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泛黃黑白照片訴說醬園的歷史,品珍醬園從中環威靈頓街遷址九龍城、葵涌,五十多年前搬至元朗洪水橋現址。 黎定顯記得,爺爺曾說過九龍城廠房經歷過打仗,慶幸的是醬園沒有遭受任何破壞,有個員工把自己鎖在醬園內,靠着廠裏的腐乳與白米過活,為的是守住間廠。 在二戰前,美珍醬園全靠外貿生意,法國、德國、荷蘭當地華人都是熟客。 後來日軍佔領香港,醬園禁止外銷,只能做本地生意,剛巧醬園在九龍城,便改名為「九龍醬園」。 三年零八個月過去,香港經濟貿易恢復,醬園重新投入外銷市場,九龍醬園深受香港人歡迎,乾脆成為醬園副線,在中環小巷了開設門市,更成為了今天的老字號品牌。
「因為當時在九龍城寨設廠,父親便順勢把醬園改名為『九龍』。所以九龍醬園,即是美珍;美珍又即是九龍醬園。」靠着這個信手拈來的名字,專注內銷,深得街坊喜愛,讓醬園撐過風雨飄搖的三年零八個月。 九龍醬園的產品在海外大受歡迎,與其堅持傳統的無添加製造方法有關。 九龍醬園的市場甚至到達一些只有三數百華人聚居的細小島國城市,例如中美洲的千里達。 古法釀製豉油似乎不是生財之道,黃洪卻對保留傳統 美珍醬油 顯得甚為驕傲,他認為現時醬園還能保持有一定顧客的原因,正是他們對醬園傳統的信任。
美珍醬油: 百年老字號天然生曬豉油
在產品包裝上抹走「香港製造」四字,有人說對香港的經濟影響不大。 「雖然生曬豉油沒有商業價值,但值得繼續做下去。」黃國輝道。 第三代當家黃國輝八十年代從加拿大回來後便一直打理美珍醬園至今,年過七十的他,依然抱有一團火,堅持古法釀造豉油。 他更希望能有新一代接手,將美珍醬油傳承及發揚光大。
- 黃洪說,有想過把豉油放在大型超市售賣,但條件相當苛刻,要付上架費,又要跟隨超市減價,不久他便放棄,現在標價50元,還要蝕本。
- 這些古董瓦缸正沐浴在和熙的陽光下,每一個都有幾十年歷史,而且「打爛一個便少一個」。
- 戰後,他們決定保持九龍醬園字號,主打香港市場,美珍品牌則主力外銷市場。
- 在產品包裝上抹走「香港製造」四字,有人說對香港的經濟影響不大。
- 「坦白說,加徵關稅的話,最受影響的不是消費者,因為款項是供應商與分銷商共同承擔,最終受影響的便是我們。」在更改標籤與徵收關稅之間,毫無疑問後者的影響更大。
- 戰後,九龍醬園逐步恢復外銷,更在荃灣開設分廠,專門生產出口美國的產品。
而廠房的大型老舊機器如蒸餾機等,都無法移動,若要搬遷,他惟有斥鉅資添置新器材。 就昔日經驗,他保守估計,為維持生產線,至少需三至五年才能完成搬遷,無奈這已遠超政府所設的期限。 美珍醬油2023 黃國柱指,釀製豉油只需簡單的原材料如黃豆、麵粉、鹽和水,三十年代交通不便,居民甚少跨區購買豉油,故全港便一共出現了逾百間醬園或賣醬的店舖。
美珍醬油: 歷史
盆鹽可謂瓦缸釀製的副產品,瓦缸生曬黃豆時,水分蒸發,結成鹽霜,就是盆鹽。 美珍醬園空地放滿了二百幾個瓦缸,從空中俯瞰,整齊排列尤如棋子,非常有趣。 這些古董瓦缸正沐浴在和熙的陽光下,每一個都有幾十年歷史,而且「打爛一個便少一個」。 與其他本地醬園不同,悅和一手包辦豉油、醬料、醋和酒的釀製,是本港僅存少數的蒸酒廠之一。 龐中衡憶述,昔日海關進駐米酒機旁的小鐵皮屋,監察酒精生產;惟目前醬園主要生產酒精濃度30以下的飲料,鐵皮屋人去樓空,取而代之的是每月一次的海關巡查。 哈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畢業的陳天佑指,相傳在廣東省,夏泰先師及吳氏夫人無意把黃豆放入口袋,竟發現黃豆散發獨特的香氣。
