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淘大在牛頭角近佐敦谷興建工廠,設立「淘大工業村」,除食品製造工廠外還設有托兒所和員工宿舍等設施。 牛頭角定業街2023 另一邊廂,政府銳意發展牛頭角為新市鎮及工業區,位於牛頭角海濱(即今偉業街、勵業街與海濱道之間,綠景NEO附近)的牛頭角碼頭於1953落成啟用,提供來往灣仔及北角的兩條航線。 牛頭角上邨重建第一期,包括兩座各40層高的和諧一型第六款公屋及一座20層高的單方向設計大廈。 牛頭角定業街 以上樓宇曾於2001年12月進行初步命名,但由於有意見認為命名不恰當,在翌年2月更改為現時名稱[4]。
小店推出一汁三菜定食套餐,分別包括主菜、副菜、味噌湯、漬物和茶飲。 所有米飯均選用日本國產米,粒粒飽滿,主菜會定期推出4款供客人四選一,曾推出過的就有豚角煮、南蠻炸雞、韓式炒安格斯牛肉、鹽燒鯛魚下巴等,既有肉類又有魚類,貼近大眾口味! 牛頭角定業街2023 副菜共有8款選擇,例如明太子玉子燒、椒麻涼拌帶子裙邊、鹽酥甜不辣等。
牛頭角定業街: 牛頭角「薑媽」Cafe!日系一汁三菜定食 炸豬扒+照燒雞軟骨便當|區區搵食
中巴專營權結束前,由於珍寶巴士大量退役,派車變得較多元化,加入兩輛都城嘉慕威曼都城(ML)、一輛利蘭奧林比安11米(LM)及兩輛利蘭勝利二型(LV)行走,亦表示此路線能使用12米巴士行走。 雖然收費表有列出空調巴士車資,但實際上只於1995年9月A20線開辦前獲短暫安排丹尼士飛鏢(CX)行走,並無空調巴士字軌車。 牛頭角(Ngau Tau Kok),位於九龍觀塘區西北部,接鄰佐敦谷、九龍灣及觀塘市中心,亦即介乎觀塘道以東、彩霞道與振華道以南、康寧道以西、牛頭角道與功樂道沿線住宅區。
-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 地處振華道、彩霞道、佐敦谷北道與牛頭角道的牛頭角巴士總站是區內專營巴士與專綫小巴服務總匯;至於紅色小巴,主要停泊在福淘街等候乘客。
- 606線開辦初期,九巴用車以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及丹尼士喝采(N)為主。
- 「東九文化中心」工程項目已於2015年7月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7],翌年12月8日舉行奠基典禮。
- 薑媽以日式定食和便當作為主打,食物的款式和配搭亦會定期更換,花足心機去滿足附近的打工仔!
最終「乙區」的第9-12座於1998年5月31日永久封閉(原訂為1997年11月30日)[2],同年底完成清拆,原址於2000年展開地基工程,但因為工程展開後發現地底岩石存有問題,需要額外加固地基。 其後重建成為常逸樓、常滿樓及常悅樓,名為「牛頭角上邨第一期」。 並於2002年夏季開始入伙,讓「甲區」餘下未獲搬遷的住戶優先選擇。 而「甲區」的所有住戶在2002年10月31日遷出後,舊第1至5座則於2003年年底完成清拆,地基工程於2006年展開,共有6幢大樓,高40層,接收牛頭角下邨(二區)的拆建戶。
牛頭角定業街: 牛頭角上邨常興樓附近配套設施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九巴於此路線、606A及606X線一共派出8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用車會調走116線。 樂活易作為社會企業,提供免費安老院轉介服務,由資深社工及專業團隊組成,將多年跟長者個案及配對安老服務的經驗, 結合電腦資訊科技,全面分析長者及其家人的護理及配套需求,並提供專業意見,協助長者及其家人尋求一個舒適之生活模式。 「東九文化中心」工程項目已於2015年7月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7],翌年12月8日舉行奠基典禮。
牛頭角上邨(英語:Upper Ngau Tau Kok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牛頭角中部,由前房屋署總建築師伍灼宜及房屋署總建築師(3)聯手設計,而第一期及第二、三期分別由中國建築和保華建築有限公司承建,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牛頭角上邨第二期和第三期獲得2007年香港環保建築協會 香港環保建築大獎及2010年優質建築大獎。 根據政府的「整體重建計劃」,早於1993年已把牛頭角上邨列入重建計劃,計劃分為「甲區」(舊第1-5座,原擬興建居屋)和「乙區」(舊第9-12座)。
