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凱喻醫師表示,不管是要改善鼻息肉或肥厚性鼻炎,首先要做的就是減少過敏原或細菌、病毒的刺激。 一般居家可行的方式有:外出配戴口罩,或家裡放置空氣清淨機(最好挑選能過濾塵蟎及PM2.5空汙微粒者為佳),鼻腔分泌物較多時可以使用洗鼻器一天沖洗1到2次。 一般來說,鼻息肉常見於有過敏性鼻炎、氣喘、阿斯匹靈過敏、慢性鼻竇炎和囊性纖維化(鼻腔纖毛功能變差造成黏液無法排除)的患者身上。 男女性發生機率差不多,且各種年齡層都有可能有鼻息肉問題,其中又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的患者,產生鼻息肉的機會較高。
對此,蔡凱喻醫師解釋,事實上不論是鼻息肉或肥厚性鼻炎(鼻肉腫大),都可能造成鼻塞的發生,影響患者的正常呼吸。 鼻孔內有肉粒2023 耳鼻喉科醫師蔡凱喻表示,首先我們先從鼻肉腫大談起,這類問題的發生多與長期鼻過敏,即鼻子在過敏原的反覆刺激下,造成正常鼻黏膜增生,使得鼻肉肥大造成所謂的「肥厚性鼻炎」有關。 如果藥物治療控制的不錯,此時醫師在臨床上,通常就會建議民眾可減少甚至停用口服藥,只靠鼻噴劑以及洗鼻子治療。 不過,蔡凱喻醫師也強調,上述提到的藥物治療方式,多半只能輔助控制症狀,很難真正完全根治鼻息肉或肥厚性鼻炎。
鼻孔內有肉粒: 治療
一般坊間民眾的認知,常把「鼻息肉」與「鼻肉腫大」當成同一種問題,但事實上兩者仍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想要有效改善長期鼻塞的困擾,一定要先釐清病因。 但蔡凱喻醫師也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動完手術也未必代表一勞永逸,因為鼻息肉也有可能再度復發。 所以針對這類曾有鼻息肉問題的人,耳鼻喉科醫師多會叮嚀其平時更要注意自身鼻腔的衛生,譬如,適度使用洗鼻器以鹽水定期清洗鼻腔,就是輔助保持鼻腔清潔的好方法之一。 而鼻息肉形成的原因,則主要與鼻腔黏膜,因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自律神經失調、內分泌失調等問題;反覆刺激鼻腔發炎、水腫,形成不正常的鼻黏膜增生導致,且外觀通常呈現荔枝或葡萄色,與正常鼻肉不同。
至於有鼻息肉問題的朋友,一般在臨床多會建議術前應先做進一步的電腦斷層,釐清有無合併慢性鼻竇炎的問題,如果鼻息肉沒有侵犯到鼻竇,通常只要進行單純息肉切除動作即可。 鼻孔內有肉粒 鼻孔內有肉粒 鼻孔內有肉粒 鼻孔內有肉粒2023 但若已有慢性鼻竇炎問題,則建議進一步做鼻竇內視鏡手術,除了把息肉切除外,同時打開受影響的鼻竇,把裡面清潔乾淨,以防止鼻竇持續發炎、化膿阻塞。 鼻孔內有肉粒2023 不過,相信大家看到這裡應該會好奇,如果發現自己常有鼻塞、吸不到空氣,必須用嘴呼吸的問題,究竟是鼻息肉,還是鼻肉腫大導致的呢?
鼻孔內有肉粒: 鼻塞難呼吸是鼻子長息肉?該不該切?一次看懂鼻息肉VS鼻肉腫大差異
蔡凱喻醫師指出,因此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也就是藥物加上鼻噴劑治療3個月以上無效,或者一停藥就復發,以及已經併發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鼻竇炎的患者,臨床就會建議其考慮手術治療的必要性。 以肥厚性鼻炎患者來說,可以使用的手術方式包括:傳統的電燒、雷射,或較新式的無線射頻燒灼,以及動力旋轉刀手術等,皆有助減少肥厚的鼻肉體積,達到一定的改善效果。 鼻孔內有肉粒2023 但若是症狀較明顯,已影響日常生活的患者,則建議可以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抗組織胺類口服藥物,或鼻去充血劑、類固醇鼻噴劑來治療。 類固醇鼻噴劑通常在肥厚性鼻炎的病人身上是一天使用1次,而在鼻息肉的病人身上則是一天使用2次左右。 如果是鼻竇炎造成的鼻息肉患者,則通常還會加上抗生素治療。
但如果民眾是屬於單側的鼻息肉,就應進一步安排切片,來排除腫瘤的可能性。 所以,蔡凱喻醫師也提醒,若民眾發現自己常有單側鼻塞,且合併有流鼻血、耳朵悶塞的症狀,千萬不可大意,應立即至耳鼻喉科就醫,請醫師用內視鏡好好的仔細檢查一下;若醫師有懷疑,就會在內視鏡底下做切片,萬一是腫瘤,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鼻孔內有肉粒2023 一年365天,天天鼻子都不通,老是鼻塞難呼吸,難道是鼻子長息肉了嗎? 耳鼻喉科醫師表示,要談鼻息肉,首先要先將鼻息肉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