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小童發燒2023全攻略!內含小童發燒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同時,不同的探熱方式對發燒的定義也略有不同,例如探耳及脷底是37.5℃,腋下則是37℃,額頭為35.6℃,探肛就是38℃。 罹患中耳炎、肺炎、猩紅熱、化膿性扁桃腺炎、泌尿道炎等感染性疾病,經治療後雖不再發燒,但仍應遵照醫囑服用整個療程的抗生素,不可自己停藥以免降低療效。 耳溫槍是利用紅外線偵測來測體溫,因此測量時要拉直對準耳道、測到血管才會準確,但因新生兒的耳道狹窄、耳溫槍的測頭常無法完整地放入耳朵裡,影響測量數據,建議3個月後的小朋友使用較佳。 是新生兒最常採用測量體溫的方式,屬人體核心溫度,因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且測量肛溫時最不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較能測出新生兒正確的體溫。 發現寶寶發燒了,趕快拿出小林退熱貼貼在額頭處,冰涼的觸感能讓孩子比較舒服。

對此,小兒科醫師陳木榮提出6點提醒,告訴大家燒了又退其實算合理,「這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打仗的過程」,醫生比較怕孩子「高燒不退」,發燒超過5天以上要小心川崎氏症。 小孩發燒常伴有其他病徵,例如食慾不振、缺乏精神、易累,又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導致咳嗽、鼻耳不舒服,或是引發腸胃炎屙嘔問題,嚴重甚至會出現皮膚變化,例如出疹或水痘。 小童發燒2023 家長亦要留意病童的體溫是否上升得太快,或出現腦膜炎的症狀,例如神情變得呆滯、情緒失控、變得暴躁、不斷哭泣、抽筋,嚴重的會令病人缺氧甚至腦細胞壞死。 由於持續發燒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狀,孩子如求診及服用藥物後仍持續發燒,家長應帶孩子往見同一醫生覆診,讓醫生可因應孩子的病情變化改變治療方法,或安排進一步檢查。

小童發燒: 寶寶發燒,就醫時機

他提醒家長一定要做好降溫,不要一直抱著不放,風扇和冷氣是可考慮,但家長自行決定,因現時發燒好可能是covid-19,一旦用了就可能導致全家感染。 小童發燒 發燒生病是小孩成長的必經過程,在台灣,醫療資源發達,建議發燒就立即帶家中孩童去檢查狀況,因為有些病毒徵狀越即時發現越容易治療,對於醫生來說,如果病情拖延得越久,在診斷上的難度也會提高許。 傳統上,我們會用水銀溫度計在肛門探熱,但這個方法對許多家長來說不太方便。

小童發燒

小朋友體弱多病,容易受病菌感染而生病,亦可能會因小病影響發展及成長。 而且,體溫往往會受到年齡、天氣、衣著、活動、疫苗接種、探熱方式等多個因素影響,我們在判斷自己或小朋友是否發燒時應考慮上述因素。 歐陽卓倫指,兒童發燒時,可先服用必理痛,除了退燒,還可幫助小朋友舒緩肌肉痛和喉嚨痛。 如果體溫持續升高,為避免同一款藥物服用過量, 可改用另一款在藥房無需處方亦可買到的Brufen服用。 他又提醒,兒童發高燒或會伴隨抽筋症狀,但就不會咬傷自己舌頭,因此家長無需放手指入其口腔,他建議在發燒的不同階段用不同方法退燒。 身體正在啟動免疫系統,所以體溫很高,但會覺得特別冷、還會發抖。

小童發燒: 兒童如有骨痛又加發燒,家長不應掉以輕心以為是發燒長高的正常現象,應盡快見醫生檢查清楚。

吳醫生表示,發燒容易引致缺水,故此家長要確保孩子飲用足夠的開水,宜較平日多10至20%,例如年幼的孩子要飲4至5杯開水,10歲兒童就要喝約10杯,維持每日小便6次左右。 同時,還要確保孩子吃得夠,胃口不佳可以液體營養液補充。 此外,維他命C及D對抗病很重要,前者可經由每日進食兩份水果攝取,後者則要透過進食深海魚或補充劑攝取。 小童發燒 小童發燒 手腳暖了身體就暖了,幫孩子做好保暖,避免他們吹風受寒。 穿上足夠的保暖衣物是基本,尤其現在冷氣團來襲,天氣忽冷忽熱,或者一下氣溫降好幾度,小朋友對於冷熱感受沒有家長靈敏,常常冷了也不見得會說。

