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不斷增撥資源支持體育事業發展以提升香港運動員的水平、建立社區體育文化及令香港成為國際體壇盛事中心[17]。 香港大學名譽教授冼玉儀是土生土長的歷史學家,與東亞「本地薑」的形象不謀而合,難怪她樂意與東亞再度合作,以三年多時間完成東亞百年行史。 冼玉儀2023 九十年代初,她首次為銀行撰寫75周年行史(1994年出版),距今已有四分之一世紀。
希望以這次《香港志》捐贈儀式為契機,開啟南京和香港兩地文化交流新領域,相互借鑒,彼此融合。 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一生短暂而辉煌。 他创作了近三百首充满强烈感染力和浓厚民族情感的音乐作品,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的重要史料,包括歌曲《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交响乐《民族解放》、合唱作品《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 他用音符吹响“抗战”的号角,用音乐表现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民团结抗战提供了“精神食粮”。
冼玉儀: 東華三院
施牧師無疑是一個巨人,但對我來說,他更是我的貴人、恩人。 2015 〈序〉,黃惠玲、羅家輝 冼玉儀2023 《記憶景觀 ── 香港仔漁民口述歷史》(香港:三聯出版社)20-25頁。
不過她指出,當時的「交易所」規模可能很細小,更早過「四會」成立之前。 此外,最初創設東亞的十名股東亦甚少轉讓股份,故此掛牌日期應在1923年之前,是香港最早掛牌買賣的銀行之一。 [12] 谷淑美:〈文化、身份與政治〉,載謝均才編:《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香港社會新編》,2002年,頁362。 最重要的,當然最要感謝執行翻譯工作的林立偉先生。
冼玉儀: 電影
同一時間,隨著香港愈來愈商業化,「香港文化」亦沾上不少商業色彩,主流文化較易受商業和外地文化影響,能夠迎合公眾口味的通俗文化得以普及起來,可是較嚴肅的文學及藝術創作卻常遭忽視。 冼玉儀2023 中國近代曾因政治問題而長期壓抑了文化創作和交流,例如:三反五反、文革等时期,歐美和日本的民眾在二戰後有幾十年時間主要從香港文化一睹中華文化,這個現象使不少其他華人地方的傳統中華文化愛好者對香港文化產生不滿。 由於香港主流文化容易受商業和外地文化影響,所以其文化已發展到有別於傳統的中華文化,以廣東人為主的香港,遭到以北方方言主導的「新文化運動」及「國語運動」的「中原文化觀」視為落後,前中國文化部長王蒙曾用文化沙漠一詞批評香港沒有文化。
舞獅、舞龍及舞麒麟都是華人用來喜慶和增添祝福的傳統舞蹈表演。 香港島的大坑舞火龍则已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內。 雖然香港電影業在1990年代中后期受各种危机和香港主權移交所衝擊,但香港电影仍然保持着自身魅力,继续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如1997年憑藉《春光乍泄》獲第50屆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香港導演王家衛便是俵俵者。 2006年上映的《無間道風雲》亦是改編自香港導演劉偉強與麥兆輝聯合執導之港產片《無間道》,該電影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四個奬項。
冼玉儀: 【專訪】研港歷史為後人鋪路 冼玉儀享受鑑古閱今
直至1960、1970年代,殖民地政府在港的施政取態開始改變,大力推動社會福利、教育等方面的政策。 而在1960年代中期,香港孕育出一批如冼玉儀所說,「生於斯、長於斯的,沒有濃厚“故鄉”觀念的一代」[4],漸漸開始形成「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冼玉儀 是故本文將從歷史角度分析香港殖民地體制的社會發展,從而探討在香港生活的人何以由戰前的「過客」心態,逐漸演變至形成「香港人」的本土身份認同。 「01哲學」將會一連五日,分別選錄這五位歷史文化學者的著作,讓讀者認識他們對香港研究所作貢獻。 本次選錄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教授,海外華人歷史及香港史專家冼玉儀《穿梭太平洋︰金山夢、華人出洋與香港的形成》,本書以華人出洋前往加州為案例,探討香港在華人移民史中的地位。
- 金庸、梁羽生、黄霑、李碧华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 總括而言,戰前在香港生活的人之所有普遍抱著「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的過客心態,是因為當時香港是一個「移民社會」,大部分人口從國內、外地而來,並非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江蘇省委常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費高雲分別錄製視頻表達支持,冀通過活動進一步加強蘇港之間的經貿往來和文化合作。
- 冼玉儀:〈社會組織與社會轉變〉,載王賡武編:《香港史新編》(上冊),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頁157至210。
- 谷淑美:〈文化、身份與政治〉,載謝均才編:《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香港社會新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344至373。
- [3] 丁新豹:〈歷史的轉折:殖民體系的建立和演進〉,載王賡武編:《香港史新編》(上冊),1997年,頁110。
- 直至1960、1970年代,殖民地政府在港的施政取態開始改變,大力推動社會福利、教育等方面的政策。
