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 (UCLA Health)UCLA Health 是全球最完善的學術醫療系統之一,致力為病人提供最先進的醫護服務,培訓頂尖的醫療專業人員,並支持開創性的研究和探索。 根據協議,養和與 UCLA Health 合辦的培訓旨在為腫瘤科醫護領袖提供癌症護理的最新知識和最佳實踐。 養和的腫瘤科醫護人員,包括護理及專職醫療領袖,如營養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放射治療師、實驗室技術員等,可參與於 2023 年 11 月開展為期三年的培訓。 課程包括系統化的學習計劃、小組研究項目、導師指導,以及在 UCLA 養和醫院心臟科2023 Health 作實地的臨床參訪。 培訓計劃將涵蓋各種癌症和腫瘤學相關的主題,如乳癌、婦科癌症、兒科癌症、胃腸/肝癌、肺癌、血液腫瘤、骨科腫瘤和研究等。 養和醫療集團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 (UCLA Health)簽署發展協議,以加強雙方在癌症管理知識轉移方面的合作夥伴關係。
潘醫生提供一個小竅門,患者在緊急情況下,可把藥片含在口中舌下,讓藥物繞過肝門靜脈循環系統,迅速傳送到身體其他部位(包括大腦)以助吸收。 2012年5月7日,約200名跑馬地居民遊行抗議養和醫院計劃所可能導致加劇區內交通擠塞的問題。 [3]同年8月17日,經過多年時間,養和醫院擴建計劃終於獲得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 由於跑馬地居民一直擔心擴建計劃會影響到區內交通及空氣污染等,香港政府已經提出於養和醫院擴建後,必須增加興建黃泥涌道入口,以紓緩山村道入口的交通流量。
養和醫院心臟科: 驚恐症與心臟病可同時發作?
潘醫生分享曾遇過一個驚恐症案例,是一名約五十歲的女律師,多年來都有突發性緊張害怕的感覺,每次發作時彷彿大難臨頭,精神馬上要崩潰般,同時她會出現一連串生理反應,包括呼吸困難、手腳麻痺有如針刺、心跳加快、胸口像被大石頭壓住。 部分患者會在驚恐發作時出現過度換氣症候群(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呼吸會加快加深,導致體內的二氧化碳大量排出。 潘醫生解釋,二氧化碳在體液中溶解後會變成碳酸,若身體過量排出二氧化碳,便會增加體液的醶性,降低身體內鈣離子的濃度,從而刺激神經細胞,產生頭暈、四肢感覺異常(如針刺感),甚至肌肉抽搐。
病人除要通過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以恢復自理能力,更困難的是要克服外人看不見的痛楚,後續護理方式亦因人而異。 養和醫院心臟科 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復康科專科醫生周志平醫生處理過不少因疾病或創傷導致身體機能受損的個案,看到病人輾轉穿梭不同專科、身心俱疲,他冀用自身專業為病人提供精準診斷,構思並推動跨專科治療方案,針對患者所需,設計全面及合適的復康訓練和護理。 養和醫院心臟科2023 驚恐症發作時,患者會出現與心臟病發極為相似的徵狀,如血壓上升、手心冒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等。 然而,潘醫生表示兩者不能一概而論,心臟病種類繁多、病徵各異,儘管與驚恐症的部分病徵有所重疊,但由於心臟病有較高風險,甚至會危及性命,因此建議出現相關病徵時,即使輕微也最好盡快到診所或醫院檢查,發作時更應該到醫院急症室求診,因為部分心律失常的心臟病要在病發時才能檢驗證實,這樣可及早診斷出所患疾病。 一般內科疾病、胸悶、心悸、高血壓、高血脂、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疾病、動靜脈廔管阻塞之診斷及治療。
養和醫院心臟科: 心臟科中心
此經歷讓我深受震撼,我不斷反思「能否有機會接受更全面的醫學訓練,可以避免這類病人所承受的痛苦?」於是我毅然到加拿大接受復康科專科訓練。 在北美洲,「復康科」稱為「物理醫學及復康」(Physical medicine and 養和醫院心臟科 rehabilitation)。 物理醫學泛指非以藥物或手術的治療方法,此專科的訓練涵蓋多種專科的知識,包括內科、骨科、神經科、矯形科,脊髓受損科、痛症科等,需要對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結構有深入的認識,方能為病人提供全面而合適的復康治療方案。 養和醫院心臟科中心與李嘉誠基金會早前合作推出「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基金會在 年間共資助港幣1,500萬元,目前仍有約800萬港元可供有需要病人公開申請。 面對社會對復康治療的需求不斷上升,我由衷希望復康科的專業能夠傳承和發揚,將來有更多資源為復康科相關的專才提供全面訓練,推動以跨專科合作方式,為中風、神經受損、受長期痛症困擾等病人提供精準診斷、評估及治療,讓香港的醫療體系更盡善盡美。 大眾也許對「復康」二字並不陌生,卻未必知道復康科七十多年前在北美洲已經是一個獨立醫學專科。
