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麗景閣鰂魚湧2023詳解!(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麗景閣鰂魚湧

同年,為防緬入侵,雲南巡撫陳用賓修築雲南八關[82],其中天馬、漢龍兩關位於猛卯西南境[83]。 思可法約在1340年成為麓川君主[33],他在位時發兵吞併了滇西、緬北諸多傣族地方[34],甚至攻下印度阿薩姆地區[35]。 麓川政權在壯大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與元朝發生衝突,元朝曾在至正六年(1346年)[36]、七年(1347年)[37]、八年(1348年)[38]發兵討伐思可法,均以失敗告終。 1364年,思可法南下攻打緬甸的實皆與彬牙,破二城,擄走彬牙國王那臘都,間接導致了實皆王國與彬牙王國的滅亡[40]。

這問題的成因,相信是由於過去的都市規劃,都以市政局的選區劃界作標準,而當時整個東區只被分為「銅鑼灣」、「北角」及「筲箕灣」三部份,「鰂魚涌」和「柴灣」是到了比較後期才出現的分區。 麗景閣鰂魚湧2023 但直到現在,香港的學校網在東區依然是分成「北角及鰂魚涌」(14區)和「筲箕灣及柴灣」(16區,原屬第15區的筲箕灣於2007年併入第16區)。 鰂魚涌的人口主要來自北角人口以及企業的擴展,除了在這些企業工作外,因為地理位置上遠離廣府人聚居的深水埗區一帶以至其餘族群聚居地,外區中產較少遷入,很多閩籍富豪亦經常在鰂魚涌上班[6]。 抗日戰爭時期,為解決中國缺油的問題,美國出資、中印緬三國出力,建設中印輸油管,1945年4月完工,自八莫、畹町進入中國,沿滇緬路東進昆明,至同年11月停止輸油,輸油管道共輸入油料10餘萬噸[479]。 麗景閣鰂魚湧 中緬油氣管道在瑞麗弄島進入中國[484],距離邊境2.5公里的拉相村建有中緬油氣管道入境第一站——中石油西南管道瑞麗輸油氣計量站[485]。 截至2020年6月,中緬油氣管道已累計向中國輸入265.58億立方公尺天然氣和超過3,000萬噸石油[486]。

麗景閣鰂魚湧: 鰂魚涌的其他屋苑

1999年1月,瑞麗市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500]。 2019年,瑞麗市接待遊客672.2萬人次,其中海外遊客52.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66.1億元[281]。 瑞麗市共有A級景區六家,其中AAA級四家: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一寨兩國、邊寨喊沙、畹町邊關文化園,AA級二家:獨樹成林、淘寶場[501]。 麗景閣鰂魚湧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曾是國家4A級景區,由於旅遊管理混亂[502],在2017年9月被摘牌[503],2019年12月重新評定為3A級景區[504]。 瑞麗旅遊的側重點是東南亞風情的異域街道、地理景觀、邊貿口岸等[505],除已開發景區外,姐告國門、等喊弄奘寺、中緬街、姐勒金塔、畹町橋等也是重要旅遊景點[506]。 瑞麗江—大盈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五個核心景區中,有三個位於瑞麗:洞上允、莫里、南宛河[507]。

麗景閣鰂魚湧

緬甸是世界主要的翡翠產區,全球商業品級的翡翠95%以上產於緬甸[326]。 1993年,姐告建起瑞麗市珠寶玉石交易市場,交易玉石毛料和成品[327]。 2000年起,瑞麗市打造「東方珠寶城」品牌,從內地引進了大批珠寶玉石加工技藝人才,玉石加工行業快速發展,產品檔次逐漸提升[328],瑞麗成為全球翡翠的四大集散地之一[329]。 瑞麗玉石產業的發展也成就了大批富豪,包括前雲南首富趙興龍家族[330]。 趙興龍成立雲南興龍實業,2006年借殼上市(東方金鈺)[331],被稱為「翡翠第一股」[332]。 2013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奢侈品消費整體減少,瑞麗翡翠行業受到衝擊,珠寶玉石不再是暴利行業,市場回歸理性,許多商家倒閉[333][334]。

