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貢天主教堂6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西貢天主教堂

阮志偉指出,自1850年代,已有一批西方傳教士行山進入西貢,到不同鄉村傳教。 選擇西貢,除了因為其地理位置,方便經大鵬灣進入中國內陸(昔日的寶安縣),亦因為西貢多散村及客家群體,需要協助他們對抗當時大族控制。 「西貢首先係一個落腳點,又有細村落,未接觸過信仰、西方宗教,所以作為根據地,擴散出去。」神父除了傳教,亦會協助村民解決生活疑難,當村民開始信奉天主教後,便會捐錢、建屋,作為聖堂,故此西貢遍佈小堂建築。 西灣海星小堂是首間完成復修的小堂,為十間小堂中最「年輕」的一間,建於戰後一九五三年,有六十九年歷史。

西貢天主教堂

現時聖若瑟小堂為香港天主教信友的其中一個朝聖點,亦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1],更在2006年5月7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優異項目獎[2]。 西貢天主教堂 鹽田仔其後全體居民於1875年受洗,並於聖福若瑟在西貢宣教期間捐出土地給他作居住及作聖堂使用。 居民後來於1890年於島山的小丘上建立了第二座的聖若瑟小堂,作為村中的宗教活動的中心。

西貢天主教堂: 古道行:走逛西貢半島天主教小堂

在工程進行時,工人在屋頂的山牆牆角發現了一些紅磁頂蓋用料,所以教區相信波紋式頂蓋可能為後期的物料,並會考慮於將來資金充裕時回復磁頂蓋。 內部地台的着色英泥沙漿層已因年月而磨損,工程方面在修葺地台後塗上三層還氧漆,並以綠色為地台顏色。 聖堂的百年粗石地台在工程中沒有被取替,但在上面加添一層鋪地石以保行人的安全。 西貢天主教堂 胡志明市各天主教典禮都在此主教座堂進行,對外也是著名觀光景點。 位處大灘海東岸的蛋家灣,早於1865年(清代同治年間)已有傳教士到來。 1872年載錄當地村民教徒有16人,1873年建置小堂,翌年因颱風摧塌;1880年重建,又因毀塌再覓地重建。

西貢天主教堂

阮志偉表示,神父不會定期每周日在小堂主持彌撒,可能每月主持一次,每次會提前到達,在小堂內、或在村民家中休息睡覺,翌日早上再舉行彌撒。 直至70、80年代,村民漸漸搬走,小堂失去宗教作用,為免浪費空間,教區將小堂交予黃大仙童軍117隊作訓練中心近二十年,直至近日才正式交還。 聖母聖殿主教座堂建築物的所有原始材料都是從法國進口的。 包括教堂所用的紅磚,直到今天紅色的磚仍然沒有褪色,其中瓷磚上刻有「Guichard Carvin, Marseille St André France」字樣,說明了生產瓷磚的地區來自馬賽。 有些瓷磚上則刻有「Wang-Tai Saigon」字樣。

西貢天主教堂: 聖母七苦小堂

除十間西貢小堂之外,第十一間錦田長莆村聖若望小堂已向政府發展局申請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 隨着1960年前後村民棄耕及大量外移,不少鄉村及村屋荒棄,小堂亦全遭棄用。 幸而,1980年前後陸續改作教區童軍活動營舍或基督戒毒中心等用途,加上近海傍較易到達,以及教友參與維護,小堂大多得以倖存,不會如荒棄村屋,或坍塌,或遭叢林淹沒。 近年教區開展「古道行」計劃,重修重建各小堂,探索以不同模式傳教同時,既是歷史與文化的延續,亦是宗教文物建築的保育,也為山友行者,在走逛郊野過程增添別具特色的人文內涵。