針對麻痹、肌肉乏力及疼痛等情況,復康科專科醫生可為病人進行電生理檢查,以評估成因。 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神經傳導檢查及肌電圖檢查,其中醫生會先按照患者的病史及徵狀設計神經傳導檢查,過程中會把電極放置在病人的皮膚上,再用微量電流重複刺激身體不同位置的運動和感覺神經,經量度及分析數據,醫生可準確診斷神經系統病變的原因、位置及嚴重程度。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肌力受損,就需要進一步進行肌電圖檢查,以判斷肌肉和神經系統的完整性,從而設計和計畫合適的治療方案。 當病人指着某位置說「好痛」時,沒有受過相關訓練的醫生難以辨清痛楚根源及正確位置,更遑論要制定合適的復康治療方案。 即使一所醫院擁有最先進的神經傳導及肌電圖檢查儀器,沒有適當的專業訓練也無法準確診斷病人疼痛的原因。
養和醫院心臟科: 通便食物|早餐飲凍奶茶成最強瀉藥 醫生揭4大通便原因
同年10月19日,保育團體本土行動成員何來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擱置城市規定委員會早前通過的養和醫院擴建計劃,並且要求城市規定委員會就計劃重新作出公眾諮詢及法定環境保護評估程序等[4][5]。 養和醫院心臟科 潘醫生指,調查發現約三分之一的驚恐症患者,經藥物或心理治療痊癒後不再復發,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仍會持續和反覆、時好時壞。 要改善病情,患者應正確認識驚恐症的本質,改變自己對這種病的誤解,擺脫「我以為會死」的負面想法,降低對此症的不必要恐懼,有助他們在驚恐發作時不會過度害怕、減輕病徵。
這次協議簽訂是養和醫療集團與 UCLA Health 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雙方攜手合作,進一步加強腫瘤科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癌症病人提供最好的護理。 驚恐症為焦慮症的其中一種,在香港是十分普遍的精神疾病,每一百人當中約有2至3人患有驚恐症,而女性患上此病的機率比男性可高上兩至三倍。 驚恐症可以在毫無徵兆下發作,患者會突然感到害怕和不安,身體會作出猶如心臟病發的生理反應,嚴重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
養和醫院心臟科: 醫療團隊
《養和醫健百科》系列由本院醫生及醫護人員撰寫,每冊內容均環繞一特定主題,向公眾提供最詳盡、最廣泛、最新的健康資訊,是家家必備的醫療百科。 養和醫院由兩座大樓組成,分別是於2005年開始擴建,由原來17層加建至37層的李樹培院,以及樓高8層的李樹芬院。 另外,養和醫院現正進行第三期的擴建工程[13],於2008年6月1日展開,首階段工程位於21樓的普通病房安裝間隔牆及水電系統、水務及渠務工程,於2008年8月完成;18至27樓、30至32樓及38樓的裝修工程,2008年終竣工。 養和醫院心臟科2023 1931年,舊院地下改建,成立贈醫部,設兩間病房、產科手術室及門診服務,因地方淺窄,只接收外科、婦科及產科病人,留醫者需支付每日5毫的膳食費[1]。 驚恐症發作時,患者會浮現自己即將面臨死亡等恐懼負面思想,這時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其他感覺上,例如呼吸。
我從八十年代一直見證着復康科在本港的發展,早期本地醫療體系對復康科的支援並不完善,醫科訓練亦未有深入涵蓋復康相關知識。 三十七年前我在香港醫科畢業後,便在骨科受訓,那時候職業安全並未像現時般受關注,我們不時接觸到因工業意外受傷的患者,背痛、神經痛、四肢受傷,甚至需要截肢的個案多不勝數。 當時我沒有接受過神經科與痛症科相關的訓練,既不懂為他們準確評估痛症源頭,也未能提供合適的方法幫助他們舒緩痛楚,往往讓我感到力不從心、束手無策。 因應籌備原址第四期的擴建,為了減低對區內的交通影響,養和醫院於2015年起陸續地將部分後勤及臨床服務重置,調離跑馬地,而數個專科門診和日間手術中心的部分服務亦會搬遷至金鐘,當中包括牙科及眼科部分服務,並且籌備地區聯絡小組以加強與區內居民和商戶等溝通[6]。
養和醫院心臟科: 香港養和醫院
驚恐症發作時,患者會感到十分害怕,因而產生次生性的恐懼及緊張情緒,令患者越來越緊張,因此在病發時,應盡量降低對病徵的恐懼情緒,以免產生惡性循環。 養和醫院心臟科 2014年12月18日,養和醫院斥資近14億元,以呎價約6,400元,向怡華益新購入筲箕灣阿公岩村道5號東都中心全幢。 1951年至1956年,為應對戰後嬰兒潮,養和設立半贈醫留產部、產前及產後檢查診所等,當時收費廉宜,又免費幫助需要儀器協助或剖腹的產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