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地壺2023詳細資料!(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地壺

投擲所有地壺之外,最接近中心點的一方獲勝。 完成6局後,根據6局總和的分數分出勝出隊伍。 地壺2023 你有看過冬季奧運的冰壺運動員在比賽時的英姿嗎?

兩城各派出三對地壺球隊(共九人)進行團隊隊制賽,爭奪首屆「雙城獅子盃」。 地壺 賽道:賽道長8.8米、寬1.6米, 發壺線(分3個發壺線:6歲以下、6-12歲或65歲以上或傷健人士、12歲以上)、計分圈、中心點、邊線、欄線。 發壺可在發壺線任何位置開始,準備發壺時可以把壺向後拉離發壺點,以便增加發壺動力,發壺時隊員身體及地壺都不能碰到發壺線,否則發出的壺為無效壺。 李先生為地壺球爭取認許可謂不遺餘力,與多國代表支持成立「世界地壺球聯會」,並建立培訓及統一的比賽體制,為向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申請認許地壺球為體育運動做萬全準備。

地壺: 地板冰壺對象

地壺運動的發壺姿勢變化多樣,可以站着或坐着或雙膝跪地雙手推壺、亦可雙腿蹲下單手推壺,還可以推桿或滑板代替用手發壺,每次推壺的力度可訓練身體平衡能力,協調手腳運用,將壺推入中心點。 透過重覆的練習,加強大腦與身體就能建立流暢的連繫,達致動作有良好的協調表現。 地壺球又名地板冰壺、旱地冰壺、陸地冰壺,是由冰壺所演變過來的一項新興運動。 冰壺起源於16世紀的蘇格蘭,是當時人們在冬天玩的一種石球遊戲。

地壺

在地壺運動中得到樂趣,提升隊員之間的默契、領導力及專注力。 另一方面聘用傷殘人士作為裁判及教練,幫助傷殘人士就業,提升自信亦達致傷健共融。 不需要真冰場地設施,在平滑的地上,便可依照冰壺的基本規則,進行與冰壺計分和比賽相同的活動,不分年齡或身障人士均適合參與。 Danny更把地壺球帶進社區,讓學生走進弱勢社群,擔任地壺球小導師。

地壺: 規則

每局結束時,地壺球最靠近中心點的一方贏得比賽。 獲勝隊的得分是比對方球隊的任何地壺球靠近中心點的地壺球數量。 地壺2023 香港冰壺學院很榮幸獲ViuTV邀請參與"Auntie你好"第九集的拍攝,同時感謝太古城中心冰上皇宮全力支持今次的拍攝,一齊向香港市民推廣好玩有趣的冰壺運動。 地壺是一種非常有趣和具有挑戰性的室內運動,需要運動員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準確度和平衡感,以及良好的戰術思維和策略能力。

地壺

在比賽的過程中,隊員之間需要通過團隊合作,溝通及策略研究,找出致勝的方法。 所以大人和小朋友都可以在過程中學到不同技能,例如專注力、團隊合作、逆境智能等等,加上地壺球需要組隊與其他隊伍比賽,也是認識新朋友,拓寬社交圈子的好機會。 【明報專訊】有沒有一種運動是不分男女、長幼、傷健,可以齊齊參與,甚至同場較量呢? 有,它名叫地壺球(或稱地板冰壺,Floor Curling)。

地壺: 學院課程

每個隊伍由4名成員組成,每名成員輪流將地壺推向對方區域,試圖將其盡可能靠近中央的得分環。 每場比賽兩支隊伍,每隊3名出賽隊員及1名後備隊員。 遇到賽員犯規,必須先完成決定性一壺,然後由賽委會委員作出裁決審定。 參賽資格或賽事規則所有對參賽資格或賽事規則之抗議需於該賽事後二十四小時內向本會賽委會以書面提出,逾時恕不受理。

地壺

地壺球改良自冰壺,於2015年面世,但有別於較早出現的英國地板冰壺。 英國地板冰壺主要為教授冰壺的輔助教具,一套八個壺,且賽道有不同規格及長度。 地壺 地壺球的賽例、賽道、器材等標準均由香港人李石樁(John)改良、研發和設計。 地壺球一套12個壺,三人一隊,兩隊輪流發壺,每場六局,地壺最近紅心為勝。 地壺 賽道全長9.7米,寬1.6米,有兩個營壘,設三個發球點予不同年齡及能力的參賽者。

