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聽到「醫管系」多半會認為「啊!那就是管醫院的嘛!」,但實際上醫管系並沒有他的系名所描述的那麼簡單,每間大學的醫管系所專攻的領域也大不相同,有的專攻會計、有的專攻管理,而中山醫的醫管系則什麼都「攻」。 生命離不開「生老病死」,由出生一刻,依循人生定律,努力讀書、找份好工、成家立室、生兒育女、儲蓄防老……。 可是,疾病一環,永遠預估不到,往往在你不防時來臨,可是,卻又未能切切實實地預防及治療。 張琛醫師指,人一生中最重要是「懂得選擇醫療方案」,在患病時採用中西醫合併治療,再配合飲食營養及運動方案,讓療效更佳。 《健康動力》雜誌誠邀註冊中醫師張琛及註冊營養師潘德翹,在「中西合璧、活得出色、食得招積」醫學專題講座中,為大家詳細講解及分析,講座中更教導簡易操,以及贈送健身禮物,讓與會者更懂得養生之道。
我是個行動力極強的人,任何不會的東西我都會想盡辦法去學,在面試前我認真研究了一下行銷相關資料,我沒有辦法接受主考官說「沒有學過行銷,那你怎麼知道行銷要做什麼」。 那天面試完,我哭著走出微軟辦公室,心中充滿著不甘,但卻也無可奈何,只能打給好友哭訴後再打起精神繼續振作。 張琛中醫 回到台中後過了幾週,我收到微軟第三次的面試通知,這次微軟告知我面試的項目是行政助理,思量了一夜我選擇回絕。 與其用一年的時間去做未來進醫院實習同樣的行政工作,那不如花我最後一個暑假加強自己的不足,因此我開始研究起國內外的研究所入學考試,同時增進自己的外語能力,也去台灣的各地走透透體驗風俗文化,不讓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張琛中醫: 醫療援助計劃支援新型生物製劑 助牛皮癬病人重獲新生
「我們香港的中醫藥界是很有信心的,也可以說都準備好了。」張琛表示,此前曾建議政府可參考內地經驗,在香港的方艙醫院建立一套治療用藥準則,為患者提供中醫藥治療,然而遲遲未見政府採納。 張琛中醫 她表示,就算政府的方艙醫院不請中醫同行去治療患者,本港中醫師們已經在私營執業時日日對着很多輕症或中輕度患者,在技術及經驗上,都已經累積一定應對經驗。 如要接受癌症治療,就要終止懷孕;但如果產下孩子才開始治療,又要面對癌細胞擴散的風險,這位媽媽面對了人生的最大交叉點。
至於將來中醫課程需否作出調整,張偉麟認為中醫院啟用後,整個中醫藥體制將有積極演化,料大學課程亦隨之改變。 的確如主管所言,醫管就是個學習範圍無邊無際的科系,舉凡跟醫院相關的任何事務都須要學習,而不單只有平常上課那些制度、管理、品質、財務層面。 一間醫院要順利運作,仰賴每個堅守岡位的行政人員和在第一線為病患服務的醫事人員。 在醫工處的學習,也讓我漸漸對一間醫院的水電雜支、採購項目、經費控管、工程申請等部分開始有些微了解,有時會聽聞其他課的技術員講起醫院的機電項目、跟副主任實地巡查醫院的各樓層並發掘問題解決改善、也可以翻閱企業最隱密的合約了解醫院的概況。 第一天報到時自己難以接受,心想:「為什麼其他學校的學生可以進人資、公關、會計去實習,但我和我同學卻只能去醫學工程處?醫管和醫工根本八竿子打不到邊啊!」一個禮拜後,主管的一句:「醫管就是什麼都要學、什麼都要會,這樣才能管理醫院!」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 自此,我開始認真學習醫工處的行政處理、用心看主管做的每一件事。
張琛中醫: 大腸癌一二期存活率高 及早發現治療是關鍵
