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指,強積金擔當強制性第二支柱的角色外,亦同時具備自願性第三支柱的功能(即加強自願性儲蓄),鼓勵在強制性供款以外作出額外自願性供款,進一步提升退休保障。 她認為,相關建議是三贏方案,既有助增加銀髮族的退休儲蓄,同時讓願意提供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僱主享有更佳的稅務誘因,亦為社會釋放更多勞動力,積金局會配合政府協助落實細節和推行。 創業建立自己品牌,不論業務大小,你都需要為業務辦理公司註冊,進行商業登記。 本文將為你整理註冊公司流程,一文看清當中牽涉的手續步驟,輕鬆展開你的創業之旅。 兼職強積金供款 對於一般中小企公司或新創業老闆,於傳統銀行開立公司戶口通常都涉及繁複的手續及文件處理,造成不少難題和煩惱。
如你是自僱人士,你可以向公積金受託人聲明你的收入,以計算供款額,無須向税務局索取評税通知書用以證明。 一名獨資經營業務的人士(東主)在某一課税年度的利潤為$1,000,000,於2021/22課税年度期間,他的強制性供款額為$18,000。 在計算應課利得税利潤時,他可以扣除$18,000的強制性供款。 一名無固定收入的僱員在2021/22課税年度的收入合共$500,000,但在2021年4至6月的入息少於$5,000,該3個月不用供款,其餘月份每月的法定供款額為$1,500。 劉麥嘉軒認為這建議是一個三贏方案,既有助增加銀髮族的退休儲蓄,同時讓願意提供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僱主享有更佳的稅務誘因,亦為社會釋放更多勞動力。
兼職強積金供款: 攻略 3 | 僱員自願性供款不能免稅
注意:投資附帶風險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參閱本計劃之強積金計劃說明書以便獲取進一步資料。 如你對產品資料的含意或影響有任何疑問,便應諮詢專業人士的獨立意見。 如僱員拒絕/沒有填妥登記表格或把表格交回,僱主仍應該在60日期限屆滿前,把未填妥的登記表送交受託人,以履行僱主責任,而該名僱員的供款將會按計劃的「預設投資」來投資。 不過在任何情況下,僱員取回強制性供款的累算權益是不用課税。 但若果僱主曾為該僱員作出自願性供款的話,縱使該等自願性供款的累算權益在僱員離職時仍保留在原有的強積金戶口或轉至另一新戶口,由於《税務條例》的規定,該僱員將視作為已收取該等供款的累算權益。
雖然會因此可能會影響產品資訊的順序、位置或產品資料放置的位置,但並不會影響我們對這些產品的評價。 請不要將產品出現在我們網站上的先後順序,當作成我們的認可或推薦。 Finder.com比較廣泛的產品、供應商和服務,但我們未有提供有關市面所有現有的產品、供應商或服務的資料。 兼職強積金供款2023 請明白在我們供應的服務以外,你可能還有其他的產品、供應商或服務選擇。 18至65歲香港的僱員只要僱用期多於60日,都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兼職強積金供款: 兼職保障三步曲
港英政府更分別於1987年5月13日、1991年7月10日、1993年12月15日舉行的立法局會議上討論公積金的可行性,但意見存在分歧。 港英期間政府進行過公眾諮詢,仍不獲社會普遍支持,主要因為受制於巨額款項,害怕令政府財政出現不穩定。 1995年1月,港英政府宣布,由於人口老化等原因使公眾對老年退休金計劃的意見過於分歧,當局放棄推行老年退休金計劃。 1995年3月8日港英政府在立法局提出私營公積金計劃,1995年7月27日立法局順利通過《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2000年12月1日強制性公積金(簡稱「強積金」)制度實施。 已加入強積金計劃的僱員可每年一次,選擇將供款帳戶內僱員部分的強制性供款及投資回報(強積金權益),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
僱主及僱員雙方共同供款成立基金,一般情況下,僱員要到65歲後或個別原因,才可取回MPF供款,以作退休之用。 就按月支薪的一般僱員而言,不論全職或兼職,他們的最低及最高有關入息水平分別為7,100元及30,000元,雙方的每月供款額均以1,500元為上限。 黃友嘉亦提到,強積金法例規定,除獲豁免人士,凡年滿18歲至未滿65歲,受僱不少於60日的僱員,均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然而,若僱員年屆65歲,積金局仍鼓勵僱主為他們作出自願性供款。 積金局主席黃友嘉表示,不少市民以至僱主誤以為兼職員工就不用參加強積金計劃,事實上僱主仍需為長期散工供強積金。
兼職強積金供款: 攻略十:刻意逃稅可被罰款50,000元
一般而言,年滿18歲至64歲的僱員或自僱人士,不論是一般全職或兼職僱員,還是臨時僱員,都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僱員可以主動將強積金按「預設投資策略」投資,或將投資比例自行分配於上述兩個基金,而當僱員沒有作出任何投資指示時,就會自動按「預設投資策略」投資。 在不同人生階段,投資目標和風險接受能力都不同,所以有必要定期檢討自己的強積金投資組合,調整不同基金的分配比例,且愈接近退休年齡,投資組合中的風險就要逐步降低,盡可能確保有足夠的退休儲備。 強積金首次供款需要在新僱員入職滿60日後的下一個月份的供款日或之前作出。
