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樂鄧公祠屬於三進形式,由於祠堂四周空曠,突顯出建築物之宏偉規模。 祠堂不予開放,在門前可以窺看到中廳內的「思成堂」匾額,這是清朝進士初彭齡於乾隆五十九年 (1794) 所書。 清樂鄧公祠,又叫思成堂,喺香港新界元朗錦田水尾村裏面,係當地鄧氏四大祠堂之一,用嚟紀念錦田鄧氏第十七世祖鄧清樂(名廣舍),估計大概喺明朝中前期(1490年左右)起,喺1985年被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2010年5月17號確定評級。 周王二公書院建於1684年,為紀念清朝兩廣總督周有德和廣東巡撫王來任而建,以感謝二公上書朝廷,成功解除居民遷界之苦。 二帝書院座落於泝流園對面,約建於道光二十年 (1840) ,這二帝指文昌帝和關帝。
錦田擁有鐵路網絡的優勢,錦上路站將成為新界西和新界北鐵路(北環綫)的交匯點,以錦上路站為南面終點站的北環綫,將會途經凹頭、牛潭尾、新田至古洞,適宜拓展成為大型住宅區。 但由於在鄉郊的分散土地業權及規劃上的問題,政府需要面對不同的困難。 1899年,大英帝國透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從清朝租借新界;同年3月28日,以屏出為基地的「達德約」發動「抗英揭貼」。 當英軍到達錦田時,遇到錦田鄉民憑着吉慶圍高大的圍牆和護城河,以鋤頭和木棍負隅抵抗。
錦田清樂鄧公祠: 發展
其他劃作住宅的土地,包括「鄉村式發展」地帶(119.1公頃)、用作低密度住宅的「住宅(丙類)」地帶(約11.8公頃)以及「住宅(丁類)」地帶(32公頃)。 另有「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6.2公頃)及「休憩用地」(3.2公頃),此外三幅面積合共約24.3公頃的土地劃作「其他指定用途」。 錦田清樂鄧公祠2023 為保留及保護良好的土地作農業用途的土地劃為「農業」地帶約有236.1公頃,大約258.7公頃的土地劃為「自然保育區」和約1.7公頃的土地劃為「綠化地帶」。 錦田位處元朗平原,但發展卻遠較同處該平原的元朗、屯門、天水圍為慢,甚至連洪水橋發展區亦已公佈建議發展大綱,反觀錦田卻仍然處處為原始的村落。
- 1995年政府將廣瑜鄧公祠列為認定古蹟(即具有法定古蹟的資格,但未正式受法例保護),並出資維修。
- 順治十三年六月先下「海禁令」,最初於山東、江蘇、浙江及福建等地實施,直到順治十八年八月再下「遷海令」,則禍及廣東。
- 令人注目的是建築物前的一幅用以擋煞之風水牆和正面牆身頂部有兩個大鎗孔 (銃孔),這個槍孔跟不少團村的圍門一樣,有防禦之用。
- 裏面有康熙賜嘅「旨嘗換花翎」同「欽點花翎等衛」等功名牌匾,用以展示族人喺科舉考核中嘅成就,屋頂上面有多幅色彩豐富嘅壁畫,如「八仙圖」等。
乾隆五十九年重修(1794年)一次,於1981年與鎮銳鋗鄧公祠再一同進行修繕工程。 是次修繕雖有專家協助,提升質量較高,但繒於正門的一對門神卻被塗去並繪上較差的新貌,有論者認為是一種難以彌補的損失[1]。 這幢位於錦田北圍水頭的鄧虞階書室,建築物外表簡約,是秀才鄧虞階於19世紀初創辦的私墊,為家族子弟供書教學。 錦田長春園 (水頭村82號) 約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北京圓明園亦有一個長春園,錦田長春園是由鄧鳴鶴所興建,是一所鄧氏武舉子弟學堂,培育子弟爭取官職,鞏固鄧氏在錦田的勢力和地位。 武舉始於唐朝武則天,在於提拔軍事人材,直至清未中國在對外的戰爭中屢遭失敗,武舉制度不合乎軍事要求,由李鴻章創辦武備學堂開始取締。
