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黃涵榆2023詳細資料!(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黃涵榆

她引述薩伊德(Edward Said)的說法,主張「理論本來就該四處旅行」。 作者彭麗君從傘運和任何具有積極意義的抗爭行動看見民眾自我作主的「主權時刻」,跟隨既有的規則,但又參與規則的創新。 她相信香港可在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的架構下實踐城市自主與民主,在「次民族」的層次上成為民主的實驗場域,讓民主的潛能從單一主權的民族國家的框架中解放出來,實現主權共享或多重主權。 第二部更貼近雨傘運動本身,探討與運動相關社交媒體、藝術創作、紀錄片和影像生產。

  • 但是她明白地指出,控制資本主義的出現和發展並不是任何歷史必然性,這表示有改變現實的可能。
  • 恩波利1973年生於巴黎,於羅馬大學主修法學、巴黎政治學院主修政治學,已出版超過十本書,《政客、權謀、小丑:民粹如何襲捲全球》是他2019年的新書。
  • 《民現》的作者彭麗君還特別強調,佔領行動也是「共居政治」,運動者相互連結形成群體。
  • 筆者個人認為這樣的佔領行動普遍具有「安那其」(anarchist)的特質。
  • 國民黨如果還想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生存,贏得選民的信賴和支持,恐怕也得嚴肅面對韓流的衝擊。

但另一方面,藝術與文化生產也可以發揮情感與記憶乃至於行動召喚的功能,不再只是為了實現國家意志或歌頌大歷史,而是具有民主化的反抗動力。 這個大他者不像傳統的極權主義製造死亡恐怖,容易使我們低估其影響,包括對自由的限制、對行為的制約、否定自主和自我理解、降低人們對公共權威的信任和溝通理性——簡單來說,從內部腐化民主體制。 幾個月前因為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都以視訊上課取代實體課程。 當Zoom視訊軟體傳出資安問題,也就是大量的個人資料會傳輸到中國官方,我們聽到臺灣社會出現一種聲音,覺得不需要擔心個資外洩的問題,因為沒什麼特別的東西好擔心外洩。 黃涵榆以阿岡本(Giorgio Agamben,1942-)的「牲人」(homo Sacer)概念類比這些介於雖生猶死、像人又像動物,被排除在正常人世界之外的人;被視為卑賤污穢的生命,但並沒有因此得到自由。 像是附魔者、植物人,甚至是難民,他們皆是脫離於正常社會,卻沒有逃脫權力宰制的各種不同形式的不死生命。

黃涵榆: 黃涵榆/不是「出征」而已:面對民粹主義狂潮,我們仍在路上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這樣的理解對於降低病痛帶給病人的衝擊、提供病人所需的照料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這也是《精神疾病製造商》這本書衍生的倫理任務。 當前,亞太地區和台灣海峽的局勢,以及台灣的安全引發國際間的廣泛關注。 從《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這本書的目錄就可以看出,這是迄今唯一一本對於習近平當局發動台海戰爭的必然性,還有海峽兩岸政治社會邏輯運行的深層次規則,美、日、英、澳等國介入戰爭的行為模式的預測,以及影響台灣戰爭勝敗的各種決定性因素等相關內... 二〇一八年一月五日臺大校長遴選結果揭曉,

  • 混亂工程師當然很懂得挑起和操作支持者的憤怒,恩波利特別指出,這種情緒動員的關鍵在於讓群眾覺得自己是遭受不公平對待的受害者。
  • 黃涵榆指出,亙古至今,基督教在面對癲癇患者的時候,實則都會展現權力。
  • 暫且不論民粹主義本身的歧義性,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基本元素常見於當代全球性的極端主義政治。
  • 因此,如何去對治這種異常狀態的「病」,則相應出現一套驅魔或靈療的儀式;而「附魔者」、「惡靈」和「驅魔術」就以三位元的結構,構成「惡魔學」。
  • 葛蘭姆的「霸權」(也就是文化主導權)、阿多諾的「文化工業」、威廉斯的「情感結構」,以及後馬克思主義的詹明信、伊格頓、洪席耶等人的理論,都是現代美學政治論述的重要典範。

