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海濱花園第二期則位於前觀塘公眾貨物裝卸區,於2013年2月正式動工,2015年5月開放,為市民提供近一千米的休憩空間。 觀塘海濱花園自開放以來廣受市民大眾歡迎,為觀塘區提供額外3.4公頃的優質公眾休憩用地。 全新觀塘渡輪碼頭於1972年啟用,可停泊36輛巴士的觀塘碼頭巴士總站亦於同年7月1日落成[1][註 2]。 觀塘海濱道181號 當時正值香港工業起飛時期,觀塘工業區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受惠於區內勞動人口增長所帶動的交通需求,油蔴地小輪開辦多條航線,往返觀塘與中環、北角、西灣河及柴灣等地,加上當年地下鐵路尚未通車,造就渡海小輪的黃金年代。 觀塘碼頭廣場遂成為區內交通樞紐,人流絡繹不絕;巴士公司更乘勢開辦多條路線,接駁觀塘碼頭與區內公共屋邨及住宅區。
另特別路線九巴5R線來回程均途經勵業街以西的海濱道往返郵輪碼頭;由新界往觀塘商貿區的多條早上繁忙時間路線亦途經順業街以西的一小段海濱道東行,惟初期兩者並未有於海濱道設有中途站。 直至2016年8月8日5R線提升至每天日間服務的同時在海濱道西行增設中途站。 九巴259X線於2016年12月30日增設星期一至五下午回程,並途經整段海濱道西行,是首條途經勵業街以東的海濱道的專營巴士路線,但沒有於該段設站。 隨著多棟商廈的落成,有更多新界繁忙特別路線途經此路(東行只限祥業街至順業街一小段,西行則取道勵業街以西甚至全段海濱道),方便這區的上班人士。 城巴E22S線於2017年8月7日起改經九龍灣商貿區,並途經勵業街以西的海濱道東行,是首條城巴路線途經此街道。 1979年地下鐵路通車,終點站設於觀塘,地鐵站一帶的觀塘市中心逐漸取代觀塘碼頭作為區內交通轉接站之地位,此總站人流開始有所下滑。
觀塘海濱道181號: 海濱道181號評論
推薦牛乳滑蛋牛角包,牛角包外酥裡嫩,搭配牛乳滑蛋,香味濃郁,口感順滑。 遊人在步道上不但可以近距離欣賞東九龍新地標 ── 啟德郵輪碼頭和跑道公園,更可遠眺港島東的璀璨夜景,飽覽維多利亞港和鯉魚門的風光。 另外,於海濱道太平洋貿易中心對開之東、西行綫設有專綫小巴及居民巴士分站,因與此站相鄰,故一併在此條目介紹。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本網站內的資料只供參考和一般資訊之用,而並非有提供全面資訊或任何投資或其他專業意見之意。
截至2015年3月24日,該專責小組在已經處理的2,510宗欠款個案中,最長的拖欠年期為兩年,最高的拖欠款額為94,000港元。 視乎個案的性質和複雜程度,由開始聯絡欠款人至成功收回逾期還款,平均需時3至4週。 大部分欠款人了解拖欠還款的後果,包括需要繳付額外5%附加費;若然欠款個案入稟法庭或者審裁處提出申索,利息將會按照法庭的利率計算,年利率約為8厘[3]。 洽租有限公司不會對由任何錯誤、不準確或遺漏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南區的舂磡角@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41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515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觀塘海濱道181號2023 VILLA PIUBELLO,柏濤小築,雄冠園,壁如花園,BEAULIEU。
觀塘海濱道181號: 海濱道181 號, 九龍東, 香港
1950年代觀塘工業區的填海工程,使牛頭角碼頭(現址為香港綠景NEO,前九倉電訊廣場)需要拆卸。 觀塘海濱道181號2023 位於海濱道旁的觀塘碼頭約於1963年落成,最初僅設有觀塘公眾碼頭,當時巴士總站位於今日汽車渡輪碼頭、基業街及駕駛學校一帶。 「綠悠海濱」方案擬利用觀塘駕駛學院遷往麗港城附近有信街地皮的契機,打通現時被阻隔的海濱長廊,讓海濱長廊可沿觀塘海濱花園延伸至觀塘行動區以至未來茶果嶺海濱一帶。
