬元,物業升值45.2%。
謝少海: 【光復上水】(1)水貨客消失 營業額縮水 上水藥房爆結業潮
面對生意大減,《香港01》翻查上水及旺角部分街舖的最新租值,發現上水舖租租值有逾一成跌幅;旺角跌幅更達兩成至四成半。 據了解,謝擁有多年投資經驗,曾於早年購入多個大埔、上水等新界地區各類型物業,傳媒曾估算他現持有超過八億資產。 本年6月,集團於旺角奶路臣街開設旗下佔地6700呎的最大藥妝旗艦店,承租約200多萬,並舉行開幕儀式,當時謝亦有露面出席,同場亦有不少藝人到場,包括藝人喬寶寶。 另外,過往報導曾指,謝與新界鄉事派交往甚密,位於粉嶺的藥房開張時,鄉事委員會主席簡炳墀亦有出席。 自由行旅客大減,大型連鎖店亦「撐唔住」,如卓悅(0653)過去在自由行生意暢旺時,以高價在上水區搶租舖位,惟現今要縮細規模。
根據了新界潮人總會網頁資料,團體為新界地區的潮籍知名人士成立,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於2014年仍在擔任政務司司長時,就曾出席總會的第三屆會董就職典禮。 目前,新界始終擁有最多土地,單單計算四大地產商,他們只要拿出僅三成農地儲備,已經足夠建九個太古城,問題在於特區政府有沒有足夠政治能量收地。 部分城鎮長期給人鄉村感,例如元朗,其實都關乎鄉紳勢力。
謝少海: 【光復上水】(2)「藥房大王」謝少海 上水開8店成區內龍頭
市場有大戶狂掟貨,亦有大戶狂掃貨,連祥益地產汪敦敬亦出動「執平貨」。 市場新近錄得尖沙咀漢口道44號地下B舖成交,舖位建築面積1,000方呎,前租客為藥妝店Color Mix,當時月租25萬元,惟現時已關門大吉,近日由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等人斥資8,380萬元交吉買入,呎價83,800元。 原業主於2007年12月以6,600萬購入上址,持貨逾13年帳面賺1,780萬元或27%。 資料顯示,謝少海2006年1月以1700萬元購入地舖,而他的家人則於2006年以167.5萬元購入閣樓,共涉資1867.5萬元,而謝少海2017年繼承閣樓業權,帳面獲利4870.5萬元,物業在14年間升值2.6倍。 謝少海 另一邊廂,人流極旺的旺角區,舖位租金水平也不再「天價」,租值普遍暴跌三至四成。
- 資料顯示,原業主為龍誠創建有限公司,公司董事為謝少海(TSE, SIU HOI),2016年4月以4,850萬元購入舖位,持貨逾5年,帳面獲利1,890萬元或39%。
- 而前年高價用250萬租下的尖沙咀和旺角鋪位,由於租約未完,已洗濕了頭的謝少海轉型賣平價零食支撐。
- 翻查過去報道,卓悅曾在旺角西洋菜南街租用多間店舖,包括登打士街41至43號地下1至5號舖、西洋菜南街2R號地舖,西洋菜南街59至61號地下及閣樓,以及好望角大廈等。
- 原業主為龍豐藥房老闆謝少海,於2012年以3,650萬元購入上址,持貨逾8年,帳面獲利1,650萬元,物業升值45.2%。
- 兩年前,為求得一盤,李根興便不惜三顧草蘆,甚至直接搬到元朗,只為打開關係。
- 在新界,能夠掌握土地資源不外乎兩類人:發展商及原居民。
- 孔誥烽指出,其實鄉議局自1950年代重組後,性質已起重大變化,成為「收地發展機器」,自此無論政府或發展商,收地都要靠鄉議局,後者會動員基層村代表游說原居民。
有指他與新界鄉事派過從甚密,比如旗下「康美化妝城藥房」開張時,就邀得前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食力簡」簡炳墀為醒獅點睛。 此外,在今年2月份謝少海又以5,300萬元,沽出粉嶺聯和墟和豐街37至43A號新景樓地下B及C舖,該舖面積約1,750平方呎,高峰期曾以8,000萬元放盤,惟去年底降價至6,500萬元。 合計上述沽貨紀錄,謝氏在過去9個月內已賣出至少3項舖位物業,合共涉及1.8778億元。 該舖位原業主為龍誠創建有限公司(Dragon Mind Creation Limited),其公司董事為謝少海(TSE, SIU HOI)。
謝少海: 「藥房大王」撤辣前6738萬沽上水舖
