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鼻腔腫瘤2023介紹!(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鼻腔腫瘤

對較小腫瘤,可應用鼻竇內窺鏡技術,不僅能完整切除腫瘤,還可保留鼻腔生理功能。 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明星既罹患淋巴癌,讓公眾的視野集中在了淋巴癌這種病上。 非小細胞肺癌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0%~85%,小細胞肺癌占15%~20%。 鼻腔腫瘤2023 放射治療作為其治療的重要手段,包括根治性放療、姑息性放療、減症性放療以及預防性放療等。 鼻腔腫瘤 鼻咽部位於頭顱中央,與鼻竇、顱腔相隔,當鼻咽癌腫瘤侵犯到鼻竇、腦膜或顱腔時,便會造成頭痛現象,此種頭痛通常是單側性。 它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除了前面所說的種族、地區及性別因素外,遺傳因子也可能相關,患者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遠高於一般人。

答:晚期患者的治療是以化療為主,放療可以針對化療不敏感或明顯殘存的腫瘤部位進行治療。 本病好發於中青年的男性,男女比例約為3:1,平均發病年齡大約40歲,但臨床也可見於老年和兒童患者。 鼻腔腫瘤 一般認為NK/T細胞淋巴瘤發病與EB病毒感染有關,侵襲性強,病程較短,如不及時診治,臨床進展迅速,只有6-12月的生存期。 由於本病發病具有很強的區域性,中國醫生對於本病的診治具有更多的實踐經驗。

鼻腔腫瘤: 早期鼻腔NK/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

對於早期鼻咽癌,除了體外放射治療再加上鼻咽腔內近接治療,是否增加局部控制率仍有待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鼻腔腫瘤2023 由於本病早期無特異性表現,常因鼻塞、膿涕、鼻衄等被誤診為"感冒"、"鼻炎"或"鼻中隔偏曲"等,因此本病的診斷除了依靠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外,最重要的是獲得病理學依據。 由於腫瘤細胞常侵犯小血管,導致腫瘤組織出現缺血性壞死,活檢組織常報告為"慢性炎症組織",病理學陽性率低,所以臨床上部分患者需多次反覆取材,最後才確診為本病。 放射線照射是治療鼻咽癌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但與所有癌症治療一樣,仍不免有少數復發的現象。 局部復發的鼻咽癌,再度體外放射治療國內仍然約有 15 ~ 35%的五年存活率,但是第二次的放射治療很可能造成較嚴重的放射線傷害,因此病人需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

病理以鱗狀細胞癌最多,腺癌次之,另有少見的基底細胞癌、淋巴上皮癌、嗅神經上皮癌、惡性黑色素瘤及肉瘤等,預後不佳。 原發者多見於鼻腔外側壁、鼻底及鼻中隔,繼發於鼻竇者,其原發部位臨床常難確認。 鼻咽部位於頭顱中央,隔著堅硬的顱底骨與顱腔隔開。 但在鼻咽部周圍有血管與神經通道,鼻咽癌腫瘤細胞常沿著這些孔道侵犯到顱腔內,造成上述之頭痛現象,或甚至侵犯腦神經引起其功能障礙。 如第五腦神經 (三叉神經) 受損,便會造成臉部皮膚感覺麻木;如第六腦神經 (外展神經) 受損,便會造成眼球運動障礙而產生複視現象。

鼻腔腫瘤: 癌症百科

至於嚴重的晚期副作用,如軟組織壞死、骨骼壞死、局部腦組織或脊髓受損,則較少發生。 鼻腔腫瘤2023 鼻腔惡性腫瘤手術進路,一般主張鼻側切開,因其視野寬闊,可以同時切除累及上頜竇和篩竇之腫瘤。 鼻腔腫瘤2023 近年推薦面中部掀翻術,具有與鼻側切開同功效果,但無面部畸型。