牛頭角定業街: 重建牛頭角下邨
1978年,恒隆集團獨具慧眼,以2億港元向淘化大同購入淘大工業村地皮,發展成大型私人屋苑「淘大花園」。 牛頭角定業街 街市內設有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斜道出入口、通道、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等,但街市環境污穢及人流太多,輪椅/行動不便人士要特別小心。
重建前的牛頭角上邨為前政府廉租屋邨,原稱牛頭角政府廉租屋邨,共有九座政府廉租屋大廈,分別於1967年至1968年間興建。 屋邨的原址是一座採石山,1961年開始平整土地建廈[1]。 1973年,為配合房屋委員會成立,而改稱為牛頭角上邨;而當時位於該邨隔鄰的「牛頭角新區(徙置區)」則改稱為牛頭角下邨。 安基商場(前稱安基苑商場)屬舊式居屋商場,1984年落成[4],樓高兩層,商場頂部為平台。 租戶包括結婚繡品、茶餐廳、眼鏡店、上海理髮店、補習社、牛頭角郵政局、香港郵政「智郵站」[5]、豐昌順校服店、洗衣店、嘉豪酒家和惠康超級市場。 商場同時提供行人天橋,連接牛頭角下邨、牛頭角市政大廈及牛頭角巴士總站,經牛頭角下邨的行人天橋網絡,可到達港鐵九龍灣站和牛頭角上邨。
牛頭角定業街: 長者鄰舍中心
政府在2012年推動起動九龍東,多座舊工廈和商業大廈陸續重建為甲級寫字樓。 市民可經牛頭角站前往,而實際位處觀塘商貿區及九龍灣商貿區之間(與早年的淘大工業村無關)。 1970年代觀塘及九龍灣填海工程陸續完成,將原本天然曲折的海岸線拉直,牛頭角自此成為內陸地區。 1979年啟用的牛頭角站就興建在在原有的海岸線觀塘道上,既服務新填土地上。
2011年,大量短身利蘭奧林比安退役,城巴開始派出12米巴士行走此路線,用車以丹尼士巨龍(8XX)及Enviro500(81XX-82XX)為主。 其後更於2012年至2014年新春假期期間改派Enviro400(70XX)兩軸雙層巴士行走,此情況於2015年開始絕跡。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牛頭角上邨有兩個停車場,牛頭角上邨一期室內停車場由領展擁有和管理,車位數目171個,提供時租、12小時泊、「隨意泊」和月租服務,車輛可由安德道或安善道進出。
牛頭角定業街: 巴士起火
606線開辦初期,九巴用車以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及丹尼士喝采(N)為主。 牛頭角定業街2023 中巴用車5輛,主要為利蘭珍寶(LF/SF)及丹尼士禿鷹(DM)。 1995年九巴增派空調巴士行走時,用車為兩輛丹尼士巨龍9.9米(ADS)。 1996年路線改道後,中巴增加派車至7輛,全線均為利蘭珍寶(33呎LF)。
牛頭角(英語:Ngau 牛頭角定業街2023 Tau Kok)位於香港觀塘區中部,位置為佐敦谷以南,九龍灣以東,龍山及鱷魚山以西,觀塘市中心之西北,東南方由觀塘道所包圍,主要為住宅區。 政府早於2005年11月就重建牛頭角下邨進行諮詢,其間觀塘區議會要求興建一所融合多種設施和文娛休憩用地的地區中心[4]。 牛頭角定業街2023 當局於2008年10月落實在原有一區與二區之間,興建一條長約160米的新道路連接牛頭角道與觀塘道,取代較為曲折的牛頭角第四街和第五街,其後新道路獲命名為「福淘街」。
牛頭角定業街: 牛頭角上邨常興樓 Sheung Hing House, Upper Ngau Tau Kok Estate
佔地兩公頃的文化中心預計2020年落成,並於2021年啓用。 樂華邨前身為平房區「復華村」(又稱福華邨),1978年清拆並改建為公共租住屋邨。 樂華(南)邨於1982年入伙,當時只有兩座,而樂華(北)邨仍在興建中。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安基苑設有五層停車場,由新鴻基地產旗下威信停車場管理[7],提供時租、日泊和月租私家車、客貨車及電單車(只限月租)車位,時租收費在晚上11點至翌日早上7點會較低,日泊收費相若5小時時租。 薑媽以日式定食和便當作為主打,食物的款式和配搭亦會定期更換,花足心機去滿足附近的打工仔!