今天,製豉油多了很多捷徑﹕加入化學品加快黃豆發酵,用恆溫調節代替天然生曬,甚至捨棄黃豆,以頭髮做材料……這些方法,九龍醬園的87歲上一代掌舵人黃洪(圖)都知道,但他都沒有選擇,明知蝕底,還是沿用當年的老方法,「因為我為食。」他說。 戰後醬園名字自是可以再用「美珍」,於是外銷用「美珍」,本地因街坊習慣了,則繼續用「九龍」,兩個名字並駕齊驅,一個主內一個對外。 在穩紥穩打的年代,在九龍城曬場以外,陸續開設中環、西環、天后、筲箕灣、銅鑼灣等分店,已證明財力跟實力非凡。 惟繼後的故事是:香港人口激增、土地緊張、政府強制收地,九龍城的曬場於1959年被迫遷至荃灣,1963年再搬往元朗屏山至今,雖然一搬再搬,但仍繼續其外銷及本地銷售生意,不同的是,部分工序,因人手及地方問題,都要北上設廠。 美珍醬油2023 品珍醬園第四代繼承人黎定顯掀開相簿,照片中是一條大街,兩邊商舖掛着不同名牌,當中隱隱約約見到「品珍」二字的牌匾,「你看到走在街上的人是赤腳,路人頭上還綁着一條辮子。當時也有許多醬園,不過,現在只剩下我們。」這是晚清時期的威靈頓街。
美珍醬油: 堅持本土元素 香港製造遊戲大熱
有區議員主動提議,將悅和被收地一事帶入議會討論,龐中衡盼此舉能令政府正面回應收地安排。 龐氏家族原於三十年代,在廣東佛山市設立悅和醬園,後因國共內戰,龐中衡的爺爺與數名同鄉於1945年遷移香港。 起初,龐氏於荃灣設廠,五十年代末政府發展荃灣新市鎮,悅和便跟隨其他醬園搬遷。 然而,當時山路延綿,交通不便,易碎的瓦缸又難以運輸,再者搬遷過程中還要持續生產,悅和前後共耗10年時間,終在1973年遷至現址——上水古洞。 九龍醬園,原名美珍醬園,由黃和甫在1917年於香港創立,專攻外銷市場。
九龍醬園於1917年在九龍九龍城創辦,當時稱為美珍醬園,本來主要做外銷的生意。 香港日治時期,因其名稱有「美」字(美國)而被要求改名,遂改為現稱,亦開始開拓本地市場。 可惜的是,真正講究品質、懂得欣賞傳統的香港人始終不多。 美珍醬油 九龍醬園的傳統醬油始終敵不過價錢便宜、機械生產的豉油,以致在本地的銷量持續下跌,收入僅佔總營業額的百份之五。 現時九龍醬園每年的總營業額約有三四千萬元,,而海外的市場成為利潤的主要來源。
美珍醬油: 美珍 = 九龍醬園
第三代店主黃國輝指,現時九龍醬園利潤微薄,但父親黃洪仍然要求他保留九龍醬園,照顧多年的熟客。 他指出,九龍醬園多年來都沒有添加新產品,因為老客戶均渴望買到傳統產品,可惜很多傳統產品(如豉汁柚皮、札子冲菜等等)需求不斷減少,無利可圖,已漸漸被淘汰。 香港製造,不只是貼在包裝上的標籤,還是一種自豪感。 美珍醬油2023 產品能夠衝出香港,讓其他地方的人知道並賞識,是對生產者的認同。
九龍醬園,其實是美珍醬園的副線品牌,於 1917 年創立,轉眼間已成 104 年老字號。 於六十年代從九龍城搬到元朗,九龍醬園多年來堅持古法製醬油。 大門豎立著「美珍醬油菓子廠」招牌,踏入醬園,眼前是滿地的大醬缸,豉油香氣佈滿每一角落。 「醬缸已經很少有,用泥土做的,爛一個就少一個,但味道是最好的。」打開蓋子,表面是厚厚一層黃豆,底下才是豉油,要用特別工具才能抽出來。
美珍醬油: 價格和品質的取捨 堅持古法釀製
