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又一山人8大優點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又一山人

从事创作及广告行业超过30年; 他热衷于艺术及摄影, 专注社会状况之题材, 作品多次于香港及海外展出及获奖。 《凡非凡》為又一山人在現代城市生活的背景下重塑家的概念的攝影系列。

也为了做这张海报,又一山人去重庆大厦逛过好多次,海报上面有一本重庆大厦看更的签簿,这本签簿没有在电影里出现,是又一山人搜集回来的。 又一山人2023 在这三年,香港曾一度出现“爬山热”,越来越多人喜欢在周末去郊野徒步,登山远足。 “这些地方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之前并不是众人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大家可重新评估生活节奏和重点,终于发现原来生活不只在尖沙咀、在商场里,你还可以去西贡、去海边。 世人都觉得艺术从业者是个虚无缥缈的职业,像热血漫画中的主人公,大脑旁的灯泡一亮,灵感就源源不断。

又一山人: 時間的見證 / 又一山人 X 黃炳培 / 四十年創意展

專題從多角度去解讀土瓜灣,且以多張不同形式的地圖及插畫,呈現社區的多元面貌。 2012年,黃炳培以一張三座位梳化及茶几組成棺木,名為《無常》,此作品成為2012年香港當代藝術獎得獎作品之一[8][9]。 從葉因泉、呂壽琨、曾景文等資深畫家成於五、六十年代的水墨/水彩,來到當代的沈君怡、何倩彤、鄧國騫和Kori Song用畫作再想像,維港的光景面貌何止一種。 因為空間有限,城市不斷有新的建設,同時也有舊的景觀一直在消逝。 曾經如何重要都好,再巨大的地標都可以搬走及拆卸,依然是維港以至香港的宿命。

又一山人

“这是一个可以走路的城市,跟香港很不一样。 ” 又一山人总是从其他城市吸取养分来回看自己,以及香港。 这系列已20多年,至今仍持续着,红白蓝已成香港经典符号。 每年的红白蓝新作都代表了又一山人回应香港当下社会议题的方法,也表达出香港正面积极的精神。 此手制织毡运用了64种不同深浅的红、白和蓝色纱线及628组混合纱线织造而成。

又一山人: 攝影師吳文正早在2007年時便拍攝了「街坊老店」系列,三四百家傳統店舖中雖然部分已經結業,也有店主年邁老去,但在黑白菲林上,卻深刻記住了每個家庭,站坐在招牌下,一份尊嚴和自在。

他希望以此切分商业和个人创作,而红白蓝艺术便是其最具标志性的创作。 亚洲头号艺术盛事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已在本周开展。 时隔三年,香港再次面向国际旅客开放的大型艺术展会。 作为香港著名的艺术家、创作人,又一山人(Stanley Wong)当然不会缺席这一盛会。 这一次他带去的将是其红白蓝系列创作中的最新作品:《香港看字 / 红白蓝 // 又一山人2023 字言。字语》。

又一山人

新浪家居:你喜欢“捡破烂”,还做了一个展览,这是不是你观察事物一个特别的方式? 又一山人2023 我不会将生活和设计故意分开,生活各种各样事物的都可以看出美和灵感。 其实我捡垃圾不是为了创作,我不断拍红白蓝的照片时候,我没想过要拿它来做创作。 我只是感受它,接触它,投入它,直到我认为这些可以转化成信息时再开始创作。

又一山人: 我眼中的《 又一山人:从红白蓝说到传承》

求學時期雖不算太順利,但亦如願「入行」,開始了5年的設計工作;後來更進入廣告公司,嘗試製作、創作工作,每天工作近16至20小時,11年之間,由美術指導打滾至創作總監。 一系列地下鐵路的電視廣告更讓他不斷獲獎,在圈內建立名聲,走到當時的高峰,奠定了他作為設計師與廣告人的身份。 然而,他沒有止步於商業創作,他更想做的,是為自己的理想、為社會大眾發聲。 「又一山人有別於Stanley Wong,我要將我所學的,用來講故事,去做些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人之和諧、社會和諧是他的核心主題,因此他有不少作品都細細訴說著人文關係。 就這樣,走過了40年的創作歷程,他還笑說,「時間的見證」淺白點來說,就是路遙知馬力。 1994年,他以又一山人的名义,为导演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设计海报。