  • 本港兒科醫生歐陽卓倫表示,一般小童體溫達到39.5攝氏度,才屬於發高燒,若體溫在38至39.5度之間,只需口服必理痛等退燒藥即可。
  • 塞肛藥中分低燒、高燒兩種,難以餵藥的新手父母不用過於擔心。
  • 其實只要小孩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精神佳,即使體溫39度,也沒有需要一定要退燒,除非孩子曾有過熱痙攣,否則不必採用太多的退燒措施。
  • 小朋友一旦發燒,應盡快看醫生,醫生會根據小朋友的身體狀況處方口服退燒藥及塞肛退燒藥,並跟隨醫生的指示服藥。
  • 這樣能令小朋友感到舒服一些,而又能幫助散熱及保持身體有足夠水份。
  • A6:這是典型熱痙攣的表現,熱痙攣顧名思義是發燒加上痙攣的症狀,好發於6個月至6歲的小孩,除了痙攣及發燒之外沒有其他明顯症狀者稱之,一般痙攣時間短暫,少會持續超過15分鐘。

若家長懷疑小朋友染病,吳醫生稱,可以替他們進行快速測試。 取樣前要注意先清走鼻垢,然後將採樣棒輕力以垂直向下的方式放入鼻腔,轉一圈後取出即可。 放入採樣棒時切忌用力向上「撩」,有機會碰到小朋友鼻骨致疼痛。 除了四肢抽搐外,患者還會出現失去知覺、眼球反白、口吐白沫、無法吞嚥口水及大小便失禁等病徵,一般熱性痙攣患者在5至10分鐘內便會抽搐完畢,其後將會有好一段時間感到疲累、四肢乏力,因此他們需休息一下。 小童發燒2023 使用肛溫電子體溫計前需先清潔,可用肥皂水清洗或酒精擦拭體溫計,但切勿使用熱水或整支體溫計泡在水中,容易造成損壞。 另外,還使用阿斯匹靈及其他抗凝血藥物治療川崎症。

小童發燒: 孩子發燒是否代表病情嚴重?是否應該用退燒藥?

請注意,藥物只能幫助緩解症狀如疼痛或發燒等,但不會加速康復。 小童發燒 當血氧儀顯示血含氧為95%或以上,即代表病人身體狀況較穩定,家長只需定時用血氧儀為子女(如早晚一次)監測,便可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 有些血氧儀還可連接手機,方便家長搖距監察,或分享數據予家庭醫生診症。 流感與一般感冒病原不同,感冒主要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流感則是流感病毒引起。

  • 例如寶寶在燒退了的情況下,精神不錯,會對您笑,會玩耍,交流,喝水或食慾都正常等,而不會哭鬧不止而無法安撫,便可晚上先觀察溫度,第二天再帶寶寶去看醫生。
  • 因此要謹記,孩子高燒時不需過分擔心,低燒時也不能掉以輕心。
  • 使用藥物退燒的做法涵蓋口服、肛門塞劑、注射針劑等,目的在於把身體中樞的溫度降低。
  • 一般孩子的體溫會比成年人再高一些,如果穿太多、天氣太熱、環境溫度高、洗完熱水澡,有時的體溫也會超過38°C,建議調整室內溫度、減少衣物或被蓋,讓孩子稍加休息後,再量一次體溫,若因此降溫,就只是「體溫過高」而已。
  • 退燒可以減緩這些症狀,所以,一般的建議是當體溫超過38.5℃時就可以給予退燒。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分享除了新冠肺炎之外,也遇到其他不少高燒的原因,有持續高燒4天,快篩一直陰性的小孩,後來看了嘴巴發現牙齦腫脹、有小膿泡,才發現是「皰疹性齒齦炎」。 他也提醒,若小孩出現發燒超過41度、嘔吐、意識不清、抽搐、步態不穩,一定要趕快送急診。 發燒並不是一種疾病,但是當引起發燒時,乃是提醒我們身體需要注意了。 即使一些疾病會引起高燒,但高燒並不是意味著疾病很嚴重,有些輕微的疾病也會引起高燒,而一些嚴重的疾病卻只會引起輕微發燒,多觀察小朋友的活動力與感覺不舒服之程度,比只看發燒程度是更有意義的。

