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娛樂行地鐵出口10大好處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娛樂行地鐵出口

另外,響L1層嘅遮打道大堂同車站出口之間重有一層閣樓,用嚟通去車站出口,地鐵公司響車站嗰層開放咗「藝術管道」,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展覽場地。 供荃灣綫使用的1號和2號月台屬此站三層月台當中的中層,共用同一島式月台,建在遮打道的地底,由德輔道中伸延至會所街。 中環站並不設落客專用月台及調頭隧道,列車到站後會在該月台同時上落客,然後以相反方向駛離中環站;乘客可按指示於1號月台或2號月台乘車。 2001年,地鐵公司為改善中環站車站環境,再度翻新舊有遮打道大堂,以配合畢打街大堂同埋香港站嘅一貫設計。 呢次翻新除咗加設一般商店外,重將咖啡店、快餐店同埋書店引入至地鐵範圍,增加地鐵公司嘅非車務收入,吸引人流以及方便乘客喺車站買嘢。

娛樂行地鐵出口

1980年,香港政府決定起港島綫,因此地鐵擴建中環站車站大堂並喺德輔道中地底起2個側式月台,並利用修正早期系統嘅預留結構同荃灣綫大堂連接,擴建期間並冇影響荃灣綫服務。 喺起港島綫嘅同時,中環站更加設4個新出入口,令當時中環站出入口加至13個。 畢打街大堂響畢打街地底,因為港島綫需要而後期加建,而畢打街大堂同時係連接住遮打道大堂嘅上層。 娛樂行地鐵出口 其後又因機場快綫連接通道而作翻新同擴建,有行人通道連接香港站嘅東涌綫同機場快綫相連。 娛樂行地鐵出口2023 由於翻新後嘅大堂同香港站嘅設計相若,令乘客唔小心蕩失路,以為去到香港站嘅範圍,其實佢哋只係身處畢打街大堂。

娛樂行地鐵出口: 月台類型

▲ VIP 影院命名為「The Coronet」(皇冠),與「英皇」品牌十分匹配,並有專屬設計的標誌。 ▲ 艾域預先參觀了最大的一號影院及 VIP 影院「The Coronet」,前者的感覺已猶如其他戲院的 VIP 影院。 該戲院的「餐飲部」命名為 Roomsbar,除提供爆谷、乳酪雪糕外,更會有大量不同味道的墨西哥脆片、熱狗及漢堡包選擇。

娛樂行地鐵出口

報告書中建議中環站設置島式月台,並設置含有自動人行道的行人隧道連接大堂及位於中環填海區的擬建巴士總站(即現時之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 報告書關注到中環一帶繁忙人流,亦建議在必打街(後稱畢打街)以東興建第二大堂,並以行人隧道連接主站體、第二大堂及皇后大道中,以舒緩中環區地面行人通道的擠塞。 為配合1990年代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地鐵公司喺環球大廈同埋交易廣場地底起一條橫跨干諾道中嘅地下行人通道,連接中環站同埋香港站,畀乘客從港島綫或荃灣綫轉機場快綫或東涌綫。 同時,地鐵公司亦翻新及擴建舊有畢打街大堂,加設新閘機同埋鋪頭,令乘客可享受更舒適嘅車站環境,工程喺1998年完成。 中環站設有兩個大堂——畢打街大堂及遮打道大堂,均各有兩層,是地鐵首個設有雙層大堂的車站。

娛樂行地鐵出口: 車站舊稱

由於中環站處於已發展嘅商業中心區,個站冇位設立地面公共運輸交匯處,但中環站落成初期亦有部份地鐵接駁巴士線(路線冧巴後面有英文字母「M」嘅路線)以中環站做總站或以循環線形式運作,但站位只設喺街道旁邊巴士站。 直到交易廣場設有大型巴士總站,唔少巴士路線搬去嗰度做總站,而接駁巴士路線只係途徑中環街道中途站方便乘客轉車。 隨住港島綫落成,有唔少來往中環至港島東嘅接駁巴士線失去原有功效,有巴士線因而縮短或取消。 另外,畢打街大堂L1層非收費區及L2層往返香港站嘅收費區行人通道內,各設有1部「e分鐘著數」機,畀乘客買網上服務同埋享用港鐵友禮會嘅會員優惠。 喺互聯網服務上,現時中環站大堂及月台都有免費由電訊盈科提供嘅Wi-Fi熱點,乘客可以喺等車啲時候透過手提電腦或個人數碼助理(PDA)上網。 同時,喺3號月台行人通道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畀乘客瀏覽網上資訊。

