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景灣(英語:Discovery Bay)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部的地區,是私人發展的現代化市鎮,地方行政屬離島區,現時由23個私人屋苑、4個會所、3座辦公大樓、2個商場及1座酒店組成 。 愉景灣由1982年開始入伙,分為18期發展,至今還繼續擴展,為香港建設期最長及佔地最廣的私人屋苑。 香港興業在愉景灣興建私家水塘,存水量為350萬立方米,按25000人使用的標準去設計,規模名列全港第8,而且是全港同類型及同等規模水塘中首個屬私人擁有。
住宅單位設有大窗戶可以俯瞰四周景緻,全個發展共313伙,提供由52平方米的開放式單位、77平方米的兩房兩廳單位及130平方米三房兩廳的大單位,頂層更設有複式單位。 愉景灣共設有四座獨立會所,為會員提供一系列運動、娛樂及休閒設施,包括網球場、壁球場及游泳池等。 一層至五層高的花園別墅及低座洋房,主要建於大白灣之濱、海澄湖沿岸、花圃園地之側及水塘、哥爾夫球場附近;同時為確保住戶私隱,每座洋房的地台,均高於附近地面之高度。
愉景灣中環: 香港01眾樂基金「眾樂『童』遊夏令營」周五至周日愉景新城舉行
低座洋房之地下單位均連花園,而樓上各住宅單位之客廳及主人房之外更設有特大露台或花槽。 當時乃美蘇冷戰的高峰期,中國國務院及港英政府也不希望香港最大片私有土地落入蘇聯相關組織手上。 查濟民接管愉景灣發展計劃後,修改原有構想,違規發展為一個可容約25,000人的市鎮,提高整項計劃的可行性,並與香港政府達成協議,斥資30億港元,建立1個設備完善住宅區,供喜歡接近大自然的人長期居住,同時亦為本港其他市民及遊客提供康樂及渡假勝地,名為愉景灣,並逐步發展成一個社區。 第四期第五階段命名為碧濤軒(英語:Coastline Villa),共23幢樓高6層低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愉景灣中環 2至30座包圍著遊艇停泊灣,32至46座則面向海灣,大廈外形向內拾級而上,別具特色。 地下單位連花園,1至3樓為分層單位,4至5樓為複式單位連天台及平台,單位面積由1,471呎至2,174呎,每層2伙,共提供230個單位。
1至21樓每層6伙,有4個建築面積713呎的兩房兩廳兩廁單位;另外2個則為530呎的一房兩廳的單位,大單位全部向海,細單位則主要向山。 愉景灣設計強調生活悠閒寬敞,所以廳與房的面積比例比市區的住宅大,例如530呎單位,睡房空間佔120呎,讓住客可以享受更舒適寬敞的居住環境。 愉景灣前身是一個僅有數戶人家居住於沿岸的未開發小山村,前香港興業持有人王永祥在1966年投資牧牛場,名為「大興牛房」。 愉景灣中環 早於1973年5月25日,香港興業有限公司成立,目標就是發展愉景灣計劃。 早期策略是在新界向原居民大量收購乙種換地權益書,藉此向政府交換在大嶼山愉景灣度假屋計劃的發展權。
愉景灣中環: 花園別墅及低座洋房
有別於香港其他大型發展項目,愉景灣所有工程都由私人建設,包括私人水塘,初期當地沒有道路,亦無水電,工程技術難度高,工程需要龐大資金的投入,使開發風險很高。 愉景灣各項公共建設,甚至政府使用的消防局、警崗、政府資助的本地小學及民政事務總署的社區會堂等,均委託發展商按各部門要求興建,落成後交付使用。 政府主要是擔當審批的機關,整個發展計劃的進展是按照正式的規劃總綱進行。 愉景灣第一期住宅於1980年推出,售價由31萬港元至260萬港元不等,卻在短短24小時內全部售罄,反映這類住宅深受市場人士歡迎;而第一期住宅於1982年開始入伙。 第二階段由怡山閣、峻山閣及逸山閣三幢19層高的高座樓宇組成,共342伙,部分單位可遠眺對岸港島海景,單位間隔由一房兩廳至三房兩廳連主人套房,有3款面積單位提供分別是533呎、689呎及865呎單位,全部不設窗台,迎合不同大小家庭的需要。 第三期次階段發展計劃為康慧台,位於愉景灣消防局旁,鄰近愉景灣碼頭及愉景廣場,由3幢21層高高座大樓組成,大廈設計為X字型,盡量提供最多海景單位,面積472-919平方呎;其中472呎單位是附有開放式廚房設計,而919呎三房單位更附設3個露台。
