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留意,華廈置業為本地老牌發展商,由鍾培生祖父、已故「工廈大王」鍾江海於1961年創立,成立逾60年,該集團於今年6月份因業務不足,及過去六年每年維持非常低的業務運作,被上市委員會認為公司未能維持足夠的業務運作,亦未能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以支持其營運,不適合繼續上市,其上市地位被「DQ」。 近年來,鍾家為人熟悉的是鍾培生,2012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畢業後,先後從事投行及電競行業,2019年7月,於網上經營個人頻道,數年間坐擁逾14萬訂閱者。 去年2月開始,他與藝人林作掀罵戰,並於9月18日兩人在九展拳賽。 結果,似乎噱頭多於一切,罵戰激烈,拳賽平淡,鍾培生主動進攻,林作閃避其攻擊,鍾在沒有K.O對於情況下勝出。 據了解,上述物業大部分單位業主由星福投資有限公司(STAR FORTUNE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董事包括華廈置業主席兼執行董事鍾棋偉,以及集團執行董事鍾仁偉及鍾英偉。 至於物業新買家為DOUBLE COURAGE LIMITED,未知實際所屬財團。
- 蘇波榮日前再在Facebook宣佈新計劃,希望眾籌30萬元,以支持本月底租約期滿後的搬遷計劃。
- 蘇波榮亦表示,部分食客更會每晚為他們將餐牌在網上傳開去,甚至有客人在用餐後幫忙抹枱洗碗。
- 書中有外國抗爭我們是很陌生的,可能是國際新聞上見不到的,例如南部法國抗議起新機場的運動,又或是抗議連接意法兩地的高速鐵路,可以看到別人在不同的 context 的底下如何抗爭、事後的梳理同分析,19年後經常翻看。
- 油麻地德昌里16、16A、18、20、22及22A號舊樓物業,兩個月前由仲量聯行推出放售,涉及約83.96%業權,當時市場預計估值高達1.8億元。
- 它並不止是一家素食餐廳,還不時會舉行放映會、擺地攤等活動,注重與街坊之間的交流。
主要街道包括彌敦道(油麻地段)、上海街(油麻地段)、窩打老道(油麻地段)、廣東道(油麻地段)、新填地街(油麻地段)、砵蘭街(油麻地段)、廟街(油麻地段)。 德昌里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德昌里 德昌里 駿發花園,窩打老道8號,順利大廈,金華大廈。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1,550,年齡中位數為 43.9歲。
德昌里: 德昌閣評論
翻查資料,華廈置業早於2011年起收購德昌里16至22A號舊樓,而最近一宗收購個案已追溯至2021年4月份,該廈3樓1室以450萬元易手。 該物業樓高8層,於1965年落成,為混合用途大廈,地盤面積約3,688平方呎,總實用面積約18,557平方呎,物業現址劃為「住宅(甲類)」用地。 德昌里2023 若統一業權後,以純住宅發展規劃,地積比率為7.5倍,即總樓面高達約2.76萬平方呎;若以商住混合發展規劃,地積比率可至9倍,總樓面則高達約3.32萬平方呎。 油麻地德昌里16、16A、18、20、22及22A號舊樓物業,兩個月前由仲量聯行推出放售,涉及約83.96%業權,當時市場預計估值高達1.8億元。 最終該批物業全數沽出,其中部分業權以7,766萬元賣予本地發展商,不過亦有部分業權透過買賣公司形式進行交易,未知實際成交價。 這是作者2014後數年的生活隨筆結集,除了有關社會運動的思考,亦有作者作為生活於香港的一個人的生活隨想,也藉著書本介紹的文章抒發內心的文章。
蘇波榮亦表示,部分食客更會每晚為他們將餐牌在網上傳開去,甚至有客人在用餐後幫忙抹枱洗碗。 蘇波榮自2013年開業至今,事實上已不是首次陷入經營困難的情況之中。 2015年初,蘇波榮亦曾因為面臨業主加租、無法負擔水電按金而需要「籌旗」5萬多元。 店舖只有百餘呎的空間,故食客有時會在店舖對出的空地用餐。 惟由於現址附近正進行渡船街與德昌里行人天橋的加建工程,店舖對出的空間自去年7月中起已被圍封 ,工程預計於明年中才完成,期間蘇波榮可用作擺放桌椅的空間大大減少。
德昌里: 德昌里13號最近成交紀錄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八年來,德昌里素食合作社以自由定價提供素食選擇,晚上在掘頭巷行人路上架起摺檯膠櫈,便是客人堂食的空間,偶然更會在街上舉辦放映會,藉著貼地的素食、日常交流,為客人提供一個對農地、食物、社會的另一種視角與想像。 是次由於業主加租2,000元,至每月租金15,000元,小店日前在Facebook公告不會在原址續約,本月底租約期滿後,會先搬遷到轉角德昌里2號3號舖的「社區共治空間」;但蘇波榮表示,這只是短期的計劃。
我們承諾盡力確保本網站符合萬維網聯盟(W3C)《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CAG)2.0 AA級別標準。 但基於以下原因,本網站暫時未能提供所有符合AA級別標準的無障礙網頁功能。 蘇波榮是由一班日間各有工作、晚上才回來開店的年輕人所經營。 它並不止是一家素食餐廳,還不時會舉行放映會、擺地攤等活動,注重與街坊之間的交流。 德昌里2023 德昌里 店舖只得百餘呎空間,故來光顧的食客,有時會自行「擔凳仔」坐在店外街道上 。
