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筲箕灣的明華大廈分三期進行重建,第一期興建的兩幢新大樓已於2021年落成,提供966個出租單位。 漁光村平面圖2023 預計整個明華大廈重建工程將於2035年完成,可提供合共3,919個單位,包括2,561個出租單位、750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和608個「長者安居樂」單位,較原有屋邨提供多700個單位。 走入依山而建的漁光村,遠離了香港仔市中心的繁囂,頓時感受到位處山腰的寧靜。 屋邨仍維持着當年的格局,樓宇之間的密度很低,布局排列呈階梯狀,有一定位置作讓居民進行活動的「社區客廳」和公共休憩空間。
- 走入依山而建的漁光村,遠離了香港仔市中心的繁囂,頓時感受到位處山腰的寧靜。
- 有五十年樓齡的漁光村,居民以長者為主,有獨居長者坦言希望住到百年歸老,不想住新樓。
- 重建項目還將設有食肆及商店等設施,相關非住宅部分提供約53,821平方呎。
- 漁光村白沙樓(Pak Sha Lau Yue Kwong Chuen)巴士站,位於港島南區石排灣香港仔水塘道門牌24號漁光村白沙樓對面,過貝璐道路口後,屬單向北行(上山方向)路邊中途站。
- 按房協兩年前的時間表,料漁光村重建於2029/30至2034/35年度分期完工。
- 屋邨仍維持着當年的格局,樓宇之間的密度很低,布局排列呈階梯狀,有一定位置作讓居民進行活動的「社區客廳」和公共休憩空間。
房協指項目重建後,將提供5幢住宅,包括兩幢出租屋邨及3幢資助出售房屋,共提供約2,929個單位,其中約70%為資助出售房屋,餘下約30%為出租單位,並最快於2031年完工。 該計劃需進一步微調,以預留相當於住宅總樓面面積約百分之五的空間用作福利設施。 而作為配合重建計劃的定安街安置屋邨已於2021年動工,預計2025/26年落成,屆時可提供約370個出租單位。 漁光村平面圖2023 房協部分的出租屋邨,例如深水埗上李屋、紅磡紅磡村、荃灣四季大廈、黃大仙啟德邨、北角健康村及觀塘的觀塘花園大廈已經重建,提供更多設計完善及備用配套設施的單位,為居民和社區帶來裨益。 房協近日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計畫原址重建5幢樓高29至38層的分層住宅,共提供2929伙公營房屋單位,可供約8321人居住。 值得留意的是,當中有多達2059個單位將會撥作資助出售房屋,令重建後的漁光村成為港島區未來的居屋供應重鎮,亦是未來數年全港第二大供應最多居屋項目。
漁光村平面圖: 香港仔街市鮮豬肉樣本含禁用二氧化硫
只見樓梯轉角之間的鐵製去水口是凸起的,形狀猶如「倒轉的布甸」,原意是阻隔樹葉以免造成淤塞,現今已甚為少見,「除咗想睇有咩留得低,仲希望可以啟發到以後嘅房屋設計。」張說。 第4376號公告:《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第374章):香港仔石排灣邨公共運輸交匯處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09卷第35期,2005年9月2日。 舉行石排灣邨第二期升降機啟用儀式,居民以往要花上五至八分鐘步行約130級「百步梯」,現在使用升降機將大為縮短至兩分鐘。 時光飛逝,結構老化的石排灣邨於1990年代末開始清拆重建,重建期間,原有位於須拆卸,當局於扶康會康復中心外設置臨時巴士總站。
漁光村的房屋密度很低,而五座的排列彷如一隻小船,船頭大廈之間有一個三個形的公園。 在2010至2012年在第二期樓宇內,大幅度地改裝原有設施,加鋪地磚,加設門牌及指示牌,加裝電梯及大廈閘門。 196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計劃發展香港仔,漁光村在1962年建成,為南區和香港仔第一座成立的屋邨,也是房屋協會建立的第六個出租屋邨。
漁光村平面圖: 漁光村 順風樓 Yue Kwong Chuen Shun Fung Lau
我們的重建或復修目標是提供更合時宜的設備及配套,讓住戶享受舒適方便的居住環境,並盡用屋邨地皮的發展潛力。 房協大部分現存的出租屋邨都在60至70年代興建,經過歲月洗禮,大多已日漸老化,因而有復修的需要。 我們的策略是以雙軌模式,透過復修及重建改善這些舊邨的居住環境。
重建後的石排灣邨第一期於2005年底入伙,位於石排灣商場地下的「石排灣邨公共運輸交匯處」於9月11日啟用,巴士總站及專綫小巴總站亦對外開放。 此站對面是漁光村白沙樓、順風樓及海港樓等各座,順風樓對面是漁暉苑A座天暉閣及漁光道體育館;後方則是聖伯多祿中學新校舍(舊校舍現為香港仔聖伯多祿堂)。 為推動漁光村的重建工作,房協已動工興建位於石排灣道附近的安置屋邨,預計於2024年落成後可提供600個出租單位。 由於項目本身位處地勢較高,日後建成的部分單位或有機會可望香港仔避風塘及深灣海景。 這個五座樓佈局如同一隻小船的屋邨,小至一個去水口,大至透光天井、玄關、陽台等,都體現出「熱帶現代主義」的設計用心。 有團體早前在邨內進行研究計劃,除了希望將屋邨的人情故事留下,亦以25張手繪建築圖,剖析舊屋邨如何利用建築條件,讓街坊在生活空間中發展緊密的鄰里關係,同時展現獨特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漁光村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以社區故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慈善團體「城市日記」,早前在南區區議會支持之下,展開了「同話漁光村」計劃,希望為這個饒有特色的地方留下一點記錄。 漁光村於1962年至1965年陸續建成,目的是安置香港仔及鴨脷洲上岸居住的漁民。 漁光村平面圖 漁光村平面圖 (城市日記提供圖片) 政府於2000年首次提及重建漁光村,惟一直未有實行。 而今次「暫租住房」計劃主要分佈在白沙樓、順風樓及海港樓,樓高約10層,3座大廈均無升降機。