由於愉景灣有近一半的居民都是外國人,晚上都喜愛來到附近的酒吧聽音樂聊天,想體驗有外國氣氛的酒吧,就一定要黎啦。 愉景灣第二期只有一個屋苑,命名為畔峰(英語:Midvale Village)。 位於愉景灣半山位置,佔地28,000平方米,俯瞰大白灣及維港兩岸海景。 愉景灣中環2023 畔峰利用其優越地理環境,劃分為高座及低座單位的兩個平台,中間為綠化地帶及道路。 第13款(Type 13)為朝暉徑93至103號(單數)6間花園屋則為面積3088平方呎的花園別墅,實用率高達103%。 愉景灣內設有消防局、警崗及救護車提供24小時緊急服務,遇有傷重情况可安排經直昇機/快船/陸路運送傷者就醫。
愉景灣中環: 住宅部份
第3款(Type 3)為2層半高,共設4伙,所有單位為3房2廳。 低層地下為2個面積1368呎的單位,高層地下及閣樓則為2個建築面積1442呎的複式單位。 愉景灣服務管理有限公司已經把大部分住宅的24小時保安及巡邏服務外判給予正誠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給負責,少部份則由衛達保安有限公司負責。
愉景灣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為香港興業的附屬公司,設有城市管理處為愉景灣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多項服務,包括負責區內的物業管理、社區關係、保安、公眾地方清潔、垃圾收集、道路保養、街道照明、食水供應,渠務及排污等工作。 由愉景灣幅員廣濶,所以實行分區管理制度,城市管理處把整個愉景灣劃成多個分區,分區內各自擁有自己的分區管理處,大廈管理及保安設施系統均與分區及總管理處連接,方便該分區的管理。 愉景灣中環 另外渡輪服務、巴士服務、出租車服務及各會所則分別由發展商香港興業旗下的附屬公司負責營運,詳見愉景灣巴士,愉景灣航運。 而香港興業的員工宿舍(A至D座)、電話機樓、油站、巴士維修廠、污水處理設施、垃圾收集站、變電站、直升機停機坪、貨運碼頭及船廠等後勤設施則設於稔樹灣服務區內。
愉景灣中環: 設施列表
同場亦設有以棄置玩具零件組成的再生玩具藝術裝置,希望令人關注社區的玩具棄置問題,使小朋友學會珍惜玩具,減少浪費。 #通宵服務(每程)(午夜12時起至早上6時前的航班)註三:如T卡餘額只足夠繳付日間單程收費,須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之附加費註四:如T卡內的儲點不足以支付該航程,持卡人可以儲點兌換一張單程票(現金票價)並以現金補回差價。 不足1儲點的兌換率如下:0.1至0.5儲點兌港幣0.5元;0.6至0.9儲點兌港幣1元。
- 而第七期主要為高座、低座及花園洋房,分別命名為海寧居及璧如台,其中海寧居引入類似南歐地中海式設計,並影響其後的8、9、11及12期的設計,而璧如台則是採用類似東方現代式風格設計的28間花園洋房,同於1994年落成。
- 1982年4月離島區議會成立,當時由於大嶼山人口稀少,故處於第1期入伙初期的愉景灣涵蓋於大嶼山及鄰島選區中。
- 最近的醫院為東涌的北大嶼山醫院,從愉景灣前往只需約18分鐘(道路堵塞時需時或更長)。
- 隨着政府1989年起開展《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包括赤鱲角新機場、鐵路及青嶼幹線等的各項基建於 年間陸續落成,把大嶼山及市區連接,加上2000年起愉景灣隧道通車接通青馬大橋及機場,進一步縮短愉景灣與機場及市區距離,而發展商亦趁機發展愉景灣北部,使愉景灣人口大增,增加區內負荷。
