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扁頭綜合症2023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扁頭綜合症

如情况嚴重,就可能變成「扁頭綜合症」(Plagiocephaly),徵狀包括枕骨一側扁平,雙耳一前一後、額頭前凸和大細面(圖2)。 寶寶剛出生頭部都很大,但胎兒的頭骨每塊骨片都是相互遊離的,不會一時間都癒合不動,正因為這個特點才給孕婦分娩降低了難度,從未完全癒合到定形,需要2年的時間。 扁頭綜合症2023 也正是因為骨頭間有骨縫存在,嬰兒的頭骨才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發生改變,因為嬰兒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睡眠上,受睡姿的影響,嬰兒顱面發生變化,長期保持同一姿勢睡出扁頭。

Tristan的矯正頭盔在短暫的適應期過後需要全日戴上23小時,連睡覺都不例外。 媽媽透露:「頭盔的質料好似發泡膠,最短要戴3個月,最長五個月。」而Tristan至今已戴了矯正頭盔約4個月。 剛出生的寶寶,不需要枕頭,3個月以後,可以選擇高低大小合適的枕頭,幫助寶寶睡出一個好頭型,也讓寶寶睡得更香甜。 一般寶寶習慣面向媽媽睡覺,也喜歡對着燈睡,根據這個特性,你可以時常調換寶寶的睡覺位置。 由於嬰兒頭骨的生長有7至8成在頭一年發生,過了12至18個月頭骨生長會慢下來,再到18個月至2歲頭骨生長就差不多定形了,所以最理想戴「矯正頭盔」是在4至6個月,一般戴3至6個月便可。

扁頭綜合症: 避免嬰兒翻身 恐導致「扁頭綜合症」

如果在嬰兒4個月後確診扁頭綜合症,會建議為小朋友製作特殊頭盔,作用是矯正小朋友的頭顱,讓它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不會被擠壓。 主持: 扁頭綜合症2023 一般是由醫生決定,還是家長主動提出小朋友需要進行扁頭矯形治療? 義肢矯形師:兩方面也有,在香港很多時是由醫生提出,主要是當小朋友出生後有醫生跟進出生後情況,在檢查時發現嬰兒有扁頭問題,就建議家長可讓嬰兒接受扁頭矯形治療。

Rabee'a在社交平台不時分享家庭生活照,其實早在3月初,她上載兒子的照片已見Tristan戴著頭盔。 近日有網民問「好奇問嗰頭箍預計要戴到幾時」,Rabee'a回覆「差不多可以畢業㗎啦」,指兒子就快不用再戴了。 扁頭綜合症2023 4個月到兩歲前,這是最後的矯正機會,一旦頭骨鈣化完成頭型就再無法改變,兩歲後即使每天側睡都無法改變頭型。 矯形方面,義肢矯形師負責製作外用性的醫療用具,即是用作代替或者幫助病人身體康復的器具,所指的「矯形」並不是整容,台灣會譯作「肢具」,就是肢體鍛鍊的器具,這個名字更貼切。

扁頭綜合症: Champimom X 香港藝術中心《珍愛地球》填色比賽 得獎結果公布

綜上所述,新生兒的頭型還在發育中,可能因為長時間讓頭部受到不均衡的壓力,造成頭型稍微扁平。 隨著BB成長,他們能夠自由活動身體,頭型也會自然得到改善,一般不影響腦部發展。 如若發現BB頭型明顯變形,或是伴隨頭痛、視力模糊問題,應及早就醫檢查。

隨著頭骨的發育,嬰兒的頭部形狀會自然改善,若選擇戴矯正頭盔則需要連續佩戴幾乎每天23小時數個月,價格昂貴又可能引起皮膚刺激和皮疹等問題,最重要是嬰兒可能會感到不適。 家長若察覺BB有扁頭的症狀,可以先試著調整生活習慣,減輕頭部扁平部分的壓力多數能改善輕度扁平。 原來兒子在進行頭盔治療前,Rabee'a也曾考慮了一段時間,原因是價錢不便宜,但醫生表示如不處理最嚴重是會影響前額、耳仔不對稱、重心向前傾、頸背肌肉拉扯 扁頭綜合症2023 ,甚至面容發展和影響平衡力等。 幸好Tristan戴上頭盔沒有不適應,戴的時間也漸漸增加,由首日戴1小時,到後來全日戴23小時,連睡覺都要照戴。