項目將提供康樂設施和私人休憩用地,包括一層地庫及四層非住用平台,用作提供停車場、商舖及社會福利設施。 漁光村設有5座住宅,分兩期落成,第一期為白沙樓、順風樓及海港樓;第二期為靜海樓及海鷗樓,房協只在第二期加設了電梯及保安大閘,而第一期樓宇則兩者皆沒有。 漁光村平面圖2023 邨內設施貧乏,只有一個小型露天公眾停車場(54個車位),8個電單車位,一個迷你兒童遊樂場和一個小型休憩公園。
漁光村平面圖: 漁光村 順風樓附近的大廈
房協擬重建香港仔漁光村,原先擬重建成約2,000伙公營房屋,包括出租及資助出售單位。 房協正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料放寬後可提供2,929伙公營房屋單位,包括約870個出租單位和2,059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 按房協兩年前的時間表,料漁光村重建於2029/30至2034/35年度分期完工。 漁光村平面圖 房協續稱,下階段會將餘下海鷗樓和靜海樓的租戶,原村安置於重建項目第一期。
漁光村白沙樓(Pak Sha Lau Yue Kwong Chuen)巴士站,位於港島南區石排灣香港仔水塘道門牌24號漁光村白沙樓對面,過貝璐道路口後,屬單向北行(上山方向)路邊中途站。 黃稱不擔心會出現「租霸」,相信入住的市民會於2023年前獲編配公屋,若計劃反應良好,房協未來會考慮其他即將重建的屋邨如在觀塘花園大廈等推行同類計劃。 由於該批空置單位面積較小,黃說今次只供二至三人家庭,以及年滿60歲的單身長者申請,申請者必須在公屋輪候冊輪候3年或以上,並符合房委會現行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初步檢視公屋輪候冊後,估計約有6萬人合資格。 房協將於下周一(16日)至8月3日接受申請,8月底以電腦抽籤決定申請人優次並作初步審核,預計住戶最快今年第4季入伙,最長可租住至2023年,當住戶成功獲編配公屋,必須兩個月內遷出。 張琬婷指,「同話漁光村」計劃用了四個多月分多方面進行,包括歷史文獻研究、街坊訪問、空間和建築研究等等。 其中團隊用了25張手繪建築圖,記下平面、立面、剖面等多角度的漁光村,當中小至一個去水口,亦有其特別之處。
漁光村平面圖: 住宅及設施
重建後的觀塘花園大廈二期將提供超過5,800個資助房屋單位,較原先增加約一倍,包括出租、資助出售及「長者安居樂」單位,以配合市民的需要。 房協針對位於香港仔的漁光村重建工作,進行了初步可行性研究,正待啟動。 該項目需要進一步規劃,包括輕微放寬高度限制並重新調整樓面面積,以配合政府有關的政策,必須預留相當於住宅總樓面面積約百分之五以作福利設施。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南區香港仔東北部石排灣的香港仔水塘道,石排灣邨以北,香港仔郊野公園以南,是香港仔市區和郊區之分界,也是不少登山人士出發的地點。 漁光邨是香港房屋協會唯一於南區的出租屋邨,由建築師阮達祖設計。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歡迎房協推出過渡房屋計劃,認為可紓緩正輪候公屋的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並建議房委會及房協日後將計劃恆常化,作為重建屋邨的既定政策。 另一名委員尹兆堅亦歡迎計劃,但認為相對於目前逾27萬人輪候公屋,今次計劃只有約200個單位,只是「滴水車薪」,對基層幫助不大,促請政府大力推動過渡房屋。 除了進行重建,房協亦會於部分結構良好的高齡屋邨進行復修,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荃灣滿樂大廈於2006年完成全面復修工程,包括加建升降機、提升保安系統及消防系統、以及改善外牆及大堂外觀。 隨後,房協分別在2010年及2011年完成明華大廈及觀龍樓第二期的復修工程。 全村平面圖展示漁光村五幢樓宇在村內的建築排列、公共空間、停車場、園境和樹等空間元素的關係。
漁光村平面圖: 設計資訊
2018年,房協花費2,000萬翻新漁光村而成的「暫住租屋」過渡性房屋出租計劃提供1至3人單位3個類別,面積從1人單位的14平方米至最大3人單位的28平方米,暫租費用介乎560至1400元。 漁光村平面圖2023 漁光村平面圖 香港仔漁光村重建擬提供2929伙公營房屋單位,可供約8321人居住。 重建項目亦預留5.38萬平方呎作非住宅用途,從發展項目概念圖所見,將會提供一個大型會所、食肆及商店等設施,形成一個小型社區。 漁光村平面圖2023 香港仔網球及壁球中心位於香港仔海傍道1號,毗鄰逸港居,於1999年1月18日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