麗景閣鰂魚湧: 瑞麗

1928年12月,黑山門至畹町段修通[446],1938年成為滇緬公路的一部分[447]。 1941年,國民政府修成畹雷公路,連接畹町與雷允的中央飛機製造廠,抗戰勝利後因缺乏養護停用[448]。 1956年,瑞麗縣政府修復原畹雷公路畹町至勐卯段,稱畹瑞公路[449]。 1992年,320國道的終點從畹町延伸至瑞麗姐告,畹瑞公路改擴建升格二級路,成為320國道的一部分[449]。 1958年,瑞麗縣和隴川縣修築了瑞章公路,連接瑞麗勐卯與隴川章鳳,是雲南省管公路保瑞線的一部分[450],2017版新編國道中,保瑞公路被編為聯絡線556國道[451]。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東部沿海被日軍封鎖,12月起,滇西各縣搶修滇緬公路,瑞麗也派了大批民工參加[117],1938年8月31日全線通車,成為抗戰時期中國西南唯一的國際通道[118]。 滇緬公路在畹町出境(時為潞西設治局遮放土司轄地[119]),經畹町橋抵達緬甸九穀[120]。 1939年至1941年間,共有369,161噸的物資自滇緬公路輸入中國,其中油類居首,占三分之一[121]。 「土流並治」局面下,設治局與土司的矛盾重重,設治局認為土司干預事務過多,土司則認為邊疆地方仍需土司治理、設治局有害無益,最終省政府決定,猛卯土司收繳的田租30%劃給設治局,以免因為經費而爭鬥[109]。 麗景閣鰂魚湧2023 麗景閣鰂魚湧 1947年12月,瑞麗設治局長舒自天藉口查鏟煙苗,向景頗族各山寨勒索3萬盧比,查鏟隊士兵紀律不明,強搶豪奪、姦污婦女,激起民憤[116]。 在衎景泰的支持下,戶育、邦嶺等地景頗族組成一千人的隊伍,於12月31日包圍弄島的設治局公署,次日攻破,設治局官員逃至畹町,次年1月4日,景頗族將設治局燒毀,是為「瑞麗事件」[116]。

麗景閣鰂魚湧: 經濟階層

檸檬和柚子是瑞麗新興的特色產業,2017年產量分別為8,870噸和8,500噸,成為農戶的重要增收來源之一[291]。 瑞麗市下設兩個具備行政管理職能的開發區,即畹町經濟開發區(管轄畹町鎮、畹町農場)、姐告邊境貿易區(管轄勐卯街道的國門社區)[259]。 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29個村民委員會,11個社區居委會,下轄229個村民小組283個自然村、143個城市居民小組[191]。

麗景閣鰂魚湧

2015年,瑞麗成立中緬貨幣兌換中心[320],正規的貨幣兌換有所發展[321],但規模較地下錢莊仍小得多,短時間內無法取而代之[322]。 1990年,姐勒鄉金坎、姐告自然村劃出,成立姐告邊貿經濟區,因不便於封閉管理,瑞麗江西岸的金坎村於2000年劃回姐勒鄉,姐告村改為恆茂居委會,2003年與興瑞公司(瑞麗農場姐告直屬一隊)合併為國門社區。 199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瑞麗邊境經濟合作區,瑞麗邊合區下轄姐勒鄉的卯相社區和團結村。 1999年,畹町市撤銷,轄區併入瑞麗市,改設畹町經濟開發區[273]。

麗景閣鰂魚湧: 瑞麗市

2019年,瑞麗、畹町兩口岸完成進出口總額854.1億元,進口552.7億元,出口301.4億元[281]。 麗景閣鰂魚湧 瑞麗向緬出口手機、摩托車、貨運機動車輛、蘋果、梨、合成纖維布、化肥等,以工業製成品為主;自緬進口原油、天然氣、天然橡膠、錫礦、寶石或半寶石等,以工業原材料或初加工產品為主[325]。 由於瑞麗最初沒有跨境匯率結算的機構,邊貿中的大額貨幣也只能通過私人兌換,地下錢莊發展迅速,幾乎壟斷了邊境地區的金融業,正規銀行開設的兌換業務也因利益虧損、緬甸政局不穩導致銀行承擔匯率損失風險等問題,最終未能成行[317]。 麗景閣鰂魚湧 地下錢莊對瑞麗邊貿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同時缺乏監管,也是洗錢的高發地[318]。 為了規範跨境結算,2011年瑞麗兩家民營企業獲得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頒發的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經營權,但仍然無法與地下錢莊競爭,客戶只有需要進行財務審計的國有企業[319]。

  •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中英就滇緬邊界問題簽署《續議緬甸條約附款》,其中第三條規定,將猛卯西南的「猛卯三角地」永租給英國管轄[96]。
  • 1929年,猛卯土司衎盈豐卒,其子衎景泰年僅4歲,不能理政,屬官衎國鎮意圖篡奪土司職位,攻打猛卯城,衎景泰之母委託干崖土司刀京版出任猛卯土司代辦,刀京版率兵擊敗衎國鎮,執政猛卯[112]。
  • 1990年代改名為嘉龍閣海鮮酒家,2000年代酒樓改名為君好海鮮酒家。
  • 瑞麗的主要邊境通道還有雷允通道[521]、銀井通道[522]、芒滿通道[523]等。
  • 1892年太古興建全港首個吊車系統,接駁鰂魚涌至柏架山,以接載太古員工和附近居民,直至1932年停駛[9]。
  • 隨著經濟和醫療衛生的發展,瑞麗人口逐漸增長,到1990年已增加到87,511人[337]。
  • 2010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設立雲南瑞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165]。

