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運動城」的主要阻力,來自補地價和地底運動場館的建造問題。 麥花臣場館人數 雖然麥花臣項目不涉及居民補償安置;但由於項目佔地由2.6萬英尺倍增至5萬英尺,故需要為新增樓面補「十足」地價,這令市建局預料更難找到夥伴投資。 此外,興建4,000多座位的地下運動場館成本及工程難度均很高。 雖然上述計劃未能落實,但市建局及香港遊樂場協會未放棄把該地重建,正研究其他可行的發展計劃,同時亦可採用早於1997年獲批出的發展計劃。
市區重建局成立之後,建議將麥花臣球場與毗鄰的麥花臣室內場館合併成5萬英尺用地,重建一幢暫名「Sports 麥花臣場館人數2023 City」(運動城),規模媲美同區朗豪坊。 第一部分在麥花臣球場地底,興建一個可提供4,000個座位的體育館,體育館以上,將建一層高的體育展館,作為與運動有關的零售及展覽用途。 第二部分是在球場毗鄰的麥花臣室內場館,重建為一幢樓高27層的超級運動城,總樓面面積達67萬平方英尺,運動城低層作主題購物區,包括足球、游泳、滑浪、釣魚、獨木舟、攀石器材等體育用品,並附設訓練中心及體育名人館,中層將設空中花園,並撥作籃球場地,高層設保齡球、溜冰場、水療健身中心,以及符合國際比賽水平的室內泳池。 市區重建局成立之後,建議將麥花臣球場與毗鄰的麥花臣室內場館合併成5萬呎用地,重建一幢暫名「Sports City」(運動城),規模媲美同區朗豪坊。
麥花臣場館人數: 重建發展
雖然麥花臣項目不涉及居民補償安置;但由於項目佔地由2.6萬呎倍增至5萬呎,故需要為新增樓面補「十足」地價,這令市建局預料更難找到夥伴投資。 市建局及香港遊樂場協會於2008年推出麥花臣室內場館項目招標[6],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指出若麥花臣遊樂場建成高樓,將造成一定的屏風效應,令本來空氣污染嚴重的旺角區的空氣品質變得更差,擔心重建計劃發展成商業項目對空氣品質帶來影響。 該會主席譚凱邦指麥花臣遊樂場為旺角區保留了視覺空間和通風地帶,讓自然風可吹進亞皆老街[7]。 麥花臣場館是香港遊樂場協會轄下其中一個場館,坐落於旺角區中心地帶。 及後2009年獲政府資助下拆卸重建,並於2013年落成及正式投入服務。
該項目早在1993至1994年年度已納入前土地發展公司重建計劃,並於1995年及1997年先後獲城市規劃委員會和行政局批准,但當年的重建範圍只涉及遊樂場協會持有的室內場館,地盤面積約2.6萬平方英尺,主要興建1幢250個單位的住宅物業、一個可容1,800個座位的5層高室內運動場。 麥花臣場館人數 麥花臣場館人數2023 不過市建局沒有理會環保觸覺的意見,最後項目由九龍建業奪得項目發展權,再交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及IDA公司設計,協興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項目完成後將會提供全新的現代化室內運動場館(落成後重新命名為「麥花臣場館」)和青少年中心,以及約206,000平方呎的樓面面積,作為住宅和商業用途,命名為麥花臣匯[8]。 該項目早在1993至1994年年度已納入前土地發展公司重建計劃,並於1995年及1997年先後獲城市規劃委員會和行政局批准,但當年的重建範圍只涉及遊樂場協會持有的室內場館,地盤面積約2.6萬平方呎,主要興建1幢250個單位的住宅物業、一個可容1,800個座位的5層高室內運動場。
麥花臣場館人數: 重建發展