兩個方案均會設公共運輸交匯處於商廈地下,提供巴士總站及小巴站等,而碼頭渡輪服務將維持現狀。 當局亦提出將現時偉業街與開源道交界的迴旋處改為交通燈控制十字路口,提升該路口容車量。 經過香港政府與觀塘區議會磋商後,有關部門於2009年3月率先在起卸區其中200米範圍興建觀塘海濱花園第一期,至2011年整個起卸區停用後才繼續餘下750米的第二期工程。 海濱道181號是一座分散業權的商業大廈,擁有可供租售寫字樓,面積由9746至18972平方呎(建築),每呎租金約為港幣25 至 34.26元。 觀塘海濱道181號 海濱道181號是一座25層高甲級商業大廈坐落於海濱道181號距地鐵觀塘站B2出口僅10分鐘步程。 鄰近甲級建築包括 偉業街180號、 建生廣場 及 SML Tower。
觀塘海濱道181號: 路線
觀塘海濱花園前身為觀塘公眾貨物裝卸區,位於觀塘繞道旁,屬啟德發展計劃一部分。 觀塘海濱花園(第二期)於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七日啟用後,觀塘海濱花園的整體面積增加至4.13公頃。 此站鄰近觀塘海濱花園第二期(近公園辦事處及咖啡亭入口)、花旗大樓與宏利大樓、九龍貨倉及太平洋貿易中心;海濱匯亦在此站斜對面。
事實上,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不少廠家開始將廠房遷往內地,使本港製造業日落西山,觀塘工業區首當其衝,廠房十室九空,人流急劇下跌。 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設有12條車坑供專營巴士使用,是目前觀塘區規模最大及車坑數目最多的露天巴士總站,入口位於偉業街,而出口則位於開源道與偉業街交界的迴旋處,而此站作為起訖點的路線多達30條,乃九龍市區巴士總站之冠。 由於總站遠離市中心,九巴設立茶水站供職員使用,以及維修站方便巴士作簡單維修。 海濱道公園原為此路上唯一休憩用地,於1990年興建,主要服務工業區內勞動人口。 觀塘海濱道181號 政府於2009年配合啟德發展區而提出「起動九龍東」,把該區轉型為另一個核心商業區,不少工廠均被拆卸重建成商廈。
觀塘海濱道181號: 海濱道181號
現有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及觀塘碼頭廣場用地將興建三幢分別8層、15層及19層的商業大樓,觀塘碼頭熟食市場獲原址保留,並改建現有接駁宏利金融中心至觀塘渡輪碼頭的行人天橋,使其直接連接三座商廈的景觀平台。 當局把上述設施的覆蓋範圍統稱為「觀塘行動區」,佔地約4.2公頃,初步擬定兩個發展方案,分別取名「綠悠海濱」及「互聯空間」。 觀塘碼頭(Kwun Tong Ferry,城巴地點代號為KTF)巴士總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商貿區(前稱觀塘工業區)觀塘渡輪碼頭側,旁邊設有專綫小巴總站及的士站,毗鄰觀塘碼頭熟食市場、觀塘公眾碼頭、觀塘海濱花園等。 第一期海濱花園於2009年3月動工,並於同年年底落成,總建築面積為7340平方米。
至於危險品汽車渡輪碼頭,前身是觀塘汽車渡輪碼頭,已於2006年關閉;待至2008年,碼頭改為危險品車輛專用,設有一條航線往返北角。 觀塘海濱道181號2023 這間餐廳今年才剛剛開業,臨近海濱,靠窗位置全部是落地玻璃設計,光線良好,視野開闊。 餐廳主打日式料理和咖啡,下午三點後還有啤酒供應,店內亦提供主食和輕食。
觀塘海濱道181號: 巴士站位數目
最著名的是屹立於海濱道161號的九龍麪粉廠,是市區僅存的麵粉廠,於1966年2月1日起運作至今。 九龍麪粉廠為一座灰色的九層高建築,其西面設有六條用作儲存小麥的大圓柱,向海的一條柱直書「九龍麪粉廠」五個大字,而二樓則有搬運小麥用的吊臂以及輸送管道橋樑,橫跨海濱道連接對出的碼頭。 2011年10月,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有意保育九龍麵粉廠,作為九龍東的歷史地標[1]。 觀塘海濱花園(Kwun Tong Promenade)巴士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商貿區海濱道83號宏利大樓(前稱One Bay East西座)對面、觀塘海濱花園(辦事處及順業街入口)外,順業街路口以東,屬單向西行路邊中途站。