總統府表示,國防部長邱國正第一時間向總統報告後,總統對人員傷勢至為關切,並指示全力協助救治,務必給予最完善醫療照顧,並釐清肇事原因。 據了解,4名傷患中張姓傷者燒燙傷面積達85%二度傷燙傷,陳姓傷者則達50%,2人傷勢最為嚴重,所幸目前都意識清楚。 我喜歡醫療,是因為從醫療中我看到人與人的關係及感情,亦幫到人。 張琛不諱言,香港無論人工、 地租各方面都成本太高,對發展中醫藥是一大阻礙。 「做中醫藥不是投機炒賣,過程不能有絲毫馬虎。你想想炮製一劑中藥要經過多少流程,藥單由門診交來執藥,反覆核對、控制爐火、包裝運送。每劑才百多元,利潤只有十元八塊。」由於德善堅持選用最好的原料,唯有將規模做大,薄利多銷才能盈利。 統一股權後,花了一年時間重整公司架構,準備出擊時,卻遇上2019年社會運動,2020年世紀疫情。
中科院指出,九鵬基地推研廠上午10時執行組合推進劑製程餘藥銷毀作業,因不明原因發生燃燒。 現場計有4名作業人員,身體分別受到30至80%燒燙傷,已立即送醫救治。 已編組專案小組,全力協助受傷人員就醫、家屬聯繫慰問等工作。 有關肇事原因及責任,將編組工安等相關單位,全面深入鑑定調查。
張琛中醫: 香港文匯網
香港人除了每日關注疫情發展,近日又多了一個關心的人:衛生防護中心主任張竹君。 從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這位幾乎與在台灣爆紅甚至傳出競選下任台北市長熱門人選的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一樣,會在每日下午政府新冠疫情例行記者會見到的身影,成了全民最熟悉的人。 張琛中醫 張琛中醫2023 2020年2月8日至4月19日,張竹君連續72日出席每天的例行記者會,首度引發公眾對她的關注。 他又透露,業界正就中醫師專科化探討,而中醫院亦將可配合中醫專科發展,並正着手制定一年兼讀制的中醫護理銜接課程內容,料明年可完成並交予院校承辨。
現時德善旗下德譽製藥的中藥產品都是由張琛行醫多年的經驗方研發而成。 「中醫經驗方很有價值,最少要有一千幾百人食過有效,才可以用來製成產品。」她希望日後產品可以用中成藥名義在大灣區註冊。 回想創業路可謂荊棘滿途, 二千年張琛以全副身家十萬元創立德善堂中醫診所,遇到第一個困難是家人反對,質疑她未畢業、無經驗,不應貿然創業。 「我個人好固執,我跟他們說,如果我啲藥無人食,我自己食晒佢!」成功在於你是否願意破釜沉舟,這是她一直的座右銘。 半工讀期間,她曾到旺角區的小型中醫診所工作,負責執藥、跟房、拔針,「那時肯做便有機會,從中學習到不少中醫知識!」不久,她還未畢業,已大膽為朋友看症,由於效果不俗,遂以表列中醫身份在家開診,賺取學費、生活費。 有價值的藥方應該流傳下來,否則今天也不會有六味地黃丸、八珍湯和小柴胡湯等中藥古方。
張琛中醫: 懷孕五個月確診大腸癌 中藥保胎增抗癌力
「你都不知什麼是快樂,便不會知什麼是不快樂!」這種成長背景,煉就了她硬淨、堅持的性格。 「但是我們不可以原地踏步,不可以在公共衞生政策上或中醫參與不再去行出多一步,需要去改變以前一些固有的天花板。」張琛說。 嶺南大學留意到陳雲在社交媒體上涉及侮辱衛生防護中心官員,並呼籲他人到嶺大投訴。 嶺南大學現嚴正聲明,嶺大早於2016年8月已經終止陳雲的教職,此後陳先生與嶺大並無任何關係。 三年來,我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參加無數個校內外活動、協辦了許多社團活動,父母不在身邊也使我常常督促自己該認真學習,對自己的學業負責。
以往股東分歧的經驗令她明白,自己對中醫有情意結,但投資者往往只對搵錢有情意結,未來幾年會採取穩紮穩打的方式,先發展成為香港中醫藥的龍頭,然後謀求海外大展鴻圖,並計劃2023-24年上市。 二千年創立時,德善堂只是一間前店後居的小診所,發展至今天擁有中醫門診、健康管理、健髮、製藥四大業務;當日只有張琛一人一腳踢,今日團隊已有二百多人。 張琛中醫2023 童年孤苦,惟有貓作伴,自此張琛愛上貓,迄今共養過30多隻。 作為醫師經常面對生老病死,貓一生短短十多廿年,生離死別亦成為常態。 張琛中醫2023 「現在班老人家走了,家中只剩下四隻,覺得好像很少,又想入番一兩隻。」不用看診,也知張琛患有貓奴常見的囤貓症。
