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社區共融9大優勢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社區共融

民政事務總署出版《新來港定居人士服務指南》,為新來港人士提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資訊。 社區共融 此外,民政事務總署各區分處和非政府機構一直為新來港人士提供一系列服務,包括適應課程、就業輔導、語文課程、分享小組和探訪活動等。 玩具銀行是計劃的一大特色,由業主立案法團免費借出地方,成為居民的聚腳點,並接受居民捐獻玩具,體現資源共享的精神。 一班街坊因經常帶同子女到玩具銀行,漸漸對玩具銀行建立了情誼,彼此亦建立了互信,有需要時會放下子女在玩具銀行,完成事務後按時接回子女,令一個不足二百尺的聚腳點,成為蘊藏著豐厚人情味的兒童天地。 劇團為這個實驗做了很多功課,包括請教專業人士和到特殊學校觀課,「香港已經有兼顧視障和聽障人士的劇場表演,但那畢竟比較容易,因為不會妨礙正常觀看,毋須改變戲劇呈現方式。但自在劇場不一樣。」邱歡智解釋。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透過音樂研究、工作坊和社區樂團巡演等,輔助參加者將生活點滴、社區故事和關注的議題等編成屬於社區的主題曲...

  • 她認為計劃不但有助法團增加與居民的接觸,促進彼此的關係,對屋邨管理亦起了正面作用,令毗鄰的漁安苑居民也期望在屋苑推行類似的計劃。
  • 最初同事們都努力伸出援手,包容這位特別的新同事,凡事解釋清楚,每事多走一步。
  • 「共融」是文明社會的重要價值,確保存有不同差異的人士享有平等機會。
  • 今年1月至3月,本處以問卷形式訪問676名深水埗區居民,其中412人為照顧者(其照顧對象主要為12歲或以下的兒童或60歲或以上的長者),並於7月邀請三組照顧者進行小組訪談。

共融「睇」驗將於2023年2月10日及11日首次於戲曲中心茶館劇場舉行。 有別於一般的戲曲表演,劇場設有多種通達服務,讓殘疾及非殘疾人士可在自由放鬆、無壓力的環境下一同享受藝術表演。 參與計劃的學生需以種族共融、傷健共融、跨代共融、科技共融和精神共融為題材,根據真實個案創作迷你劇。

社區共融: 社會資源

希望自在劇場能在社會上普及,社會人士多關注藝術通達,讓不同能力的人參與文藝活動,在不同生活範疇享有平等和尊重。 香港現時有107萬19歲以下兒童(政府統計處, 社區共融2023 2021),其中有約5萬名15歲以下的能力障礙兒童(政府統計處, 2021),另有約5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來自少數族裔(政府統計處, 2016)。 這些兒童很多每天都面對各種偏見和排斥的情況,無法與一般小朋友一樣,融入社會,備受尊重和接納,兒童的共融情況令人關注。 社區共融大使計劃由30名殘疾及非殘疾人士組成,於2022年11月至12月進行為期四星期的訓練,為大使提供多項與多元及共融相關的活動和體驗,讓大使學習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在往後的活動帶領參加者,共同推動社區共融。

社區共融

她認為計劃不但有助法團增加與居民的接觸,促進彼此的關係,對屋邨管理亦起了正面作用,令毗鄰的漁安苑居民也期望在屋苑推行類似的計劃。 另一位社區領袖鴨脷洲利東坊眾互助社執行會長志毅哥,坦言起初曾懷疑計劃的成效,懷疑「玩嚇玩嚇」會否真的有效,豈料效果非常理想。 志毅哥慨嘆現今的公共屋邨,大多已失去昔日的鄰里情,但此計劃卻成功以遊戲玩樂為平台,凝聚了「老、中、青、少、小」的街坊,在邨內推動鄰里互助、促進親子關係及帶動居民參與社區,「遊戲」的魔力著實令利東邨的居民感到喜出望外。 邨內較缺乏康樂設施凝聚居民,從前每座的互助委員會辦公室就成爲了居民閑時聚首的地方。 但隨著房委會於1998年初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居民可購買或轉售單 位,增加了住戶的流轉性,而業主立案法團亦取代了互委會的角色,故鄰里間漸漸變得陌生。 東華三院利東綜合服務中心觀察到此社區情況,亦發現不少跨代照顧的家庭,因祖父母的管教方式嚴厲,形成與孫兒關係疏離,於是中心在2013年向基金申請資助,開展了計劃,希望實踐「遊戲帶動一家親‧共建人情味社區」的精神。