西貢天主教堂

一九六二年颱風溫黛襲港,小堂也未能倖免,嚴重損毀,翌年才完成重修。 蔡神父依稀記得,當他還是中學生的時候,曾在海星小堂裏宿營,但在他印象中,小堂不過是個「有瓦遮頭」的地方而已。 不過,海星小堂其中一個建築特色,正是其傳統客家屋頂,現場所見為按照傳統重新訂造的客家磚瓦。 「最少的變動,最大的保留,能重用就重用,保留原有功能。」已退休的資深工程師梁憬慧指出復修保育的原則。 西貢半島,是指西沙公路以東半島,大部分範圍納入西貢東、西郊野公園內。 這範圍的馬路,大概要到1965年前後興建萬宜水庫及預備發展馬鞍山市鎮才修建,而西貢公路則略早在二次大戰結束前後修建完成。

西貢天主教堂: 鹽田梓遊記總覽

聖堂的外廊受樓梯加設了電燈,祭台上的聖像亦有射燈給了照明。 在室外設了兩支射燈照亮聖堂上寫有「天主堂」三字的西面正牆。 這範圍由西往東分別有接近大網仔的黃毛應村玫瑰小堂、近傍北潭涌的上窰村聖母七苦小堂丶北丫村龍船灣天主堂、浪茄村聖母聖誕小堂。 大浪遠足徑是頗熱門而又行程不短的郊遊徑,步道修整完善,全程自吹筒坳開始,與麥理浩徑第2段後半程重疊。

西貢天主教堂

北潭涌上窰村聖母七苦小堂,建於1900年,從北潭涌上窰巴士站沿復興橋步行半小時可抵達。 其近鄰黃宜洲村早於1875年已載記有村民教徒25人,亦曾置建有小堂,唯原址已難覓。 此範圍可順道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及臨海灰窑,行走上窰家樂徑/ 郊遊徑、曝罟灣海堤等。 1970年代,政府於官門水道修建萬宜水庫,糧船灣洲東、西兩端築設大壩與西貢半島連接,西貢半島南岸與糧船灣洲的百年小堂現時皆可較便捷前往。 「古道行」的團隊曾訪問過黃毛應的老村民,有人說當年日軍曾捉拿一批參加游擊隊的村民到小堂審問,並予以火刑。

西貢天主教堂: 重修工作

現址位於「蛋家灣」南邊臨海的聖伯多祿小堂建於1908年,同時為村童提供小學教育,設有崇明學校。 西貢天主教堂 大灘海屬內海,三面陸地山丘屏障,出海口即塔門島,朝西向的蛋家灣適合漁艇停靠。 近岸由北而南聚有謝屋、劉屋、林屋、巫屋各姓鄉民毗連而居。 前篇述及大浪郊遊徑沿途三所小堂,以及白沙澳連走深涌的兩所小堂,以下接續分述西貢半島餘下數所可追溯百年以上歷史的天主教小堂。

其中沙特爾的洛林公司提供了56個玻璃窗,而大教堂地基的設計可承受建築的十倍重量。 蔡神父表示,不論西灣海星小堂或其他小堂,日後的定位都不會再像一般教堂般定期提供彌撒、禮儀服務,也不會有駐堂神父;他期望這些小堂成為集行山、教育、自然生態、歷史及文化五大元素的綜合活動場所。 說起本地早期天主教教堂建築,普遍都會聯想起造型宏偉、華麗的西方古典建築:仿歌德式的,有位於堅道的主教座堂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和尖沙咀玫瑰堂,仿羅馬式的,有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和九龍塘太子道聖德肋撒堂。

西貢天主教堂: 近年教區開展「古道行」計劃,重修重建各小堂,探索以不同模式傳教同時,既是歷史與文化的延續,亦是宗教文物建築的保育,也為山友行者,在走逛郊野過程增添別具特色的人文內涵。