張琛中醫: 大腸癌專題|行醫22年 張琛中醫師推薦腫瘤患者醫癌先醫心 與病者攜手共度生命難關
德善醫療集團有限公司(連同各附屬公司簡稱“本集團”)是香港擁有優越信譽的醫療集團之一。 本集團於2000年在香港正式成立,核心業務為中醫醫療服務,以及提供其他相關服務。 隨著集團的快速成長,業務的發展,本集團已將業務延伸至中醫及專科醫療、個人健康護理、醫學診斷、中藥健髮、中藥製品等其他領域。
- 現場計有4名作業人員,身體分別受到30至80%燒燙傷,已立即送醫救治。
- 同時,學校也強力建議學生多元學習:修習雙主修、輔系或學程等課程。
- 我是個行動力極強的人,任何不會的東西我都會想盡辦法去學,在面試前我認真研究了一下行銷相關資料,我沒有辦法接受主考官說「沒有學過行銷,那你怎麼知道行銷要做什麼」。
- 1974年上海出生,上山下鄉, 母親落田工作,便把她放在田埂的菜籮筐內。
其實,中西醫合璧治療,可以互相融合,病人在發病初期,大多會尋求西醫檢查斷症及治療,醫生會針對疾病而處方藥物,可說是「下游」治療,即「有病治病」。 而中醫則屬「上游」,以治未病及調理為主導,中醫師全方位處理五臟六腑的問題,透過中藥及手法治療身體各處毛病,既治標又治本。 以高血壓為例,病發初期血壓度數不太嚴重,可透過中醫治療及健康生活態度,毋須服用西藥,也有機會扭轉局勢令機能恢復。 張醫師認為能夠得到「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的「卓越企業管理獎」,以及今天擁有的一切,都要感謝自己作為一位中醫師的身份。 特別她的公司作為醫療最前線,這一年面對疫症肆虐全球,如此困難的環境下,仍能帶領公司全體成員上下一心為病人服務,是作為老闆最感到驕傲和光榮。
張琛中醫: 中醫專科診所服務∣德善堂中醫
年輕時因為宗教原故而認識到中國傳統療法,張琛中醫師被中醫學的療效和理念所吸引,決定投身中醫界,並由經營中醫診所開始。 在行醫的數年間,張醫師累積了不少經驗和客户,在眾多病例中,她留意到內外科、婦兒科、脫髮及心血管疾病都屬於非常常見的疾病,對相關醫療服務的需求自然較高,因此她期望開設這些類別的專科,能夠將資源更集中,有助提升專業治療質素和讓更多病人受惠。 同時,學校也強力建議學生多元學習:修習雙主修、輔系或學程等課程。
起初自己難以接受這個事實,我依然對政大廣告系懷抱憧憬,父母也找了許多廣告從業人員告訴我這行業的辛酸血淚,企圖說服我選填非傳播類系別。 到她在銅鑼灣開診時,在前店後居的單位內養了三隻貓,病人在大廳候診時會和貓玩以打發時間。 其中一隻叫波波的波斯貓最得張琛寵愛,診症時會跳到桌上搗蛋。
張琛中醫: 大腸癌一二期存活率高 及早發現治療是關鍵
要壯大發展,下一個目標是衝出香港,在大灣區開設中醫院,以中醫藥為主,輔以西醫技術,選址可能在澳門、深圳、珠海這些較一線及鄰近香港的地區。 雖然要面對內地中醫院激烈競爭,但她相信,德善來自香港,有品質、信譽的優勢。 張琛中醫 居士與張琛投緣,知道她家族有中醫淵源,察覺她心夠定,有做中醫的品賦,鼓勵她從醫。 那時適逢特首董建華提出中藥港概念,院校多了中醫課程,之前從未想過讀中醫的她,於是在1999年報讀香港大學校外進修部的中醫學位課程。 德善醫療集團由張琛於2000年一手創辦,目前是香港罕有具規模的私人中醫藥企業。 在張琛眼中,德善業務規模愈做愈大,意味救的人愈來愈多,福報也會愈來愈大,而這些善緣的出現全因一位佛堂居士。
張醫師指三高病人對於能夠減少,甚至無需使用西藥便能幫助病情感到非常高興。 他們更透過內部培訓去協調中西醫師的會診形式,達到互相尊重並各自發揮所長。 張琛舉例,如醫管局或醫院接收病人治療需求後,需經過一些中醫界組織,再讓中醫師自願參加,當中涉及到行政、物流、派藥、是否收費等若干環節,很多行政工作及細節不清晰。 除了爆疫的院舍外,社區亦都需要中醫的介入,無論在預防,或感染初期甚至輕症治療階段,中醫都能貢獻一份力量。
