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9大分析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僱主不得強迫僱員在休息日工作,除非因機器或工廠設備發生故障或任何緊急事故。 另定休息日須安排在原定休息日後的 30 天之內,僱主並須在原定休息日後的48 小時內通知僱員另定休息日的日期。 除非合約另有規定,否則僱員在酬金期完結前辭職,不可享有按比例計算的年終酬金。 僱傭合約中應該指明酬金期,如果沒有指明,則以農曆年度計算。

  • 根據連續性合約工作的僱員,包括臨時僱員和兼職僱員,只要符合《僱傭條例》的要求,都有權享有條例下所有法定福利及保障。
  • 住所及膳食:你須為外傭提供合適和有合理私隱的住宿地方、免費膳食(或不少於每月港幣1,196元的膳食津貼),以及外傭自原居地到香港及於合約終止或屆滿時返回原居地的旅費。
  • 如果有充分理由,勞工處處長可把限期再延長 6 個月。
  • 注意:分娩指產下嬰兒;流產指在懷孕 242 個星期內排出不能於產後存活的成孕物體。
  • 就斷件計工資或每天工資均不同之僱員,其所享有之有薪年假金額,應為相等於該名僱員在每個完整的工資期內所賺取的每天平均工資。
  • 《僱傭條例》只適用於根據僱傭合約受聘的僱員及其僱主,而只有根據僱傭關係受聘的僱員才可享有《僱傭條例》下的各項福利和保障。
  • 如你的疑問是有關《僱員補償條例》、《最低工資條例》或職業安全及健康的法例,請按此登入勞工處網頁「勞工法例疑問解答」。
  • 相關證明須顯示僱員姓名或足以識辨僱員身分的資料、活動限制要求的種類,及該限制有效期的開始及結束日期。

《僱傭條例》只適用於根據僱傭合約受聘的僱員及其僱主,而只有根據僱傭關係受聘的僱員才可享有《僱傭條例》下的各項福利和保障。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2023 《僱傭條例》並沒有區分「臨時工」、「兼職」、「替工」、「長工」及全職僱員。 所有 受《僱傭條例》保障的僱員,不論其工作時數,也不論他們獲聘用的職位名稱,均可享有條例下,例如工資支付、工資扣除的限制,以及放取法定假期的權益和保障。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工傷 / 意外賠償免費評估

如僱員未足資格領取暫時歇業期間的年假薪酬,但因暫時休業而需要停工,則該僱員亦應在整段歇業期間享有年假及年假薪酬。 僱主可指定任何連續 12 個月爲其所有僱員的共同假期年。 如僱主有意作此安排,應於 1 個月前以書面方式通知每名僱員,或於工作地點的顯眼地方張貼告示。

  • 爲避免爭議,僱員在行使這條文所賦予的權利時,應先向僱主表明他的決定。
  • 不論那種方法,大家記得好好保存合約來保障自己,以防日後有任何爭議。
  • 如何分辨「僱員」與「判頭或自僱人士」 沒有任何單一因素可區別僱員與判頭或自僱人士。
  • 有關僱主亦須於2020年9月30日或之前登入「保就業」申請者服務網站提交相關僱員在2020年8月的實際工資,以便核實申請人有否違反承諾。
  • 要合符「連續性合約」的僱用條件,關鍵就是「4.18」這2個號碼:僱員受僱於同一僱主並連續工作4星期或以上,且每周工作最少18小時,即合符「連續性合約」的聘用。
  • (1)僱主結束或準備結束營業而解僱僱員;(2)僱主停止或準備停止經營僱員受僱的工作場所而解僱僱員;或(3)僱主對僱員所擔任的工作,或對僱員在其受僱地點所擔任的工作需求量縮減或預期會縮減而解僱僱員。