自90年代中配合興建香港站而進行的擴建工程展開以來,中環站經常作出翻新,畢打街大堂的套色轉變為白色(與香港站一致),而下層遮打道大堂一部分亦換上了淺綠色的牆壁。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1987年由華人置業以4億港元購入,重建成現在所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摩天大廈,樓高34層,包括26層寫字樓、6層商場及2層機房,總樓面約211,148平方呎。 基層是時尚商店、西餐廳及中式酒樓,上層是寫字樓,於1993年落成入伙。 娛樂行是巴馬丹拿集團建築師李華武(Remo Riva)設計,獲得1993年年度香港建築師學會之最優秀設計銀獎[2]。 而根據1983年香港政府出版嘅街道圖,畢打街地底嘅港島綫車站命名為中環(Pedder),因此可以證明車站嘅中文名統一為中環。

娛樂行地鐵出口: 車站色系

藝術管道(arttube)是設於中環站J出口閣樓的小型展覽場地,旨在提供途徑予「新晉藝術創作者、設計師和從事創意工作的傑出人士」於市區心臟地帶展示其作品。 此外,由於J1及J2出口靠近舊立法會大樓(即今終審法院大樓),以往倘立會外舉行較大型的示威活動,該二出口或會因應警方要求而臨時停用。 不過,由於立法會已於2011年中遷往位於金鐘站附近新立法會綜合大樓,因此有關出口應再無因抗爭集會而封閉之需要;但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日和平紀念日紀念儀式於J1出口對面的和平紀念碑舉行時,該出口仍會暫時封閉。 2020年中,大廈面向皇后大道中兩邊外牆的廣告牌更換成 LED 屏幕。 同年7月,Outback Steakhouse以每月約30萬租用娛樂行地鋪1A及1樓全層,面積約3,000平方呎,開設「Aussie Grill by Outback」旗艦店,在2021年1月開業。

  • 同時,喺3號月台行人通道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畀乘客瀏覽網上資訊。
  • 地鐵興建香港站行人隧道的同時,亦擴建及翻新畢打街大堂,工程於1998年落成。
  • 呢個站採用磚紅色為主要顏色,而荃灣綫月台就用深咖啡色作為主要顏色。
  • 同時,地鐵公司亦翻新及擴建舊有畢打街大堂,加設新閘機同埋鋪頭,令乘客可享受更舒適嘅車站環境,工程喺1998年完成。
  • 直至2001年的翻新,設有樓梯連接大堂上下層,加入咖啡店、快餐店和書店,打破地鐵系統的先例,成為車站購物街。
  • 香港地下鐵路公司於1986年初在中環站往富麗華酒店、立法局大樓、香港會所和遮打花園出口(後命名為J出口)之閣樓加建數間商店,[5]然因位置問題,出租情況一直未如理想。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布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台幕門,此站的月台幕門於2003年完成安裝。 2019年12月18日:位於L2層近香港站轉乘隧道的客用洗手間啟用。 香港地下鐵路公司於1986年初在中環站往富麗華酒店、立法局大樓、香港會所和遮打花園出口(後命名為J出口)之閣樓加建數間商店,[5]然因位置問題,出租情況一直未如理想。 地鐵公司在千禧年代初翻新中環站,並決定將J出口閣樓商店改為藝術展覽場地,稱「藝術管道」,於2003年12月5日由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揭幕。

娛樂行地鐵出口: 車站用途

呢個站採用磚紅色為主要顏色,而荃灣綫月台就用深咖啡色作為主要顏色。 地鐵公司當時預料,港島綫通車後中環站每日客流量會增加一倍至五十萬,故有需要興建新出口,並改建現有出口以疏導人流,可是港島綫二期工程涉及數個中區的大地主,因此部分出口要遷就建築物而作出若干變更。 中環站啟用約兩年後,地下鐵路首項擴展計劃荃灣支綫於1982年4月26日落成。 由當日起,修正早期系統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娛樂行地鐵出口