扁頭綜合症: 【BB頭型】1歲仔「扁頭綜合症」戴矯正頭盔 楊洛婷見證兒子戴足4個月︰差不多畢業

斜頸通常需要物理治療,嚴重的扁頭綜合症有的時候需要戴矯正頭盔。 雖然暫時沒有醫學證明扁頭會影響腦部發育,但家長通常會擔心扁頭對孩子日後的外觀影響和有機會妨礙眼睛和耳朵發展,都有家長戴小朋友訂製頭盔作治療。 Rabee'a與Dear Jane主音黃天翱(Tim)本身育有女兒Tanya,兒子Tristan在去年6月出世。 Rabee'a解釋仔仔在2個月大時,發現他的頭部一直只轉向左側,令頭仔變扁。

  •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有的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寶寶頭部變扁,然後讓他們趴著睡覺,這種方式無異於“飲鴆止渴”,因趴著睡導致出現“嬰兒猝死綜合症”的病例越來越多。
  • 起初戴頭盔要每半個月見治療師調校size,之後每一個月見一次就可以。
  • 如果在嬰兒4個月後確診扁頭綜合症,會建議為小朋友製作特殊頭盔,作用是矯正小朋友的頭顱,讓它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不會被擠壓。
  • 義肢矯形師:治療扁頭綜合症一般是小朋友4個月至18個月大的時候。

由於頭盔治療的黃金時間一在寶寶4至8個月大進行,故在Tristan約7個月大時開始頭盔治療,趕得上黃金時間,Rabee'a指兒子「腦囟未生埋」就要幫他改善頭型。 扁頭綜合症的治療期一般是在小朋友4個月至18個月大時,會建議為患者度身訂造矯正頭盔,包裹由眼眉上方至耳朵前方髮鬢,以及額頭、後枕位置,但會露出耳後方和面部。 梁永健表示,病人最好除日常清潔外,每天24小時都戴上矯形頭盔,由於頭盔會用較輕身的物料製造,並不會太重,不會影響到小朋友日常生活和抬頭等動作。

扁頭綜合症: 扁頭綜合症的矯形治療 別錯過嬰兒黃金治療期 養和醫院義肢矯形師 梁永健

義肢矯形師:矯形不成功的個案也是會有的,例如小朋友戴矯形頭盔時間過短,會令矯形效果減低,病人何時開始接受治療也會影響治療效果。 左右不對稱作叫「側頭」、「斜頭」,即是扁頭的情況不是發生於頭顱正後方,而是在傾向一邊,正面看頭顱好像一個平行四邊形。 另外是頭顱的長闊「比例」,從頭頂方向看,正常的「頭闊」應該是「頭長」的長度大概80%至85%,但如果出現扁頭情況,例如正後方扁平,「頭長」縮短,導致「頭長」和「頭闊」的比例拉近至差不多1比1,這就應該要關注。 楊洛婷與樂隊Dear Jane主音黃天翱(Tim)於2014年結婚,17年誕下女兒Tanya(黃子霏),去年6月成功追個囝囝Tristan(黃子芯)。 從楊洛婷分享細仔Tristan的照片中,見到囝囝很早戴上用作治療「扁頭綜合症」的「矯正頭盔」,昨晚(16日)楊洛婷在IG親自解釋原因,並開心表示阿仔「頭盔畢業」,不用再戴頭盔了,扁頭的問題已得到解決。 當仰睡時,改變BB頭部的位置(從左到右,從右到左)且不要使用將BB固定在一個位置的枕頭。