- 而第13、14及15期,分別命名為尚堤,津堤及悅堤;尚堤及津堤分別由5幢及3幢高座組成,分別於2006及2013年入伙。
-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在區內第四期蘅峯彩暉閣旁的稔樹灣服務區設電話機樓,並已敷設約2萬條電話線,將愉景灣用戶的電話信息利用微波電訊傳送至摩星嶺電話線路接駁站。
- 寶峰為愉景灣第三期的首階段,建於半山之上,第二期對落,面向大白灣海景,由4個不同高度平台,7座4層高低座洋房及5座21層高的高座樓宇組成,低座洋房設於較低兩個平臺之上,寶峰徑1、3及5號位於第一級平台、再上為寶峰徑7、9、11及13號;而高座的寶珊閣及寶晶閣則位於第三級平台,最高一級平台為寶琳閣、寶翠閣及寶怡閣。
1991年由於愉景灣發展計劃逐漸擴大與其他鄉郊部分不同而獨立成愉景灣選區,愉景灣選區因各期發展完成而人口增加,整個愉景灣發展計劃範圍及部分香港迪士尼樂園都劃入愉景灣選區之內,人口亦接近一萬七千人的選區限額。 愉景灣中環 2021年10月香港興業國際與中信泰富地產共同持有大嶼山愉景灣北部用地,即大嶼山愉景灣丈量約份第352約地段第385號餘段及增批部分,以約52.4億元,即每呎樓面補價約4,030元,完成補地價程序,項目將提供逾130萬平方呎,涉及逾1,400伙住宅单位。 第四期第四階段命名為倚濤軒(英語:Crestmont Villa),共19幢樓高6層低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地下單位連花園,1至3樓為分層單位,4至5樓為複式單位連天台及平台,單位面積由1,268呎至1,707呎,每層2伙,共190伙。
愉景灣中環: 設計風格
寶峰為愉景灣第三期的首階段,建於半山之上,第二期對落,面向大白灣海景,由4個不同高度平台,7座4層高低座洋房及5座21層高的高座樓宇組成,低座洋房設於較低兩個平臺之上,寶峰徑1、3及5號位於第一級平台、再上為寶峰徑7、9、11及13號;而高座的寶珊閣及寶晶閣則位於第三級平台,最高一級平台為寶琳閣、寶翠閣及寶怡閣。 愉景灣中環2023 寶峰高座樓宇呈Y字型單向設計,令100%單位可以享有海景,面積由432-1,274平方呎,其中寶峰更設有開放式單位的設計,單位內並附設開放式廚房及入牆櫃。 愉景灣中環2023 第三期包括4個屋苑,分別為寶峰、康慧台、明蔚徑及蔚陽(海蜂徑),由香港興業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展,總共提供882個面積介乎432至5168呎的住宅單位,全部第三期單位均不設窗台。
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結果,區內華人佔最多,達6,201人;然而第二多的白人登記數達3,230人,第三多的菲律賓人多達1,230人,以及日本人、印尼人和印度人,其他國籍者在該區的登記數字也逾百人,總和已達逾六千人,使華人在該區的比例只達百分之50.2,僅僅多於外籍人士,相比其他分區有八至九成是華人的情況截然不同。 而第13、14及15期,分別命名為尚堤,津堤及悅堤;尚堤及津堤分別由5幢及3幢高座組成,分別於2006及2013年入伙。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屬下支持復康人士的社企Joy Fusion,為一家大小帶來「『休Joy悠Joy』大積木建築師」工作坊。 在導師的指導下,家長及小孩需根據圖示,於限定時間內合力拼湊一只巨大的積木動物,家長及小孩需要緊密溝通及發揮團隊精神,才能完成製成品。
愉景灣中環: 交通