期後聖堂先後於1948年及1962年進行大裝修,而香港教區亦於1979年開始每兩個星期於此聖堂舉行彌撒,但由於鹽田仔村到了1990年代已被完全空置,聖堂的活動幾近停頓。 後來,在香港教區出現了要求停止於鹽田仔的瞻禮,就此引起了居民的反響,最後教區於2000年引入資金,開展了修葺的工程。 最後聖若瑟小堂於2006年5月2日進行彌撒及重開儀式。 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現正管理十間西貢小聖堂,其中三間,白沙澳無玷之心小堂、北潭涌聖母七苦小堂和黃毛應玫瑰小堂,較為人所熟悉及受團體歡迎。 目前進行文化保育的有五間小堂,包括大浪聖母無原罪小堂、赤徑聖家小堂、西灣海星小堂、蛋家灣聖伯多祿小堂及深涌三王來朝小堂。 其餘兩間,浪茄聖母聖誕小堂和糧船灣龍船灣天主堂,暫未有復修計劃。

西貢天主教堂

現有的「三王來朝小堂」建於1956年,傳教士並以教堂興辦鄉村學校,名為「公民學校」。 1870年前後,有意大利籍獲朗他尼神父(又稱和神父)在赤門海峽周邊活動,並到白沙澳傳教,村民陸續領洗入教,最終發展為教友村。 現時聖若瑟小堂為香港天主教信友的其中一個朝聖點,在2006年5月7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授亞太區文化遺產優良獎,2010年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為二級歷史建築。

西貢天主教堂: 大浪村的聖母無原罪小堂及赤徑聖家小堂

十年前,他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研究興趣因此多了宗教元素。 去年他又義務加入天主教區屬下的「古道行」歷史研究小組,致力填補天主教在西貢區的歷史空白。 本來有全職工作的他,要不時遊走西貢各村落紀錄口述歷史,或到檔案處翻查文獻,早已分身不暇,但他因為不放心,還化身成「管理員」,看守西貢各處小堂。 黃毛應位於西貢大網仔附近,可透過車路到達,然而這條小村隱藏於密林山蔭中,一般人不會刻意到訪。

對於教徒,古道之行,有如心靈朝聖,略見艱辛的行程又或如拜苦路,是懷緬與見證往昔傳教士登山涉水,走到九龍新界陸地最東地區傳教的信愛與堅毅。 由於資金相當有限,重修工程採用了「不加不減」的方針,原則上只求回復幾近荒廢了的聖堂,在整體上盡少干預和改動,而且所有的改動都是為了最基本的需要,在工程上不使用尖端的文物保存技巧。 西貢天主教堂2023 在原先的設計中,祭台上的聖像可用透過東牆高處的玫瑰窗以及聖像後方的祭壇壁孔穴的日光作照明之用,但在教堂重修後已改為使用射燈照明。

西貢天主教堂: 西貢古道行

起點西灣亭,沿山腰繞行至吹筒坳,步下西灣,經西灣村越西灣沙灘古道行穿越岬角下鹹田灣,越鹹田灣沙灘可抵達大浪村(大圍)。 沿登山路徑上走至大浪坳,沿路下山即到位處海灣的赤徑村,繼續前行上走北潭坳完成步程。 1880年,傳教士在村後土地興建小堂,後小堂面積不敷應用,1925年於舊小堂附近山坡處另建面積較大的小堂, 翌年新的小堂落成,即座落現今位置的小堂。 小堂曾稱「聖神小堂」、「聖母聖心小堂」,1960年易名「聖母無玷之心小堂」,沿用至今。 聖堂周圍已損毀的矮擋牆則使用工地附近岸邊的石頭去修補,為求減低運送物料的成本,同時維持聖堂的鄉郊氣息。