- 在強積金制度實施之前,香港社會約340萬的就業人士中,只有約三分一人享有退休保障。
- 至於建造業和飲食業的「炒散」臨時工,強積金法例規定,則不論受僱時間多短,即使只受僱1天,僱主亦須為他們參加強積金計劃及作出供款。
- 同樣地,支付方有責任確保銀行帳戶中具足夠款項支付全數供款,亦要查看有否因為轉帳金額設有上限而未能成功扣帳。
- 以按周支薪為例,一星期的日數為七天,因此有關入息上限為 $7,000($1,000 x 7天),下限則為$1,960($280 x 7天)。
- 其中「60日」的規定與實際工作日數及時數無關,是以僱員和僱主的僱傭關係按日曆計算(包括假期)。
- 如果你不時需要向海外供應商支付賬單,或向員工出糧,你可以考慮使用Wise商業帳戶匯款。
【強積金扣稅】相信不少讀者已陸續收到「綠色炸彈」,提醒打工仔又是報稅的時候。 若填寫報稅表時,一不留神填錯或漏填的話,隨時導致多交稅額,甚至被罰款,事後想追回多繳的稅款亦非常麻煩。 兼職強積金供款 今期將與讀者細數12大報稅時注意事項,原來強積金扣稅是真㗎! 近日有市民投訴內地旅行團迫爆土瓜灣,當局同旅行業界開會之後,提出三大改善措施,包括餐廳要實行預約制、用餐時間最少30分鐘以及餐廳必須協助人流管制。 九龍城區議員潘國華話,有餐廳承諾五一黃金周之前請保安維持秩序,警方亦會指定旅行團上落客位,增設旅遊巴泊位等等。 潘國華話,土瓜灣區內有兩間餐廳,每日接待140個內地團,近5000人會去用膳,佢又話,內地團問題持續十幾年,宜家只能夠提出改善措施,唔敢有期望。
兼職強積金供款: 強制性公積金制度
據現行的《強積金條例》,基本上從18至65歲的香港就業人士都須要參加強積金(MPF)計劃,除非個別豁免人士之外,一般僱員都由僱主及僱員雙方共同供款,作退休前的強制儲蓄。 不論是一般僱員、還是臨時僱員都需要參加強積金(MPF)計劃: 獲豁免參加強積金(MPF)計劃人士: 何時開始要為僱員登記強積金(MPF)? 據積金局對於強積金(MPF)計劃的相關指引,僱主須在該名僱員入職後的60自然日內,為其參加強積金(MPF)計劃。
早前討論區討論公務員公積金時,有網友表示,由於股市回落,怕蝕本,便將供款轉到保守基金,這正正是反其道而行,低位時不買入,到股市回升時才加入? 雖然股神也說過:「別人貪婪我恐懼。」但其實MPF不同股市,轉組合也需要一段時間,高位一向難估,要在高位轉到保守基金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平均成本法其實也有其道理。 筆者在強積金成立時雖然未全職工作,但兼職已經開始有供款,由全職工作開始計算,已經差不多供款十三年,主要投資高風險的股票基金。 十三年來,經歷過恒指不足一萬點的沙士時期、超越三萬點的高峰、回到一萬點左右的金融海嘯時期,以及今年初滬港通開始的高位,換言之低位高位皆有買入。 與筆者同一時期內,供款額和所選組合差不多的朋友中,高峰時的結餘有人曾賺接近四成,雖然現在已經回落不少,但結餘大致仍然有大約兩成的盈餘。 兼職強積金供款 筆者認為未必,因為近年出現了一些新穎的資產配置投資方法,用於強積金的環境亦有機會達到8%以上的年均回報。
兼職強積金供款: 攻略 7 | 進修開支可扣稅
Wise不設月費,而且提供批量付款和定期付款功能,方便管理帳目。 如自僱人士決定終止自僱,亦可書面通知受託人終止有關強積金計劃,並支付最後一期供款。 而有關款項應按比例計算,以自僱人士在原本的供款期所須支付的強制性供款為基礎,再因應在該段供款期內仍是自僱人士身份的日數按比例調整。 如一般僱員終止受僱,僱主需為離職僱員安排最後一期供款,即在僱員離職日的下一個月供款日或之前,支付僱員的最後一期供款予計劃受託人。 同時,僱主亦須就僱員離職一事在下一個月的第10日或之前通知受託人,以更新有關離職僱員的帳戶紀錄。
- 劉麥嘉軒認為,這建議是一個三贏方案,既有助增加銀髮族的退休儲蓄,同時讓願意提供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僱主享有更佳的稅務誘因,亦為社會釋放更多勞動力。
- 僱員可以主動將強積金按「預設投資策略」投資,或將投資比例自行分配於上述兩個基金,而當僱員沒有作出任何投資指示時,就會自動按「預設投資策略」投資。
- 有關於取消強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安排方面,政府正全力推展有關的籌備工作,包括草擬法例。
- 根據截至2022年底的臨時數字,65歲或以上的人口約157萬,佔全港人口超過兩成。
- 由 於 本 成 由 多 間 公 司 分 擔 , 適 合 中 小 型 企 業 及 自 僱 人 士 參 加 。
- 當第一份合約完結數日後,保安公司即再次聘請黃先生,並與他簽署另一份為期50日的合約,工作地點及聘用條件不變,一年來黃先生已按上述安排簽署了共六份合約。
但假若他是公司的非執行董事,只收取董事袍金,按《強積金條例》他不用參加強積金計劃。 曹偉邦舉例說,強積金規定基金要有30%資產投資於港元資產,以及投資於一隻股票不得超逾資產值的10%,而公積金則沒有該等限制,投資自由度更大。 兼職強積金供款 僱員可以把在過往的強積金轉移至新公司的強積金帳戶,亦可以自行選擇其他強積金計劃,轉移至個人帳戶,把強積金合併,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