僱員可得的年終酬金、產假薪酬、侍產假薪酬、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疾病津貼、假日薪酬、年假薪酬及代通知金,都根據上述工資的定義計算。 勞工處相關部門的職員會書面要求僱主提供有關勞保保單的單據及有關文件,以供查閱;另一邊廂,也會向保險公司查詢有關勞保保單的事宜,以核實無誤。 曾經有一名員工在受僱期間因工作意外受傷,經勞工處相關部門職員調查後,發現該僱主沒有替員工購買保險,因而對公司負責人作出檢控,最後這名僱主因違反《僱員補償條例》的規定,被判即時入獄6個月。 根據《僱傭條例》,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每滿12個月,便可享有有薪年假,這些法定的年假,不得計算在終止僱傭合約所需的通知期內。 終審法院曾就一宗僱員在通知期內放取預先安排的年假的案件作出裁決,指上述限制並不適用於僱員辭職的情況,僱員在辭職時有權選擇在所需的通知期內放取法定的年假。 因此,僱員在辭職時在所需的通知期內放取年假,須同時考慮法例的規定及終審法院的裁決。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聘用外傭需要多少費用?

你可在此網頁瀏覽有關守則的全文,本守則旨在協助僱傭雙方自我規管,以消除僱傭範疇中有關性傾向歧視的措施和行為。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背頁載有「本證持有人擁有香港居留權」的字樣。 而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並不載有有關擁有香港居留權的字樣。 創立於2017年,HKESE 是新世代求職招聘平台,自由工作專才庫。 我們致力建造創新效率平台,滿足新世代的求職徵才需要,同時連繫新世代人才,推動未來工作模式,讓Work-Life Balance 變得觸手可及。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2023 IHerb 提供 30,000 種優質的健康產品,價錢比香港便宜,免運費。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除了因機器或工廠設備發生故障或任何緊急事故,否則僱主不可要求僱員在休息日工作。 僱員在1個酬金期內按照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3個月,而被僱主解僱(但並非因犯嚴重過失而被即時解僱),可按比例獲得部分年終酬金。 如沒有指定,年終酬金則為包括(問1)所述項目的一個月平均工資。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香港法例第57章《僱傭條例》

恆常計劃下的職位空缺經勞工處審批後,由本月20日起上載計劃網頁供合資格畢業生申請,截至目前計劃共收到800多個不同種類的職位空缺。 今日爲期的一日計劃招聘博覽共吸引24間不同機構參與,提供超過400個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職位空缺,當中包括管理見習生、行政主管、銀行營運業務員、新聞編輯、產品設計師、工程師、商業智慧分析師等。 在沒有任何僱傭關係下,如果你從買賣貨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賺取入息,你就會被視為經營行業、業務或專業,亦即自僱人士。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另外,打工仔女會否因簽訂了所謂「自僱合約」,或開了自僱人士強積金戶口,便成為了自僱人士,並喪失了各項勞工法例的保障? 就算僱主要求僱員簽任何所謂「自僱合約」也是沒有用,因為法庭並不會只以一份文件上的標籤,去決定事實。 雙方真正的法律關係,是由法庭按事實來評估,不是由雙方決定,更不是僱主一方「說了算」。 這項所謂「工傷賠償」跟其他勞工法例下的保障,都是僱員重要的權利。 可是,這些權利無可避免地會令僱主經營的成本增加 (例如僱主要替僱員購買勞工保險) 。 故此不少僱主為了節省成本,便會千方百計,或巧立名目,或威逼利誘,把僱員當成是「判工」或「自僱人士」。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自僱人士合約樣本: 勞工處自僱人士合約 僱傭合約

如果雙方實質上存在僱傭關係,即使僱主聲稱僱員為判頭或自僱人士,或僱員在合約中被稱為自僱人士,僱主仍必須履行他在有關法例下的責任,向被假稱為自僱人士的僱員償付可追溯的法定權益,亦可能要負上觸犯有關法例的刑責。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保險:《僱員補償條例》(香港法例第282章)規定,所有僱主必須為其僱員投購工傷補償保險,以承擔其僱員如因工受傷在《僱員補償條例》及普通法方面的法律責任。 僱主必須填妥指定通告,訂定受僱青年的許可工作時數、用膳或休息時間,及休息日的安排。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答6.《僱傭條例》並沒有區分「臨時工」、「兼職」、「替工」、「長工」及全職僱員。 所有受《僱傭條例》保障的僱員,不論其工作時數,也不論他們獲聘用的職位名稱,均可享有條例下,例如工資支付、工資扣除的限制,以及放取法定假期的權益和保障。 於1997年,本港有一宗案件,最終上訴至英國樞密院(即1997年7月1日前香港 的最終上訴法院)。 有關上訴人是一名高爾夫球球僮,他與其受僱的高爾夫球會並沒有簽署任何書面上的僱傭合約,而該高爾夫球會亦沒有向他保證他會在球會會員 中得到任何工作。 樞密院裁定該名球僮是一名獨立承包商 / 自僱人士,而非一名僱員,理由是球會與上訴人之間並沒有雙互的僱傭關係。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自僱人士合約樣本: 判頭合約樣本 合約範本參考