德昌里: 德昌閣的交通站點
Denise 與另外兩位成員主打負責烹調素食,Denise 喜歡根據節氣、推出讓人吃罷身心舒服的時令菜色,亦有成員喜歡引入異國料理,將旅途上吃過的有趣地踎菜研發出素食版本,新店開業前常見成員在 facebook 上分享研發新菜色的心得。 試業數天,已出現過泰式咖喱、花椒麻婆豆腐飯、韭菜 pesto 意粉等素菜款式,非常多變化。 食材亦有不少是來自本地農夫的新鮮蔬菜,如已被迫遷的馬寶寶社區農場的絕版豆角。 雖然面對租金壓力,但仍盡量保留素食「自由定價」的傳統 —— 每天提供的三款素食主食中,會有一款主菜是以自由定價收費,其餘則是「明碼實價」。
長遠而言,他們希望能物色地方,共同搬到新的舖位繼續營運。 屆時素食合作社、及德昌里2號3號內的獨立漫畫、政治、文學、藝術書籍、唱片、攝影集等將合併遷移,日後由素食開始,透過思想上的碰撞,「共建一個互相靠依的、將臨的社群」。 除了為香港人提供更多可能性的空間外,黑窗里的營運日常同樣具啟發性。 黑窗里以合作社形式運作,如籌備新店時,成員便根據個人喜好與專長「入組」,分工合作跟進設計、報價、工程等細節,日常運作亦是互相配合時間。 但許多重要的決定都由 15 個成員共同決策,都會經過 15 人的不斷討論、推翻、再討論的過程,阿滔笑言單是選擇牆身的顏色,也討論了足足一個月。 油尖旺區的油麻地@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9,67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1,660人。
德昌里: 德昌里13號 13 Tak Cheong Lane
這本書講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抗爭,如何理解時代、本土,甚麼應反對和建立。 單是寫這些東西已讓法國政府去調查出版社、作者是誰、覺得他們是恐怖分子,甚至因此有被懷疑是作者的人以其他罪名被控告。 書中有外國抗爭我們是很陌生的,可能是國際新聞上見不到的,例如南部法國抗議起新機場的運動,又或是抗議連接意法兩地的高速鐵路,可以看到別人在不同的 context 的底下如何抗爭、事後的梳理同分析,19年後經常翻看。 德昌里2023 例如法國反高鐵的運動是30年的,如果要用30年來反對一件事,對於這個地方你有甚麼願景、想爭取甚麼、不想要甚麼,要有很深刻的想法才可以。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星島日報報道)老牌地產商華廈置業旗下收購逾10年的油麻地德昌里舊樓,其持有約83.96%業權,剛以約1.45億易手,每呎樓面地價約6200元,舊樓佔地約3688方呎,具重建價值,買家為本地發展商。 市場消息透露,油麻地德昌里16、16A、18、20、22及22A號舊樓,過去10多年來,華廈置業一直以「儲樓」形式收購單位,見平就購入收租,最後一個單位於去年購入,至今持有舊樓約83.96%業權,早於兩個月透過大型代理行標售該批舊樓,意向價1.8億,最新剛以逾1.45億易手。 德昌里 根據油麻地分區計畫大綱圖編號S/K2/23,物業現址劃為「住宅(甲類)」用地,若發展純住宅,地積比7.5倍,若以商住混合發展規劃,地積比高達9倍。 德昌里 而該物業將按現狀,部分交吉、部分連現約及許可證形式出售。 住宅涉資8036.7萬 華廈置業早於2011年起收購德昌里16至22A號舊樓,業內人士指,每年皆吸納數個單位,最近一宗要追溯至2021年4月份,該廈3樓1室以450萬易手。
德昌里: 香港電台
為了面向更廣大群眾,新店亦突然選擇了空間較闊落的空間,讓人容易一目了然,願意入內探索 —— 一樓是素食合作社,從以前街上的木檯膠櫈大排檔 style 移師室內,變成簡樸的 cafe 空間;閣樓除了是本地版畫「點印社」的工作室、放了各類書籍、小型誌供人閱覽的 infoshop 外,亦會舉辦各種不同的展覽、讀書會、小型音樂會與放映會。 向來以食客「自由定價」而得到街坊街里支持的「蘇波榮」素食合作社,早已成為油麻地的社區廚房,又辦地攤、放映會等各樣活動。 蘇波榮日前再在Facebook宣佈新計劃,希望眾籌30萬元,以支持本月底租約期滿後的搬遷計劃。
- 店舖只有百餘呎的空間,故食客有時會在店舖對出的空地用餐。
- 惟由於現址附近正進行渡船街與德昌里行人天橋的加建工程,店舖對出的空間自去年7月中起已被圍封 ,工程預計於明年中才完成,期間蘇波榮可用作擺放桌椅的空間大大減少。
- 八年來,德昌里素食合作社以自由定價提供素食選擇,晚上在掘頭巷行人路上架起摺檯膠櫈,便是客人堂食的空間,偶然更會在街上舉辦放映會,藉著貼地的素食、日常交流,為客人提供一個對農地、食物、社會的另一種視角與想像。
- 住宅涉資8036.7萬 華廈置業早於2011年起收購德昌里16至22A號舊樓,業內人士指,每年皆吸納數個單位,最近一宗要追溯至2021年4月份,該廈3樓1室以450萬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