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發展商之一,合和實業透露將放棄囍歡里此名稱,起用回原名利東街,但無解釋改名原因,預料2015年底至2016年初陸續開店。 嘉咸街街市 這是繼坑口連理街後第二個以「街」字命名的香港商場,更是首個以真實街名命名的商場,唯英文名稱則使用"Avenue",與原本利東街以"Street"為名的英文名稱不同,而重开的利東街是商場及行人通道的一部分。 嘉咸街街市 有市民在社交網站面書發起「一人一電郵」的反對行動,亦有市民批評政府偽善,蓋因改名一事勾起強行收購逼遷的痛苦回憶,猶如在居民的傷口上再灑一把鹽。 於6月27日,在利東街重建地盤附近,原本寫著「囍歡里」的工地木牌,已被遮蔽,暫未知原因。
不過,中西區關注組近日發現,該三連棟戰前唐樓被發展商/市建局圍了拆樓棚,恐這列歷史建築將會被拆卸。 記者今午到場視察,該三連棟戰前唐樓後方已被搭棚和圍起綠色帳幕,只留下門面未被圍封,而工地附近有市建局告示稱,有關工地範圍於1月26日封閉。 有樓下的小販稱,未收到唐樓清拆消息,又指樓宇清拆「迫令收檔都沒辦法」。 可以預想,在嘉咸街大轉型的「大歷史」中,他們未必會被記下。 嘉咸街街市 但像他們那樣,只存在過一陣的空間和社區「微型嘗試」,在2010年代的香港非常多,加起來,是重要的一頁當代城市史。
嘉咸街街市: 重建影響
古諮會前委員、港大建築保育副教授李浩然接受《香港01》專訪時指,樂見中環街市活化後主打文創藝術路線,亦引進多間本地小店及初創企業,相信在非純商業考量的大前提下,能夠照顧社區需要,未來亦大有可為。 非牟利團體「同心網絡」邀請了6位本港著名設計師製作以嘉咸街作主題的口罩,共約11萬口罩,並有超過2000份紀念品,將透過12 月中開始的消費換領計劃供公眾換購。 參與設計師包括本地創作品牌 「Chocolate 嘉咸街街市 Rain」,品牌設計師麥雅端說,自己本身於「嘉咸市集」一帶居住多年,對於嘉咸街的貓及市集人情感深刻,並成為今次的設計靈感。 另一名參與計劃的設計師易達華則希望透過計劃吸引年輕一代關注濕貨街市。 市建局於2008年宣布嘉咸街/卑利街的重建項目,部分位於嘉咸街一帶的攤擋結業,部份商戶獲安置到新建的鮮貨零售中心「嘉咸市集」。
地盤C範圍內涉及兩個具歷史評級的戰前唐樓項目,包括一級歷史建築的威靈頓街120號及三級歷史建築的嘉咸街26A至C號,市建局把前者的構件拆卸和只保留後者立面的保育方式,均被質疑有改善空間。 另外,地盤A的重建工程期間亦截開了士他花利街連接結志街的通道。 街上沿途有不少街邊賣濕貨的小商販,包括賣鮮魚蝦蟹的、粮油雜貨、雞鴨鵝、蛋、菜、瓜、生果、豬牛羊肉,有新鮮的,也有凍肉,保留著過去香港人的生活面貌及純樸的一面。 局方強調,就保育方案已諮詢中西區區議會、市建局中西區分區諮詢委員會及其他地區不同持份者。
嘉咸街街市: 設計被指卡通式山寨歐陸風
假如,沉悶的生活讓你失去了一些生氣、一些信念,就來市集轉轉吧! 嘉咸街街市2023 盛開的花是好的,鮮嫩的菜是好的,結實的果子自然也是好的,但我想你來看看的,是那些幾十年守着一個車檔,日日夜夜都在努力生活着的人。 於1960年代時,永和號曾聘用了12名員工,有二、三千種貨品出售。
「同心网络」总监李伟强多年来专心致志於将「文化落区」由口号实践为付诸行动。 他说由2018年开始构想今次的活动,当中遇到许多始料不及的事情,设计师们的意念也走过了多个春秋,直到今天呈现在大家眼前的礼品和口罩,都全赖设计师们对保育文化的执著才能成事。 正如设计师们所言,培养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却是有心人一点一滴地累积延续、传承发展。 鬧市中原來最旺的地帶,如今人煙疏落,朋友甲說,「不知還有無機會像現在般,見到人少少的銅鑼灣」;朋友乙則說,「這是唯一可細看尖沙嘴的時候」。 旅客減少99%,香港人湧向郊野,立竿見影的結果是,我們有了難得可容易一點觀察鬧市空間的機會,說來矛盾,當鬧市「不鬧」,才重新有被細看的機會。 豪宅前方的「嘉咸市集」招牌之下,是與樓盤風格相同、特別「典雅大方」的兩排攤檔。
嘉咸街街市: 中環