時代的變遷下,不少醬油廠放棄經營這門秏廢心血的生意,然而美珍仍然孜孜不倦堅持傳統生曬醬油,將這百年美好保留下來。 回看美珍醬園歷史,就是一個香港故事,令人感悟城市發展下傳統行業的命運,除醬油業之外,很多傳統工業成為夕陽工業,生存空間愈來愈小。 你或許奇怪,這個沒什麼宣傳、恍似被遺忘了的百年老字號,無論在招牌、招紙、商標,甚至是黃國輝的名片上,都看不見「九龍醬園」一名,取而代之的是「美珍」二字。 當年,黃和甫(黃國輝爺爺)跟幾位鄉親合作,創立「美珍醬油果子廠」,以產製豉油、醬料、涼果、酸果為業務,並外銷至歐洲,生意不俗。 直至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在日軍治港時,「英」、「美」被視為敏感字,美珍隨即被切斷外銷,更被勒令改名。
在醬園入口處,已能看見一片「瓦缸海」的壯觀畫面,近二百個用作浸泡黃豆的瓦缸正沐浴在和熙的陽光下,它們每一個都要比「6字頭」的掌舵人年長,而且「打爛一個便少一個」。 由曬場走入如迷宮般的廠房,看到少量的自動包裝機、海量的待寄醬料、廢棄的員工宿舍和璜房,最後順應一陣清幽甜味的引領,來到一間正在煮「糖漬薑碎」的房間。 「內銷不理想,惟靠外地訂單才能生存。」從沒想過西方人也喜愛醬園出品的漬物。
美珍醬油: 百年堅持 九龍醬園
「冠珍醬園」屹立九十年, 一直堅持以「香港製造, 天然生晒, 美珍醬油 頭遍抽取」的精神, 美珍醬油 為顧客製作最優質和最天然原味的廣東傳統醬油和醬料。 香港的超級市場賣的都是大牌子豉油,高科技降低成本,只售十多元一支。 九龍醬園的貴價豉油,沒有選在超市售賣,現在只有一個門市和不足10個銷售點。
八十年代黃洪五子黃國輝自加拿大回港繼承父業,開始接掌醬園生意至今,已經歷了三代。 相信現時好多人或許只會認識九龍醬園,反而對原來的名稱美珍較為生疏。 1917年,黃和甫(黃國輝的爺爺)和幾個鄉親創立「美珍醬油菓子廠」,生產豉油、醬油、涼菓等,主要賣埠歐洲。
美珍醬油: 九龍醬園
他憶述,部份醬園的規模細小,所售的豉油和醬料款式不多,甚至以售賣糧油雜貨為主。 黃國輝如果單單為賺錢,曬場有這麼大的一片地(約二十萬平方呎),大可以學行家一樣賣了起樓或者做商場。 他自嘲不懂做生意賺到盡,但這其實也不過是一場選擇:犧牲曬場就做不了優質豉油,而好明顯,黃國輝和父親都選擇了後者。 美珍醬油2023 上文節錄自第238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2日)《百年醬園:豉油珍桶盛載香港故事》。 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戰後,他們以九龍醬園的字號繼續在本地經營,而美珍之名就主力出口,兩個名字並駕齊驅,走過豉油盛世,無人不曉。 奈何,隨着八十年代的人口增長、地價急升與政府收地,醬油業的光輝成為絕唱,美珍也從九龍城搬到荒僻的屏山。 黃洪比九龍醬園年輕4歲,他說父親當年搞醬園時,做醬料涼果還不是專業,「很多鄉下人都懂得。」兒時他家住九龍城,第一代工場和門市都在那兒,周圍除了菜田,就是一片荒蕪。 美珍醬油 1941年12月的一個冬日清早,黃洪在梳洗,窗外有幾個金屬球從天而降,在和煦的陽光下閃閃發光,接黃洪聽到幾下不很大的爆炸聲,聽說幾十丈外的工廠,有人被炸死了。
美珍醬油: 香港風景攝影會
