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豆沙角9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豆沙角

香蕉糕也是奇趣餅家的招牌之一,這個裡面沒有香蕉只有香蕉油的白色圓條狀軟糕,在1970年代之前香港物資匱乏的時代,曾是甚受歡迎的零食,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為了方便到訪的遊客,特派員特別介紹幾家有名、好吃、又可以輕鬆抵達的傳統老店! 下次再到香港時,不妨跟著KKday特派員的足跡,嚐嚐這些只有在香港才能吃到的傳統好滋味。 除了一般人熟悉的港式飲茶、冰火菠蘿油、絲襪奶茶、雞蛋仔、咖哩魚蛋……外,香港其實還隱藏著許多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傳統地道好滋味。 牛耳寄意「手執牛耳」,能於學業、事業等多方面位居「第一」。 牛耳主要用南乳、五香粉、糖等調味,吃來鹹中帶點甜,香脆可口。

豆沙角

沙角邨(英語:Sha Ko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沙田城河東沙田圍的填海地上,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於1980年落成入伙,共有7座大廈,其「長型連座」設計是比較罕有的。 是橫頭磡邨首批重建樓宇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而邨內的大牌檔亦是有名的美食中心。 看起來像台灣蛋黃酥的摩囉酥,乍看這個名字,真的不知道是什麼~ 切開才發現,薄薄的外皮,裡面包滿了椰絲內餡。 吃起來像煎過的麻糬的豆沙軟餅是店內暢銷產品之一,因應現代人只是想吃一點古早味意思意思一下,卓越的豆沙軟餅size較一般餅店來得迷你一些,大約只有女生手掌的1/2。

豆沙角: Re: 豆沙角仔

外型像元寶,寓意金銀滿屋,幾乎是無人不愛的油炸小吃。 餡皮鬆化,內餡變化多,鹹甜皆有,傳統有花生、芝麻,近年有本地餅店推出紅糖、榛子朱古力等新口味。 陳寶山的品牌成立 4 年,因香港地舖租金昂貴,茶業難以支持,故一直未有落地生根,改為不停參加展銷會等落地活動,在新年時等大時大節前會參加得更頻密。 他指出創業數年間累積了不少熟客,所以才「做得住」。 現時參加活動等的線下生意大跌 5 成,幸而熟客們都在線上訂貨,可以拉上補下,不過總體營業額仍要跌近 4 成,他坦言若果自己今年才創業的話,沒有熟客支持,後果不堪設想。

豆沙角

「很多人勸我哋買現成糯米粉,慳好多工夫,不過現成的邊夠好食!」阿祥說。 坤記糕品在1960年車仔檔起家,傅永康(阿康)及傅永祥(阿祥)兩兄弟,從少跟爸爸擺檔學習手藝。 包括砵仔糕、白糖糕、芝麻糕等,堅持全人手製作,糕品在門前排得滿滿的。 豆沙角2023 新年更會推出多款賀年油器,除了街坊自小吃到大,也有不少人專程跨區來幫襯。

豆沙角: 豆沙角仔

咁受歡迎,市面難搵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都係個個食過返尋味。 糯米皮做得外脆內軟熟,食起來仲有像「麻糬」的拉絲效果。 原來為了提高外皮軟糯度,老闆需額外多做了一個工序,用燙麵法將部分麵糰先用片糖水煮熟,才與生糯米粉搓勻,增強麵糰黏度和煙韌口感。 豆沙角 豆沙角 豆沙是少糖少油配方,不用現成紅豆蓉,紅豆浸泡過夜後再打成蓉,加入玫瑰糖炒至起沙,質地綿密,即使和油炸糯米皮一起吃也不會顯得甜膩。

豆沙角

不少賀年油器預早做起,唯獨一款豆沙軟角,只能每日即做即賣。 傅永祥解釋﹕「豆沙軟角放室溫易出油,影響口感,要即日做才好吃。」豆沙軟角外表看似茶樓的鹹水角,但表皮更軟糯,用手拉起來,誇張過坊間的流心拉芝士! 傅永祥教落,傳統順德人喜愛將軟角夾鬆糕吃,鬆糕會吸收豆沙角的油份,吃上來就不會太膩。 豆沙角2023 人氣傳統老餅店「生隆餅家」扎根深水埗24年,搬遷至新舖後,繼續售賣各款舊式唐餅糕點,味道正宗之餘價格親民,吸引不少舊街坊、食客特意前往深水埗光顧!