曾被揭發賣假藥的龍豐藥房,多年來在自由行力撐下生意火紅,分店由上水開到尖沙咀達22間。 同時他又瞄準時機炒樓炒鋪,豬籠入水,身家暴漲至逾八億,幾年前雄心壯志道:我們目標開50間分店! 謝少海在上水發跡後,近兩年開始殺入旺角及尖沙咀,數度以天價200萬搶租,迫走原租客莎莎及卓悦,一簽就簽下六年租約,引來市場譁然。 謝少海 謝少海 謝少海隨後更成為卓悦業主,單在上水一鋪位,已每月坐收卓悦58萬租金,風頭一時無兩。 他在2019年7月至11月短短四月間,大膽以高價掃入及租用上水、旺角重災區鋪位,涉資逾二億元。
謝氏透過上述公司,在2016年4月以4,850萬元購入上述舖位,是次易手持貨5年升值1,890萬元或39%。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上述買賣個案為大埔鄉事會街9號寶蓮樓地下2A號舖,在8月18日以6,740萬元沽出。 舖位面積約1,500平方呎,是次成交呎價約44,933元。 該舖馬路對面為大埔綜合大樓、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同時又鄰近大明里等四里的街市段,人流暢旺。
謝少海: 藥房老闆上水置業 中原追千萬佣
三店涉「應用虛假商品說明」及「應用偽造商標」售賣偽冒藥物,貨品包括「虎標萬金油」、「風濕靈」等等,涉及藥物達37種,遭罰款二千元至三萬元不等。 他解釋,香港實際有條件「以患為利」,舉例內地需要奶粉,與其設限購令,倒不如增建商場滿足;內地需要醫療,香港實行增開醫院,甚至可達到「以醫養醫」,而凡此種種的前提,就是要「供應足夠土地」。 謝少海2023 土地利益的潛在矛盾,在「自由行」實施後更加突出──過去十年,投資商舖都知道「愈北愈升,愈南跑輸」這條金科玉律。 關鍵在於土地擁有權──新界城市化並沒消弭鄉紳勢力,相反卻是鞏固了。
據報他當時看好「水貨客」生意,以月租55萬元租用舖位。 不過疫情下,舖位現已轉為做超市生意的「market88」使用。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的資料顯示,該舖最新租值為241萬元,按年大跌一成半。 翻查資料,謝少海為第十二屆政協黑龍江省委員會委員,其界別為「特別邀請」,即特邀代表,於1967年10月出生,網址上更顯示其職務,包括「新界潮人總會名譽會長」及「龍豐集團董事總經理」。
謝少海: 【龍豐藥房淋油】「藥房大王」身兼省政協委員 逾億購上水舊樓
早前有示威者發動「光復上水」活動,其中一間龍豐藥房被示威者拆招牌,但即使如此,記者在冷清的街道上,也只見到惟有「龍豐藥房」仍然人頭湧湧。 該單位曾經登上「樓王」寶座,原本由天津人尹聰以聯昇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名義於2014年以1.349億元購入,惟多次抵押借貸後爆煲斷供,及後銀行委託拍賣行放售,一度淪為「銀主盤」。 若根據「士紳化」理論,傳統社區會現代化,推高地價和租金,高收入遂取代低收入。 理論能夠在市區應用,例如油麻地果欄,一進入新界卻變調。 他早前以760萬購入400呎舖位,坦言相較政治衝突,更怕「新界舖難買」──難在很多舖位皆由鄉親持貨。
另有非牟利團體在疫下入市商廈,資料顯示,毗鄰星際城市的旺角中僑商業大廈低層全層,上月政府撤辣前以5700萬元易手,以全層面積6254方呎計,呎價9114元。 原業主香港浸信會聯會2000年6月以1300萬元買入,持貨逾20年,帳面獲利4400萬元或3.4倍。 去年9月,公司提早終止上水新豐路分店的租約,現時只餘下符興街27號一間地舖。
謝少海: 【潑黑龍豐】謝少海白手興家創龍豐 藥房大亨炒樓賺過億
因為新界原居民不但擁有丁屋及祖屋,很多時還持有大量土地。 謝少海 2007年宣布十大基建後,城鄉矛盾愈演愈烈,「反高鐵保菜園」達到顛峰,後來相繼出現反東北發展、反水貨客,民怨日積月累,遂於反送中引爆炸彈。 如是者,很多法例專門為新界而設,例如《鄉議局條例》及《建築物條例(新界適用)條例》等。 謝少海2023 回歸後,這種殖民制度順利過渡,只是港英政府與特區政府,對新界定位已經截然不同。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埔鄉事會街9至15號寶蓮樓地下2A鋪,以6740萬易手,原業主龍誠創建有限公司於2016年以4850萬元購入,公司董事為謝少海 (TSE, SIU HOI)。 樹記腐竹逾70年歷史,於深水埗起家, 並於14年5月遷至大埔。 【明報專訊】舖市近月稍見好轉,部分投資者趁機沽貨套現。 土地註冊處顯示,由龍豐藥房老闆謝少海透過公司持有的大埔鄉事會街9至15號寶蓮樓地下2A舖,上月以6740萬元售出,商舖面積約1,500方呎,呎價約4.49萬元。
