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團隊後來想到為堅雄切除腫瘤的同時,一併進行血管移植重建術。 一條遺贈血管是堅雄的「救命關鍵」,他至今仍對捐贈者心存感恩。 竺醫生又指,胰臟藏於腸胃道後,電腦掃描只能判斷胰腺上是否有腫瘤,無法分辨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超聲波內視鏡卻能靠近病源作出檢查,發現腫瘤時,可以新一代微針穿刺抽取細胞組織化驗。
今次竺醫生更分享檢查秘訣在於抽血檢查時, 有一個特別的癌指數叫CA199,這個癌指數是對胰腺癌尤其敏感,大家可以多加關注。 只要及早發現,做到手術的機會便較高,治療成功的機會也愈大。 由於胰腺是隱藏於身體極深入的位置,因此醫生會透過內窺鏡超音波鎖定腫瘤位置,然後打入一些金屬馬仔作定位,目的是希望令放射治療更加準確。
竺兆豪醫生: 胰臟癌死亡率逾9成 新一代微針穿刺鑑辨腫瘤良惡
然而當完成了紓緩性治療,身體機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破壞。 身體機能愈來愈弱,其實已經不適合進一步做根治性手術治療。 不能根治,繼而便會令身體機能繼續虛弱下去,最終仍是逃避不到癌魔的傷害。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竺兆豪醫生指,微針穿刺化驗的準確度達70%,能得知腫瘤良惡,讓醫生對症下藥。 堅雄於2012年接受手術,至今每半年定期身體檢查,術後7年,掃描檢查無顯示復發症狀,切除的肝臟順利重生,亦偵測不到體內有癌症。 竺兆豪說,雖然過往有數宗血管移植重建病例,術後2至3年後便癌症復發,但堅雄無惡化的7年,可為病友帶來希望,「佢鼓勵左病人,也激勵了醫生,感覺做醫生可以幫到人。」在旁的堅雄亦希望以自身經歷,勉勵病友不輕言放棄。 竺醫生坦言,縱使病人多堅強地抗癌,都未必可以控制得到病情。 若果不幸在晚期時候才發現胰腺癌,腫瘤範圍太大,影響到其他身體部位,便有可能需要先處理其他身體部位,進行紓緩性的治療,之後才可做進一步做根治性手術。
竺兆豪醫生: Dr.東:一條血管可續命? 血管移植重建術救肝癌病人
由於胰臟周圍都是十二指腸和血管,若不定位,放射治療是很容易傷害到周圍的十二指腸和血管,造成其他副作用。 例如一開始發現腫瘤時,腫瘤已經太大,已不能做到根治性的胰腺腫瘤切除手術。 香港註冊外科專科醫生竺兆豪推斷,錢國偉先生選擇在日本做的免疫治療,與香港和其他西方國家做的免疫治療是完全不同。 竺醫生表示,胰腺癌病徵是否明顯,要視乎胰腺腫瘤的位置。
胰腺身和胰腺尾是位於身體最深入的位置,因此難以感覺到病徵。 竺兆豪醫生2023 甚至有些人錯誤認為是胃痛,於是不斷吃胃藥,但始終無法痊癒,直到發現是胰腺癌才恍然大悟。 由此可見,一旦在日本接受有關的免疫治療後,是很難返港接受相同的治療,因為有關的免疫治療在香港並不被採用。 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副主任陳智仁對竺兆豪離巢感可惜,形容竺是一名很好及有經驗的醫生,而資深的換肝醫生「買少見少」,需長時間培訓,日後亦未必有人能替代其位置。 訪問期間下着滂沱大雨,久未轉晴,與堅雄7年前得悉患肝癌的心情如出一轍。 好消息是幼女順利出生;壞消息是確診了肝癌,肝臟藏有直徑12厘米的腫瘤,而且腫瘤擴散至捲着心臟附近、體內最大的靜脈─「下腔靜脈」,一旦連同腫瘤切斷靜脈,足以影響心臟供血。
竺兆豪醫生: 醫生拆解面對胰腺癌 卻切除膽囊的可能因素
雖然胰臟癌並非最常見的癌症,但死亡率大於9成,絕對值得關注。 以往電腦掃描只能判斷胰腺上是否有腫瘤,無法分辨腫瘤良惡。 竺兆豪醫生2023 近年出現的新一代微針穿刺能抽取細胞組織化驗,是醫學界的福音。
竺醫生指出,治療胰腺癌的最好治療方法都是根治性的手術切除。 竺兆豪醫生 竺兆豪醫生2023 但如果是一些中晚期的胰腺癌,便可能會因為腫瘤的影響範圍太大,而不能透過手術治療,須建議採用化療,甚至採用3D放射治療。 竺醫生亦表示,縱使接受了胰腺手術,手術後都有機會復發,而復發比率一般會視乎腫瘤有沒有侵略到淋巴、有沒有切除不清的癌細胞等因素而影響。 通常胰腺癌的5年存活率只有10-20%,所以俗語一般都稱胰腺癌為「癌王」,因為其存活率較低,也是非常惡毒的腫瘤。 因為胰腺頭的腫瘤會壓住膽管, 導致眼黃、小便顏色呈深黃色。
竺兆豪醫生: 香港兒科醫學院系列 - 胎痣、酒紅斑痣與治療