扁頭綜合症

造成扁頭綜合症並非只是嬰兒長時間採用特定姿勢睡覺所致,它也可能是由於嬰兒出生時頭部在子宮裡受到擠壓而影響頭型。 扁頭綜合症 此外,早產兒因為頭顱骨更為柔軟及發育不全而增加患上扁頭綜合症的機率。 嬰兒也可能因姿勢不良而導致頸部肌肉緊繃,讓他們難以轉動頭部,從而讓一側頭部遭受更多壓力,增加頭型扁平機率。 一般來說,當寶寶長到4至6個月大,開始翻身和坐起,因為平躺的時間減少了,壓扁了的頭形會慢慢矯正過來。 但是,如果寶寶扁頭情况比較明顯,就需要接受醫生的診斷及物理治療,嚴重個案可考慮使用特別訂製的矯正頭盔(圖3)。

扁頭綜合症: 影響外觀 嚴重或令腦部、聽視覺發育受影響

胡振斌醫生指出在判斷方面,通常是父母察覺到BB頭形有異,開始偏離原本的形狀而帶孩子檢查。 嚴重者可能影響面容、雙耳對稱等,而更嚴重的BB,在照磁力共振時會發現腦內已受壓。 陳欣永醫生指出,因寶寶頭部在首6個月迅速成長,一般在孩子4至8個月大時屬治療扁頭綜合症的黃金時間,治療期一般為3至5個月,愈早接受治療可減少整體治療時間並增加成功機率。 楊洛婷去年6月誕下細仔黃子芯(Tristan),早前有網民發現在楊洛婷貼出的照片中,Tristan頭上都有帶着一個頭盔,奇怪到底有什麼功用。 扁頭綜合症 兒科醫生陳欣永就解釋,這款頭盔是矯形頭盔,一般用於扁頭綜合症嬰兒治療用。

有的家長很滿意,因為頭部扁了頭顱太陽穴就會突出,印堂與眉毛飽滿的面相是福相。 這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這個相貌,紛紛拿出自己家中的老字典,舊書籍甚至是陶瓷枕頭等將自己的娃打造成為“扁頭星人”,孩子雖然不說話,但內含了無數心酸與無奈。 仔細看看自己孩子的頭,是不是都“睡扁了”呢,出現這種情況還真怪不了基因,新生兒出生後普遍頭部都是又大又圓的,但不久後卻出現了一個與“纏足文化”異曲同工的情況,就是集體“頭顱”變扁。

扁頭綜合症: 義肢矯形師在港人數不多

扁頭綜合症的類型包括斜頭(Plagiocephaly)、 扁頭(Brachycephaly)、不對稱性扁頭(斜頭 與扁頭的組合)及長頭型(Scaphycephaly)。 主持: 今日的主題是「扁頭綜合症」,我們甚少聽到,究竟什麼是「扁頭綜合症」? 義肢矯形師:扁頭綜合症即是頭骨的形狀有不同程度的異常,例如扁平或不對稱,除了影響外觀,也可能影響幼兒的視覺、聽覺和前庭覺發展。 然而,與許多人的認知不同,這些情況不總是單純的美觀問題(經過治療就沒有後遺症)。

家長應該限制BB仰臥或頭部靠在平坦表面上的時間,例如汽車座椅、嬰兒車,經常抱起BB幫助可以減輕頭部的壓力。 1.斜頭畸形:頭部一側扁平,頭部兩邊不對稱;耳朵錯位,從頭頂看像一個平行四邊形,額頭和臉部可能會在扁頭的一邊凸出。 其實Tristan戴的頭盔是「矯正頭盔」,用作治療「扁頭綜合症」,他在約8個月大時開始戴,無論在家中抑或跟爸媽外出都佩戴著,至今已戴了約4個月。 當嬰兒醒著的時候,可以多些進行爬玩時間 (tummy time) 以減少壓在頭部的壓力。 1994年美國人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發起了“仰睡運動”的倡議,自此十年間新生兒猝死綜合徵發生率就降低了53%,但此消彼長,“扁頭率”又上升了,但是頭圓與健康的問題,相信不會有人會選錯。 楊洛婷(Rabee’a)與Dear Jane主音黃天翱育有一子一女,「6月之星」的細仔1歲生日了!