豆沙角: 老冰室尋失傳賀年油器 糯米豆沙軟角

以豆沙作餡,惟外皮以糯皮粉搓成,故不耐放,宜趁熱即日吃。 同樣是南順番一帶的傳統賀年小吃,多在拜年時佐茶享用。 通常有四至五種材料,常見的有芋頭、番薯、蠶豆及花生,都是冬季盛產農作物;象徵「孝義」的茨菇片,則為昔日常見材料,但因處理繁雜,故現在買少見少。 沙角邨內設有3個「冬菇亭」,從未進行翻新,當中不少商戶已經營逾20年,包括茶檔、茶餐廳及火鍋店等。

這間 50 年老冰廳的老闆 Leo 就說:「很多人不知豆沙角這款賀年油器是甚麼!」角仔、笑口棗、甚至乎糖環,惟獨豆沙角,問問身邊朋友,十個有八個前所未聞。 「豆沙角做法唔難,係保存上難,角仔可以放上成個月,豆沙角放一、兩日已經會出油,豆沙角要即炸即食才是最好食,所以好少餅店仲做。」Leo 笑着解釋。 他有一份使命感,就算這款油器豆沙角準備功夫,又要即製即賣,每逢農曆新年前夕都會推出。 豆沙角2023 豆沙角用糯米粉糰包裹豆沙餡,剛剛炸好脹卜卜,像甜版鹹水角,餅家不願供應的原因是,糯米皮不耐放也易出油,放一天已經會走樣,無人問津。 不過,在眾多賀年油器中,口感最好就是它,因為它除了香脆,仲多了一重軟糯感,加埋起沙的豆沙餡,層次更豐富。

豆沙角: 坤記糕品結業!深水埗必食芝麻糕/砵仔糕/賀年油器成絕響 老闆坦言退休原因

傳說蛋散是窮人家將做酥角剩下的麵皮扭成蝴蝶結油炸,酥脆可口;後來餅家開始改良配方,加入不同調味,如南乳、芝麻等,做出來的口味鹹甜皆有,大人小孩都愛吃。 又稱「寸棗」,外形如蝦條,是古代米果的一種,多作過年祭祀用。 用糯米粉油炸,再裹上大量砂糖,雖沒餡料,但吃來依然香脆、香甜,正寓意新一年富足、生活甜蜜。

  • 同樣是南順番一帶的傳統賀年小吃,多在拜年時佐茶享用。
  • 傳統糖環外型像滾輪子,寓意財富滾滾來;近年開始有新奇造型,如星星、蝴蝶等,亦有小店做成抹茶、紫薯、紅菜頭等口味,以顏色及味道跑出。
  • 有開業多年的檔主表示現時經營負擔非常重,認為新租約規定街市內的小食店需營業至凌晨1時的條款太苛刻[4]。
  • 賀年食品一直是相關業界最重要的賺錢時機,惜今年巿道唱淡,生意額將錄得微跌,但原來最受影響的賀年食品竟是茶葉!
  • 他指出創業數年間累積了不少熟客,所以才「做得住」。
  • 雖然今年仍可購買賀年油器,不過5月過後,傳統味道將無法傳承下去,令人婉惜,坤記糕品將要結束近60年的故事,大家在它消失之前,可以到場作最後的支持。

細佬傅永康,每晚凌晨1點回舖準備,磨米、搾漿、炒豆、蒸糕,通通一手包辦,以趕及清晨給街坊供應第一批早餐糕點,早餐時段過後,新鮮糕品會繼續不停出爐。 到了下午時分,傅永康回家休息,再由大佬傅永祥掌舵,主要打理店內細務至每晚9點才收舖。 就是這樣,坤記糕品每日循環20小時工作,接近年終無休,只有新年、端午節及中秋節才會休息。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是用冬瓜蓉及麥芽做成白色內餡的甜老婆餅,奇趣的老婆餅還加了一點椰絲;而吃起來有瑤柱、火腿淡淡鹹香味紅色內餡的鹹老婆餅,加上外面的層層酥皮,就是奇趣的獨家商品了。

豆沙角: 豆沙軟角每日即做 金黃軟糯

而油器做法同樣是他們爸爸承傳下來,因為製作需時,從搓皮、自家炒豆、包皮、炸起,工序只少用上一日。 為了新年前有足夠貨量,每年農曆11月初(2021年12月初)已經開始準備,每年每款製作200幾斤,年終能賣440磅左右。 心機作加上傳統糕點有不少人欣賞,故糕品高峰日賣過千件。 由於全人手製作,每日數量有限,試過下午5、6點賣完,不再補貨。 招牌砵仔糕,口感厚實,甜度及軟度都很適中,著名白糖糕,口感偏酸,層層分明的芝麻糕,像吃的芝麻糊,香味濃郁。 在許多香港人的兒時印象中,皮蛋酥被歸類為怪異的食物。

  • 不少賀年油器預早做起,唯獨一款豆沙軟角,只能每日即做即賣。
  • 除了糕品外,每逢新年,坤記都會製作傳統油器及賀年糕點,例如至今罕有的糖環、脆角、豆沙軟角,再有家家戶戶必買的笑口棗、酥角(角仔)、年糕、蘿蔔糕等。
  • 牛耳主要用南乳、五香粉、糖等調味,吃來鹹中帶點甜,香脆可口。
  • 沙角街市翻新工程於2012年8月展開,第一期工程於2013年7月完成。
  • 在許多香港人的兒時印象中,皮蛋酥被歸類為怪異的食物。