地壺: 活動簡介

在一場冰壺比賽當中,雙方會互相投出(或稱推出)冰壺,務求使自己的冰壺最接近大本營,是一項講求智慧、技巧和體能兼具的運動。 而且冰壺運動的精神是要求運動員要有良好的精神素養和體育精神,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冰壺運動當中的精神很值得大家欣賞和學習。 地壺2023 原本冰壺運動中,使用的是由花崗岩打磨而成的「石壺」,重量為 42 磅(約 19.1 公斤),小朋友絕對推不動! 而每個地壺球底部都有3個軸承,重量為1.235 公斤,相對容易推動,也毋須刷子協助地壺球滑動。 地壺球對體能要求較低,適合不同年齡及能力人士組隊參加。 小至幼兒園學生,大至退休長者,包括殘障及智障人士,均可一同參與,確實體現傷健共融精神。

地壺

地壺球的另一特色,是它的共融,它不單是一項適合不同年齡和能力人士參與的體育運動,即使一起組隊競賽也絕無問題。 我們所採用的地板冰壺,外形外觀,與英、加及歐亞各地使用的,沒有太大分別,均依照冰壺本身的形態來製定,惟我們至今仍不斷嘗試在其功能部件和用料方面尋求改善,以增加其滑行暢順度、可控度及抗撞擊能力。 在規則玩法方面,我們亦因應地板冰壺的特性與在冰面滑行的壺,所産生的不同效果,將地板冰壺的投壺和此赛規則,稍為修訂使其更能發揮參加者的技術和策略,靈活好玩,但同時保持其作為介紹冰壺的適應性活動的特性。 每推出一個地壺都會影響賽果,稍有不慎有機會不慎將自己隊友的壺擊出賽道。 因此,隊員之間要有溝通默契,排兵佈陣,通過每次的訓練溝通學習良好溝通技巧,提升與人對話能力和團隊合作性。 地板冰壺不講求體力,所以非常適合推廣給長者。

地壺: 地板冰壺器材

地壺運動 (Floor Curling),是香港新興的全民體育運動,不分男女,長幼,傷健,等等均可齊齊參與。 玩法簡單又充滿挑戰性,是一個講求專注,技巧和策略的運動。 小朋友可以贏大人,傷健老幼可以一起組隊,玩法多變,突破年齡及體能限制,長幼傷健,都能享受箇中樂趣,老少佳宜。 中國香港地壺傷健協會是非牟利機構,總會會長呂文輝先生 (Benny) 致力推動地壺運動,將地壺帶給香港各階層的朋友,透過地壺運動得到樂趣,提升隊員之間的默契,領導力及專注力,從訓練和比賽中得到啟發及提升。

也是一種有助於提高團隊協作和戰術策略的運動。 地板冰壺2018年起在,香港社區、中小學、長者中心慢慢被推廣。 地板冰壺打破了地域限制,只要在光滑地面都可以進行。 因此我們一直沿用Floor Curling 這個各地同類型活動普遍使用的名稱和它的中文譯名- 地板冰壺,推動這種可以在旱地上玩的,與傳統冰壺(Curling) 極其相關的運動。

地壺: 地板冰壺特色

1511年,冰壺首次在蘇格蘭正式出現比賽。 在17世紀的比賽中,參加者用的石頭被加上一個手把。 18世紀時,冰壺由蘇格蘭與英國傳至北美洲,尤其是加拿大。 20世紀期間,室內運動場出現,冰壺變得更現代化。 1966年,國際冰壺總會在英國帕斯成立,在1980年正式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運動。

  • 由於場地相對縮減,而隊員人數也因此有所調整。
  • 回港後,礙於「冇人知、冇資金、冇場地、冇器材、冇教練」這五大問題難以推廣冰壺,繼而萌生在平地上玩的念頭。
  • 但地壺可用工具棍甚至坐在椅上把球投出,令參與度大大拓闊,不良於行的殘疾人士,亦可參與其中。
  • 而且冰壺運動的精神是要求運動員要有良好的精神素養和體育精神,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冰壺運動當中的精神很值得大家欣賞和學習。

4年前,中國男子冰壺隊在俄羅斯索契冬季奧運晉級至四強,香港當時掀起一輪冰壺熱潮,曾在大專院校任教康體管理課程的李石樁(John)也被這項奇趣運動所吸引,更遠赴英國考察,希望把冰壺引進本港。 但礙於要在香港推廣冰上運動並不簡單,最後John靈機一觸,參考冰壺玩法,自創切合本港實際環境的地壺球。 地壺是冰壺的變奏,同樣以圓形壺球在平滑地面上進行,玩法與計分方法都相似,是一講求策略的運動。 但地壺可用工具棍甚至坐在椅上把球投出,令參與度大大拓闊,不良於行的殘疾人士,亦可參與其中。