上述案件的爭論點是:如一名僱員因工受傷,而其永久傷殘是由於工傷及本身原有的疾病而造成,那麼法庭在計算有關賠償金額時,是否需要扣除傷者受原有疾病影響而受損害的那個數額? 合資格人士必須在僱員死亡後 30 天內填妥指定表格,向僱主申請領取長期服務金。 如終止僱傭合約的有關日期是在 2003 年 10 月 1 日或以後,僱員可得的遣散費 /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2023 長期服務金的最高款額為$390,000。

在這情況下,僱員須在分娩後 7 天內將分娩日期通知僱主,並說明放 14 星期產假的打算。 年終酬金是指根據僱傭合約訂明每年發放的酬金,包括雙糧、第 13 個月糧、年尾花紅等,但不包括屬賞贈性質或隨僱主酌情發放的款項。 大判亦可要求該項工程的其他前判次承判商或前判指定次承判商分擔責任。 勞工處職員可檢查上述紀錄,查問有關人士及檢取任何與《僱傭條例》所訂罪行有關的證據。 任何人士不遵行有關的規定,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 10 萬元及監禁 1 年。 僱員如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 4 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最少工作 18 小時,他的僱傭合約便屬「連續性合約」。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勞工法例及指引

現時不少公司為講求效率,會用E-Contract去代替傳統的實體合約,公司會以電郵發送合約,你只需要在手機上簽署,再傳送給他們就可以,節省見面的時間。 不論那種方法,大家記得好好保存合約來保障自己,以防日後有任何爭議。 第57章《僱傭條例》第4條訂明,僱傭關係是受若干法例保障的。 在僱傭關係中的僱員所享有的法定權利、特權和負有的法定責任,均有別於自僱人士。

如僱員的每月最低入息低於$7,100,僱主需供有關入息的5%,而僱員則無須供款;僱員的入息達$7,100至$30,000,雙方均須供5%;僱員入息高於$30,000,雙方各須供$1,500。 而其實除了GPT,一系列AI畫圖軟件,例如Midjourney、control net、stable Diffusion等,早已登錄職場。 正當各位磨拳擦掌,準備好好在AI世代,練就一身偷懶慳時間絕技時,危機其實已經悄然埋身。 不少科學家指出AI的出現可以取代社會上的大部分工作,你以為這只是都市傳言?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自僱人士合約樣本: 勞工處自僱合約樣本 僱傭合約樣本

自由工作者的身份現時浮游在兼職和自僱之間,前者的工資、工傷賠償、法定假日及參與工會權利都受到《僱傭條例》基本保障,後者則不受保,被拖欠薪金只可向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 加上坊間有不少懷疑「假自僱」個案,自由工作者要追回欠薪,很多時要先搜集證據證明自己是兼職僱員還是自僱人士,牽涉複雜的法例、案例和資料比對。 終止僱傭金是指:(1) 僱員根據《僱傭條例》可享有但在被解僱時未獲支付的法定權益; (2) 僱員假若繼續受僱而根據《僱傭條例》可合理地預期有權享有的權益;及 (3) 僱員根據僱傭合約可享有的任何其他款項。 此外,勞審處可命令僱主支付僱員由於被解僱或僱傭合約條款被更改而損失的薪金及其他根據《僱傭條例》可享有的法定權益。 另一方面,勞審處亦可命令僱員歸還僱主因解僱或更改僱傭合約條款而曾經付給他的任何款項。

例如,曾在快餐店以連續性合約受僱的李小姐表示,她的公司一直以來都是用時薪方式計算薪金,在收取薪金方面並沒出現狀況,但她卻從來都沒有享獲過公司提供的有薪假期。 僱傭雙方簽訂僱傭合約,並不代表傭工必然獲發前往香港特區的僱傭工作簽證,亦不表示他/她將會獲准在整段僱傭合約的期間內在港居留。 如欲進一步了解不同僱傭權益的計算方法,請參考《僱傭條例簡明指南》。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政府對勞工問題冷淡?

