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視: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左2)及行政長官曾蔭權(中)在塌樓現場,聽取消防處處長盧振雄(右2)的匯報。 馬頭圍道塌樓2023 2月24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公佈,批准市區重建局將這個項目納入本財政年度的周年業務計劃內。 市區重建局表示會收購重建馬頭圍道43至45J號及隔鄰的鶴園街6至8號及春田街1至23號單數樓宇。 估計整個重建項目的收購及重置成本約為14億4700萬港元,預計項目會有7億元的虧損[24][25]。 2月24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公布,批准市區重建局將這個項目納入本財政年度的周年業務計劃內。
在塌樓事件發生後,附近大廈居民一度要全部疏散,店舖亦暫停營業,消防處派遣100名特種救援隊及坍塌搜救專隊人員到場,出動大型挖泥機及徒手方式挖掘搜索,先救出三男兩女,但其中一名約40歲女子傷重不治。 馬頭圍道塌樓2023 消防員晚上至翌日清晨再先後在瓦礫中發現另三名失蹤者,全部證實死亡。 另一方面,消防人員在整個下午利用生命探測器在瓦礫的頂部位置搜尋,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因此在傍晚開始改為使用重型機器進行挖掘。
馬頭圍道塌樓: 馬頭圍道大廈倒塌
該區區議員吳寶強到場觀察後指,現時該區食水供應正常。
負責為大廈維修的承建商朱偉榮作供時就表示,事發前1至2個月,已經發現地舖及閣樓其中3條主力柱有石屎剝落,鋼筋外露,已即時通知業主。 馬頭圍道塌樓2023 同時又發出22份入伙紙,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面積約有8.1萬平方米,共833個單位;非住宅用途則為15萬平方米。 另屋宇署3月接獲2,923宗有關違例建築工程的舉報,並發出779個違例建築清拆令。
馬頭圍道塌樓: 香港文匯網
擁有全大廈業權的大業主翟愛聯作供時指,09年地舖租客已投訴有石屎剝落,很危險,2010年1月,接收舖位後,與維修師傅入內巡查,發現舖位鐵閘不能關上,在對面馬路視察時,都看到該大廈左邊牆下陷。 林鄭月娥說,這次塌樓事件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鑑於有關樓宇的失修情況嚴重,為了減輕居民的憂慮,相信重建是最適當的善後方法。 馬頭圍道塌樓 土瓜灣馬頭圍道6年前發生「冧樓」意外,造成4死2傷。
- 屋宇署發言人表示,塌樓現場鄰近的馬頭圍道45G和45H兩幢舊樓結構上有危險,會向法庭申請封閉令。
- 同日晚上7時,屋宇署運來工字鐵及鐵架等,開始為倒塌現場旁邊的45號進行加固工程[18]。
- 法官則指原告其中一宗案件索償額逾500萬,惟業主一方則認為賠償金額應定為數十至170萬元。
- 然而隔壁的45G及H號唐樓結構上有危險,隨時可能再倒塌,消防人員需要先鞏固大廈,方才可以繼續進行搜索及拯救任務,過程需時大約兩小時。
- 另一名證人,死者蔡道強的太太李翠新表示,事發前數天,看到地下與一樓之間的閣樓正在裝修,牆身更穿了一個一米大的洞,可以看到對面大廈的雜物。
由於事件性質嚴重,發展局在事後巡查全港4,000幢50年樓齡以上舊樓。 市建局其後宣布,收購重建馬頭圍道43至45J號及隔鄰鶴園街6至8號及春田街1至23號單數樓宇。 事發於當日下午1時許,有裝修工人在該幢高5層、樓齡逾50年的唐樓地下裝修期間,疑誤毀主力牆而破壞大廈結構,外牆天花及混凝土剝落。 工人發現有沙石流下,連忙逃出並致電負責管理唐樓的地產代理,通知各層住客撤離,但未幾整幢唐樓崩塌,瓦礫堆積達兩層樓高,捲起大量沙塵暴,並排相連的45H座亦損毀嚴重。
馬頭圍道塌樓: 死者名單
報告指出,塌樓原因是地下1條結構支柱受到外來力量破壞,令荷載力減弱;當其承受的荷載超越極限時,影響到附近兩條支柱,最終令樓宇倒塌。 馬頭圍道塌樓 屋宇署09年11月派人視察,但一直都沒有回覆是否有危險。 事發當日就見到閣樓石屎不斷剝落,左邊牆身搖幌,隨即勸住客離開,並致電999報警。
同時感謝附近居民協助災民,發揮社區互助精神[35]。 晚上7時5分,消防人員在瓦礫中尋獲一名41歲男子,為早前的4名失蹤者之一,當場確認死亡;一小時後現場疑似再度發現失蹤者,消防人員亦再次改為人手挖掘。 晚上10時40分,消防人員尋獲第3名死者,為一名20歲青年。 馬頭圍道塌樓 馬頭圍道塌樓 區載佳今天(4月26日)公布今年1月29日馬頭圍道45J塌樓調查報告。
馬頭圍道塌樓: 馬頭圍道45號