而當出現如右上腹脹痛、黃疸、體重下降、食道及胃出血等徵狀,大多已屆晚期。 醫生先一併切走堅雄的腫瘤及血管,徹底去除癌組織,再將新血管移植到堅雄身上重建下腔靜脈,術後康復順利。 器官捐贈不限於換心、肝、腎,一條血管也可成功為垂危患者延續生命。 竺兆豪醫生 45歲的陳堅雄7年前患肝癌,由於其腫瘤同時捲着一條關鍵的靜脈,醫生因此未能直接切除腫瘤,加上不能換肝,一度估計他僅餘3、4個月命。
張先生的個案屬非常幸運,腫瘤擴散至下腔靜脈,癌細胞卻並無隨血液游走至心臟及肺,且剛好又有肝臟及下腔靜脈可作移植。 不過幸運並不常有,為防患未然,最理想當然是從源頭入手,預防肝癌。 不但能治療因急性胰腺炎引起的併發症假性囊腫(Pseudocyst),亦可舒緩胰臟癌晚期出現的背痛。 現在可以超聲波內視鏡導引腹腔神經叢松解術(EUS-CPN)為長期痛楚的胰臟癌病人提供有效的癌症相關痛楚緩解,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人人都了解到及早發現的方法離不開是定期做身體檢查。
竺兆豪醫生: 醫生分享關鍵癌指數判斷患癌風險,及早檢測預防勝於治療
簡單而言是用自己身體的血液,去激活自己的NK細胞,再注射入自己的身體中。 然而在現時國際醫學文獻中,仍然未有充分理據證明有關的NK細胞免疫治療是有效。 肝癌愈早發現,能透過手術根治的可能便愈大;而肝癌的主要成因 ─ 乙型肝炎,如能透過藥物長期控制,亦能大大降低肝癌風險。 他續指,這批醫生有4至5年外科專科資歷,培訓進度良好,已可獨立完成屍肝移植手術,期望一年內他們可成為主刀,有能力完成活肝移植手術。 竺兆豪醫生2023 以女性患者為多,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失調,轉而攻擊自己的器官,包括肝臟及膽管,前者會引起肝硬化,後者則會令膽管收窄,最終亦會令肝臟受損,引起肝硬化。
一旦出現這些病徵,病人通常都會較易察覺和盡快求診,起碼比胰腺身和胰腺尾的癌症較早被察覺。 竺醫生指,一般情況下,胰臟癌在確診初期都可做手術,但它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幾乎沒有病徵,察覺時已經擴散,有7成病人無法做手術,而且胰臟癌亦有年輕化趨勢。 「不要以為年輕就事不關己,無高危因數的年輕人突然確診糖尿病也有機會與胰臟癌有關。」竺醫生指,腫瘤壓住胰腺,有機會令胰島素分泌出現問題,誤診為糖尿病。 瑪麗醫院肝移植主刀之一、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臨牀副教授竺兆豪將於下周離開公立醫院,於中環開私家診所。 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副主任陳智仁對竺兆豪離職感可惜,形容失去有經驗的好醫生,但尊重其決定。 他又稱現時連同自己只得三名主力,需「頂硬上」每天當值,但他表示現有3至4位受訓中的醫生,已可獨立完成屍肝移植,期望在一年內有能力移植活肝成為主刀。
竺兆豪醫生: 胰腺癌乃超毒「癌王」 醫生拆構癌王病徵
本港第三大致命癌症 ─ 肝癌,每年新症平均1,800宗。 根據政府去年公布的本港首份《香港癌症策略》,2018年,肝癌新增個案為1,920宗,死亡個案高達1,481宗。
醫生會在超聲波內視鏡引導下避開血管刺穿胃部,抽取細胞組織。 竺醫生指,因為胃壁厚,以幼針刺穿後,傷口會自動閉合,大家無須過份擔心。 抽取組織後會由有經驗的病理學家進行分析,準確度大約7成。 由於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醫治方法不一樣,有了這項技術,醫生能進一步掌握病人的情況,對症下藥。 根據2018年醫管局數字,香港胰臟癌個案一共有855宗,其中711人死亡。
竺兆豪醫生: 醫生
個別中藥如人參、當歸、白朮,西藥如化療藥、止痛藥均有可能影響肝臟,尤其患有慢性肝病而不自知者,服用後更會加重肝臟負擔,長遠引發肝硬化。 竺兆豪醫生2023 竺醫生表示,第一期胰腺癌和第四期胰腺癌的存活率有極大分別。 第一期胰腺癌的5年存活率可達40%;但第四期胰腺癌的5年存活率機乎是0%。
隨着飲酒風氣盛行,本港酒精性肝硬化情況愈見普遍,而酒精性肝硬化引致的肝癌個案亦有所上升,如趨勢持續,估計日後會取代乙肝,成為肝癌成因首位。 肝癌的發病成因包括: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免疫系統疾病及藥物影響,當中以乙肝引起的肝癌佔最大比數。 外科醫生當時評估堅雄不宜施手術,只能處方每月30000多元的昂貴標靶藥控制腫瘤生長。 堅雄出身基層,要養家又要醫病,為負擔藥費幾近散盡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