小童發燒: 幼兒常夜醒哭鬧 醫師:先養成好睡眠習慣

發燒時,身體會增加產生抗體、提升吞噬細胞作用、加快循環系統速率,以幫助抵抗入侵的病原體,這情況下,體温一般會在38.5°C – 40°C / 101°F – 104°F之間。 這樣能令小朋友感到舒服一些,而又能幫助散熱及保持身體有足夠水份。 小病人體溫到達預定溫度後,上述的不舒服會減少很多,看起來懶懶的是正常的,馬拉松跑完總是要休息一下的。 我們會使用你的個人資料來支援你在本網站中的使用體驗、管理你的帳號存取權,以及用於隱私權政策中說明的其他用途。 下次面對心肝寶貝發燒時,爸媽們不但能有正確的觀念與心理準備,也可因此減少慌亂就醫的機率、或於看診時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您可隨時從我們網站的Cookie聲明中更改或撤回您的同意。

小童發燒

因此要謹記,孩子高燒時不需過分擔心,低燒時也不能掉以輕心。 顏俊宇說,其實看診時,他也替小朋友很緊張,因為真的不知道哪些人會遇到重症、遇到腦炎,只能不斷叮嚀爸爸媽媽前兩天密切注意,是否有發燒超過41度、嘔吐、意識不清、抽搐、步態不穩,有的話一定要趕快送到醫院急診。 適當使用水枕、退熱貼:當小朋友已經出現高溫、發燒不舒服時,可適時地運用凝膠狀退燒用貼布、水枕等工具來減輕發燒所帶來的不適,但使用時需留心,應避免滑落至小朋友口鼻部位,以免造成窒息危險。 另外也有父母會使用傳統的冰枕包毛巾來替小朋友退燒,但許多小朋友無法適應長時間使用帶來的冰涼感,因此建議可用水枕替代。 她一步強調,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至於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份憂心。

小童發燒: 小朋友感染新冠死亡「不尋常」 注意腦炎等併發症率

量測時,需注意肛門附近是否有傷口,以防感染發生,量測時維持固定姿勢不亂動,以免造成肛門受傷。 小童發燒2023 另外,幫1歲以下的孩子量測前,建議先在溫度計的水銀球端塗上凡士林,以防傷到寶寶稚嫩的肌膚。 一般來說,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病症,病程在3天至1週內會痊癒,如果發燒超過1週還沒退,或是燒退了之後,其他症狀(咳嗽、嘔吐、腹瀉)還持續存在,建議返診檢查確認原因。

小童發燒

馮偉正提醒家長,遇上緊急痙攣應先保持冷靜,避免採用民間偏方,並讓小朋友保持側卧的姿勢,將口微微側傾。 這種做法可以令小朋友口中的唾液從嘴角流出,也可以令舌頭向前,使氣道暢通。 這波本土疫情波及不少嬰幼童,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兒童重症累計25人,其中有14例腦炎、6例肺炎、2例敗血症、1例哮吼、1例家中死亡和1例共病腦腫瘤。 25人中已有10人死亡,包括5例腦炎、2例肺炎、1例敗血症、1例家中死亡和1例共病腦腫瘤。 [NOWnews今日新聞]近期較無明顯的冷空氣或鋒面影響台灣,中央氣象局指出,因此各地未來一週天氣都較為穩定,不過明日至下週一(3/4至3/6)的清晨,部分地區還是會受到「輻射冷卻」的影響,出現攝氏1...

小童發燒: 嬰兒發燒退了又燒怎麼辦?

本文章內容由 廖永熙醫生 Dr. Jacky Lio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3 月 9 小童發燒 日,本港共錄得逾 50 萬人確診新冠肺炎。 患者當中 0 至 9 歲兒童佔約 2 %,10 至 19 歲兒童及青少年亦佔約 2 %。 仍在餵哺母乳及配方奶粉的嬰兒或兒童,最合適的飲料就是母乳或配方奶粉,而清涼及經烹煮過的開水亦可以作為水分補充。

「寶寶生病通常都是以症狀治療為原則,但若症狀持續超過1週,例如燒退了,但咳嗽還沒好,有可能會演變成支氣管炎。 不過,劉明發醫師提醒父母,由於新生兒免疫系統還未發展完全,因此,如果有發燒症狀,只要超過38℃都應該要立刻就醫。 小童發燒2023 至於穿更多衣服將汗悶出是絕對不建議的,也不建議將孩子的全部衣著脫去以利散熱,較適當的方法是保持適當的衣著,避免過熱或過冷的環境。 持續低燒也可能是慢性炎症引起的,炎症消下去就會好了,再配點消炎藥吃效果更好。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