社區共融: 社區音樂--每月聚會 / 社區工作坊與表演 / Cross Over 音樂治療 / 社區劇場

一個地方,一群「好媽咪」不只在組裡互助與互惠,更經歷了角色轉化,由參加者成爲了義工,將關愛精神「一傳十、十傳百」。 社區共融 無障礙多元活動於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在西九文化區內多個藝術文化場地 社區共融2023 ,包括戲曲中心、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藝術公園,舉辦的13場活動。 這系列活動除了讓參加者互相了解和學習,更可親身體驗西九文化區無障礙、人人共享的環境。

社區共融

計劃由記本事有限公司和活意有限公司策劃,獲影視製作人支持,在學校成立「中學生影視工作室」。 在專業導演、攝影師、燈光師、收音師等指導下,學生各司其職,連專業演員也應邀演出。 在陽光普照的星期六,公園不時傳來歡笑聲,約30名明愛聖若瑟中學學生跟巴基斯坦裔板球運動員簡奧沙瑪和多名少數族裔青年在一起,學習打板球的基本技巧。

社區共融: 自在劇場不是減數

適逢10月為「照顧者月」,是次調查發現,社會對照顧者越友善,人們越感到共融。 嘉義市政府新開發湖子內社區,新建透天厝、公寓大廈林立,居民陸續搬入定居,市府將公園綠地及7個兒童遊樂場,委託民間專業廠商規畫設計,以工作坊形式進行參與式規畫,打造共融性遊戲場,滿足不同兒童遊戲需求。 除了「跨代遊藝大使」,玩具銀行的義工亦透過服務增加了跨代接觸。 義工好姐一副慈祥嫲嫲的形象,她認真地說:「每次當值我也會帶備糖果獎勵小朋友,亦會從遊戲中教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如學習『輸得起』,閑時更會與他們的家長討論管教的技巧。」從好姐的說話中,就能感受到她視小朋友為自己的孫兒女。 另一位義工Ken,他雖沒有為人父母的經驗,亦不諳育兒技巧,但卻通曉不少新興玩具的玩法,正好與好姐成為一對好拍檔,一個玩、一個教;一個認真、一個輕鬆,發揮跨代的凹凸互補協同效果。 「想不到『玩嚇玩嚇』就能夠凝聚居民,建構社區能力。」一名地區領袖笑著分享。

社區共融

事實上,推動「傷健共融」是在維護社會的公義,是我們都相信「每個人都是平等」這普世價值的實踐。 透過共融的環境,社會才能夠真正教育公民互相接納和尊重。 社區共融2023 政府鼓勵清貧學生參加由公營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籌辦的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下的校本及區本課後活動。 該等活動由教育局資助,用以協助家境清貧、父母無法負擔子女參加收費的課後活動的學生。

社區共融: 特殊學校老師的分享

在香港出生的簡奧沙瑪說,希望融入社會,因此樂意分享自己的故事,讓本地人認識南亞裔人的生活習慣。 這群學生參加了奮青創本視計劃,準備以種族共融為題材編寫劇本,拍攝五分鐘迷你劇,學打板球是為了了解少數族裔的生活文化,以便取材。 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少數族裔服務部高級組織幹事方家俊(左)安排交流活動時,特地挑選少數族裔擅長的板球,希望學生認識少數族裔的才能。 即使家中有長輩協助照顧兒女,但她曾因長輩就診而需要帶同子女上班。 另外,她希望多帶子女到圖書館閱讀,因此建議圖書館增設親子閱讀空間,讓家長與子女共讀,又不會影響其他使用者。 今年1月至3月,本處以問卷形式訪問676名深水埗區居民,其中412人為照顧者(其照顧對象主要為12歲或以下的兒童或60歲或以上的長者),並於7月邀請三組照顧者進行小組訪談。