中環今日商業佔大部份,然而舊時大街小巷,都有好多居民住喺度,故此設立街市。 一九三九年落成開張,原為市政局經營,市政局廢局後,街市二〇〇三年廢置,打算拆咗佢。 二〇一七年翻新改裝,二〇二一年八月廿三號經華懋重新以商場營運。 嘉咸街街市 南為皇后大道中93號,北為德輔道中80號,東為域多利皇后街,西為租庇利街。
墟場的中心地點通常都是一塊廣闊擺賣的地方,買周則散布不同店鋪。 不少老照片裏常看到婦人們挑着兩個大竹籮,放下板凳,叫賣自家種植的菜蔬,這種路邊攤就是露天墟市的原型,例如大埔墟、聯和墟、大笡地等。 而「街市」則通常是小巷,兩邊為店鋪,擺賣則在街頭巷尾或水井旁邊,例如:街嘉咸街街市早在1840年已經出現,更早以前,小販愛在人流滙聚的廟宇前擺攤。 在香港的露天市集逛逛、到主題購物街去走走,除了可以找到不同而有趣商品,也可以看到香港的歷史發展、感受到香港的人情味。
嘉咸街街市: 零售商品
中環街市活化項目是回應行政長官2009年施政報告內委託市建局進行活化中環街市大樓的政策綱領,作為政府保育中環的其中一項重點工作。 嘉咸街街市 市建局原本計劃收購業權後只保留外牆,不過到2017年因應民間團體意見,決定整幢保留。 同年6月8日,因永和號整體建築保存良好,而且其見證了嘉咸街街市百年來的變化,故獲古諮會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根據城規會已核准的方案,項目會在現時中庭位置及面向皇后大道中的入口廣場提供1,000平方米的休憩空間,而面向租庇利街及域多利皇后街的地面外牆亦將改動及打通,以加強街市大樓的可達和聯繫性。 另外,市建局亦會為面向德輔道中的立面進行修復翻新,新立面設計將提高大樓的視覺通透性。 另地盤範圍內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的三幢唐樓,亦會保育作為文化館及商舖等。 商場中央亦會設計成一條200米長、9米闊的步行街,24小時開放;並設立中央休憩廣場及佔地1.2萬呎天台花園。 「嘉咸市集 - 舊墟濃情」共邀請到約75個販商及商戶參與消費換領計劃,及4所小學逾 250 名校學生投稿參與主題填色創作。
嘉咸街街市: 中環嘉咸街街市
雖然中環街市已於2003年停用,但其實這個地段由開埠開始,一直都是用作街市用途,現存的建築已經是第四代的街市大廈,於1939年由工務局興建而成。 思網絡是2004年藉特區政府可持續發展基金資助出版SEE雜誌而相繼成立的有限公司,是從事公眾參與活動、顧問研究、文字工作和多媒體設計伸延的文化事業機構, 關注的議題更廣,呈現的手法更趨多元。 「協同」計劃營造比高密度更緊密龐雜的城市環境,不過此際拉近彼此的是幾條平行線。 回看市建局的宣傳文案,不論是2012年嘉咸市集活動,還是2018年幫助檔販火後重建,局方付出種種努力改善環境,不忘常提嘉咸街街市「雖然在重建項目範圍外,但……」互相保留一些冷漠與視而不見,彷彿如此才可並存於身貼身的距離。 翻查歷史資料,中環街市早於1842年香港開埠已存在,其後因應人口急增及需求,於1850年代已搬到中環街市現址,經歷幾次拆卸重建,現時的建築物於1939年建成,其後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除了持牌固定小販攤位集中的小販認可區之外,常見的露天市集可有不同形式,而攤檔經營者也因應不同情況,可能需領取不同的牌照或許可,例如臨時食物製造廠牌照、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或冰凍甜點許可證等。 嘉咸街街市 政府於2017年10月10日正式將中環街市交予市建局進行活化工程。 視乎從相關政府部門取得各項許可的進度,市建局預計於2021/22年完成工程。 ),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間舊士多雜貨鋪,它位於中環著名露天街市嘉咸街與威靈頓街120號交界,店舖佔地約1,000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