《僱傭條例》所訂明的有薪年假日數,只是法例的最低要求,僱主可以給予較法例規定更優厚的條件。 如果僱員可享有的年假超過法例規定的最低標準,超出法例以外年假部分的安排,應視乎僱傭合約的規定及雙方的協議。 在這種情況下,按連續性合約受僱的僱員如已累積足夠的有薪病假,每一天病假均可享有相等於每日平均工資五分之四的疾病津貼。 僱主在正常糧期支付所有產假薪酬後,可透過報銷形式向政府申領發還《僱傭條例》下須支付及已支付的第11個至第14個星期的產假薪酬,詳情請參閱勞工處編製有關「發還產假薪酬計劃」的資料。 僱主在正常糧期支付所有產假薪酬後,可透過報銷形式向政府申領發還4 《僱傭條例》下須支付及已支付的第11個至第14個星期的產假薪酬,詳情請參閱勞工處編製有關「發還產假薪酬計劃」的資料。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C. 終止僱傭關係及所需之補償

要合符「連續性合約」的僱用條件,關鍵就是「4.18」這2個號碼:僱員受僱於同一僱主並連續工作4星期或以上,且每周工作最少18小時,即合符「連續性合約」的聘用。 暑假將至,不少大學生與中學生都會找兼職或暑期工賺點工作經驗及外快,但以Part Time形式工作能否獲勞工法例保障呢? 這就要看閣下獲聘的條件是否合符《僱傭條例》所指的「418」要求。 值得一提既係,因為無左勞工法例既基本保障,Freelancers要保障好自己收益,就要同合作公司有好既溝通,將提供既服務細項 同價錢係報價單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 合約上清楚訂明,避免爭訟。 如僱主能確實執行職安健措施,例如購買足夠及符合安全標準的裝備、向員工提供工作安全訓練、建立安全管理系統,例如針對因工傷亡事故的成因作出改善措施等,都有機會令保險公司考慮提供保費優惠。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勞工法例線上諮詢

(1) 工資率、超時工作的工資率及任何津貼(無論以按件、按工、按時、按日、按週或其他方式計算);(2) 工資期;(3) 終止合約所需的通知期;及(4) 如僱員享有年終酬金,則有關年終酬金、部分年終酬金和酬金期的資料。 《僱傭條例》只適用於僱主以及其受僱之僱員,換句話說自僱人士是不能享有《僱傭條例》所賦予的權利、利益及保障。 因此,當雙方簽訂合約時,懂得分辨自己是受僱的「僱員」或是「自僱人士」是非常重要。 英國樞密院在一宗僱傭合約是否存在的訴訟中指出,要決定僱傭合約是否存在,必須全面調查及評估履行有關工作時的所有事實狀況。

自僱人士勞工法例: 勞資糾紛

另有補習導師向補習社追討欠薪,但僱主卻稱導師是合夥人。 此外,有美容顧問因懷孕而被解僱向僱主追討賠償,但僱主指她是自僱人士,最後僱主因解僱懷孕僱員而被檢控。 不法僱主利用假自僱方式逃避勞工法例下的責任情況嚴重。 工會憂慮在最低工資實施後,假自僱情況會惡化,促請當局要加強監察並考慮立法杜絕假自僱。 《僱傭條例》並沒有區分「 臨時工」、「兼職」、「替工」、「長工」及全職僱員。

《僱傭條例》適用於僱主以及受僱於僱傭合約之僱員(除個別例外情況),而只有該等僱員才享有《僱傭條例》所賦予的權利和利益。 為避免不必要的爭拗,當雙方訂立服務合約時,需要分清「僱員」及「承包商(或自僱人士)」之不同地位。 Contractstemplates提供大量的專業領域合同版本,國際合約範本尤其傑出。 如果你是簽的是國際合約,那麼這個國際合約樣本就非常適合你。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