現代西方哲學,特別是左派理論,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美學政治理論,視角和關懷不一而足。 馬克思把藝術置放在所謂的「上層建築」,反映了資產階級的生產模式和社會關係。 葛蘭姆的「霸權」(也就是文化主導權)、阿多諾的「文化工業」、威廉斯的「情感結構」,以及後馬克思主義的詹明信、伊格頓、洪席耶等人的理論,都是現代美學政治論述的重要典範。

黃涵榆: 博士悲歌何時休?

華國美學災難反映的是一個歷史、美感與情感教育極度扭曲變形的黨國體制。 黨國體制下的學子們被要求背誦一大堆中國的山川地名,但對於臺灣在地的風俗民情卻無比陌生和無知,臺灣人不知臺灣事,情感和記憶認同一個虛構的中國。 根據媒體報導,臺北市教育局回應獎座有經過設計,學校端也有人員參與討論。 筆者著實希望這只是教育局敷衍的說法,否則經過設計和討論的結果還是一場美學災難,顯示第一線教育單位嚴重欠缺美學鑑賞能力和說真話的勇氣,使得這個獎座對於努力三年獲獎的學生無異是一種羞辱。

黃涵榆

不妨先從鄂蘭(Hannah Arendt)的一些政治哲學理念來釐清我們的困境,以及為什麼必須嚴肅面對「韓流」的衝擊,不能只是當做低俗的政治綜藝化潮流看待,或如某些鄉愿式的評論訴諸「我不同意你所說的,但是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之類無力且無用的去脈絡的恆真式。 黃涵榆2023 入選李長榮教育基金會優秀學生獎的學生除了能獲得獎學金支持外,也透過參與李長榮獎學金營隊,在活動中激發出自我潛能、拓展不同領域的視野與人脈。 2022年第十一屆優秀學生獎學金即吸引到數百位化工、化學、材料、商管等相關科系學生報名,相當踴躍。

黃涵榆: 發現畸零者的生命政治:臺師大黃涵榆從「附魔」與「不死生命」談「疾病」

這是詩人感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蘇聯革命對於人類文明社會的毀滅性衝擊,對於人類未來的不安與不確定所寫下的詩句,似乎穿越了一世紀的時空降臨我們所處的臺灣。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那些不被理解的、被壓抑的總會以反覆的樣態不斷重現,不斷干擾我們的日常生活。 拉赫曼認為,現代強人政治的崛起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經濟問題、全球化對國家主權的挑戰、政治體系的腐敗、社會不平等、技術進步和通訊革命等因素,都是推動強人政治崛起的重要原因。 這些強人聲稱要為民眾站出來反對全球主義,他們鼓勵個人崇拜,更重要的是這些領導人不僅在威權政治體系中運作,也已經開始出現在...

抗爭行動必然是一個觀點、價值觀和力量衝撞的過程,也因此無法免於矛盾、焦慮和不確定感,雨傘運動及其後的抗爭也不例外。 《民現》相當關注雨傘運動開始和過程是否有無意識清楚的訴求保持平和,甚至認為運動走向排外性的本土主義,最終以一種民粹主義式的抑鬱結束,偏離了應有的民主對話多元性和開放性。 黃涵榆2023 也對於 2019 年下半年爆發的反逃犯條例抗爭的整個「暴力升溫」的演變過程感到憂慮。 鄂蘭回到古典希臘政治哲學傳統,探究「政治」的真諦在於公民依著自由意志,進入公共領域參與辯論,做出政治判斷並採取行動,承擔建構共同生活和集體命運的責任。

