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房委會再分別於西貢和元朗興建第一批新建的組件中轉房屋,即西貢中轉房屋和朗邊中轉房屋,但目前已清拆。 社聯正研究在香港引入貨櫃組合屋,利用閒置土地興建臨時房屋,以應付急升的房屋需求。 過渡房屋在港絕非新鮮事,早於1946年,本港已有首個臨時房屋區,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的居民。 其後臨時房屋區由原始的木板、鋅鐵搭建,進化成有石棉瓦頂,再於90年代末期演變成4至29層高的中轉房屋。
據房署介紹,這些屬於「第一型」設計的徙置大廈,住宅單位分成兩翼,連接兩翼的走廊設置公用衞生間和洗滌設施;從上俯瞰,這些大廈外型呈「工」字型,故亦被稱為工字型大廈。 青欣臨時房屋區 早期的設計的住宅單位是背靠背排列,門口面向走廊。 有五個成人的家庭僅獲編配面積約120平方呎的單位。 室內並無廚房或浴室,居民須使用設於兩翼之間的公共廁所和浴室,並在家門口的走廊煮食和晾曬衣物。
青欣臨時房屋區: 公共運輸交匯處
屋邨以四座Y型大廈組成,人口不算多,商場也不算大。 不過據說這兒將會迎來大規模發展,政府將會見縫插針地加建四座四十層的大廈,將會完全改寫這兒的社區結構。 每年中秋節,附近住戶一家大小都會到青衣海濱公園散步賞月、野餐和玩瑩光棒,此為青衣居民近二,三十年來自發創造的傳統。 1906年,港府於新界設理民府,青衣島被劃入南約。
- 為安置受影響的居民,房委會早於1986年在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對上的山坡興建了盛豐樓及盛喜樓,1989年第一季獲發入伙紙,但直至同年6月所有租戶拿取鑰匙後,才按照「擴展重建計劃」進行清拆工程。
- 化學廢物處理中心,位於青衣島東南部(昂船洲大橋南側),於1993年4月開始啟用。
- 2005年底於香港舉行第六次世貿部長級會議期間,來自東南亞的反世貿人士舉辦的「稻米節」就曾在葵芳邨羅馬廣場表演。
- 部份大型臨屋區亦設有巴士總站,好似青欣、田心等等。
- 在香港行政區劃中,青衣曾經屬於荃灣區,其後與葵涌一同由荃灣區分拆出來,組成葵青區。
- 為了配合荃灣新市鎮青衣部份的發展,1970年代起,青衣開始發展,政府耗資1700萬港元興建青衣大橋,於1974年落成啟用,同年興建青衣島首個公共屋邨—長青邨,並於1977年入伙。
末代港督彭定康於1995年9月28日巡視九龍灣啟祥臨屋區時,當地居民送上一隻活捉的大老鼠抗議[1]。 最後彭定康在施政報告中說要在1997年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 香港最後一個臨屋區——西貢沙角尾臨時房屋區——已於2001年5月31日完成清拆工程[2],標誌著殘舊的臨時房屋區也完成了其歷史任務。
青欣臨時房屋區: 商場及街市
餘下的第13-17座及第19座也按照「整體重建計劃」,於1993年至1995年先後拆卸。 此外,葵盛西邨1-3及5-9座共八座大廈,亦於同期被驗出石屎強度未達標準(而強度僅為6-9MPa),承建商德榮建築亦因而遭到房署追討896萬元賠償,是各宗第七型徙置大廈偷工減料案件中,最嚴重的一宗。 長宏邨(英語:Cheung Wa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TW26NR[2][3],位於新界葵青區青衣島西面(青衣第10區),於2001年開始入伙。 前身為青欣臨時房屋區,於1988年入伙,並於 年清拆。 臨時房屋消失後, 房委會將部份徙置大廈及政府廉租屋大廈改裝成中轉房屋 。 由於興建中轉房屋需時,及需要安置臨時房屋區的居民,當局首先於1996年暫時把原本拆卸重建的石籬(二)邨第10座和第11座、葵盛東邨第12座翻新為中轉房屋,即石籬中轉房屋及葵盛中轉房屋。
全邨所有樓宇與附近的大連排工業區組成葵青區議會葵芳選區[30][31][32],但工業區並無居民居住,故此選區的絕大部份居民均為葵芳邨居民。 在重建前建有4所小學及1所特殊學校,由於當時教育統籌局推行1邨1校政策,因此現時邨內僅剩下一所小學。 提供長者服務的基督教光愛中心位於葵明樓地下;提供青少年服務的則有白普理中心及香港青年協會葵芳青年空間。 葵芳邨第5和第6座之問題經驗證後,發覺由於在建屋施工時偷工減料,令混凝土強度大幅低於標準,以致房屋結構受損,事件亦引發了「26座問題公屋」和「鹹水樓」的公屋醜聞。