  • 目前進行文化保育的有五間小堂,包括大浪聖母無原罪小堂、赤徑聖家小堂、西灣海星小堂、蛋家灣聖伯多祿小堂及深涌三王來朝小堂。
  • 聖堂的百年粗石地台在工程中沒有被取替,但在上面加添一層鋪地石以保行人的安全。
  • 小堂現時煥然一新,保持硬山式瓦頂的村屋模樣,外牆髹漆雅潔白色,配合小堂周邊綠草樹木,前臨西灣沙灘,是西貢半島現存眾多天主教小堂最悠閒而又簡約明亮的建築與環境。
  • 除了傳統村落文化,如沙頭角慶春約的客家村落,還有蒲台島的漁村風情,香港鄉郊也保留了重要的宗教歷史文化遺產。
  • 深涌位處兩座大山向西匯流而成大片海岸冲積地,或因河涌出海口水深而得名。
  • 其近鄰黃宜洲村早於1875年已載記有村民教徒25人,亦曾置建有小堂,唯原址已難覓。

聖堂在1948年及1962年進行大裝修時轉用的普通玻璃窗在是次的重修工程中改回使用初建時使用的彩色玻璃,更在外加上了蚊網,一方面防止蚊蟲飛入滋擾崇拜人士,另一方面亦防止野戰愛好者所使用的塑膠彈可能造成的損壞。 內部地台的著色英泥沙漿層已因年月而磨損,工程方面在修葺地台後塗上三層還氧漆,並以綠色為地台顏色。 黃毛應村玫瑰小堂原建於1875年,1923年重建,現址小堂建於1939年。 日本侵華及佔港時期,抗日游擊隊的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在玫瑰小堂成立,各村村民不惜犧牲,英勇抗日。 大網仔與北潭涌之間的斬竹灣,政府置立有抗日英烈紀念碑,以兹紀念(另一置立於烏蛟騰)。

西貢天主教堂: 聖母聖誕小堂

古道行的各個小堂,昔年傳教士與村民對外主要依靠船艇往來大埔墟或西貢墟。 在停止在鹽田仔的瞻禮的要求引起了居民的反響後,香港教區引入了來自L&T慈善基金的15萬美元去進行包括聖若瑟小堂本身以及鄰近建築如庭院、籃球場及澄波學校總面積共1437平方米的重修工作。 西貢天主教堂 西貢天主教堂2023 阮志偉近來一有空檔便來到小堂「執頭執尾」,看看哪裡需要維修及跟進。

西貢天主教堂

小堂隱沒於山麓林內,如能覓得村內鑲嵌紅磁磚綠瓦頂的葉氏家祠,小堂即在其後。 小堂廢棄多時,屋頂全塌,僅餘前後兩幅部分山牆及屋腳頹垣;正門設於前山牆,而位於堂內的祭台位置依稀能辨。 其側緊鄰建築原為祠堂及學校,破毀不堪;如往瞻望,務須注意安全。 西貢天主教堂2023 登大浪坳,如沿山坡北走蚺蛇蚴,就是上攀蚺蛇尖的挑戰路程。

西貢天主教堂: 歷史

如步程則南線可走黃竹灣村、昂窩村山徑路,北線連通麥理浩徑第三段M066座標進出。 蛋家灣亦發展成為教友村,1959年載錄教徒數目超過百人。 同樣是村民外移,教堂荒棄,於1990年代小堂改作福音戒毒之用。 西貢天主教堂2023 西貢天主教堂 翻查1939年的《公教報》報道,玫瑰小堂在當年5月29日舉行落成典禮,有教友租小輪前往,後因颱風而停駛;又有三百多名新界教友由清晨起,冒雨徒步數里入村出席典禮,而恩主教則負責主持彌撒。

「訪問嘅村民曾經目擊過程,見到其中一位村民被吊起,畀火燒,嗰個人皮膚都爛晒,返到屋企冇耐就死咗,另一位就重傷。但佢哋仍然無供出東江縱隊成員,結果犧牲。」阮志偉說。 由於建築圖則無從考證,他們僅能參考零星幾張老照片、西灣村民分享,以及現場考察,嘗試去還原其舊貌。 這段行程可經過香港最美海灣大浪灣4個沙灘其中2個,也可感受昔年客家人為求生存,走到遙遠的天涯海角,不惜艱難的開村落户。