謝少海: 承租旺角旗艦店
舖位現由擁有近80年歷史的著名腐竹店「樹記腐竹」租用,月租約15萬元,即買家可享2.6厘租金回報。 董事地址為龍豐總部的匯進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今年以1.1億購入上水符興街41A及41B全幢舊樓,物業地盤為2,400平方呎,後因有其他人出價更高,業主賠訂,該公司最終追價至1.4億,較原來成交價高出27%,物業成交。 記者到場視察該棟舊樓,外牆暗紅色的舊樓分為地舖、閣樓及兩層單位,現時仍有地面仍有數間店舖在營業,包括找換店、藥妝店及地產店等等,其中一間地產店為「龍豐地產」,樓上唐樓單位則仍有人居住。 有店舖職員指現時知道唐樓已易手,但並不清楚詳情,又指樓上為劏房單位。
有近80年歷史的著名腐竹店「樹記腐竹」,其承租之大埔鄉事會街舖位新近以6,740萬元易手,較原業主龍豐藥房老闆謝少海五年前的購入價,帳面升值接近1,900萬元或四成。 2020年香港因受COVID-19疫情影響,掀起搶購口罩潮,導致市面上口罩一度嚴重缺貨。 龍豐集團逐公佈免費派出36,000個口罩及9,000支消毒搓手液予上水區內市民[2][3]。 2020年8月,香港龍豐集團也緊隨時代發展步伐,順勢而上,快速調整營銷模式,開通了香港龍豐集團在線自營商城、京東店、天貓店[4]。 龍豐集團老闆謝少海由一家小藥房,慢慢發展成今天全港其中一間最具規模的藥妝百貨連鎖集團。 2020年香港因受COVID-19疫情影响,掀起搶購口罩潮,導致市面上口罩一度嚴重缺貨。
謝少海: 旺角Texwood舊店變特賣場
創辦人張桂蘭是科學家,是張學良的養女,對,就是西安事變的那位張少帥。 謝少海 她曾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的研究員,從事鈷六十放射刀治療癌症的開發,是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家和中國公益之星。 後來這公司分別搞過天然氣業務和博彩業務,狠狠炒過了好幾次,我之所以初認識這股票,主要是它是十大升幅榜的常客。 查「眾彩股份」的業務正在向新經濟推發,如「互聯網+彩票」、「互聯網+旅遊」、「互聯網+租賃」等等,現在則在積極發展「互聯網+健康」業務,相信是利用這新發展業務和一連串的收購合併,推動股價。
謝少海最近頻頻沽舖,對上兩單分別是粉嶺聯發街28號車房,售1,350萬元;以及上水新康街98號自用舖,售6,738萬元。 據知,謝少海尚有另一間在粉嶺的商舖正積極放盤,叫價約2,600萬元。 連同上述沽出的青山道「雞仔嘜」舖,波叔單日套現3,600萬。 謝少海2023 計及早前拋售的物業,波叔家族於4個月內已合共賣出12項物業,套現約17.228億元。 我們上週到龍豐在2018年,月斥207萬租下的旺角奶路臣街鋪位視察,發現鋪內近七成貨品均是平價零食,亦有賣米、紅酒、護膚品及其他生活雜貨,猶如大型雜貨場。
謝少海: 藥房大王謝少海1.55億購上水地鋪
去年9月,公司提早四半終止上水新豐路分店的租約,現時只餘下符興街27號一間地舖。 同日,波叔再沽出深水埗基隆號255號地舖,成交價1,800萬元。 舖位建築面積1,164方呎,現由食肆「蕃茄師兄」以每月42,500元承租至2021年8月,其後租金跳升15%至每月48,875元,租約期至2023年3月31日。 原業主波叔於2016年12月,以1,606.8萬元買入上址,持貨4年多,帳面獲利193.2萬元或12%。
翻查過去報道,卓悅曾在旺角西洋菜南街租用多間店舖,包括登打士街41至43號地下1至5號舖、西洋菜南街2R號地舖,西洋菜南街59至61號地下及閣樓,以及好望角大廈等。 惟現時卓悅只餘下西洋菜南街2R號地舖一間分店,當時有消息指,公司以以每月25萬元承租上址。 有「藥房大王」之稱的龍豐藥房老闆謝少海,剛售出大埔一個地鋪,作價6740萬,持貨5年帳面獲利1890萬,物業升值約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