青欣臨時房屋區: 新市鎮發展
特別是從巴士站和邨口中間的停車場,牆上的字句起碼被蓋上兩次。 翻查數據,邨內年輕人比例頗高,加上這兒地處青衣山頂盡頭,守哨較易,文宣句語似乎也因此而特別多。 走到山上的聚落,見到兩個蓋在平台上由行人天橋連接的「冬菇亭」,在其他屋邨都沒有見過這樣的設計,刻意拍一下。 1941年12月8日香港保衛戰爆發,日軍230聯隊於12月12日登陸青衣島,青衣島也進入日治時期,日軍在現今聖保祿村山上一帶裝設防空探射燈。
葵盛西邨設有一個舊式購物中心及街市,惠康超級市場及茶餐廳,但多年前的酒樓也轉作安老中心,由於選擇不多,居民多會到葵芳或荃灣購物。 另近年在8座3樓平台新開設一間7-eleven便利店,但規模比較細小。 但在區議員競選承諾下,成功爭取改建葵盛西購物中心,現已經改建完成,並新設中式酒樓及其他店舖。
青欣臨時房屋區: 住宅發售計劃屋苑
再把範圍縮小,可見本案周邊仍多為農地,因此中高樓層單位享有良好的棟距視野,另照片右側幹道為柑園街一段,與基地相距僅約百米,所以住戶日後出入即可馬上匯入主幹道。 在長宏邨的後山,有一幅相當破舊的璧畫,可能是再之前青欣臨時房屋區留下來的。 看見這些小孩子的臉龐,懷疑半夜路過時會覺得很恐怖。 來到長宏邨,感覺好像發現了長亨邨的抗爭文宣是怎樣來的。 長宏邨的抗爭文宣雖然大多已被蓋上,但看痕跡明顯更多。
葵盛邨(英語:Kwai Shing Estate)是香港政府廉租屋邨的一部份,位於新界葵涌馬角山葵盛圍,分開葵盛東邨(英語:Kwai Shing East Estate)及葵盛西邨(英語:Kwai Shing West Estate)兩部份。 重建前的葵盛東邨於1972至1973年間落成,葵盛西邨則於1977年4月落成。 當中,重建後葵盛東邨的項目編號為TW16[3]。 及後,政府於2014年宣布拆卸校舍並用作重建居屋。
青欣臨時房屋區: 青衣
1941年進入香港日佔時期,青衣島隨荃灣區被歸入九龍地區。 英國收回香港後,恢復理民府制度,青衣島再度劃入南約。 青衣是香港第五大島嶼,人口約200,4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 這三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以及位於今日青衣東北方的牙鷹洲[6] 和青衣東南方的洲仔[7]。 重建前的葵芳邨政府廉租屋邨,由有成建築有限公司承建。 首批葵芳邨的樓宇在1971年至1973年建成,共有11座舊長型樓宇,建築費用約為港幣4,000萬元。
1975年10月20日,為配合青衣大橋落成及青衣墟鄉親要求而開辦了44號巴士服務,成為青衣島對外第一條行走巴士路線,之後社區續漸形成,巴士路線相繼開拓,43號巴士及青衣島對外首條行走東九龍巴士路線42號巴士等也都出現。 直至到1990年代後期,青衣公園、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青衣市政大廈、大型購物商場青衣城以及青衣站等主要社區設施也都相繼落成啟用,同時亦象徵著青衣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新市鎮。 發展區位於寮肚山東面的半山,寮肚路為幹道,是新市鎮較後期發展的區域。 政府為了進一步發展青衣新市鎮,1980年代後期開始在寮肚山進行發展,作為青衣西路跨越山谷的行車天橋—寮肚橋於1985年及1987年分階段落成,將寮肚山半山與三支香半山連接著。 1988年,青欣臨時房屋區落成,為區內首個公營房屋。
青欣臨時房屋區: 環境
屋苑位處青衣邨一角,房協屋苑很多都是封閉管理,我沒有進去,在外面看了一下便回到青衣邨。 不過延續剛才長青邨的討論,長康邨的佈局也是很奇怪的。 青欣臨時房屋區 青欣臨時房屋區2023 青欣臨時房屋區2023 圍繞這中央平台的舊長型和雙工字型大廈是一個聚落,山上有四座Y型大廈(再加上青盛苑)則是另外另一個聚落,而山上的聚落自設另一個屋邨商場⋯⋯長青邨和長康邨加起來,就好像是空間上明明是三條邨,中間的一條邨卻被中間斬開併入另外的兩條邨。 青衣又稱青衣島,古稱春花落、秤衣[3](唯春花落現時是指青衣東南部近南灣角的一個地方)。