中環站開放初期,上層大堂同下層大堂未設有非收費區連接,乘客要經過收費區先可以往返上下兩層大堂。 據統計,每日約有25萬人次使用中環站[22],為前地鐵網絡中第三繁忙的車站,僅次於尖沙咀及銅鑼灣兩站[23]。 娛樂行地鐵出口 當時首日通車紀念特刊提及到位於遮打道地底的修正早期系統終點站(1號及2號月台)將名為中環(Chater),而位於畢打街地底的港島綫車站將名為「中環西」(Pedder)。

娛樂行地鐵出口: 中環娛樂行戲院再現 英皇戲院 16/10 開幕試業

由於修正早期系統興建之時,早已預留結構方便日後港島綫施工,因此港島綫工程並未影響到原有地鐵服務。 中環站喺1980年2月12號因應地鐵修正早期系統由尖沙咀延伸而啟用,成為修正早期系統嘅終點站,乘客可以直接搭列車前往觀塘,大概要27.5分鐘。 啟用初期只開放1號同埋2號月台、位於遮打道車站大堂同埋畢打街走廊層,而車站底層設有停車側綫,由遮打道月台延伸至德輔道中,車站當時共深25米,長380米。 香港中環娛樂行地鐵出口,中環站簡介:中環站(英文:CentralStation)位於噴香港中環遮打道、畢打街及德輔道中,是港鐵[4]車站之一,車站設有4個月台(即一個島式月台和兩個側式月台)。 娛樂行地鐵出口 該站是荃灣線噴香港島的出發點站及港島線中途站,並在全球年夜廈、幹諾道中及生意營業廣場地底以行人通道與東湧線和機場快線的噴香港站... 1989年政府宣布了香港機場核心計劃,決定於赤鱲角興建新機場,並決定興建機場鐵路連接市區與機場。

娛樂行地鐵出口

中環英皇戲院位處中環娛樂行 3 樓及 4 樓,佔地 16,000 平方尺並毗鄰蘭桂坊,原址正正是不少音樂愛好者、電影迷及影音迷之前的一大「蒲點」,但在去年年中搬往鄰近萬年大廈地庫的 HMV。 由一間唱片店舖轉為戲院,中環英皇戲院仍設有 4 間獨立影院及 1 間 VIP 貴賓影院「The Coronet」,合共提供 219 個座位,最大的 1 號院亦只提供 65 個座位,真箇貴精不貴多。 地鐵興建香港站行人隧道的同時,亦擴建及翻新畢打街大堂,工程於1998年落成。 除新增出入閘機,以應付自香港站而來的出入站人流外,大堂亦改以白色焗漆板粉飾,與香港站之裝潢相仿。

娛樂行地鐵出口: 香港大廈搜尋

除了不同美術展覽外,港鐵亦曾在藝術管道舉行「心繫香江 - 重溫往日情」舊相片展覽和「港鐵車票珍藏展 – 車票之旅35載」等。 娛樂行(英語:Entertainment Building)是香港島中環一幢商業建築物,位於皇后大道中30號,前身是娛樂戲院,毗鄰怡安華人行、中建大廈、中匯大廈、蘭桂坊及港鐵中環站,發展商為華人置業。 至於「The Coronet」則更進一步,場內 12 個座椅除了能夠電動調校椅背及腳踏外,每個位置也會附上咕? 、披肩及 USB 充電接線,並由專屬服務大使提供餐飲點選及送遞等服務。

▲ 娛樂行地鐵出口 Oft.Interiors 設計師 Ken(左)及 娛樂行地鐵出口2023 C.M.Jao(右),聯同英皇電影行政及特別項目總監(影院部)黃韋琪一同接受訪問,解構中環英皇戲院背後的設計概念。 ▲ 據負責設計首兩間英皇戲院的室內設計師張敬貴(Ken)及鄒卓明(C.M.Jao)表示,貫穿兩層的旋轉樓梯是中環英皇戲院的靈魂,樓梯開口及出口位置、每級梯級的高度均經過精心設計,務求外觀出色之餘也行得舒適。 ▲ 中環英皇戲院位處娛樂行 3 樓及 4 樓,前者為大堂、1 號及 2 號影院所在地,以黑、白、灰、銅等「Earth Tone」顏色作主調。 1970年該顧問公司發表了另一份報告書,名為《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當中提及於中環遮打道地底興建「遮打」(Chater)站,於中環必打街(後因意頭不佳而改稱畢打街)地底的興建「必打」(Pedder)站。

