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上環街市南座9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街市保留部分原有的設計,包括經典的水磨石主樓梯和13個水磨石攤檔,分別售賣魚鮮家禽、牛羊蔬果等,還保留了攤檔設計,如古攤檔號碼、名字及標記等,值得一一細賞。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慈善限定店全數收益將不扣除成本捐贈予「333小老師培訓計劃」,幫助本地非綜援戶的基層家庭兒童免費提供學術支援、德育教育及全人發展,讓大家欣賞小朋友的入圍作品之餘,亦可以做慈善,非常有意義。

位於香港島北的灣仔皇后大道東,是一幢戰前典型德國包浩斯風格的建築物,建於1937年,現已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早於 19 世紀,大埔、元朗、九龍城等地每週開墟一兩次買賣商品。 當成為英國殖民地後,香港才開始出現街市,由於傳統市場多數都是設立於街道旁,故此稱為街市,如中環雲咸街等等。 時至今日,香港在各區均有政府營運的街市,各式商販售賣水果、蔬菜、海鮮、肉類及乾貨等,貨品應有盡有,部份的街市更都已經遷入由食環署管理的市政大廈之內。 1990 年,街市北座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土地發展公司(市區重建局前身)同年進行全面修葺,改名為西港城,由原本兩層,加建成為現時的 4 層。

上環街市南座: 香港淳記

當時,第三任港督文咸,把燒毀的房屋瓦礫堆往淺灘,填成新的商業區,並稱為Bonham Strand,保留「灘」的意思。 今天,皇后大道中有一條樓梯,可以步往蘇杭街,你從樓梯建築的特色,可以看得出那是當年一條下水的石階。 北座大樓建於一九〇六年,面積比南座小,角樓外牆有帶狀磚飾。

舊上環街市北座大樓屬愛德華式建築風格的建築物,外牆以紅磚建成,拱頂正門則以花崗石砌成。 自上環市政大廈於1989年啟用後,舊上環街市便停止使用。 大樓建於1906年,採用英國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以紅磚砌成,花崗石作地基,底層入口有大型圓拱,具有歷史價值。 在歷史和建築上均具特色,反映了早期英國管治香港的一些面貌。

上環街市南座: 中西區 (香港)

落成初期街市設備簡陋,後於1939年擴建,撥地安置原於街市門前十王殿(今稱上環坊/上環文化廣場)一帶的水果檔,並且於十王殿加建公共廁所。 上環街市南座 西港城原本有上下2層,在修葺後加建了2層,成為共4層的建築,頂層開設了懷舊舞酒樓。 而舊上環街市南座大樓則於1981年拆卸,重建為上環市政大廈,即現時的上環街市。 座落文咸東街/摩利臣街/皇后大道中交界的上環市政大廈於1989年啟用,上環街市北座大樓開始空置,1990年6月29日被列為法定古蹟。 大廈於1989年建成,現在由食物環境衛生署及康樂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多用途市政大廈,內設街市、圖書館、體育館等市政設施。

  • 文武廟於1847至1862年間落成,主要奉祀文昌及關帝,是香港開埠初期中上環一帶的華商及居民的祭祀中心。
  • 重新開業的中環街市成為城中焦點,可見舊區活化項目愈來愈受市民關注,尤其像中環街市這種位處高經濟價值地段建築,得以保存之餘進一步活化,替舊瓶換上新酒,更顯可貴。
  • 不過到2012年1月,明報獨家報道市建局管理西港城期限將於2月1日屆滿。
  • 在1990年,大樓被香港政府的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 80 年代誕生的市政大廈 (共 33 間),將體育館、文娛康樂、政府部門、社區機構甚至是熟食中心及政府辦公室放進同一幢大廈內,但街市仍然沒有冷氣,至 1994 年石湖墟才建有首個冷氣街市。

英軍在1841年1月26日在香港島,今日上環的水坑口登陸。 之後根據1842年簽署的《南京條約》,清帝國割讓香港島,大英帝國於今日的中環及上環一帶建立維多利亞城,而四環九約中的其中三環及六約,均在今中西區範圍之內。 西港城前身為舊上環街市北座大樓,於1990年獲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法定古蹟,現時為全港最古老的街市建築物。