另外,屋宇署3月份共批出23份建築圖則,港島3份、九龍9份、新界11份。 包括12項住宅及商住發展、4項商業發展、兩項工廠及工業發展及5項社區服務發展。 而獲准動工的建築工程項目則有17個,工程完成後,將提供可作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面積共約11.3萬平方米,涉及單位1,685個,非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面積達13.8萬平方米。 2010年馬頭圍道發生塌樓事件造成4死慘劇,4名死者的家屬早前入稟向大廈業主喜事佳有限公司及屋宇署索償。 案件今作預審,法官質疑雙方為何仍未進行調解,就賠償金額聆訊已排期於今年12月進行,認為雙方目前仍未嘗試進行調解做法不理想。
事發45J唐樓則屬一梯一伙(單邊樓),業主為「喜事佳有限公司」,大股東為一位名叫翟愛聯的女士。 馬頭圍道塌樓 1991年5月,業主以650萬元購入馬頭圍道45J整幢唐樓業權,多年來將唐樓單位放租,有人將單位改成多個單位分租,每戶設有獨立廁所及廚房,而挖牆及鋪設地板水管工程則使得樓宇間隔面目全非。 《明報》發現45號9幢唐樓合共45單位,至今58%由私人公司名義擁有,有業主更擁有當中1至2幢全幢業權,但是一直沒有理會屋宇署近年多份僭建物清拆令[7]。 在晚上7時,馬頭圍道45號塌樓現場瓦礫掘出一名41歲男子,當場證實死亡。 連同下午救出但其後不治的女死者和現時正在發掘中的死者,塌樓事件暫時造成3死兩傷,仍有3人失蹤。
馬頭圍道塌樓: 馬頭圍道與上鄉道交界行人路因地下水管爆裂須暫時封閉
事發在去年1月,紅磡馬頭圍道45號J一幢唐樓突然倒塌,造成四死。 事發時,地下舖位有工程進行,政府研究報告無指明是否因為工程釀成悲劇,只表示樓宇倒塌是因為外力所致。 首日傳召了出事唐樓的大業主翟愛聯,她表示05年根據屋宇署的維修令,檢查過大廈的鋼筋、水渠等,06年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滿意紙」。 運輸署宣佈,因水管爆裂,馬頭圍道(往紅磡方向)近上鄉道的部份行車線現已封閉。 他視察塌樓現場後,感謝附近居民協助災民,發揮社區互助精神;並認為事件反映舊樓維修的重要;並強調,當局必盡力搜救,深入調查事故原因,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塌樓事件是場災難,必須深入調查,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由於大量水沖走行車路一線下方部分泥土,造成空心,若有車駛過恐發生路陷,故警方現時將馬頭圍道往紅磡方向第一、二線封閉。 馬頭圍道塌樓 運輸署表示,因水管爆裂,馬頭圍道(往紅磡方向)近上鄉道的部份行車線現已閉。 由於事態嚴重,附近大廈的居民於事發後全部疏散,而店舖亦需要暫停營業。 涉事唐樓事發前4年,共接獲屋宇署7張維修令,包括有僭建物、外牆剝落、逃生樓梯不合規格等,勒令業主須作出維修,顯示該幢舊樓早已「百病纏身」。
馬頭圍道塌樓: 需要更多圖片
屋宇署發言人表示,塌樓現場鄰近的馬頭圍道45G和45H兩幢舊樓結構上有危險,會向法庭申請封閉令。 發言人又表示,署方會調查今次塌樓原因,同時已組成40支小隊,於2月1日起馬上進行全港巡查工作,檢查鄰近地區相同樓齡和結構類似的樓宇,並在稍後發出封閉令或修葺令。 大業主表示,倒塌前個數個月已發現左邊牆身下陷,向屋宇署求助,但處方沒有理會。 大業主委託了代理負責分租,由一梯一伙改成一梯四伙,但沒有向署方申請改建。 工程人員繼續加固工程,出動搖控拆卸機械人清理現場留下的碎石[15]。
- 而業主09年已知樓宇有問題,仍然將樓宇出租,又不找合資格人士維修地舖,承建商朱偉榮又是無牌的。
- 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是指於2010年1月29日發生在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圍道45J號唐樓的倒塌事件[1]。
- 林少書指,由09年屋宇署的相片看到,馬頭圍道45J早就應列為危樓,它根本只是靠磚牆承托,隨時有倒塌危險,與地鋪的裝修工程沒直接關係。
- 她曾致電屋宇署,署方寄了一份註冊建築公司的清單給她,讓她找公司修茸,但公司都表示工程規模太小,不肯承接。
- 該區區議員吳寶強到場觀察後指,現時該區食水供應正常。
- 去年馬頭圍道樓宇倒塌,造成四人死亡的事件,死因庭召開聆訊。
事後市建局於原址展開重建工程,屋宇署剛宣布批准該地重建兩幢樓高30層的住宅大樓,涉近500伙單位。 馬頭圍道塌樓2023 另一位死者蔡道強的太太李翠新,結案陳詞時指,不少比45J樓齡更高的樓宇屹立不倒,顯示有適當維修,事件可以避免。 今次失去四條人命,已經無可挽回,裁判官應向屋宇署提建議,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為馬頭圍道45J塌樓死因聆訊作供的最後一位獨立專家證人,註冊工程師林少書與屋宇署持相反意見。 林少書指,由09年屋宇署的相片看到,馬頭圍道45J早就應列為危樓,它根本只是靠磚牆承托,隨時有倒塌危險,與地鋪的裝修工程沒直接關係。 運輸署指,因水管爆裂,馬頭圍道(往紅磡方向)近上鄉道的部份行車線現已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