錦田清樂鄧公祠: 建築華麗
英軍久攻不下,惟有以炸藥擊破吉慶圍的圍斗,攻入圍內,正式佔據吉慶圍。 英軍還把吉慶圍和鄰近泰康圍的連環鐵門奪走,作為戰利品,運回倫敦展覽。 期間數以百計的鄉民為保衛家園而壯烈犧牲,他們的神位被供奉在錦田市的「友鄰堂」;而部份犧牲的志士,則土葬於雞公山下「妙覺園」內的義塚。 早於香港開埠以前,已有不少原居民在錦田居住,主要為鄧氏族人。 在錦田水尾村的鄉公所外,有一棵包圍着房屋而生長的樹木,被稱為錦田樹屋。
- 相對鄰近元朗市中心的十八鄉,錦田正處於小量發展的階段,私人屋苑較少,保留較多鄉村。
- 而鄧梓歷五代之後,有九世祖鄧洪生、鄧洪惠、鄧洪儀、鄧洪贄等四房。
- 先後探訪過元朗「四大古橋」:錦田便母橋、公庵會仙橋、白沙達道橋、八鄉利達橋,四大古橋都有百年歷史,最舊要數上這一條便母橋。
- 今次跑遊錦田水頭水尾寫得特別詳細,因為錦田鄧族的建築背景和族中故事精彩,二來是我發現自己六年前 (2007年) 曾經遊訪村中各個景點,不過印象已經淡薄 (失憶症) ,所以溫故知新把故事記錄在一起。
- 鄧氏宗祠座落於香港屏山,是鄧族的祖祠,由屏山的三圍六村: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及新起村所環抱。
祠堂的全面修復工程於1996年竣工,工程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建築署監督。 鎮銳鋗鄧公祠曾經於清乾隆元年(1736)、嘉慶廿二年(1817)、道光年間和1980年重修。 祠堂前有一幅大得誇張的照壁,由於祠堂未有開放,未能欣賞到祠堂裡各個功名牌匾和《鄧族鎮銳鋗祖祠茂荊堂重修緣起》碑記,茂荊堂曾經村中應考科舉的學校,現時是村民聚集商議村務的地方。 思成堂 (清樂鄧公祠) 是水尾村集會地方,裡頭有一道「擋中」,只有達官貴人到訪才打開。
錦田清樂鄧公祠: 長春園留耕堂 (
傳說當初彭齡為思成堂書寫「思成」二字後暴斃,餘下「堂」字由其他名家補墨,初彭齡於乾隆四十五年 (1780) 考中進士,成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而「庶吉士」就是殿試考出的二甲三甲級別的進士,再經過考核和挑選,被選入翰林院當文官。 除了龍穴的威力,鄧符協於岑田開創基業後,曾經在桂角山南麓創立「力瀛齋」(後來稱為「力瀛書室」),於桂角山 (後來又稱為圭角山) 下建書樓教書講學。 錦田流傳著的一句說話:「鰲頭獨佔圭角山,飲水思源圭角泉」,從中可以關連到桂角山下的三件事,包括「力瀛書室」、「圭角山鰲頭石」和「圭角泉」,雖然力瀛書室遺址現時無蹟可尋,不過鰲頭石和圭角泉仍然存在。 新界大氏族都擁有著名的風水墓穴,把先祖埋葬於風水穴中,可以福澤後人。 《新安縣志》中亦記載了鄧符協於北宋熙寧二年 (1069) 考中進士後,授陽春縣令 (現廣東省西南陽江市內) ,鄧符協乘船至屯門港時,望見青山與大頭山兩峰的山勢,於是在元朗尋龍追脈。 錦田原名岑田,因為這個地方原本有岑氏鄉民居住(現時在祠堂村中仍然有岑姓居民),早於北宋初期,江西藉吉水白沙村之鄧漢黻,在廣東任承務郎之官職,於太祖開寶六年 (公元973年) 遷居錦田。