行政總部設有十一科,分別為醫務科、教育科、社會服務科、物業科、籌募科、董事局及機構行政科、財務及採購科、人力資源科、資訊科技科、企業傳訊科及稽核科,另有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及公共服務部,均向行政總監負責。 本院提供3類公共服務,包括殯儀及殮葬、廟宇及祭祀,以及傳統文化服務,合共管理24個服務單位。 轄下3間殯儀館,為有需要的公眾人士提供優質且收費低廉的傳統殯儀服務,並會提供紀念花園及海上撒灰等服務選擇,藉以推廣綠色殯葬;東華義莊則提供暫存先人靈柩、骨殖和骨灰龕位租賃服務。 13間廟宇、簽品哲理中心及牌位庫則讓善信參拜祈福。 6個傳統文化服務單位,如位於灣仔洪聖廟旁的東華三院「創活MM2」中華文創咖啡店及近期於中環街市開業的小店by文武廟等,定期舉辦社區文創及中華文化推廣活動,致力將傳統文化融入社區及市民生活,揉合保育與時尚。 曾擔任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並因此獲頒銅紫荊星章。
冼玉儀: 社會
不能不承認,香港和華人出洋的歷史是中國近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一環。 我體會到,要真正研究香港,絕對不能止步於這一塊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內的範圍,而要討究它與世界各地的聯繫和它在境外所發揮的力量。 香港新聞網7月9日電 萬眾期待的香港書展將於7月20至7月26日在灣仔會展舉行,年度主題為“歷史文化. 寫香港故事”點題,透過多元角度,介紹與主題有關的傑出作家及作品。
費高雲表示,這次《香港志》捐贈儀式,不僅是兩地方志事業的大事,也是蘇港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香港志》是首部以香港冠名的地方志書,它用真實、準確、全面、權威的史實,記述了香港發展的歷史變遷,記載了香港人自強不息的動人故事,記錄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豐富實踐,印證了香港與祖國命運與共、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脈。 在行政架構上,董事局是制訂政策的最高中央組織,轄下設多個委員會監察各方面的工作或服務。
冼玉儀: 教育局︰內地高校招收文憑試學生計畫進入錄取階段 今日起公布首四志願結果
冼教授是研究及推廣學習香港史的佼佼者,她在擔任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時作出不少貢獻,更於2000年獲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冼教授早年曾參與《香港志》的編修工作,為後輩提供良好的研究根基。 她也曾策動不同有關香港歷史文化資料的收集與建檔的計劃,貢獻影響深遠,更憑《穿梭太平洋》一書獲得第十三屆“香港書獎”及韓國出版總會主辦的“年度最佳亞洲圖書獎”。 香港作為華人移民的「中介之地」,既是資金、貨物、資訊、意念、個人通信不斷往來流動的樞紐,也為移民提供各種與家鄉保持聯繫的方法。 香港對華人出洋的重要性,以及華人出洋對香港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深遠影響,一直欠缺足夠研究,而這正是本書的重點,以華人出洋前往加州為案例,探討香港在華人移民史中的地位。 冼玉儀2023 港鐵是香港主要的運輸工具之一,因此其文化與香港社會息息相關。
東華三院共有42個醫療衞生服務單位,提供中西醫藥服務、健康普查服務及長者健康服務,當中包括本院董事局透過醫院管治委員會積極參與管理的5家醫院,即東華醫院、廣華醫院、東華東院、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東亞銀行(00023)在本地持續經營無間斷,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本地主流銀行之中,堪稱唯一一家仍能維持獨立運作的本地銀行。 冼玉儀 為東亞撰寫百年行史的港大歷史學者冼玉儀史海鈎沉,揭開東亞銀行上市日期「失蹤」之謎,披露東亞早年參股航空餐飲公司的「異常」行徑,折射出銀行始終貫徹「為祖國策富強」的成立初衷,對東亞日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 冼玉儀2023 冼玉儀2023 谷淑美:〈文化、身份與政治〉,載謝均才編:《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香港社會新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344至373。
冼玉儀: 研港歷史為後人鋪路 冼玉儀享受鑑古閱今
既要探討在香港生活的人的身份認同議題,首先必須了解香港社會早期是由甚麼樣的人口所組成。 在香港開埠之初,社會基本上是由華人及歐籍人士所組成。 這裏指的華人,大部分並非在港土生土長,而是由中國內地不同地方移居香港,例如丁新豹所舉的「潮州、梅縣、惠州一帶,多以採石為生的客家人」,以至「來自新安或澳門的」及「來自黃埔的」;至於歐籍人士,則大多包括「英籍港府官員及以英國人為主的外國商人」[5]。 故當時的香港是一個「華洋雜處」之地:香港既非一個單一民族,也無紮根此地之人,因此有謂香港是一個「移民社會」[6]。 而從歷史的實況審視,《南京條約》(1842)、《北京條約》(1860)及《展拓香港界址專條》(1898)這三條影響香港「疆界」的條約,其實簽訂日期相距甚遠。
- 兩章的內容包括了經香港出洋和回鄉的人;他們遷移到世界各地:東南亞、南北美洲、日本、澳洲和紐西蘭、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島嶼,甚至南非都有,人數之多和地理範圍之廣都是出乎意料的。
- 譬如「風之后」——李麗珊曾在1996年奧運會及多屆亞運會奪取金牌,以及「單車王子」——黃金寶則在2007年的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奪得冠軍。
- 除此之外,香港其他少數族裔都會使用其故鄉的語言與同一個族群的人交流或者以英語作為交際語。
- 第一部在香港攝製的故事短片為1909年的《偷燒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