社區共融

还有不断完善的医疗、养老等一系列惠民措施,一个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正在逐步形成。 社區共融2023 香港市民黄先生是一位运动购物达人,在朋友的带领下,打卡了深圳众多体育场馆和餐厅。 2023年初深港两地恢复正常通关后,黄先生几乎每周都乘坐高铁来深圳旅游。 央视网消息:正值暑期,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在深圳和香港两地市民通关“串门”已经成为了日常。 教練說:「我請他待在池邊等,他膽敢自己游出來,完全不聽指令,更站在池邊向池水小便呢!」自此兒子沒再參加泳班。 男孩今年十四歲,被拒經驗豐富,對於「馬太,抱歉我們真處理不了你兒子……」這句話,Jo Jo早已沒甚感覺。

社區共融: 我們相信,每位兒童,

香港於1994年正式成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締約國,可惜的是,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不是每一位生活在這裏的兒童的成長及發展都能得到重視。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於2002年成立,在社區推行多元化計劃,推動市民和社會各界發揮互補精神,從而建立守望相助、社區凝聚力等社會資本。 全港共有20間中學參加計劃,葵涌循道中學學生製作的迷你劇以精神共融為題材,其中一幕講述精神病康復者求職面試時面對的壓力和困難,藉此表達多包容、少歧視的信息。

  • 這幾年來,部門四位同事以mentor形式接力協助華Dee,包括管理工作、檢查流程、應對他的查詢等。
  • 同時讓參加者透過親身接觸、認識、合作及溝通,突破固有想法,消除對不同人的偏見和歧視,學習欣賞和接納。
  • 大熱天時,家長們放下孩子去歎咖啡,只有Jo Jo夫婦輪流貼身陪跑,「望住個波呀!」「踩實,然後左腳踏前。」「仔,轉身啦!」Jo Jo自嘲:「像傻婆傻佬……」如此狀態,大小都捱了一年多才放棄。
  •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的《公眾對殘疾人士的態度基線調查2010》指出,雖然香港市民一般認為平等機會是重要的,但對殘疾人士的負面標籤、定型觀念和偏見仍然普遍。
  • 许多香港居民在各个门店前选购招牌产品,“反向代购”已经成为新潮流。
  • 可以想像,自閉症和劇場彷彿天然排拒,要是你硬要帶孩子勇闖劇場,就要有被白眼甚至中途離場的心理準備。

這群年輕人有的投球,有的擊球,偶爾調換位置來回奔跑,縱氣喘吁吁仍樂此不疲。 《種族歧視條例》保障市民在僱傭範疇不會因為種族而受到歧視,平等機會委員會發出的《種族歧視條例僱傭實務守則》,有助僱主在工作間消除種族歧視,以及推動良好措施。 僱主聘請殘疾人士及提供在職培訓,可獲政府提供工資補助等多項補助。 另外,就業展才能計劃亦為殘疾求職者提供職前培訓和培訓津貼。 随着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大湾区内地城市成为许多港澳老人养老的首选地。 2023年4月,广州市南沙区率先试点向港澳籍长者开放公办养老机构床位。

社區共融: 黃清霞博士擔任藝術總監的誇啦啦藝術集匯,在2014年開始「自在劇場」(Relaxed Theatre),讓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享受想像的樂趣。因為共融,也就是讓不同的人有選擇、有空間,包括在劇場之內。