清樂鄧公祠建於明代,由鄧氏為紀念鄧清樂第 17 代後裔而興建。 錦田清樂鄧公祠 思成堂是村民主要的集會地方,這裡有一道名為擋中的門,據說可驅走邪靈,為公祠帶來平安和睦。 此外,公祠內有十多對鄧氏族人所贈的對聯,慶祝公祠完成修繕工程,內容主要褒揚尊師重道與銘記教誨的重要性。 二帝書院二帝書院位於元朗錦田水頭村,由鄧二帝會於清朝道光年間(1821至1850年)集資興建。 二帝書院供奉原先放置於附近一座文昌塔內的文昌帝和關聖帝像,書院亦因而得名。 二十世紀初推行現代教育,二帝書院亦轉為一所小學,約有學生三十人。
錦田清樂鄧公祠: 歷史
祠堂正面外牆獨特的灰塑裝飾和祠內刻工精細的木雕,至今仍然保留下來。 泝流園又名知稼堂,由鄧權軒建於 18 世紀末,原為解決糾紛的衙門,19 世紀中開始改作卜卜齋學堂,藉此提升鄧氏子弟的教育水平,同時輔導應考科舉的門生。 1952 錦田清樂鄧公祠2023 年後,鄧氏大部份子女都轉讀錦田公立蒙養學校,泝流園遂停辦卜卜齋。 時至今日,泝流園已成為錦田水頭村醒獅團總部,鄧氏每逢節日和舉行婚事,都會在這裡擺設盤菜慶祝。
鄧氏宗祠為三進兩院式建築,正門前兩旁是鼓台,各鼓台有兩柱支撐瓦頂,內柱為麻石,外柱則為紅砂岩,最具特色是宗祠正門沒有門檻,前院則有砂岩通道,顯示鄧氏族人中曾有身居當時朝廷要職者。 鄧氏宗祠是香港最大的祠堂之一,為屏山文物徑的重點古蹟之一,於2001年12月14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鄧氏宗祠座落於香港屏山,是鄧族的祖祠,由屏山的三圍六村: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及新起村所環抱。 據鄧氏族譜所載,宗祠由五世祖馮遜公興建,至今已有723年歷史。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修一次,喺1981年同鎮銳鋗鄧公祠再一同進行修葺工程。 呢次修葺雖有專家協助,提升質量較高,但劃喺正門嘅一對門神就被油去並劃上較差嘅新貌,有論者認為係一種難以彌補嘅損失[1]。
錦田清樂鄧公祠: 元朗「四大古橋」
談回清樂鄧公祠,建築物正脊上有一對鰲魚裝飾,屋脊上刻有青龍浮雕、兩端有瑞獸一對。 建築物正門上,大門兩旁掛上門聯:「南陽世澤、稅院家聲」和一對頭門聯「系出南陽 濟濟蹌蹌 再覩勲名垂竹帛、派流錦水 雍雍肅肅 勉敦詩禮振簪纓」,大門上有「清樂鄧公祠」門匾。 政府銳意發展錦田,規劃署於2014年4月向城規會提交文件,建議修訂6幅錦田北土地的用途,由「未決定用途」變成「住宅」地帶,其中大部分已被新鴻基地產收購,包括爾巒及峻巒。 另外該6幅土地最高地積比亦相應調整為1.2倍,除「爾巒」有高23層的建築外,其他地皮亦可建3至16層高不等,整體地皮全數發展料可提供5,330個單位,供1.1萬人居住。 2014年香港特區政府傾力覓地建屋,其中一個主要來源為元朗錦田南,當地目前以農地及鄉郊式發展為主。
門外大門前有一對聯,為「南陽世澤 稅院家聲」,用以紀念鄧姓族人源出自商朝時的南陽(今河南一帶),及鄧氏後人獲封為稅院郡馬的一段歷史。 從知稼堂 (泝流園) 大門鐵閘外看到前院樑懸掛著的「父子登科」牌匾,父子鄧科是紀念鄧鳴鸞及其子鄧廷柱先後於道光元年 錦田清樂鄧公祠2023 (1821) 及道光二十年 (1840) 考中武舉人所立,在其子鄧廷柱考中武舉同年 (1840) 錦田清樂鄧公祠2023 亦參與籌辦二帝書院。 記得起鄧鳴鸞的話,洪聖宮的香爐就是鄧鳴鸞中武舉之同年 (1821) 奉立。 泝流園又稱知稼堂,屬於二進式建築,由鄧權軒於乾隆四十年 (1775) ,原本是村解決族中原為解決糾紛用,其後改為卜卜齋學堂,泝流園自從錦田公立蒙養學校創辦後便停辦,現時成為村中村務之用。 錦田公立蒙養學校成立,令到錦田傳統村落開始停辦,包括在鄰的永隆圍耕心堂學堂。