張琛中醫: 陳宇傑 註冊中醫師
記者陸續訪問了社區幹事、醫護、義工等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面對疫情,他們百感交集,疲憊卻又充滿鬥志,讓我們一同聆聽,來自抗疫前線的心聲,分憂解憂,同心抗疫。 至於護士現行仍以西醫為訓練基礎,張偉麟透露,有機構正制定中醫院護理銜接課程內容,於護理基礎上加添中醫理念、中醫治療等元素,相信會屬一年兼職課程,料明年可「出爐」,屆時將邀請不同院校承辦,予登記或註冊護士入職前後接受中醫護理訓練。 張琛中醫2023 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直言,本港中醫師數目足夠應付需求,惟暫得內科、骨傷科及針灸科3個中醫專科,中醫院設內外婦兒骨針6個專科,形容本地中醫專才闊度、深度亦不夠;故計劃待醫院開展後邀請特定專病的內地專才,以臨時註冊安排,到中醫院任訪院中醫師。 德善堂中醫由資深註冊中醫師駐診,各醫師均具備政府認可資格,並擁有豐富臨床經驗。 本著精益求精的宗旨,診治過程務必耐心聆聽,結合傳統中醫學及現代醫學,為患者作出適當診治。
在這忙碌的一年中,我發現我最喜歡做的事是「和人對話」,尤其是行銷這部分,在上過醫療行銷之後使我對這門學科深深著迷,甚至在實習醫院發文學校來通知實習科別前,心中默想自己可以到公關或企劃之類的單位。 升大三後,我接下了系學會的職務,同時肩負附中山校友會會長的重擔,而系上也為了讓學生順利實習在大三安排許多必修課程。 大三這一年,活動一個接著一個辦、籌會一個接著一個開、課一堂接著一堂上,每個禮拜都在上課、開會、辦活動中度過。 我遠離了台北、遠離了家人、遠離了朋友、遠離了舒適圈,到了一所靠近烏日、校園周圍近乎「鳥不生蛋」的大學。
張琛中醫: 大腸癌專題|腫瘤中醫推薦:張琛中醫師倡导醫癌先醫心,與病者攜手共度生命難關行醫22年
中科院表示,早上進行餘料銷毀,當時為多名弟兄在室外作業,卻因不明意外狀況大規模燃燒,共4位被燒燙傷,目前正送醫治療,後續會完成傷勢及狀況說明。 張琛對於中藥的記性極佳,幾百種藥的藥性瞭如指掌,因此敢於用藥。 這種「中醫基因」也許可追遡至母系祖上韓半池,韓為百多年前清末名醫,師承光緒皇帝御醫陳蓮舫,次子韓鳳九同為中醫,父子於江浙一帶享負盛名。 她聽母親憶述,文革時為怕被搜到醫書,要在家中挖穴深埋,埋不了的便當柴枝燒毀。 「你想想有多少靈驗的中藥經驗方,因此而失傳!」張琛不禁流露黯然的神色。 家人零支持下,她在銅鑼灣租下千多呎的三房單位,一間做睡房、一間做執藥房、一間做針灸房, 大廳用來診症。
她解釋,許多醫師雖有懸壺濟世的心願,但救的人始終有限,因此有流「方」百世的宏願。 「針對中醫藥抗疫,其實我們之前都呼籲過需要有中央統籌,集合各界的力量,而不是單打獨鬥。」張琛指,香港中醫界別分得比較散,所以政府通過中央指揮、調配資源,再綜合製作指引的話,才能讓中醫界參與救治行動時更有效果。 第二期由於癌細胞從腸黏膜入侵至腸的肌肉層,或需做化療,腫瘤中醫師推薦患者可煲黃精人參雙升湯飲用,尤其適用於化療後紅白血球指數下降的病人。 張醫師回憶道,約七、八年前,有位40歲出頭的病人原本是找她看婦科,到懷孕五個多月時,突然出現異常腹痛及嚴重便秘,婦科檢查後卻無發現。
張琛中醫: 張琛中醫師