又一山人

翻查民政事務總署官網資料,「青衣自然徑」正確英文串法應為「Tsing Yi Nature Trails」,由於「青衣自然徑」包括青瞰徑、青雲徑,所以字尾加入複數「s」。 此外,「青」字英文出現兩種串法「Ching」及「Tsing」亦令人費解。 又一山人:中国这10多年来是世界艺术平台上一个很大的关注点,也具备争议性。 我不评论艺术市场,毕竟市场就是市场,自有它的商业逻辑;我也不评论人们看不看得懂艺术作品,艺术是很纯粹、非常个人的事情。 为了炒作,把自己包装成知名艺术家,画一个连自己的内心也不是这么想的东西的时候,是不配做一个艺术家的。

又一山人: 陈幼坚 × 又一山人:Very Hong Kong Very Hong Kong 创意展

当时这个课程是给在职的设计师上的,我报考的时候隐瞒了这点。 一年之后,我因为白天要考毕业试没时间做作业少交了作品,被一个老师发现我不是在职设计师,结果我被劝退了。 天赋资质不是最重要的,后天的热情和决心才是关键因素,还有,去做。

但自五十年代政府興建石壁水塘,九十年代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2005年又有迪士尼,加上2018年開通的港珠澳大橋,以及即將啟動「研究」的「明日大嶼」,都一直在改變大嶼山原貌。 又一山人 雖說變幻原是永恆,變也未必不好,但在取捨決定之前,或者可以先深入了解一下,大嶼山在不同年代,不同角度的面貌。 由十九世紀一路走來,香港學校種類之多元,辦學團體為數之眾,在世界上並沒有多少個城市有同樣的發展。 又一山人2023 然而在長年由自由經濟體系主導下,奉行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幾十年來,教育也漸得漸遠,甚至變成只有一條路-----一條由分數帶領的路。 新一代在互聯網及全球化的環境長大,已令人更需思考學校與學習知識之間的必然關係。 去到2019年中因反修例運動爆發的社會爭端,引致政治氣候逆轉,學校就像風暴的中心,面對重重挑戰,已不單是維持成績,還有更多無法預估的考驗。

又一山人: 设计大咖秀22期又一山人:我没有天赋,只是热情地对世界怀有好奇心

從何藩的經典圖片,到六十年代的旅遊海報,與你重遊那些回不去的景點。 京都是一个特别适合认真生活的城市,宁静、充满启发。 又一山人2023 又一山人2023 这里不仅很好的保留着最传统的风貌,同时也融入了不少新的思维。

你应该保持你很地道的一面,相互之间有差异,别人才会尊重你。 中国设计有很大的进步,但我不确定会不会被名和利带到一个“不是自己”的方向里。 这十多年来,不管是方所、衡山合集这些文化品牌,还是和深圳上城、香港IFC这样的商业品牌的合作,我越来越希望能够在商业价值和文化、社会价值之间找到共同点,在商业之外能够和大众的思想、生活产生关联。

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 (黃炳培)

他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商业与艺术、物质与精神之间互不矛盾,可以兼而有之。 在香港接受教育及专业训练, 土生土长的著名艺术家及设计师,

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原名黃炳培)於1960年生於香港。 曾創作廣為人知的《紅白藍》系列,並以此系列於 2005年代表香港參展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 他亦獲頒發『香港當代藝術奬2012』及2011年香港藝術發展奬的年度最佳藝術家奬(視覺藝術)。 今年5月大會堂成為「香港最年輕的法定古蹟」,在1962年落成時,這幢優雅的現代建築標誌著香港當時蛻變為現代國際城市的重要階段。 1994年,他以又一山人的名義,為導演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設計海報。 2000年起,以香港常見,起源於1960年代香港的紅、白、藍三色相間尼龍帆布袋作為元素、創作出一系列藝術作品,包括海報及立體裝置等[4][5],開始被公眾注意,突顯紅白藍作為香港文化的其中一個代表。