麥花臣室內場館於1952年10月30日由英國根德公爵太夫人主持奠基,用了已故伊利沙伯二世的部分嫁妝來興建,並於1953年9月7日落成,由港督葛量洪主持揭幕,場館建築為圓拱型,是九龍第一座室內體育場館,亦是當年亞洲區最先進體育場館。 麥花臣場館人數 提供場地租用予各機構及團體舉辦多元化活動,如多項球類公開比賽或練習、宗教活動、學校活動、動植物和文化藝術展覽、歌迷會活動等。 為市民提供羽毛球散場租用服務,禮堂租用可作興趣班、各類型訓練課程及會議之用。 2008年10月2日香港籃球總會及香港遊樂場協會在拆卸前最後一夜合辦「告別九伊」籃球邀請賽,一班昔日名將包括吳柱業、宋方、唐幗婷、梁月明等「重出江湖」進行名宿邀請賽,隨後上演香港籃球代表隊對中山隊的「九伊盃」[2]。 前名伊利沙伯女皇二世青年遊樂場館(英語:Queen Elizabeth II Youth Centre),簡稱伊利沙伯青年館、伊館、九龍伊館、九伊或舊伊館,位於香港九龍旺角染布房街38號一樓,毗連麥花臣遊樂場。
場館具靈活彈性之運作概念及專業配套設備,絕對適合舉行各類大小規模的藝術文化,康樂體育及表演等節目。 市建局及香港遊樂場協會於2008年推出麥花臣室內場館項目招標[6],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指出若麥花臣遊樂場建成高樓,將造成一定的屏風效應,令本來空氣污染嚴重的旺角區的空氣質素變得更差,擔心重建計劃發展成商業項目對空氣質素帶來影響。 麥花臣場館(英語:Macpherson Stadium),由香港遊樂場協會管理,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歷史悠久室內體育場館,在2008年拆除重建,並於2013年重新開放。 固定座位1,500個,若加臨時座椅最多可容納2,000人。 麥花臣室內場館於1952年10月30日由英國根德公爵太夫人主持奠基,用了已故伊莉莎白二世的部分嫁妝來興建,並於1953年9月7日落成,由港督葛量洪主持揭幕,場館建築為圓拱型,是九龍第一座室內體育場館,亦是當年亞洲區最先進體育場館。 麥花臣室內場館於1952年10月30日由英國根德公爵太夫人主持奠基,用了已故伊丽莎白二世的部分嫁妝來興建,并於1953年9月7日落成,由港督葛量洪主持揭幕,場館建築為圓拱型,是九龍第一座室內體育場館,亦是當年亞洲區最先進體育場館。
麥花臣場館人數: 重建發展
第二部分是在球場毗鄰的麥花臣室內場館,重建為一幢樓高27層的超級運動城,總樓面面積達67萬平方呎,運動城低層作主題購物區,包括足球、游泳、滑浪、釣魚、獨木舟、攀石器材等體育用品,並附設訓練中心及體育名人館,中層將設空中花園,並撥作籃球場地,高層設保齡球、溜冰場、水療健身中心,以及符合國際比賽水平的室內泳池。 麥花臣場館人數2023 第二部分是在球場毗鄰的麥花臣室內場館,重建為一幢樓高27層的超級運動城,總樓面面積達67萬方呎,運動城低層作主題購物區,包括足球、游泳、滑浪、釣魚、獨木舟、攀石器材等體育用品,並附設訓練中心及體育名人館,中層將設空中花園,並撥作籃球場地,高層設保齡球、溜冰場、水療健身中心,以及符合國際比賽水平的室內泳池。 市區重建局與香港遊樂場協會原擬合作將旺角麥花臣球場變身「超級運動城」的構思,礙於地政總署索取補地價過高,加上發展地底體育館的成本高昂,最終決定放棄,令有關發展計劃告吹。 除了無法於2009年東亞運動會舉行前興建地底運動場館外,也令這個跨越10年的重建項目的時間表一拖再拖。 麥花臣場館人數 「麥花臣球場項目」位處旺角俗稱「波鞋街」的花園街附近,向來是「波友」的聚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