該碼頭將會24小時運作,提供8個可以供予不少於400米的船隻停泊處。 至同月23日,房署又宣佈將第8座,和相連的第9、10及11座一併清拆[14][15],但當局推遲至葵仁樓(原第5座)及葵智樓於1987年9月入伙後,才宣告重新發展。 青俊苑(英語:Ching Chun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葵青區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之一,項目編號為KS18[1],位於新界葵青區青康路2B號[2],坐落半山,所以部份單位景觀甚為開揚,更是同期居屋中唯一可享有海景的屋苑[3]。 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後改為總建築師(7))設計,外型以水泉澳邨映泉樓的X字型樓宇為藍本,但在中間分開拆成兩座Y字型設計。 在整個青衣島的住宅中,地勢為最高,在原有發展大綱中,該處本計劃興建中型醫院。 有鑑於長宏邨於青衣西面的半山上,本邨除鄰近長亨商場外,基本設施十分缺乏,房委會於2003年將邨內的貨車停車場改建成設用六間零售商舖的商場,為邨內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
青欣臨時房屋區: 臨時房屋區清拆戶的安置政策
除此之外,青衣亦先後分別興建了連接馬灣的青馬大橋、連接大欖隧道和屯門公路的汀九橋和青朗公路、連接西九龍公路和青馬大橋的長青橋和長青隧道、連接西九龍公路和青馬、汀九大橋之昂船洲大橋和南灣隧道以及連接青荃橋、青衣站、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青衣北岸公路。 自此青衣便成為通往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要道,是連繫大嶼山和香港各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重建後的樓宇分別於1993年至1998年間落成,當中最早落成的第一期用於安置較後期清拆樓宇的居民,而延至1998年1月完工的第三期為石籬邨12、16座居民的四條指定安置屋邨之一[6]。 此外,於同年稍後時間完工的其他樓宇,則用於安置啟樂、青欣、青安及葵信臨時房屋區居民。 青欣臨時房屋區2023 在設計葵盛政府廉租屋邨第1-10座(葵盛西邨)時,建築師順應既有地形,把樓宇層層遞進地,由山腳的第10座蓋到位於山頂的第1座,逆序依山而築,樓宇錯落有緻,富有層次感。 由於樓宇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之上,高度差多達20-40層,所以邨內設置了行人通道系統,包括在第6座及第9座設置大型升降機塔、架空天橋、有蓋人行道等設施,去連接不同高度的平台之上的各座大樓,方便居民出入,建築設計上與同期的興華(二)邨十分相似。
其後各座亦順序改稱,亦即是說,如按設計中興建,現在的第10座就是設計中的第11座。 由於第12座至第20座的興建時間比第1至第11座早,所以號碼不變,因此造成了沒有第11座的怪現象。 青欣臨時房屋區2023 葵盛東邨位於葵涌地區中西部的丘陵地帶上,重建前為政府廉租屋邨,是葵青區第4條政府廉租屋邨(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不含現為荃灣區之梨木樹邨),樓宇為數9座(第12至20座,即葵盛東邨的前身)。
青欣臨時房屋區: 新界
發展區位於三支香北面的半山,由於長康邨為該發展區內最大型的公共屋邨,島上居民一般會稱呼該區為「長康」,是青衣新市鎮最早發展的區域。 為了配合荃灣新市鎮青衣部分的發展,1970年代起,青衣開始發展,政府耗資1700萬港元興建青衣大橋,於1974年落成啟用,同年興建青衣島首個公共屋邨—長青邨,並於1977年入伙。 葵芳邨(英語:Kwai F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 ,於1971年落成,為葵青區內第3個政府廉租屋邨(不計保留在荃灣區之梨木樹邨[註 1]),並是全港首個被揭發建築用料低於標準的公共屋邨(26座問題公屋醜聞)。 全部樓宇已於1987年至2002年期間重建完成,由房屋署總建築師(6)設計,現時由中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目前住戶數目為6,200戶[2]。 1972年港督麥理浩勲爵公佈十年建屋計劃,1973年新界拓展署成立,港府開始大舉發展新界,新市鎮有相對充足的土地,興建大量公營房屋,當中包括荃灣新市鎮範圍內的青衣島。