食水經由水塘經地下管道引至濾水廠,按當局規定之標準作自動化過濾,再供給住戶使用,當時的水費由愉景灣的管理公司按用水量收取,水費會在管理費單上顯示出來。 愉景灣中環 不過自愉景灣隧道通車後,愉景灣的食水改由水務署的小濠灣濾水廠經隧道供應,而原有水塘則改作沖廁及灌溉之用,住戶之前就得不到政府直接供水,而得到的八五折差餉減免優惠亦因而取消。 但由於小濠灣濾水廠供應有限,不足以應付愉景灣新發展計劃需求,倘若政府未能及時增加小蠔灣濾水廠的產能,發展商將要考慮重新啓動愉景灣水塘的水務設施供水給新發展計劃下的用戶。 其後香港興業自行發展第六及第七期,第六期位於碼頭旁部為中座住宅單位,共144個單位 ,下方設有渡假式購物商場,採用開放式設計,與原有商場連成一氣,同時重置巴士總站及廣場連接碼頭,於1991年落成,並命名為愉景廣場。 而第七期主要為高座、低座及花園洋房,分別命名為海寧居及璧如台,其中海寧居引入類似南歐地中海式設計,並影響其後的8、9、11及12期的設計,而璧如台則是採用類似東方現代式風格設計的28間花園洋房,同於1994年落成。
由於愉景灣的渡輪服務質素持續下滑,很多愉景灣居民選擇乘搭街渡到坪洲轉乘港九小輪班次前往中環,單程船票費用仍然比愉景灣渡輪便宜多達二十多元,故此到坪洲轉船的方式非常受到愉景灣居民歡迎。 為配合愉景灣巴士總站提升工程,所有巴士站已於2017年2月25日凌晨起,遷往愉景灣道沿途各個臨時巴士站及臨時巴士總站,部份巴士路線已進行重組及合併,班次亦會有所調動。 愉景灣巴士總站已於2019年4月13日完成重建重新開放啟用,並搬上愉景廣場一樓,並重新投入服務。
愉景灣中環: 路線全長
最近的醫院為東涌的北大嶼山醫院,從愉景灣前往只需約18分鐘(道路堵塞時需時或更長)。 愉景灣中環 第17期則為6間獨立大宅項目,位於愉景灣哥爾夫球會旁,其中A至E屋已於2018年8月獲發佔用許可證,F屋則於2020年獲發佔用許可證。 而A至E屋已分別於2020年5月22日至6月3日期間,透過公司內部轉讓形式售出。 第16期命名為意堤,位於愉景灣北廣場的斜行登山電梯旁,為3座高座住宅項目,已於2019年5月開始發售。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推出的「惜玩文化」環保項目,鼓勵小朋友將玩具復修、創研及創作藝術品,延續每一件玩具的生命。 活動期間,小朋友除了可帶舊玩具到現場交換,還可參與再生玩具畫體驗,為棄置的玩具重新注入生命;小朋友可發揮無限創意,將色彩繽紛的棄置玩具零件,以馬賽克拼貼方式,製作成2D、甚至是3D藝術品。
愉景灣居民長期投訴區內蟑螂和老鼠為患嚴重,但不獲管理公司正視,至今問題仍然嚴重。 此外愉景灣內不少樹木存在安全風險,例如大量樹木被砍頂,導致樹木結構不良和威脅健康,增加塌樹風險。 香港郵政在愉景灣設有愉景灣郵政局,為住戶及商戶提供各項郵政服務,而每個工作日均有郵差把郵件從中環透過渡輪送往愉景灣郵政局,再轉送往區內各商住戶郵箱。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在區內第四期蘅峯彩暉閣旁的稔樹灣服務區設電話機樓,並已敷設約2萬條電話線,將愉景灣用戶的電話信息利用微波電訊傳送至摩星嶺電話線路接駁站。 區內亦設置公共電視及寬頻系統,讓住戶可以接收電視及使用寬頻上網服務,此外香港寬頻亦已在愉景灣敷設地底光纖電纜。
愉景灣中環: 發展歷史
同時每座大廈均在梯間或走廊設置垃圾槽,遠離電梯大堂及各單位入口,以保持方便衛生。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通宵渡輪需求下跌,愉景灣交通服務開辦通宵巴士DB08R線臨時取代通宵渡輪服務,起初為臨時服務,其後因通宵渡輪長期虧損而轉為常規服務,以節省營運成本。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第8型(Type 8)洋房為3層高獨立式洋房,屋宇面積5168呎,位於岬角末端,地下入口大堂裝設落地天窗,充份利用天然光,大堂入口及客廳樓底特高;而客廳及主人房設有壁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