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黃炳培

2022年在香港艺术馆迎来60周年之际,太平地毡有限公司与香港艺术家又一山人捐赠「红白蓝」系列作品《香港前行/一》予香港艺术馆,见证香港艺术馆在未来与香港一同继续努力前行。 2001年,Stanley开始创作“红白蓝”系列。 在看他眼里,红白蓝勤力,耐用,吃得苦,社会参与感强烈。 “当时香港报纸中有很多负面新闻,它一定程度上可能代表了一个社会的整体,所以我想要去做一些正面的推动。 ” 类似创作的社会题材还有《烂尾》,“烂尾楼是过去二三十年里一群活在大时代的人对前景、机会、人心和梦想的一场搏斗,是没有结果的结果。

  • 我对书面阅读有心理障碍,所以我的阅读方式是用眼睛、用心去看。
  • 2004年获邀成为agi(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
  • 这一次他带去的将是其红白蓝系列创作中的最新作品:《香港看字 / 红白蓝 // 字言。字语》。
  • 其实我捡垃圾不是为了创作,我不断拍红白蓝的照片时候,我没想过要拿它来做创作。

对话亦谈论各自专长的创作领域,包括音乐、电影、服装等,并从中探讨创作、社会、教育的下一步,寻求创意。 为了让读者对各人对谈加深了解,此书特别加入注释。 又一山人很欣赏“刻意将新和旧碰撞,但卻很和谐地在一起”的规划。 你能在这里看到建筑师的创作、匠人精神,和他们对文化的重视,对生活的要求,很难得。 他将60、70年代香港街头常见的红白蓝尼龙帆布元素应用于艺术创作。 曾有很多艺术家、策展人不理解,认为红白蓝摆不上台面,但当又一山人带着“专家们”看不上的物料,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获得国际众多肯定后,一切质疑都成云烟。

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 (黄炳培)

2000年起,以香港常见,起源于1960年代香港的红、白、蓝三色相间尼龙帆布袋作为元素、创作出一系列艺术作品,包括海报及立体装置等[4][5],开始被公众注意,突显红白蓝作为香港文化的其中一个代表。 黃炳培(英語:Stanley Wong,1960年11月10日—),藝名又一山人,原籍廣東,生於香港,香港設計師、攝影師及藝術家,廣告導演,以一系列紅白藍尼龍帆布藝術作品著名。 在什麼都留不住的香港,最重要的Heritage可能便是維多利亞港。

歷年來,黃氏的平面設計、廣告及藝術創作在本地及國際間獲頒逾六百個獎項,包括D&AD黃鉛筆獎、東京TDC獎等。 又一山人2023 其作品多次在香港及海外展出,參與約二百場展覽,並獲頒2011年香港藝術發展奬年度最佳藝術家奬(視覺藝術)。 曾創作廣為人知的《紅白藍》系列,並以此系列於2005年代表香港參展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 2012年,獲頒發『香港當代藝術奬』2012及2011香港藝術發展奬的年度最佳藝術家奬(視覺藝術)。 2013年,其《爛尾》攝影系列被香港M+博物館所收藏。 于2007年成立84000 communications,从事品牌、文化推广及设计工作。

又一山人: 印刷製作地點 : 香港

在後殖民認知和政治不穩定的時代,《紅白藍》系列喚起了一個過去的時代,一個經濟機會,向上流動和文化繁榮的時代的懷舊。 毕业后,从事平面设计及广告工作,曾任职于于现代(香港)广告公司、精英(香港)广告公司及智威汤逊(香港)广告公司。 1990年代他创作的地铁广告,于广告业界著名[2]。

又一山人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