鼻腔腫瘤

經正規方式治療以後,病人多數能夠恢復,而回去工作。 台灣鼻咽癌之早期診斷率以及治療成績,如今在世界上是相當突出而有名的。 治療後,少數病人可能復發,所以定期追蹤檢查是必要的。 鼻腔腫瘤 和其它侵襲性淋巴瘤以化療為主的治療原則不同,鼻腔NK/T細胞淋巴瘤對放射治療敏感,對化療較不敏感,放射治療是本病主要的根治性治療手段。

鼻腔腫瘤: Heho News 健康新聞

體外放射治療劑量約 70 ~ 74 Gy,每天1.8 ~ 2.0 Gy,治療7至8週。 單獨放射治療之存活率約30 ~ 50%,第三期比第四期較好。 局部復發與遠端轉移是治療失敗的主因,因此合併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以提高治癒率,是目前國內各大醫學中心的重要研究方向。 約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之病患在確立診斷時已有頸部腫塊,這是因為鼻咽部具有豐富的淋巴管道,癌細胞很容易經由這些淋巴管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或全身其他各處,如骨骼、肺臟、肝臟等。 鼻腔腫瘤 腫瘤局限者,可行單純放射治療,其5年存活率可達75%以上。 腫瘤浸潤較廣者,宜採用根治性切除加術前或術後化療、放療等綜合方法,5年存活率也可達到40%~50%。

鼻腔腫瘤

部份晚期鼻咽癌病人,可考慮使用一天兩次或多次之放射治療 (hyp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可提高放射治療之劑量,並減少神經組織之延遲性傷害。 其局部控制的效果是否優於一天單次之治療,目前亦無定論。 少數的病人在治療後 2至3個月仍可摸到殘餘之頸部腫塊,此時可考慮進一步治療或觀察。 有效的治療,來自於正確的治療方針,而方針的選擇,卻有賴於確實可靠的診斷與病灶範圍的認定。

鼻腔腫瘤: 健康管理

惡性淋巴瘤臨床上多以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組織增生,尤以淺表淋巴結腫大為特徵,常伴有肝脾大,晚期有貧血、發熱和惡病質表現。 一、 何杰金氏病1、治療原則(1)ⅠA、ⅡA期:以放射治療為主,若有大的縱隔腫塊,應當採用化療與放療綜合;病理若為淋巴細胞消減型,應採取全淋巴結放射。 鼻腔腫瘤2023 (2)ⅠB、ⅡB期:一般情況採用全淋巴結放射,或採用聯合化療。 (3)ⅢA:單純全淋巴結放射,也可次全淋巴結照射+化療。

鼻腔腫瘤

鼻後鏡檢查是利用壓舌板壓住受檢者舌部,再將一小鏡子放置於口咽部深處,檢查者利用燈光與頭鏡來檢視鼻咽部。 而鼻咽內視鏡是一種特殊的光學儀器,直接由前鼻孔放入,經過鼻腔直接檢視鼻咽部。 鼻腔腫瘤2023 鼻咽內視鏡可分為軟式或硬式,前者較舒適,而後者則較方便做鼻咽切片。

鼻腔腫瘤: 診斷

有時候轉移到頸部的淋巴腺已很大,但原發部位仍很小,因此初次鼻咽切片結果仍未找到腫瘤,少部份病患可能因此需要兩次以上的切片才證實有惡性腫瘤。 鼻咽切片通常採用局部麻醉方式,經由鼻部夾下懷疑的組織送病理檢查,如腫瘤很小或位置特殊時,最好在鼻咽內視鏡監視下操作,必要時需要重複切片才能得到診斷。 鼻咽切片是診斷鼻咽癌必要之檢查,通常不太疼痛或出血,也不會造成癌細胞擴散或轉移。 有上述一項或多項症狀之病人,應趕快找耳鼻喉科醫師診察,耳鼻喉科醫師可用常規之鼻後鏡或鼻咽內視鏡觀察鼻咽部。

鼻腔腫瘤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