1956年5月,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後,各族各界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工作結束;同年8月,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瑞麗縣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政協第一屆常委會[249]。 2022年1月18日,政協瑞麗市第十六屆第一次會議閉幕,選舉產生政協第十六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和常務委員,政協主席散孟[251]。 境內岩漿作用和變質作用強烈,岩漿岩與變質岩分布廣泛,新生代地層中也有大量的沉積岩[185]。 區域性的土壤中,水稻土分布較廣,占總面積的11.31%,壩區居多,土壤肥力較好[186]。

麗景閣鰂魚湧: 鰂魚涌南豐新邨中層兩房單位 月租16000元 業主可享3.4厘租金回報

到2016年,瑞麗市已累計上報愛滋病死亡病例1,780例,早期傳播途徑主要是注射吸毒,後期異性傳播的病例迅速增加[424]。 瑞麗第一座現代醫院是1939年建成的雷允飛機製造廠職工醫院,1942年雷允廠內撤時被毀[413]。 1946年,瑞麗設治局在弄島建立衛生院,1947年景頗族火燒設治局後,瑞麗衛生院遷至勐卯,1956年改名瑞麗縣民族醫院[414],1987年經衛生部評定為二級甲等醫院[415],現稱瑞麗市人民醫院。 瑞麗景成醫院於2018年開業,是德宏州首家民營三級綜合醫院[416]。 瑞麗與緬甸山水相連,2019年有1,600名緬籍學生在瑞麗的中小學就讀[409],許多學生居住在緬甸的村寨,每天清晨跨過國境線到瑞麗的學校上學[410]。 瑞麗市外籍人口不斷增多,公辦學校教育資源不足,出現外籍人員私自開辦緬漢雙語學校,接收了超過1,000名緬籍學生,但因非法性質遭到關停取締[412]。

瑞麗的地質構造屬滇藏地槽褶皺系橫斷山地槽褶皺帶(英語:Fold and thrust belt)的一部分,位於龍陵–瑞麗大斷裂上,構造較為複雜,地質發育過程中斷裂帶具有明顯的控制作用[182]。 瑞麗在地質構造上與龍陵、騰衝、瀘水一脈相承,境內大小斷裂縱橫交錯,近代地質活動頻繁[183]。 加里東運動早期,龍陵–瑞麗大斷裂以西發生強烈褶皺,瑞麗盆地和北部的山地正是此時形成,泥盆紀時瑞麗地區上升隆起成陸[183]。 現今的瑞麗壩由瑞麗江帶來的第四紀堆積物形成,積有一層厚1,400公尺的河湖相碎屑物質,沉積中心在弄恩至等喊一帶[184]。 雷允廠建有飛機跑道,並在廠區東北7公里處修建了南山機場,後成為援華美軍飛虎隊的一線作戰基地之一[125]。 隨著日軍在緬甸戰場節節取勝,1942年5月1日,雷允廠將工廠燒毀、撤回內地[126]。

麗景閣鰂魚湧: 發展為港島東商業區

瑞麗壩地勢平坦,瑞麗江夾帶泥沙在盆地內堆積,導致歷史上數次改道,留下成片的牛軛湖、窪地與沼澤[192]。 弄莫湖是瑞麗江改道遺留下最大的湖泊,現有面積520畝(約合0.35平方公里)[193]。 麗景閣鰂魚湧 瑞麗市境內有中型水庫2座(姐勒水庫、芒林水庫)、小(一)型水庫4座、小(二)型水庫5座,總庫容5,679.95萬立方公尺[188]。 新石器時代,瑞麗江沿岸已有人類居住,瑞麗市境內發現有四處新石器遺址:雷奘相、雷宮山、坎蘭分場九隊南山頭、雷允悶,出土有陶片、陶紡輪、石斧、石錛、石矛、碳化谷等物[14]。 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內附漢朝[16],朝廷設置哀牢縣,隸屬永昌郡[17]。

麗景閣鰂魚湧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主辦的《瑞麗》雜誌與瑞麗市重名,瑞麗市政府曾試圖對《瑞麗》雜誌商標採取維權行動[12]。 瑞麗的傣語名稱「勐卯」,又作「孟卯」、「猛卯」(傣那語:ᥛᥫᥒᥰ ᥛᥣᥝᥰ,/mɛŋ55 maːu55/[1]),明清民時期文獻多作「猛卯」,現代多寫作「勐卯」。 麗景閣鰂魚湧2023 「勐」意為「地方」或「平壩」[2],「卯」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可能是傣語或德昂語名[3]。 雖然傣語對「卯」有多種解釋,但是單字「卯」是沒有實際含義的,在德昂語中,「卯」意為石頭,「勐卯」一名也可能是德昂語「寶石之地」的含義[5]。 屋邨中央為公園,部份範圍曾經為香港屋邨少有的臨時單車場,設有假山和斜岥,不過在1990年代開始,中央公園及臨時單車場卻淪為老人街坊「聚賭樂園」,後來政府在2008年改建成深水埗公園第2期,聚賭問題才開始杜絕。