上環街市南座: 上環體育館

中環街市活化改建時保留了井字型中庭空間設計,有多張長檯座位和綠化元素,猶如小庭園,讓大家打卡影相,稍作休息。 中庭橋下更配備大型投影與音響設備,可作為街頭表演場地及大型活動空間。 昔日在街市販賣雞蛋的舖頭,有本土特色的紅膠燈,中環街市在地下入口特意掛上這些傳統雞蛋燈裝置藝術,有傳統的紅色和新潮的黑色,供大家打卡拍照。 大樓內亦設有面積達 1,000 平方米的綠化休憩空間,以及社區表演空間和活動空間,可舉辦各式各樣的藝術展覽、表演和其他文化活動,變身成 Playground for All 的社區熱點。 樓高三層的中環街市以 Playground for All 為主題,設有100多個零售店舖及食肆,成為一站式購物、飲食、娛樂的新地標。

上環街市南座

此街市是戰後首座街市建築,當時正值實用主義建築風格興盛的年代,全幢建築沒有多餘的設計,近70年代於一樓闢了兒童遊樂場,並有兩道橋連接永利街,一齣《歲月神偷》令它成為遊客景點。 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有 上環街市南座2023 75 上環街市南座2023 個公眾街市,提供超過一萬個出租攤檔,售賣多類貨品,由新鮮糧食、熟食、衣物以至家庭用品,式式俱備。 水坑口街往上走,轉往荷李活道的文武廟,十八世紀由華人富商合資建成,內有石灣陶塑、花崗石雕,佈局設計精緻。

上環街市南座: 香港十八區景點

中西區為香港的中心商業區之一,故設有大量的商場,以供遊人購物。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布,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2012年1月,明報獨家報道市建局管理西港城期限將於2月1日屆滿。 上環街市南座 2016年10月,市建局決定再延長其商戶租期18個月,至2018年8月。

作為本港現存最古舊的街市,上環街市昔日分為南北兩座,南座建於1858年,至1980年拆卸;現有北座始建於1906年,原為船政署舊址,後來改作上環街市北座。 兩座街市同樣採用英國愛德華式建築風格,外牆以紅磚砌成並以花崗石作地基,底層入口有大型圓拱。 「如果我們信政府的文件,由建第一個街市時他們已很強調收租要平,只想維到皮,市民能以相宜價格買到食物,此後管理方式不斷轉變,想解決各種問題。」她提及因衛生問題將露天市集搬入有蓋場地的做法,英國19世紀已開始出現。 在香港建街市對殖民地政府有幾個重要作用,除了想搬走街邊檔不要阻路影響城市建設,亦為監管食物安全及價格。

上環街市南座: 上環的魚生飯外賣小店—海...

當時俗稱花布街的中環永安街面臨清拆,原址布販獲安排遷入西港城,加上附近古玩及懷舊收藏品老舖進駐,有意打造成具香港傳統行業特色的工藝品中心。 中西區上環的電車路旁矗立一棟充滿古典風格的紅磚建築-逾百年歷史的西港城(Western Market)。 它曾是船政署舊址、上環街市大樓,經保育復修後,現時成為匯集布匹等傳統工藝品的特色商場。 上環市政大廈前身為舊上環街市南座(英文:South Block of Western Market),位於文咸東街126號,於1858年落成,較舊上環街市北座(即今日的西港城)早約半世紀落成。 舊上環街市南座以紅磚和麻石建成,採用維多利亞時代古典建築風格,具有多個圓拱。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俗稱「花布街」的中環永安街因收地重建商廈中環中心,60戶布販需要搬遷。 市區重建局前身土地發展公司與政府就舊上環街市簽訂廿一年契約,1991年為大樓進行全面修葺,易名「西港城」,永安街當中15戶經抽籤獲安置到西港城繼續經營。 )係香港一座多用途市政大樓,喺上環皇后大道中345號,前身係舊上環街市南座,1989年12月19號啟用,頂層係體育館,而中層係上環文娛中心。

上環街市南座: 上環慢活洗衣咖啡店Cof...

上環街市在1844年啟業,原為一簡陋市場,由中環商人向政府承租。 上環市政大廈前身為舊上環街市南座於1913年落成,以紅磚和麻石建成,採用維多利亞式古典建築風格,具有多個圓拱。 上環街市南座 上環街市南座2023 上環街市南座2023 落成初期街市設備簡陋,後於1939年擴建,撥地安置原於街市門前十王殿一帶的水果檔,並且於十王殿加建公共廁所。 現今的上環市政大廈於1989年12月開幕,其落成標誌着北座上環街市完成歷史任務,改建為西港城。 上環街市南座 1883年潔淨局成立後,中環街市再重建,「那時的街市設計者有畀心機去想每個檔的分別,如菜檔設很多層架放菜、肉檔就有鐵杆掛肉」,還為魚檔加水缸、增設為家禽去毛的房間。

上環街市南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