由於當時第6-8座的原興建選址是在現花園大廈喜鵲樓一帶或者是牛下一區,可能後來那些地批了給房協又或者興建了徙置區,政府沒有興建第6-8座。 另一個說法是當年第6-8座的選址後來改為山坡上兩所小學的校舍。 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牛頭角徙置區改稱牛頭角下邨,而旁邊的「牛頭角政府廉租屋」則改名為牛頭角上邨。 2014年10月初,九巴VDL DB300(AMC1/SY4050)正式投入服務,一如外界所料地成為此路線的掛牌車,與Enviro400(ATSE1/PC4053)、富豪B9TL 10.6米(AVBWS1/PP9062)三款兩軸雙層空調樣辦車一同於此路線載客。
牛頭角定業街: 公共交通
另一個停車場則接近常康樓和常榮樓,出入口位於安德道,內有少位露天車位,允許免費15分鐘上落客。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往觀塘乘客可於葵涌廣場至大窩口油站及圓墩圍至福來邨永嘉樓免費乘搭本線到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再轉車往觀塘。 以下為官荃線部分用車列表: 此路線所有用車均為豐田Coaster小巴。 部分用車會於凌晨時分行走灣仔至旺角線、西環至銀行中心線及筲旺線。
- 最終「乙區」的第9-12座於1998年5月31日永久封閉(原訂為1997年11月30日)[2],同年底完成清拆,原址於2000年展開地基工程,但因為工程展開後發現地底岩石存有問題,需要額外加固地基。
- 往荃灣乘客可於九龍灣站至觀塘花園大廈喜鵲樓免費乘搭本線到觀塘終點站,再轉車往荃灣。
- 商場同時提供行人天橋,連接牛頭角下邨、牛頭角市政大廈及牛頭角巴士總站,經牛頭角下邨的行人天橋網絡,可到達港鐵九龍灣站和牛頭角上邨。
- 因應近年屏風樓問題,加上原訂興建康和型大廈(由10座康和一型第一款,以及1座康和二型第二款大廈組成)的計劃受孫九招影響而腰斬,牛頭角上邨重建計劃是首個採用微氣候研究工程。
- 重建前的牛頭角上邨為前政府廉租屋邨,原稱牛頭角政府廉租屋邨,共有九座政府廉租屋大廈,分別於1967年至1968年間興建。
新居已於2009年6月起陸續入伙,興建上邨的預算成本約13億元(以當時造價計算)。 由於居民要求原區安置,加上東南九龍發展區接收屋邨延遲落成,房委會2001年決定把牛下二區共七座大廈的清拆日期,由2003/2004延至2005/2006年度[1]。 牛下重建進度一拖再拖,餘下二區所有居民最後於2009年11月25日全部遷出[2],大多遷居到牛頭角上邨第二、三期[3]。 為改善舊式屋邨居民的居住環境,房屋委員會自1988年開始推行「整體重建計劃」,牛頭角下邨是計劃下最後一個項目,原建議興建約6000個公屋租住單位及社區設施,包括小學、消防局及地區休憩用地。
牛頭角定業街: 大廈資料:高良工業大廈
牛頭角下邨重建後加建行人天橋,連接牛頭角下邨的行人天橋網絡,可到達港鐵九龍灣站和牛頭角上邨。 因應近年屏風樓問題,加上原訂興建康和型大廈(由10座康和一型第一款,以及1座康和二型第二款大廈組成)的計劃受孫九招影響而腰斬,牛頭角上邨重建計劃是首個採用微氣候研究工程。 此外,為增加居民的歸屬感,房署於2003年起便透過各大小工作坊及簡介會,讓居民參與上邨的規劃。 房署建築師王國興指,透過工作坊與居民共同商討後,提出以茶餐廳為藍本設計文物展示區,並從下邨收集到的三個貨櫃舊物中,選出部分擺放於展示區,當中包括雕花鐵閘、招牌及傢俬等(其後得寶花園商場牛下新城亦採用同類概念)。 牛頭角上邨重建第二及三期是房屋署首批由新和諧式過渡至非標準設計大廈的公屋。