扁頭綜合症: 楊洛婷囝囝每日戴矯形頭盔 兒科醫生拆解用處及治療黃金時間

藝人楊洛婷(Rabee'a)日前於社交平台專頁表示:芯哥頭盔畢業啦! 很多人都疑問為何她的兒子Tristan要戴頭盔,原來與扁頭綜合症有關,幸好經過治療後,情況已有明顯改善。 扁頭綜合症2023 如察覺嬰兒的頭形有任何異常,請及早為他/ 她預約做一次頭形檢查,我們會為您建議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以把握最佳矯正時機。

義肢矯形師:扁頭綜合症有量度的準則,主要包含兩個元素,第一是左右對稱,第二是比例。 義肢矯形師:義肢矯形師在香港是很少人從事的行業,全行也只有200多人,所以普羅大眾對此職業比較陌生。 有人因為意外或者其他原因如糖尿病需要截肢,義肢矯形師會為他們度身訂造手、腳義肢,除了手腳義肢外,我們也會造義眼。 扁頭綜合症大多出現於剛出世至18個月大的嬰兒身上,養和醫院義肢矯形師梁永健指出香港近年才引扁頭綜合症的治療,希望能將正確訊息傳遞至大眾。 斜頭異形(Plagiocephaly):嬰兒頭部偏向一邊,形成左右不對稱頭型。 首日戴一小時,第二日戴兩小時,之後全日戴上23小時,連睡覺都要戴著。

扁頭綜合症: 扁頭綜合症(Flat head syndrome)

直到佢6個月大時,我開始擔心,因為Tristan左方嘅扁頭越來越明顯,當時,我堂細佬同我講述佢個仔嘅經歷,如不正視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並介紹我訂做矯形頭盔。 扁頭綜合症2023 扁頭綜合症 我向她展示,我能拉著小男孩的手臂,讓他坐起身:「看吧,他沒有哭。他一點也不介意。」然而,母親只是搖頭:「我不認為這樣做是對的。」還好,母親最終認同了我的意見,幾個月內,孩子終於開始自行活動。 那時,孩子已經五歲了,像其他小男孩一樣到處亂跑,甚至出現心智早熟的跡象。

扁頭綜合症

義肢矯形師:一般接受扁頭矯形治療的都是嬰兒時期,約4個月至18個月,即 1歲半前。 因為嬰兒時期的頭顱骨還在發展,即是俗稱「腦旬未生埋」,所以尚有矯形空間,當過了這段時間,頭顱已經生長穩定後就沒法矯形。 不過嬰兒的身體其實有自動修正機制,剛出生一、兩個星期的嬰兒,如果發現頭骨有輕微扁平或不對稱,家長也毋須過份擔心,因為可以自行修復,頭形也會自然得到改善,但如果頭形明顯變形,應求醫檢查。 兒科醫生陳欣永解釋,這款頭盔是矯形頭盔,一般用於扁頭綜合症嬰兒治療用,治療期一般為3至5個月,戴上頭盔不但不會擠壓寶寶的頭部,反而能夠提供空間引導扁平了的頭骨往原來的方向生長。 扁頭綜合症2023 所以寶寶需要戴足全日,連睡覺時也要配戴,大部分寶寶只需數天便能輕易適應下來。 髗型矯正治療是為嬰兒度身訂製矯形頭盔(外層為塑膠硬殼,內層加上高密度泡沫)來糾正頭部形狀,它的原理是在頭髗扁平的位置預留空間讓頭骨生長。

扁頭綜合症: 及早治療 治療效果更理想

香港也是近年才引入扁頭矯形治療,服務未至於太普及,所以家長未必知道嬰兒有扁頭問題,希望透過公眾教育,讓更多家長知悉扁頭綜合症,留意自己的嬰兒有否相關情況,有助及早診斷及治療。 新生兒難免會較長時間臥床睡覺,導致部分BB出現頭型變歪或是扁平的情況,讓父母大驚失色。 這其實是因為BB顱骨還未發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壓力影響而變形,導致扁頭綜合症。 平日需要多協助BB運動頭部,增加頸部的活動力,訓練肌肉力量,改善肌肉緊繃,能幫助預防BB頭部一側長期受擠壓導致的變形情況。