「你我全接觸」體驗日營提供與校園與別不同、正面及愉快的環境,讓參加者在一個平等的平台,親身接觸不同能力、背景的新朋友。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於2009年成立共生舞團 – 成員包括肢體障礙丶智障丶視障人士丶聾人及專業舞者等,舞團每月聚會,培養團隊在不同環境、條件、各自的身體特色下的互動,並將各種共融舞蹈模式發展至今,讓學員一起學習如何在有限制的身體裡自由地感受及回應當下。 偏見往往源於不了解,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撥款資助奮青創本視計劃,藉由指導中學生拍攝短片,引領他們走進社區,認識有特殊需要的一群,思考共融議題,進而放下「有色眼鏡」,學會尊重和包容。

透過遊戲作介入點,「跨代遊藝利東情」計劃使不少家庭加強了親子關係,並在區內打破跨代隔膜,營造歡樂和互信的氣氛,更促成了婦女互助網絡,拉攏了跨界別和跨階層的協作。 原來,遊戲就是一支魔法膠水,把社區里零散的元件黏合起來。 邱歡智説,共融也是讓不同的人有選擇、有空間,包括在劇場之內。 要體現到「傷健共融」的基本價值,實體環境的協調固然需要繼續,心靈上的工作亦應全力啓動。 惟有改變態度,減少偏見,才能建構真正「傷健共融」的社會。

社區共融: 5月 - 藝術充權教室:《社區舞蹈之所以政治》

是次調查主要參考學術研究,以「工作及就業」、「金融及經濟」、「文娛康樂」、「居住」、「家庭」、「人際」、「教育」及「醫療健康」在內的八項「共融指標」,去量度社區共融,並加入「照顧者友善社區氛圍指標」作研究。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的《公眾對殘疾人士的態度基線調查2010》指出,雖然香港市民一般認為平等機會是重要的,但對殘疾人士的負面標籤、定型觀念和偏見仍然普遍。 從2012年平機會公布的投訴個案中,57%是關乎殘疾歧視的,當中不一定是設施的問題,不少的根源是與管理設施、提供服務及督導人員相關。 社區共融 殘疾人士與健全人士的社交距離仍然嚴重,而要改變這些負面態度實在刻不容緩。 計劃以「家、社、商、校、福」協作模式,組成跨界別諮詢委員會作領航,而遊樂園管理委員會定期籌組利東遊樂園,由居民、學生、在職青年,地區領袖及商界夥伴等一同出謀獻策,透過遊戲在地區宣揚跨代共融的資訊。 於委員會以外,各夥伴亦分別擔當重要的角色,包括招募及培訓義工、宣傳及推行計劃、分享資源,及合辦活動等,發揮凹凸互補的協同效應。

政府一直致力建立共融社會,讓每個人在不同生活範疇都享有平等和尊重。 本文介紹政府為殘疾人士、少數族裔、新來港人士及貧困人士提供的服務,幫助他們融入社群。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攜手舉辦、由民政事務總署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贊助的「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已於2022年11月17日(四)完成「認識不同殘疾人士需要」網上講座。 由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家張展圖博士講解殘疾人士的類別、心理及社交上的需要,加深大眾對殘疾人士的認識。 當時,英國傷健運動(PHAB Movement)創辦人瑪利羅便臣女士(Mary Robinson)應英聯邦信託基金會邀請訪問香港,宣揚傷健精神。

社區共融: 社區探索活動

不論是弱勢社群還是社會大眾,均可從每一個共融體驗及實踐中有所裨益及改變。 計劃將會免費派發「傳統綵燈DIY套裝」予機構/學校,並輔以教學片段,讓更多人士可有機會一同投入計劃,製作自創獨一無二的綵燈作品,同時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並感受元宵的節日氣氛。 親切會在活動前到參與學校舉行營前準備活動,了解參加者的情況以作合適的配對和活動設計,亦會與雙方學校/團體進行活動前交流活動,為參加者外出社區作充分準備,確保參加者有一個正面的共融體驗。