悅和醬園屹立香港77載,走過戰亂、工業式微等時艱,龐中衡稱:「昔日這麼多難關,我們都平安度過。這次,我都有信心,我們捱得過去。」但若醬園最終還是敵不過時代巨輪,被迫遷,他亦只能嘆息。 據陳天佑所知,在商會成立之初,各醬園負責人在商會聚首一堂,「大家一同拿著地圖,把世界『分豬肉』,每個醬園專攻一個(華僑集中的)地區。」發展至今,各醬園已能自由競爭海外市場。 黃國輝是醬園第三代傳人,他直言自己起初不喜歡做醬料。 小時候家裏七兄弟姊妹被送到加拿大讀書,他形容自己最貪玩,兄弟都成家立室了,自己還是吊兒郎當。
九龍醬園前身為美珍醬園,在一九一七年由黃和甫於香港創辦,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一九三七年,黃和甫年僅十八歲的兒子黃洪從佛山來港,與父親共同打理醬園的生意,並開始拓展海外的業務﹔日本侵華期間,因出口生意受挫,九龍醬園轉攻本地市場,在中環嘉咸街開設第一間門市。 同時,由於日本不喜歡「英」、「美」等字眼,美珍醬園因此改名為九龍醬園。 戰爭結束後,醬園重新以美珍之名出口往外地,同時保留九龍醬園門市,主攻本地市場。
美珍醬油: 美珍醬油
店內一排排玻璃樽放滿五花八門的產品,由豉油、蘇梅醬、海鮮醬等調味料,到川貝檸檬、甜話梅、和味子薑等醃製食物,一應俱全。 九龍醬園的員工殷勤待客,不時向顧客提供烹調方法,務求他們回家能吃出老店的真味,不少著名食家都是九龍醬園的捧場客。 針對零售範疇,他們想出了一套應對方法,「在標籤上把生產地址放大,或者調校至粗體,讓人一眼便看到地址是香港而並非中國內地。當美國要香港改,便立即轉了。」他說,改標籤是很快的事,或者加艘輪船圖案在包裝上也可。 當要求改走「香港製造」標籤是第一步,徵收香港產品關稅會不會是美國政府的第二步? 「坦白說,加徵關稅的話,最受影響的不是消費者,因為款項是供應商與分銷商共同承擔,最終受影響的便是我們。」在更改標籤與徵收關稅之間,毫無疑問後者的影響更大。
「 我們3兄弟,大哥在外國不回來,弟弟對這行沒興趣,我就很偉大地想,『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於是一做就是40載。 醬園則於戰後稱回美珍,1963 年遷元朗屏山, 第三代當家黃國輝八十年代從加拿大修畢農業 學,換一個身分重返成長地。 三珍醬油目前已是第三代傳承接手經營,堅持原味純釀,真料實材,價廉物美, 西螺位於濁水溪畔,天然條件獨厚、清澈的水質氣候溫暖、濕度適宜實為釀造醬油最裡想環境。 農曆八月廿六是醬油師傅夏泰的誕辰,九龍醬園在元朗的工場大排筵席。 席上有在工場服務了四五十年的老師傅,有從荷蘭 回港的老顧客,還有黃洪家人。 目前廠房的員工大多是附近居民,搬廠恐造成人手流失。
美珍醬油: 美珍醬油菓子廠有限公司
美珍直到現在,絕大部分的貨品都是外銷,銷售蘇梅醬、海鮮醬及子薑等到荷蘭及德國等地,只有5%貨品留給九龍醬園內銷。 例如蘇梅醬和糖漬薑大受歐洲人歡喜,用來當果醬和烘製面包。 80年代初,黃洪的兒子黃國輝接手醬園生意,每個月接到非洲國家蘇里南的訂單,他好奇人口只有30多萬的非洲國家,每月怎能消耗兩三個貨櫃的豉油? 「原來那裏的土人很懶,試過一次美珍豉油(按﹕醬園改名後,醬油維持叫「美珍」)覺得很美味,從此全國上下吃什麼都點美珍豉油。
「父親很愛吃,嫌其他豉油不好吃,而且這些是吃進肚子的東西,加化學品、防腐劑,自己吃了都不健康!」黃國輝說。 美珍醬油 即便本港工業式微,龐中衡仍堅持天然生曬豉油,只因他堅信品質對一個品牌來說是最重要的。 蓋上加設一層蠟青紙來防水,瓦缸面則放有木炭來吸味,以防醬料變味。 目前,醬園的九成利潤來自外銷,惟相較其他國家製造的廉價豉油,一樽由瓦缸釀製,不包括出口運輸成本已索價126元的頂級豉油,難免競爭力低。