至於「互聯空間」方案,建議興建兩幢分別13層及18層商業大樓,休憩用地面積較方案一少。 觀塘碼頭熟食市場則會改建為特色創意文化設施,並將熟食市場用途融入商業樓面中。 此總站於1972年落成,正值香港工業起飛,總站所處的觀塘工業區一片繁榮,帶動總站繁忙;不過隨著工業式微,加上地鐵及東區海底隧道相繼通車,引致渡輪客量大幅下跌,此站人流亦大不如前。 海濱道是觀塘商貿區南部邊緣街道,於該區仍是工業區時期一直缺乏專營巴士路線行走。 直至2013年7月21日,九巴15A線改經勵業街至開源道之間的觀塘道,而往慈雲山(北)方向因勵業街南行不能右轉偉業街北行,要改經海濱道西行返回宏照道北行原有路線,是首條途經海濱道的專營巴士路線。
觀塘海濱道181號: 興建圖像
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更建議耗資1.878億港元,將佔地9300平方米海濱道公園及其鄰近範圍的改善工程,提升為甲級工程。 如撥款申請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擬於2017年第四季動工,並於2020年第三季完成。 海濱匯毗鄰One Bay East(花旗大樓及宏利大樓)、啓匯、香港綠景NEO大廈及宏利廣場。 觀塘碼頭一帶,還有另外兩個碼頭,一是基業街觀塘公眾碼頭,另一是危險品汽車渡輪碼頭。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76,020,年齡中位數為 41.8歲。 觀塘海濱道181號 專綫小巴方面,68線來回程途經勵業街以西的海濱道;22A線往樂華方向則途經勵業街以東的海濱道西行(部份時段更延伸至整段西行及祥業街至勵業街的東行);90A線來回均途經整段海濱道;90B線來回途經祥業街至勵業街之間的路段。
觀塘海濱道181號: 巴士
坐落千米觀塘海濱長廊旁,擁180度沿海景致,裝置藝術創作點綴文化與浪漫交纏。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對學生資助的工作,向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負責;而《在職家庭津貼》和持續進修基金的工作,則向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負責。 入夜後,海濱樹木徑和特色塔樓光影舞動,配合地上彌漫的水霧,以及步道地燈映照的繽紛色彩,遊人置身其中,將感受到賞心悅目的夢幻氣氛。 觀塘海濱道181號 園內的模擬起重機塔樓,以及設計意念來自廢紙回收業的廢紙束藝術裝置,可喚起市民對昔日裝卸區的點點回憶。 學資處多年來都被指控向負債學生追回借貸的力度不足,遂於2013年7月成立專責小組,由12名人員擔當,包括行政主任和文書人員,負責主動致電敦促借貸人還清欠款及向真正存有還款困難的欠款人提供債務重組等協助。
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在這二十年間可謂歷盡滄桑,見證著渡輪服務的興衰。 失去接駁渡輪與巴士中轉站之優勢後,現時觀塘碼頭總站從早到晚皆人跡罕至,只於下午繁忙時間有較多乘客,昔日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不再復見。 由於觀塘市中心缺乏用地,區內各巴士總站早已飽和,因此多條路線仍然維持以觀塘碼頭為總站。 海濱公園前身為海事處觀塘公共貨物起卸區,曾為廢紙回收商使用,曾佔本地六成廢紙出口,惟因興建觀塘海濱花園而收回海事處觀塘公共貨物起卸區,廢紙回收商被迫轉用其他公眾貨物裝卸區(如柴灣公眾貨物裝卸區),增加營運成本[3][4]。 海濱道座落觀塘海濱而得名,道路旁為平行而建的觀塘繞道橋墩,一直為觀塘工業區的邊緣,以往只有貨車進出,人流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