社區共融

為非華語學童而設的支援服務有適應課程、到校支援服務、學位安排和特備課程等,以協助他們盡快適應本港的學校制度和融入社會。 為促進殘疾人士的就業機會及消除工作間的歧視問題,平等機會委員會發放《殘疾歧視條例僱傭實務守則》,為僱主和僱員提供指引。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與其他兒童享有同等機會在普通公營學校接受教育,有較複雜需要的兒童,或有嚴重殘疾以致不能從主流教育中獲益的兒童,則可在公營特殊學校接受教育。 嘉義市政府新開發湖子內社區,新建透天厝、公寓大廈林立,居民陸續搬入定居,市府將公園綠地及7個兒童遊樂場,委託民間專業廠商... 社區共融 在SEN家長群組中收集「一句激怒SEN家長的話」,不消一個下午,訊息已如雪花飄至。

社區共融: 社區共融計劃

議員鄭光宏讚賞市府湖子內兒童遊戲場工作坊,邀54組親子超過120人參與,請小朋友票選想要的兒童遊具,再用各種材料、創作他們對遊具想像期望,投票結果、想像創作,將成為設計兒童遊具參考依據。 現今的兒童也許不知道何謂「跳飛機」和「跳橡筋繩」,但只要到「利東遊樂園」一看,不難發現大小朋友都能投入參與這類傳統遊戲。 這類遊戲能使家庭成員打破隔膜,製造更親密的相處機會,例如有小朋友因參與「利東遊樂園」,拉近與祖父母的關係,拍下他們的第一張合照。

「攜手結伴同樂日」社區探索活動運用有趣及生活化的活動主題,配合特別設計的團隊任務,讓一般能力及有特殊需要的參加者建立「好拍檔」關係,結伴到社區進行探索活動,推動參加者走進社區、投入社群。 過程中,社會大眾及一般能力的參加者有機會親身接觸有特殊需要的同學,透過互動的接觸,增加對能力障礙人士的認識,消除偏見和歧視。 計劃因應不同年紀對象的興趣而設計活動,舉辦「利東遊樂園」吸引街坊、以昔日民間遊戲吸引長者、創立玩具銀行及以親子遊戲吸引家長與小朋友,並舉辦傳統遊戲二次創作比賽吸引年輕人。 多元化的活動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參加者,成為重新凝聚居民的起點。 自在劇場讓智障和自閉症孩子等,有機會像常人般擁有愉快的劇場體驗;家長也可以參與,不怕尷尬,不必擔心影響他人。 社會上雖然偶有為SEN孩子而設的學校特別場,但場次太少,亦不是親子劇場,而且設計上沒自在劇場那樣細緻及貼心,不太適合中度智障人士。

社區共融: 復興昔日遊戲 建立跨代情誼

Jenny憶述:「公司附近有間內衣特賣場,有天同事放工經過,發現華Dee獨自在店內徘徊,便飛奔入舖拉他出來,免得人家誤會。」同事即場跟阿華來一堂生活課,更請部門主管Ivan致電華媽媽通風報信,讓她裡應外合,在家裏再教導阿華生活場景的潛規則。 但相處下來,他們漸漸發現,這位新同事有過人之處,除了討人喜歡的幽默感外,記憶力也超強。 同事要去哪裏,只要問華Dee,瞬間就知道最快捷的乘車路線。 最初同事們都努力伸出援手,包容這位特別的新同事,凡事解釋清楚,每事多走一步。 據說有回阿華沒戴眼鏡獲讚「靚仔」,自此經常不戴眼鏡工作。

社區共融

黃博士教授高功能自閉症學生多年,一直認為他們的同理心較低。 譬如老師某日情緒低落,別人會主動問候,學生卻看不出來。 可是來到自在劇場,自閉症觀眾都會為台上種種拍手歡呼,甚至落力唸咒語幫助主角渡過難關……那些在生活中抓不住的、微小的社交線索,經由舞台表演放大了,把患者的同理心也呼喚出來。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