美珍醬油: 黃豆入袋 相傳是本地豉油起源
要找新血入行,黃國輝也有點唏噓:「始終有一日要退休,如果有人想傳承,我會毫無保留傳授所有的心得。」但正如他所言,這種好天曬落雨淋的行業,不是多少個年輕人受得了。 「我們向來都有出口酸薑,但在製作薑片時總餘下一些細小的『薑碎』,那我就嘗試糖漬薑,誰料深受德國人歡迎!」採訪當日,恰巧碰上薑碎入罐,黃國輝馬上着我要一試。 美珍醬油菓子廠創於 1917 年,在九龍城,屬行 內五大家頭:華、宜、冠、美、品(俱珍字尾) 之一。 醬油、涼果賣埠歐洲,戰時停出口,始開 中環店,敵視美國的日軍禁美字,於是店稱九龍 醬園。
美珍堅持以古法製豉油,從煮豆、加麵粉發酵到陽光生曬,步驟繁多。 「太陽好,便開蓋曬,大約曬三個月,等紫外線將氨基酸分解,是最天然的方法,和化學豉油完全不同,一食就知。」黃國輝自豪地說。 一如其他傳統工業,古法製豉油面對成本上漲和競爭、缺乏年輕人入行等問題,黃國輝20年前已擔心行業前景,但現在倒覺得潮流興懷舊,「新一代的人長大了,開始想念小時候吃過的醬油味道,便會找上門」。
年輕時留學加國,那個年頭,有書讀已是高人一等,做國際貿易的家庭,把子女送出國做「番書仔」「浸鹹水」,也是意料之內。 黃國輝道:「爸爸成日帶我來,你知小朋友有零食就開心,怎會想到工作呢?今日又食下檸檬,聽日又食下陳皮梅。」童年回憶總是甜美,零食是伏線,結下一輩子的緣份。 「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很頑固,為何要堅持古法?更甚的是,為何我還要堅持生產豉油?」正如他指出,醬油廠起家的淘大花園,在香港這個寸金尺土之地,靠地產賺得「盤滿缽滿」。 曬豉油這個工序,也不是光讓瓦缸置於陽光下就是,廠房員工每隔數天,便要拿著長如船槳般木材,逐一攪拌瓦缸中的黃豆,一攪就是一個下午。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新技術廣泛應用,令一直沿用古法生曬豉油的醬園,開始受到淘汰,漸漸被機械化的廉價豉油廠所取代,風光不再。 七十年代開始,九龍醬園在香港的業務不斷萎縮,分店相繼結業,現時只剩下中環一間門市,員工由全盛時期的百多名,到現在只有六十多人。 時光機返回 1917年,黃國輝的爺爺黃和甫,創立「美珍醬油果子廠」,除了不同的醬油和醬料,也製作大批涼果、酸果,在上個世紀已經行銷歐美,1937年黃和甫兒子,即黃國輝之父親黃洪由佛山來港,協助父親經營美珍醬園。 到二戰時期,日軍治港,「英、美」被視為敏感字,被勒令改名,目下見廠房位於九龍城,以地為名,即改名為九龍醬園,並且將產品售予街坊,生意轉為內銷,安然度過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飄搖歲月。 他隨意打開一個淺灰色的玻璃纖維製瓦缸蓋,鹹香風味馬上溢出,這是氨基酸的味道! 」因為瓦缸內的氣孔會把熱力儲存,令黃豆日夜在受熱,加快分解氨基酸,使豉油色香味俱全,但最少也要一百天才能曬出品質合格的豉油,跟人工化學豉油絕對是兩碼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