娛樂行地鐵出口: 列車服務時間

中環站是荃灣綫的下行總站及港島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荃灣綫列車,往返荃灣、葵涌、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及金鐘等地,或乘搭港島綫列車,往返港島北岸等地。 娛樂行地鐵出口2023 另外,港鐵於該站3號月台連接遮打道大堂的位置設立了iCentre互聯網中心,為乘客提供免費上網服務。 中環站位處香港中心商業區(CBD)之核心,不少商業機構及政府部門在車站周邊設立辦公室,而且中環為香港的交通樞紐,故此站設置大量出口,照顧乘客通勤、轉車等的需要。

  • ▲ 戲院職員在掃瞄 QR Code 時就可設定某個座位為未入座,即使朋友遲到,也只需拿著同一個 QR Code 就可入場。
  • 不過,由於立法會已於2011年中遷往位於金鐘站附近新立法會綜合大樓,因此有關出口應再無因抗爭集會而封閉之需要;但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日和平紀念日紀念儀式於J1出口對面的和平紀念碑舉行時,該出口仍會暫時封閉。
  • 同年7月,Outback Steakhouse以每月約30萬租用娛樂行地鋪1A及1樓全層,面積約3,000平方呎,開設「Aussie Grill by Outback」旗艦店,在2021年1月開業。
  • ▲ 除接受現金、信用卡付款外,中環英皇戲院亦支援 Apple Pay 及 Android Pay 電子支付服務。

此外,由於地鐵起機場鐵路時,早已經喺環球大廈地底起行人隧道連接香港站,現時有港島綫同荃灣綫。 乘客用行人隧道轉機場快綫或東涌綫前往香港國際機場、青衣島、大嶼山等地,為中環站帶來龐大轉車人流。 此外,呢次翻新工程亦將中環站畢打街同埋遮打道上下層嘅非收費區大堂連接,乘客唔使再穿越地面繁忙街道或途經收費區往來兩個大堂,成個工程喺2002年4月完工。 同時又喺中環站月台引入8部公眾電腦作為「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同埋將喺J3出口嘅車站商店改做「藝術管道」方便乘客喺車站內上網同埋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展覽場地。 遮打道大堂,由地鐵修正早期系統至今早已經起好,響遮打道地底,中環站係全港首個設有雙層大堂嘅車站。

娛樂行地鐵出口: 電影

當港島綫喺1986年5月23號延長至中環站時,全站英文名已經統一做Central。 1970年,顧問公司發表另一份《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喺報告書度,位於中環遮打道地底嘅車站叫做遮打(Chater),而位於中環必打街(家下畢打街)地底嘅車站叫做必打(Pedder)。 香港人習慣約人喺地鐵站內嘅恒生銀行見面,因為每座大堂裏面,唯一一間恒生銀行最顯眼。 喺未有手機嘅年代,不明就裏相約嘅人,不時因為冇指明中環站邊間恒生銀行而出事。 不說不知,位處中環核心的娛樂行大廈,在整整一個世紀之前的 1910 年,為香港首間影畫戲院「比照戲院」,並在 1931 年改建成第一間設有冷氣的戲院:「娛樂戲院」(King’s Theatre)營運至 1990 年,因此改建成商業大廈之後,就冠以「娛樂行」之名。 部分人會稱呼中環站畢打街大堂為環球站或環球地鐵站,例如港島專綫小巴55線的牌布及站牌曾長年顯示「環球地鐵站」或兩鐵合併後的「環球港鐵站」。

中環站(粵拼:zung1 waan4 zaam6;英文:Central Station)在香港中環遮打道、畢打街及德輔道中一帶,是港鐵站之一,車站有4個月台。 另外,這種戲院的入場過程亦不再是傳統的人手撕飛,而是改為掃瞄智能電話 App 或實體門票上的 QR Code,令使用網上購票人士不用再先行到票房取票入場,更見方便。 另外,若果有一同觀看電影的朋友或家人遲了到戲院,戲院職員在掃瞄 QR Code 時就可設定某個座位為未入座,之後他們只需再拿著同一個 QR Code 娛樂行地鐵出口2023 到場就可入場,無需等來等去或者將戲票預先交給職員,足證營運者對服務細節的深思熟慮。