扁頭綜合症

持續輕柔的壓力有助於改變頭骨生長方向,治療過程中,矯形師會定時為嬰兒檢查矯正的進度,並調整頭盔。 扁頭綜合症2023 如果家長已經試過改變嬰兒的卧姿,仍未能有效改善頭形,便可以考慮接受頭盔矯正治療。 義肢矯形師:治療扁頭綜合症一般是小朋友4個月至18個月大的時候。 初生嬰兒不建議接受治療,因為治療主要透過配戴特製頭盔矯正頭形,少於4個月的初生嬰兒,其頭顱、頸也未有足夠承托能力,所以不適合戴頭盔。 我會建議家長多把初生嬰兒抱起,或讓他多趴下,避免常常壓住頭部,因為扁頭會令頭部更難左右旋轉,小朋友便會習慣只躺一邊,令情況會越來越惡化。

扁頭綜合症: 嬰兒4-6個月為矯型黃金時期

與孩子相處了一段時間後,我告訴家長,我不認為他有任何問題─但是,他需要更多活動、培養力氣。 他的父親一旦確知孩子沒有任何問題,便採納了我所有的建議,開始與男孩一起努力,使孩子動起來、增加力氣。 父母可透過以下竅門協助嬰兒預防扁頭綜合症:一、哺乳或抱寶寶時,可交換方向,讓寶寶有機會朝左右兩側轉動頭部,活動頸部肌肉。 二、避免讓寶寶躺在堅硬表面,可以多抱抱寶寶,減少頭部受到的壓力。 三、抱著寶寶時為其按摩頸部及頭部,幫助放鬆肌肉,預防脖子僵硬而影響頭型發育。 匯兒兒科醫務中心兒科專科醫生胡振斌曾在YouTube分享「扁頭綜合症」資訊,他解釋「扁頭綜合症」即是頭顱骨與原本應有的形狀偏離,扁頭症的種類一般有斜頭、平頭、不對稱平頭和舟狀頭(頭形過長)。

治療方面,如BB頭骨有異的輕微者可藉睡姿改善,如用特別枕頭令BB不會側睡。 嚴重者需要戴上「矯正頭盔」,專家會從多角度拍攝去評估,並使用輕巧物料按BB情況度身訂造矯正頭盔。 由於嬰兒頭骨的生長有7至8成在頭一年發生,過了12至18個月頭骨生長會慢下來,再到18個月至2歲頭骨生長就差不多定形了,所以最理想戴「矯正頭盔」是在4至6個月,通常戴3至6個月就可。 梁永健指出,輕微的扁頭情况,可能引致頭骨一側扁平、雙耳或雙眼不對稱、額頭前凸、大細面等,影響外觀。 嚴重甚至連口腔顎骨也會有偏移情况,有機會影響到腦部發育,甚或對聽覺、視覺發展也有影響,令小朋友學習遲緩,影響深遠,因此若家長發現小朋友頭形有扁平、不對稱的情况,應及早接受檢查,接受適合治療。

扁頭綜合症: 扁頭綜合症是什麼?持續受壓 頭骨扁平或不對稱

一家四口影全家福,更為囝囝舉行生日派對,見細仔外出影相去玩都長期戴矯正頭盔,據悉是用來治療「扁頭綜合症」,而Rabee’a透露阿仔就快可以除低頭盔。 在大人的監督下,BB在白天清醒的時間趴著,幫助後腦勺正常塑形,也可加強BB頸部肌肉並學會用手臂向上推。 楊洛婷(Rabee'a)與Dear Jane主音黃天翱育有一子一女,「6月之星」的細仔1歲生日了! 一家四口影全家福,更為囝囝舉行生日派對,見細仔外出影相去玩都長期戴矯正頭盔,據悉是用來治療「扁頭綜合症」,而Rabee'a透露阿仔就快可以除低頭盔。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