錦田清樂鄧公祠: 建築
事實上鄧洪儀有四名兒子:鄧欽、鎮、銳、鋗,長子鄧欽一房己建有清樂鄧公祠,而鎮、銳、鋗三房後人合建了鎮銳鋗鄧公祠。 清康熙元年香港遷界,元朗居民遷界至茅洲,茅洲供奉的洪聖被當地人稱爲把港大王,祈望洪聖能幫他們守住港灣,免除颶風、洪水的灾難。 直至康熙八年(1669),清廷批准復界,居民由茅洲回香港,據説茅洲把港大王挺靈驗,遐爾聞名,鄧氏設立元朗舊墟時同時建了一座大王古廟,把茅洲的南海洪聖大王請到元朗。
而沿海空虛 ,正適合海盜乘機活動,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終允復界,居民陸續遷回。 錦田清樂鄧公祠2023 事實上不止如此,從鄧氏一份處稅記錄中可以追蹤到鄧氏擁有的土地曾經遍及香港島、黃泥涌、薄扶林等地,甚至青衣島,所以鄧氏貴為香港新界五大氏族之首,富甲一方,擁有良田萬畝,而向朝廷上繳稅項亦為重要,是族人土地擁有權的証據。 門外大門前有一對聯,為"南陽世澤 稅院家聲",用以紀念鄧姓族人源出自商朝時的南陽(今河南一帶),及鄧氏後人獲封為稅院郡馬的一段歷史。
錦田清樂鄧公祠: 南陽世澤
洪聖宮裡有一個香爐,是鄧鳴鶴於道光九年間 (1828) 所奉立。 令人注目的是建築物前的一幅用以擋煞之風水牆和正面牆身頂部有兩個大鎗孔 (銃孔),這個槍孔跟不少團村的圍門一樣,有防禦之用。 長春園中「長春」二字,令人想起元朗木橋頭村圍門上一幅對聯「木橋永固、橋木長春」。 康熙元年 (1662) 下令遷海,這段時期香港一帶包括元朗錦田都是真空狀態,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終允復界。 乾隆五十九年重修(1794年)一次,於1981年與鎮銳鋗鄧公祠再一同進行修繕工程。
廣東巡撫王來任和兩廣總督周有德先後上疏,力陳「遷海」對人民造成之苦。 康熙八年正月,清廷正式下令「復界」,但直至康熙廿二年始全面開放海禁,新安縣沿海居民之生活才逐漸回復舊觀。 所謂「遷海」,就是沿海劃地為界,強迫居民內遷,禁止船隻出海,以割斷沿海人民對鄭氏的接濟。 順治十三年六月先下「海禁令」,最初於山東、江蘇、浙江及福建等地實施,直到順治十八年八月再下「遷海令」,則禍及廣東。 整個錦田均在「遷海」界內,當地居民受盡流離轉徒之苦,有遁入東莞歸善及流遠方不計道里者。 錦田清樂鄧公祠 明朝萬曆十五年,新安縣西部發生嚴重旱災,知縣邱體乾發起賑災運動,但募得的米糧各鄉僅有數石,多者亦只不過二、三十石。
錦田清樂鄧公祠: 元朗「四大古橋」
我認為到錦田水頭水尾村別具價值,可以感受到新界五大氏族之一鄧氏的起源,欣賞村中傳統宗祠建築和書室,清未遷界復界的見證,以及元朗四大古橋之一便母橋。 位於水尾村西南隅的清樂鄧公祠,又名「思成堂」,是錦田最古老及最具規模的祠堂,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祠堂為三進式院落設計,左邊更以磗牆圍起一片空地,為子弟作練武之用。 此祠獨特之處在於正門門框、牆基及山牆旁邊的檐柱均以紅砂石所造。 紅砂石是香港罕見及珍貴的建築物料,不但為清樂鄧公祠增添富麗堂皇的氣派,亦突顯了它在村中的重要性。