屋苑位置前身為長青邨內的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黎繡珍紀念學校校舍,該校於2006年因收生不足停辦;當時原有一國際學校擬於該校舍設校,但最後放棄,校舍一直丟空。 及後,政府於2014年宣佈拆卸校舍並用作重建居屋。 青欣臨時房屋區 然而,為解決劏房住戶居住環境問題,香港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中,公布將重設臨時房屋區,但相關項目更名為「簡約公屋」,並改為多層式發展[3]。 臨屋區最為人詬病的是居住環境,不單狹窄,而且衛生環境惡劣。
青欣臨時房屋區: 青衣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逃難後回流人士及新移民紛紛來港,香港的人口急增,當時居民多住於以廢木和鐵皮等物料搭建的寮屋。 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約58,000人痛失家園,無處棲身。 政府立即興建兩層高的平房以臨時安置災民,本港徙置區稍見雛型。 政府其後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首批共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於1954年年底建成,即現今的石硤尾邨,為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揭開序幕。 除此之外,青衣亦先後分別興建了連接馬灣的青馬大橋、連接大欖隧道和屯門公路的汀九橋、連接青葵公路和青馬大橋的長青橋和長青隧道、連接西九龍公路和青馬大橋、汀九橋之昂船洲大橋和南灣隧道以及連接青荃橋、青衣站、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青衣北岸公路。
基於歷史及地理原因,青衣島的新市鎮發展區域,分散在青衣市中心、門仔塘與牙鷹洲、三支香、寮肚山。 青衣島在新市鎮發展以前,已經有墟市和多個農村和漁村聚落,青衣墟(又稱青衣大街)就是當時青衣島上的墟市,島上現在還有聖多默宗徒堂天主教堂、真君廟、天后古廟和達摩祖師廟及青衣大王伯公廟等宗教建築。 1974年後,隨著青衣大橋(青衣南橋)及青荃橋(青衣北橋)先後通車,青衣島的新市鎮發展亦隨即展開。 港府先後在三支香半山、青衣灣、門仔塘、寮肚山等地,進行了土地平整工程,並興建各項交通基建、公營房屋及社區設施等。
青欣臨時房屋區: 交通
最後彭定康喺施政報告中話要喺1997年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 香港最後一個臨屋區——西貢沙角尾臨時房屋區——嗚2001年5月31號完成清拆[2],標誌住殘舊嘅臨時房屋區完成歷史任務。 臨時房屋區,簡稱臨屋區(THA),又叫安置區,曾經係香港用嚟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而急需安置但係又未能夠即時符合入住公屋人士嘅臨時住所,而家已經冇咗,由中轉房屋取代。 屋苑本來是曾蔭權年代發明的「置安心房屋計劃」下的第一個項目,不過這個有點不倫不類的計劃在屋苑還未建成便被取消,改以折扣價格出售予合資格人士。
青欣臨時房屋區: 清拆和重建
1997年通車的3號幹線(青衣段)包長青橋、長青隧道、長青公路及青衣西北交匯處。 同年落成的青嶼幹線,是香港英治時期最後一項完工的大型基建工程,通車儀式由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主禮。 機場鐵路的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於1998年通車,徹底解決了兩條跨海行車大橋的擠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