地壺: 長者

加入冰壺隊之前,他們在地壺球創立首年就開始接觸地壺,現在同時是香港地壺球青少年代表。 身為香港冰壺代表隊,他們曾赴韓國、芬蘭和日本等地參加比賽,但由於缺乏資助,每次到外地作賽都需要自費,全賴家人支持,兩人不斷在比賽中成長。 冰壺運動員拿著冰刷在冰上「刷刷刷」的畫面成為一時熱話,隨後出現模仿潮,人們紛紛在家上演「冰壺賽」。 John發現大眾對冰壺如此有興趣,香港有不少體育運動,卻沒有冰壺。 既然沒有,就不妨成立「香港冰壺協會」,與太太遠赴冰壺發源地蘇格蘭考察十日,由零開始學冰壺,並加入「世界冰壺聯盟」。 回港後,礙於「冇人知、冇資金、冇場地、冇器材、冇教練」這五大問題難以推廣冰壺,繼而萌生在平地上玩的念頭。

用一個壺擋住對方可能挪出的路線,從而保護另外的位置更有利的己方壺。 用一個壺撞擊此前投出的己方壺,使之前的壺能夠繼續向前移動,通常是使之移動到圓壘裡。 後擲出的壺以弧線的移動軌跡越過己方先前擲出的壺進入得分區域,這樣就是以先前出的壺作為保護壺,保護後擲出壺的有利位置。 自2014年開始,慈善團體 Just Education 一直支持在香港推廣地板冰壺 (Floor Curling)和冰壺(Curling)活動,協助組織有關發展和培訓工作。 及後,更擴展到中國內地,台、泰、馬和歐洲等地。 早於1980年代, 在加拿大已有"Floor Curling"俱樂部的成立,使用木塊加上把手,替代重達20公斤的花崗岩冰壺,在塗臘的地板上,模擬冰面的賽道,進行練習和舉辦定期的比賽。

地壺: 我們的宗旨

地板冰壺屬於冰壺的適應性項目, 將要在冰面進行的限制,改為可在一般地面進行的活動,目的在於減少場地和天氣的限制,方便大眾參與,認識和了解冰壺運動。 地壺2023 透過進行地壺運動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促進社交活動和大眾參與。 隊友們可以全程投入地壺比賽,過程中透過地壺運動放鬆身體、抒緩情緒,工作和生活上壓力。

  • 小朋友可以贏大人,傷健老幼可以一起組隊,玩法多變,突破年齡及體能限制,長幼傷健,都能享受箇中樂趣,老少佳宜。
  • 遇到賽員犯規,必須先完成決定性一壺,然後由賽委會委員作出裁決審定。
  • 中國香港地壺傷健協會是非牟利機構,總會會長呂文輝先生 (Benny) 致力推動地壺運動,將地壺帶給香港各階層的朋友,透過地壺運動得到樂趣,提升隊員之間的默契,領導力及專注力,從訓練和比賽中得到啟發及提升。
  • 用一個壺擋住對方可能挪出的路線,從而保護另外的位置更有利的己方壺。
  • 此外,地壺比賽還需要隊員之間的良好協作和戰術策略,以最大化得分和限制對手的得分。
  • 地壺是一種非常有趣和具有挑戰性的室內運動,需要運動員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準確度和平衡感,以及良好的戰術思維和策略能力。

冰壺(Curling) 是一種西方寒冷地區的古老活動。 隨着它於1998年成為冬季奧運會比賽項目後, 再加上每四年一屆的冬奥電視轉播,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在缺乏寒冷天氣或完善的冰壺場地設施的地區,亦掀起了推動地板冰壺(Floor Curling) 的熱潮。

地壺: 得分規則

有關作賽將在各組比賽準決賽開賽之前進行。 比賽會以 4、8、16 局數後進入單循環淘汰賽時最後之位置如遇同分時,賽員需作賽一局以定勝負,如再遇同分時,有關賽員需再作賽一壺,由較高得分的賽員勝出。 每場比賽兩支隊伍,每隊3名出賽隊員及1-3名後備隊員。 每局3名隊員出賽,每人可以投擲兩次,次序不限,一局比賽6人,共投12壺結束。