廣瑜鄧公祠又名來成堂,位於香港新界元朗錦田水頭村32號,建於康熙40年(1701年),由鄧氏第21代族人鄧像六(別名鄧直見)為紀念第17代祖先鄧廣瑜(別名鄧松峰)而建,是錦田北圍3間鄧氏宗祠之一。 除了作為祠堂以外,在1950至60年代曾改作商店,到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成為了金屬品製造廠,後來更遭荒廢,祠堂殘破不堪。 1995年政府將廣瑜鄧公祠列為認定古蹟(即具有法定古蹟的資格,但未正式受法例保護),並出資維修。 清樂鄧公祠,又名思成堂,位於香港新界元朗錦田水尾村內,是當地鄧氏四大祠堂之一,用於紀念錦田鄧氏第十七世祖鄧清樂(號廣捨),一般認為其建築年份可追溯至明朝中前期(1490年左右),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清樂鄧公祠,又名思成堂,位於香港新界元朗錦田水尾村內,是當地鄧氏四大祠堂之一,用於紀念錦田鄧氏第十七世祖鄧清樂(號廣捨),一般認為其建築年份可追溯至明朝中前期(1490年左右),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清樂鄧公祠,又名思成堂,位於香港新界元朗錦田水尾村內,是當地鄧氏四大祠堂之一,用於紀念錦田鄧氏第十七世祖鄧清樂(號廣舍),一般認為其建築年份可追溯至明朝中前期(公元1490年左右),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錦田清樂鄧公祠: 南陽世澤
雖然力瀛書室已經失傳,但是錦田現存不少書室,證明鄧氏族人的富強及重視子弟教育。 今次跑遊錦田水頭水尾寫得特別詳細,因為錦田鄧族的建築背景和族中故事精彩,二來是我發現自己六年前 (2007年) 曾經遊訪村中各個景點,不過印象已經淡薄 (失憶症) ,所以溫故知新把故事記錄在一起。 錦田鄉從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每十年會舉行一次太平清醮,上一次錦田酬恩建醮在2015年舉行。 錦田市一帶仍保留從前的新界面貌,除了設有一些如士多等店舖外,由於鄰近石崗軍營及石崗機場,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不少在石崗軍營駐守的英軍會到錦田市一帶消遣,令這裏出現一些酒吧等娛樂場所。
門外大門之前有一對聯,係「南陽世澤 稅院家聲」,用嚟紀念鄧氏族人源出自商朝時嘅南陽(而家河南一帶),同埋鄧氏後人被封為稅院郡馬嘅一段歷史。 如果有留意到我的 Google Maps 路線圖,會發現我在村中繞了數個圈,就是為了找這一幢「鄧虞階書室」(水頭村 1號),它位於泝流園不遠處,不過沒有特別牌匾標示,顯得異常低調,但這一幢建築物是村內眾書院之中最龐大的。 因為它除了教學課室之外,還包括老師宿舍,提供房間供教師居住。 長春園的青磚建築物是紀念鄧氏祖先之家塾,內廳懸掛著宣統年間所寫的「留耕堂」牌匾,與在旁的長春園廣闊的練武場連接。 周王二公書院正是紀念周有德及王來任二人,於清康熙廿四年 (1685) 年建成書院報答二公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