麗景閣鰂魚湧: 口岸通道

柬埔寨JC國際航空於2017年開航,以金邊國際機場為運營基地,機隊擁有5架空客A320客機[476]。 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民營航空業遭到衝擊[477],景成集團在2020年8月將瑞麗航空的部分股權轉讓給江蘇省的國有企業無錫交通集團[478]。 傣族分為「大泰」和「小泰」兩大支系,瑞麗傣族屬「大泰」,根據語言發音上的差異,又細分為傣勒(也叫傣那)、傣卯、傣德三個支系[359]。 傣仂原稱漢傣,是漢化程度較高的傣族,傣卯、傣德原稱水傣,傣卯是瑞麗(勐卯)世居傣族,傣德是緬甸遷入的傣族[359]。 2019年末,瑞麗常住人口中有傣族61,544人,占常住人口的29.20%[281]。

  • 麗珊園(英語:Beauty Court),位於香港元朗洪水橋洪堤路3號,貼鄰港鐵洪水橋站,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並由康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
  • 瑞麗第一座現代醫院是1939年建成的雷允飛機製造廠職工醫院,1942年雷允廠內撤時被毀[413]。
  • 瑞麗市15歲以上的文盲有12,758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8.71%[345],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10,790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7.36%[346]。
  • 鵬和肉牛實行緬甸隔離育肥,瑞麗隔離屠宰,中國市場行銷的運營模式,以貿易取締非法肉牛走私[301]。
  • 1941年,國民政府修成畹雷公路,連接畹町與雷允的中央飛機製造廠,抗戰勝利後因缺乏養護停用[448]。
  • 1364年,思可法南下攻打緬甸的實皆與彬牙,破二城,擄走彬牙國王那臘都,間接導致了實皆王國與彬牙王國的滅亡[40]。

1980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中緬、中老邊民互市管理辦法》和《關於中緬邊境小額貿易管理規定》,使邊民互市和邊境小額貿易合法化[158]。 1985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德宏,隨後德宏州委、州政府作出《全州開放為邊境貿易區的決定》,4月,發出《向全國開放公告》[159]。 1992年6月9日,國務院將瑞麗列為沿邊開放城市,擴大對外經濟管理權限;同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瑞麗縣,設立縣級瑞麗市[161]。 1995年瑞麗邊貿達到黃金時期,進出口總額15.8億元(進口3億、出口12.8億),當年的邊貿稅收占瑞麗財政收入的75%,邊貿總額占雲南對緬貿易的80%[160]。 隨後,1996年,國務院發出《關於邊境貿易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邊境貿易進出口商品實行貿易管制並取消進口商品免稅優惠政策,加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爆發,瑞麗邊貿連年下滑[160]。 鰂魚涌的人口主要來自北角人口以及企業的擴展,除了在這些企業工作外,因為地理位置上遠離廣府人聚居的深水埗區一帶以至其餘族群聚居地,外區中產較少遷入,很多閩籍富豪亦經常在鰂魚湧上班[6]。

麗景閣鰂魚湧: 鰂魚涌

南北朝時期,中央王朝對雲南地區的統治能力不斷減弱[18],《南齊書》對永昌郡有「有名無民」、「空荒不立」的記載[19],此時的永昌郡不再受中央王朝統治,已為甌脫化外之地[20]。 麗閣商場樓高3層,設多間商店,酒樓和街市,在1980至1990年代非常興旺。 麗景閣鰂魚湧2023 1990年代末,房署在麗葵樓走火通道增建3層冷氣商場同時改建1樓大花糟為冷氣商場,不過到2000年代起屋邨人口老化,3樓商場、街市和酒樓開始生意慘淡,大不如前。 領展在2005年接手後,商場租金經過多次加租後,由以往56間店舖遞減至僅餘10檔,而3樓商場商戶被逼遷往地下街市,商場人流很少[5]。

麗景閣鰂魚湧

麗閣大酒樓在1981年開業,樓高2層,為邨內一眾長者的聚腳地,不少活動也在該處進行。 1990年代改名為嘉龍閣海鮮酒家,2000年代酒樓改名為君好海鮮酒家。 不過到2019年2月28日被業主「基匯資本」大幅加租而結業,引起居民和地區人士不滿,批評業主無視邨酒樓在社區的重要性。 麗閣邨(英語:Lai Ko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東京街12號。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