西貢天主教堂: 西貢百年教堂荒廢被霸佔 天主教徒倡保育重塑「朝聖之路」深度遊

同樣在1960年代村民陸續外移,小堂及學校至1970年停用,外圍野草蔓生,唯建築結構尚可。 其實早在重修之前,每年的5月,各散東西的陳家村村民都會聚首於聖若瑟小堂慶祝一年一度的聖若瑟節。 在2004年5月後,西貢堂區及香港明愛在聖言會及香港教區的協助下每月組織朝聖團及生態遊,除令人認識鹽田仔的歷史文化外,更有助平衡聖若瑟小堂的收支。 重修工程完成後,出身於鹽田仔陳家村的香港天主教教區副主教陳志明神父於2004年5月2日進行了首台彌撒,以及進行了重開儀式。 如從歷史交通發展看,傳教士應是從南北兩條海路進出西貢半島各鄉村傳教。

一八四一年香港開埠,西方宗教傳入香港,同年羅馬天主教會在港成立設立傳教區,香港脫離澳門教區,成為「宗座監牧區」。 小堂建築規模屬19世紀末新界鄉郊天主教小堂的典型,簡約而實用的硬山式瓦頂與羅馬式建築結合。 正門設於山牆,進入小堂即受建築物縱深及高聳設計的感應。 小堂主建築側旁有一座鐘樓,或當年作「三鐘經禮儀」的用途,即召喚村民早、中、晚前依時誦經,或參加彌撒,或神父到村,通傳村民參加禮儀等。

西貢天主教堂: 鹽田梓聖若瑟小堂

戰後西灣教友漸增,教會於西灣下村覓地興建了一座平房式建築,集聖堂與學校於一身,兩者皆以「海星」為名,以表達村民對「海星聖母」的仰賴。 西貢天主教堂 西灣村「海星聖堂」及「海星學校」建於沙灘東側同一平房建築之內,1953年修建,至1962年颱風温黛吹襲,全港受災嚴重,海星小堂遭到毀壞,翌年重建完成再啟用,外牆屋頂現時所見年份為1963,是指重修完成的年份。 同樣因村民外遷,小堂廢棄近半個世紀,因古道行計劃,2021年復修完成。 小堂現時煥然一新,保持硬山式瓦頂的村屋模樣,外牆髹漆雅潔白色,配合小堂周邊綠草樹木,前臨西灣沙灘,是西貢半島現存眾多天主教小堂最悠閒而又簡約明亮的建築與環境。

西貢天主教堂: 鹽田梓文物陳列室

至於新界陸地最東的小堂,是早建於1918年,前臨浪茄灣內浪茄村的聖母聖誕小堂,小堂現處於基督互愛訓練中心內。 乘車至萬宜水庫東壩,可近賞六角柱石,遊走大壩、官門遺洞、破邊洲,東壩東側前往浪茄灣約要步行半小時。 浪茄沙灘可以比美大浪西灣,東壩是麥理浩徑第二段的起點,即麥理浩徑此路段,沿途可走逛包括浪茄、西灣、大浪、赤徑4所小堂。 龍船灣天主堂位於糧船灣洲南岸,可乘車至萬宜路抵北丫/東丫路口,沿步道南下走半小時至北丫村。 小堂建於1910年,同樣因村民外移,除臨海前排村屋尚較完好,後排屋舍多已荒棄。

西貢天主教堂: 朝聖之路 心靈之路

可由西貢碼頭乘搭街渡前往鹽田梓,亦可在近鄰海旁租用獨木舟划行往返。 這些小堂散布於西貢各處,荒廢多時,日久失修程度嚴重,復修、活化工程浩大、需時甚長。 日軍侵華,佔領香港時期,赤徑聖家小堂曾被用作東江遊擊隊港九大隊隊部的抗日基地;戰後村内教友多達200餘人。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