臨近新年,餅家於Facebook專頁透露,將會供應逾10款新年油器,令一班期待已久的食客興奮不已。 這些標榜當日手工製作,在香港幾乎要絕跡的糕點專賣店,其實也是買少見少了。 從這些店家的門面及糕點的包裝,就可以看出濃濃的在地庶民味,平淡無奇的簡單外表下,卻是遵循傳統的濃郁好滋味,真正的老香港,總是讓人一再咀嚼回味。

豆沙角: 深水埗老字號餅家逾10款新年油器!必食芋蝦/豆沙角 網民讚食上癮

農曆新年即將來到,各式賀年食品已上巿近兩星期,其巿況如何? 賀年食品一直是相關業界最重要的賺錢時機,惜今年巿道唱淡,生意額將錄得微跌,但原來最受影響的賀年食品竟是茶葉! 豆沙角 到2019年2月底起關閉進行大翻新,改為新式「冬菇亭」。 除了「劉萬利(粉麵)」願意留低外,「金沙角」將遷往博康邨。 豆沙角2023 以紅燒乳鴿及小炒馳名,開業38年的「德記」稱難以負擔數百萬裝修費及加租壓力,只能無奈結業。 不少街坊對熟食中心多間老店要結業感到「不捨得」,擔心日後加租要「捱貴嘢食」[5]。

豆沙角

但自從領展2005年接管房委會熟食中心後,每次續約都要加租。 它是一道以糯米皮包裹着豆沙餡的油炸小吃,口感像鹹水角,炸好後外圍香脆,中心軟糯有拉絲效果,豆沙是少糖配方,自家炒製,食落綿密起沙,不甜膩。 傳統糯米豆沙軟角 豆沙角2023 $35 半磅、$65 磅 豆沙角外形尤如金元寶般,新年吃寓意金銀滿屋。 但它在保存上較難,容易走樣,所以坊間餅店都比較少供應,建議即日享用最能吃到它外脆內軟的美味。

豆沙角: 老闆早已揚言退休:做唔住了

從港鐵西營盤站A1出來,往左看,就可以看到卓越食品餅店了。 即便是下雨天,也不斷看見顧客上門來購買,聽說如果是過年過節,門口就一定是大排長龍的景象。 沙角街市翻新工程於2012年8月展開,第一期工程於2013年7月完成。 到2019年2月,領展將管理權外判予建華,街市會關閉3個月進行大規模翻新,70檔租戶中只餘下2成會續租。 有開業多年的檔主表示現時經營負擔非常重,認為新租約規定街市內的小食店需營業至凌晨1時的條款太苛刻[4]。 街市翻新後命名為FRESHALL,並增設小食街,已於同年6月30日開幕。

坤記的油器,以往農曆年間200斤都可以沽清,可惜近幾年因疫情生意大幅減少,加上近年過年前都是爆疫情的高峰期,去年2022年生意只有往年三分之一,傅永祥當時已經更無奈跟記者說,或許做多一、兩年就會退休。 「做油器糕品要體力、又要凌晨開工,我啲仔女都唔想繼承,唯有自己做。不過我都67歲,身體機能大不如前,過多幾年都撐不住了。」阿祥無奈說。 今年新年前,坤記傳來結業的消息,預計5月底結業。

豆沙角: 香港糕點推薦:坤記糕品專家

但實際上吃起來時,在保留了皮蛋外皮的咬勁之餘,卻反而沒有了平常吃皮蛋時的怪味道,蠻特別的。 豆沙角 關於芋蝦的名字由來,一般都說芋絲在炸好後彎彎的,看來像蝦鬚、蝦腳,因而得名;但另亦有師傅說,油泡時它時浮時沉的,有如蝦在水中暢泳的姿態,才是名字的最佳解釋。 其中最特別的是源自香港圍村的客家點心雞屎藤茶粿,是用香港常見的草藥:雞屎藤的葉子熬汁做成的粿,吃起來有淡淡的葉子香氣,有點類似台灣客家的草仔粿。

豆沙角

雖然今年仍可購買賀年油器,不過5月過後,傳統味道將無法傳承下去,令人婉惜,坤記糕品將要結束近60年的故事,大家在它消失之前,可以到場作最後的支持。 最經典的廣東賀年小吃,又叫「開口笑」,寓意新一年笑口常開。 笑口棗需用慢火浸炸,在快炸好之時,麵糰會浮起、爆開,像在微笑一樣。

豆沙角: 豆沙角

外型不像角仔有齊整的花邊收口,但大大隻如金元寶般好意頭,所以一直都有唔少 fans。 除了糕品外,每逢新年,坤記都會製作傳統油器及賀年糕點,例如至今罕有的糖環、脆角、豆沙軟角,再有家家戶戶必買的笑口棗、酥角(角仔)、年糕、蘿蔔糕等。 所有糕類同樣拒用現成糯米粉或沾米粉,堅持自家磨米,保留糕品的膠質,煎出來才不會鬆散,富有彈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