娛樂行地鐵出口: 中環站

另外,每當特殊的情況之下(例如需安排空車到金鐘疏導龐大轉車人流),部份由荃灣一端而來的荃灣綫列車到達中環站後會立即清客並暫停服務,屆時月台將會播放廣播提示乘客。 直至2001年的翻新,設有樓梯連接大堂上下層,加入咖啡店、快餐店和書店,打破地鐵系統的先例,成為車站購物街。 2019年3月18號凌晨,荃灣綫試緊新訊號系統嗰陣,兩架列車(A131/A218同A187/A112)喺中環站同金鐘站之間相撞,令到荃灣綫喺3月18同埋19號兩日要縮短去金鐘站,中環站嘅荃灣綫月台封閉。 1985年5月31號,港島綫延伸至金鐘站,地鐵亦同時為包括中環站嘅多個車站(另外重包括油麻地站、旺角站同埋美孚站)更名,中環站嘅英文名Chater統一做Central。

根據1967年發表嘅《香港集體運輸研究》,中環站初期同上環街市站(家下上環站)計劃做港島綫同觀塘綫中間嘅轉綫站,而荃灣綫嘅尾站係金鐘站。 當時中環站嘅計劃位置嚮租庇利街同畢打街中間嘅一段德輔道中地底,較而家中環站嘅位置偏西。 娛樂行地鐵出口 現時,仍然有唔少乘客喺中環站行去交易廣場公共運輸交匯處或者喺德輔道中轉巴士、小巴或電車前往香港中西區、南區;同時亦有唔少乘客前往海旁搭山頂纜車接駁巴士往返纜車站,或者行路去中環碼頭轉渡輪前往離島區、九龍半島等地。

娛樂行地鐵出口: 月台

此站過往曾是全港鐵路系統中出口最多的車站,出口編號排列至K,直至2004年才被尖沙咀及尖東站取代。 另外,由於1983年3月動工嘅上環站至中環站嘅隧道工程要搬走受影響嘅消防處大樓及上環街市,因此中環站嘅港島綫月台同埋上環站遲過其他港島綫路段1年至開放,有關路段喺1986年5月23號啟用。 由於修正早期系統當時包括荃灣綫嘅中環到旺角嘅路段,所以荃灣綫喺1982年5月10號通車嗰陣時,中環站就成為荃灣綫南端嘅尾站。 中環站有15個車站出口,出口主要連接中環建築物同埋購物中心嘅地庫同大堂,乘客可直接響車站通道穿梭中區主要建築物嘅購物中心同車站大堂。 此外,中環站亦有唔少自助服務設施畀乘客享用,包括恒生銀行同中銀香港嘅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 中環站有5層,地面係車站出口,車站大堂同商店主要響中環站嘅L1、L2層。

娛樂行地鐵出口

乘客亦可經收費區轉車通道前往香港站,乘搭機場快綫列車,往返亞洲國際博覽館、機場及市區,或乘搭東涌綫列車,往返大嶼山、青衣、九龍西部及香港等地。 娛樂行地鐵出口 若乘客往返中環站及葵芳站至荃灣站,往香港站乘搭東涌綫再經荔景站轉乘荃灣綫所需時間會較直接使用荃灣綫為短,但基於東涌綫班次疏落及需要轉乘列車,直接乘坐荃灣綫或許會較方便。 地鐵公司一直希望在車站內設置更多商店,以開拓鐵路服務以外的收入來源。

此站下層遮打道大堂及「車站大使」Miss Chung是港鐵友禮會2009年5月-6月創意車票的主題。 1897年香港會所遷往干諾道中後改為商用,曾用作青年會的會址及多間名店之經營場所。 1928年整座建築物連同背後的「比照戲院」一併被拆卸,於1931年改建成為有冷氣開放的第一代「娛樂戲院」,大樓上有舞廳和「京華酒家」。 中環站通車前後曾經有多個名,分別有3個英文名:Chater(遮打)、Pedder(必打)同埋Central(中環),以及4個中文名:遮打、必打、中環、中環西。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