〔記者蔡宗憲、陳昀、吳書緯/綜合報導〕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九鵬基地,因為地處恆春半島東南隅山區,平常飛彈射擊任務神祕,稍早驚傳4名人員嚴重燒燙傷送醫,其中張姓傷者燙傷面積達85%,情況相當危急。 家人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令病人做更多的事情,如服用補健品、補充劑、中醫、西醫、自然療法…用盡一切方法,很怕自己做得不夠多。 張琛由早期主攻婦產科,解決女士不孕、婦科疾病問題,到後來創立「德善堂」中醫診所,倡導中西醫結合的「精準中醫」治療理論。 在中醫辯證的基礎上,加入西醫病理及病源體系作參考分析,將兩套醫學取長補短,造福病人。
- 張琛醫師指,人一生中最重要是「懂得選擇醫療方案」,在患病時採用中西醫合併治療,再配合飲食營養及運動方案,讓療效更佳。
- 她說:「能夠幫助到病人,就是作為一個醫生最有價值的時候。」這個信念,一直推動她進步,即使身兼女企業家身份,仍然堅持到前線行醫的原動力。
- 我遠離了台北、遠離了家人、遠離了朋友、遠離了舒適圈,到了一所靠近烏日、校園周圍近乎「鳥不生蛋」的大學。
- 昨日記者會,僅缺席兩日的張醫生,穿着深色衣衫,神情穩定回覆記者提問,獲網民良好評價的她,記者會直播期間,有過百網民留言,感佩她在丈夫病重期間仍以市民為先,其敬業樂業的專業精神令人敬佩,更感謝她數月來對全港市民的付出,紛紛為她加油打氣,希望她多多保重。
- 記者陸續訪問了社區幹事、醫護、義工等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面對疫情,他們百感交集,疲憊卻又充滿鬥志,讓我們一同聆聽,來自抗疫前線的心聲,分憂解憂,同心抗疫。
- 在中醫辯證的基礎上,加入西醫病理及病源體系作參考分析,將兩套醫學取長補短,造福病人。
- 她聽母親憶述,文革時為怕被搜到醫書,要在家中挖穴深埋,埋不了的便當柴枝燒毀。
- 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認為本港中醫專科資歷不夠深亦不夠闊,日後擬由私家中醫輪替到院提供服務,並會就特別專病邀請內地專才到院。
本港首間中醫主導的中醫院將於2025年啟用,首年聘50至80名核心醫護團隊,待全面開展服務後,醫護團隊增至約400人,包括兼職中西醫。 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認為本港中醫專科資歷不夠深亦不夠闊,日後擬由私家中醫輪替到院提供服務,並會就特別專病邀請內地專才到院。 除此之外,更讓我參與了醫工處的會議,了解醫院內我們不常看到的機電、修繕、工程、儀器等事務。
張琛中醫: 企業優勢
目前,特區政府除了在安老院舍推出免費中醫診療外,亦在竹篙灣隔離設施提供中醫會診服務。 在一些被「圍封強檢」的區域,也有居民陸續獲得國家捐贈的抗疫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及「金花清感顆粒」。 但是,張琛中醫師認為,特區政府現階段對於使用中醫應對新冠疫情的嘗試,還遠遠不夠。
張琛中醫: 抗疫前線心聲|註冊中醫師: 我們日日在診療新冠患者 中醫界早已準備好支援方艙
然而,大腸癌一期患者接受完手術後,需要臨時腸道造口,讓排泄物由此腸造口直接排出體外,令病人生活質素受影響,也會出現便秘、腹瀉、脫水等不良反應,腫瘤中醫師推薦患者以中醫藥進行調理、健脾袪濕、排毒。 特約報道|來自醫學世家的中醫師張琛,曾祖父為清末「江南神醫」,張琛其後也走上行醫之路,因醫術精湛吸引眾多名人明星光顧。 近十年她集中鑽研腫瘤科,見盡生死,更表示中醫推薦腫瘤患者宜「醫癌先醫心」,無論多麼昂貴的治療方式都比不上病人的生存意志,為絕望的癌症患者帶來生存希望。 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亦稱,將來三間院校的中醫學生,需有一半時間留於本港中醫院實習,了解本地特別病種,餘下一半時間則返內地臨床培訓,接觸更多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