任何一方隊員在比賽期間有意或無意用身體或器材碰撞或接觸在賽道上的地壺,會視作嚴重犯規,當局將直接判輸。 發球的方式亦十分多變,可單手、可雙手、可蹲、可跪、可趴,甚至以推杆代替用手發球,讓長者和輪椅人士毋須彎腰屈膝,也能輕鬆同場較量。 「既然有不同的發壺點,又有不同的發球方式,那麼,3歲小朋友伙拍20歲青年,再加一名90歲長者組隊參賽,又有何不可呢?」John說。 所有初賽賽員在角逐進入準決賽最後之位置如遇同分時,賽員需作賽一局以定勝負,賽事將會在各進級比賽開始前進行。 如再遇同分時,有關賽員需再作賽一壺,由較高得分的賽員勝出。 如再遇同分時,一直重複作賽一壺直至分出勝負為止。

地壺: Floor Curling 地板冰壺/地壺球

泳儀憶述:「教導長者的時候需要有耐性,講話速度要慢點,也要比較大聲。」除了教長者,還教過學障兒童。 「他們比正常小朋友更難控制自己,而且很快就忘記規則,所以需要控制他們的秩序,而且要耐心地不斷重複解釋。」泳儀表示還會繼續參加這類社會服務。 地壺2023 John補充道:「比賽時曾遇見一些隊伍三代同堂。」地壺球設計貼心,為不同年齡組別設下不同發球點,長者及殘障人士更可以坐在輪椅或椅子上,透過輔助推桿發球。 地壺球讓不同能力的人相聚,享受共融的運動樂趣。 地壺球是一項紳士團體運動,與對手的球員沒有身體碰撞。

訓練和比賽中,隊員互相接觸和認識,從中得到啟發和提升,與眾同樂。 本會為非牟利組織,宗旨希望推動地壺運動,支持老少傷健共融。 讓不同能力的男女、長幼、傷健人士等均可齊齊參與,透過地壺不分彼此,投入運動,互相接觸和認識。

地壺: 地壺是冰壺的變奏,同樣以圓形壺球在平滑地面上進行,玩法與計分方法都相似,是一講求策略的運動。但地壺可用工具棍甚至坐在椅上把球投出,令參與度大大拓闊,不良於行的殘疾人士,亦可參與其中。......

改良、研發和設計地壺球的過程約一年,隨後於2016年成立「香港地壺球協會」。 地壺球既成為獨立的運動,又可以藉此推廣冰壺。 地壺球是一項新興運動,所用的器材及玩法/規則可因應學童不同的殘疾類別與發展需要而作出調整 (adaptation),讓學童體驗及享受運動樂趣,達至運動無界限的目的。 地壺球賽前擲亳決定哪支球隊先發球,持後手的隊伍通常有優勢。 每局開球由首球手發球,然後是第二球手,最後是隊長。

地壺: 冬天奧運項目 - 冰壺介紹

透進行地壺運動、動腦思考策略與技術並重,刺激手腳神經連結,透過運動鍛鍊軟弱的肌肉使其強健。 地壺比賽不到最後一刻都難分輸贏,前一秒自己的壺還在最中心點,勝望在即,下一秒可以被對手的壺擊出計分圈,反勝為敗,刺激無比,熱血沸騰。 蹲下,雙腳一前一後,左腳踩在腳踏上,右手握石壺,左手持冰刷,眼睛望前方。 地壺2023 地壺2023 這天晚上,雙胞胎政喬和政謙在冰場恆常練習。 兩兄弟今年中一,年紀輕輕已是香港冰壺男子青少年代表隊成員。

地壺球為香港原創體育運動,玩法與冰壺類近,講求專注、眼界和策略。 由於玩法多變,能突破年齡及體能限制,不論長者或幼兒,甚至是殘疾人士,都能享受箇中樂趣。 參加成員須遵守動作規範,包括推壺、控制壺的方向和速度、保持平衡等。 此外,地壺比賽還需要隊員之間的良好協作和戰術策略,以最大化得分和限制對手的得分。 此外,地壺還需要運動員具有良好的戰術思維和策略能力,以制定最佳的戰術策略。 香港冰壺學院(Hong Kong Curling Academy) – 香港冰壺學院是中國香港冰壺協會與國際冰壺學院轄下學院。

計分上之抗議所有對於計分之錯誤或抗議須於該項賽事後一小時內通知賽委會。 大會不設上訴,一切賽果及決定均以當場裁判的最後決定為準。 如遇到2 壺距離非常接近,經3 位裁判再仔細審定,若還是分不出結果的話,將以黃金球作決定。 每局宣佈結果或有爭議的時候,只能派雙方隊長前來洽商,其他隊員不得進入賽道範圍。 新加坡地壺球協會及香港地壺球協會將於2023年9月20日於新加坡舉辦「雙城獅子盃地壺球錦標賽」。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