前房屋署總建築師伍灼宜表示,大廈佈局是透過微氣候分析地盤日照和風向來決定,6座大廈分成兩組排列興建,分別享受山景和海景,並留下通風廊加強通風。 值得一提的,上述特別新和諧大廈設計亦曾擬於何文田邨重建項目中應用,但因孫九招而作罷。 項目亦是市政局1999年解散前僅餘三個物業發展項目之一(另外兩個分別為西灣河欣景花園及長沙灣寶麗苑)。 牛頭角定業街 牛頭角上邨商場為單層式建築、座落於牛頭角上邨第二期地下、牛頭角道與安德道交界,已於2009年7月底落成,同年9月正式啟用。 包括有一部匯豐銀行自助櫃員機、美心MX快餐、7-11便利店、西藥房、牛頭角街坊福利會、西醫診所和佔地約608平方米的U購超級市場,供應居民日常所需。
牛頭角定業街: 牛頭角上邨常興樓附近的大廈
地處振華道、彩霞道、佐敦谷北道與牛頭角道的牛頭角巴士總站是區內專營巴士與專綫小巴服務總匯;至於紅色小巴,主要停泊在福淘街等候乘客。 牛頭角定業街2023 牛頭角定業街2023 牛頭角街市主要服務地區居民,共分上下兩層,地下的擋鋪主要提供新鮮食材,如蔬果、家禽及海鮮;而一樓的店舖層面則很廣泛:不單只乾貨、衣物及紙紮舖等,還有提供「跌打服務」的中醫館及一間美容店提供幾乎沒落的手藝–「線面服務」。 2015年5月4日,配合606X線加強服務,此路線獲加派一輛單層巴士行走,用車為富豪B7RLE(AVC58/RH4300,現已調離)。
所有大廈為改良型和諧式,常滿樓及常逸樓於每層大堂位置設一條平衡陣,家庭式單位廚廁改為類似新和諧式的設計但單位面積不變。 牛頭角下邨是首批設有升降機的徙置屋邨,以及首批徙置大廈單位內設有獨立浴室和廚房。 房屋署也因應居民的意見,稍為改動了上邨的設計,例如將原本以扶手電梯連接地下至平台,改為以升降機代替,並將通向各座住宅的斜路改為平路,方便長者及傷殘人士出入。 至於原本偏離大廈出入口的座椅,亦重新放置於各大廈出入口附近,方便長者聚集休憩。 另外,為了方便傷健人士與長者,各住宅樓層的公共走廊都加設了扶手[3]。 2003年牛頭角下邨開始重建,分為第一期和第二期,北面用作興建東九文化中心,而南面則重建為第二代牛頭角下邨,現今牛頭角大部份用地已經主要是作住宅區。
牛頭角定業街: 服務時間
[1][2]香港開埠初期,市區需要大量建築石材,牛頭角一帶曾盛行採石業,有客家人士聚居,與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為九龍四山。 百多年前的客家瀝源九約竹枝詞中,便描述到四山中的牛頭角:「清遊忽到蘇茅坪,瞥見牛頭角又生。茜草灣前多石匠,仙歌嘹亮一聲聲」,大意是指現今牛頭角上邨、花園大廈及玉蓮臺一帶當時為採石場。 往荃灣乘客可於九龍灣站至觀塘花園大廈喜鵲樓免費乘搭本線到觀塘終點站,再轉車往荃灣。 往荃灣乘客可於九龍灣站/淘大花園至觀塘花園大廈喜鵲樓免費乘搭本線到觀塘終點站,再轉車往荃灣。 606線受港鐵和公共小巴觀塘至柴灣線競爭,加上走線迂迴、站數過多、服務時間有限及班次疏落,客量一直不高。
原有牛頭角對出的海皮已經成為觀塘和九龍灣商貿區 (由昔日的工業區轉化而成)。 牛頭角作為地名早於1866年出版的《新安縣全圖》已有標示。 在九龍灣填海前,牛頭角因海灣的海岸線與牛角相似而得名,並對望隔岸的馬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