黃涵榆: 文// 黃涵榆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使用者透過谷歌搜尋引擎學習,谷歌搜尋引擎也從使用者學習。 越多人搜尋就提供搜尋引擎越多的學習機會計算、排比、預測甚至制約將來的搜尋。 黃涵榆 谷歌利用行為剩餘這個新發現發展出優越的運算能力,機器會不斷成長,持續擴大將搜尋指令轉化為廣告預測分析所需的數據,大幅提高預測廣告特定對象的的精準度,透過使用者點擊率乘以每次點擊之價格,將較佳的搜尋位置提供給能出較高籌碼的廣告商。 然而,即便來自痛苦主體的自我陳述,同樣也不盡然能表現完整的事實,卻能發掘體制壓迫和苦難的社會政治成因,照見籠罩在「療癒」大敘述下,存有異音的獨特生命。 就某層面來說,附魔者與病人都凸顯了生命在語言邏輯或者其他框架所無法展示的面向;他們像是進入了一個不死(undead)的狀態,雖然活著,但屬於人的某些特質已經不見了。

黃涵榆

也就是說,領特定空間等於是發展出使用和穿越城市的新方式,衝撞挑戰空間的使用權或空間的治理原則,創造出都市空間裡不符合新自由主義政治經濟發展邏輯和效益的不連貫區塊,以及新的生命情境與經驗。 這一切都不是自然而然地發生,而是需要意志、勇氣與決斷脫離自己的舒適圈,跑到街上「成為民眾」。 2009年4月,決心在演藝圈發展事業,得到家人支持[1]。 演講結束後進行抽獎活動,由黃老師抽出20位幸運讀者,獲贈其推薦之最新著作:《附魔、疾病、不死生命》(書林,2017)。 國民黨如果還想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生存,贏得選民的信賴和支持,恐怕也得嚴肅面對韓流的衝擊。 說句肺腑之言,就看國民黨和他們「比較理性」的支持者(如果還有的話)聽不聽得進去。

黃涵榆: 政治與政策

人類學大師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 最平易近人的幽默作品! 我提出的是「實踐中的無政府主義。」 我的無政府主義觀點,包括捍衛政治、衝突與辯論的價值, 黃涵榆 以及隨之產生、永遠存在的不確定與不斷學習。 職場上總要維持平穩情緒,甚或要透支愉快感覺以展露笑容來照顧客人與上司,為工作場所營造輕鬆的氣氛。

黃涵榆

★繼《中華秩序》之後 當代中國研究學者 王飛凌 「中國三部曲」最新續作! 首次以大量詳實的紀錄和數據, 全面評估中共黨國的治理方式與社會代價——

黃涵榆: 黃涵榆/如何從政治解讀心理健康?

但本書絕非僅是當代理論大全,而是具有歷史縱深,從殖民到後殖民的歷史軌跡,描繪香港如何成為現在的樣態。 韓國瑜本人和韓流用民主政治的脆弱或病灶壯大,他們已不是國民黨中央所能控制,甚至已經擾亂政黨區分,破壞了政黨責任政治。 國民黨如果繼續耽溺在去年大選勝選的亢奮高潮中,可預期的將來將被這股政治狂熱所淹沒。 也就是說,那樣的知道或理解無助於改變他們對韓國瑜的支持,那樣的知識無助於改變他們固著僵化的行為模式,這是當代極端政治認同模式裡常見的犬儒性格(cynical personality)。 「裝睡的人叫不醒?」不,叫不醒的是那些「自以為清醒(但實則不然)」的人。 這形同催眠術的行為制約和情緒動員支撐著一種想像認同,但現在認同的對象不是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領袖和偉人,而是「貌似」和我們一樣具有可親近的人性(包括所有缺陷)的凡人。

民粹主義觸動了普遍的人性特質,它源自人們面對不確定的狀態的被剝奪感,衍生出控制的意志,重新找回尊嚴與歸屬感的企圖,問題出在這些需求和企圖被狂人們操控,被導向排斥與恐外。 即便民粹主義的「發作」頗有嘉年華會的戲劇或荒誕氣氛,但絕對不能只被當作娛樂大眾的鬧劇看待。 當前全球性民粹主義風潮的興起大致上是對經濟危機、高失業率、移民議題的回應。 如果說民粹主義政治帶給群眾什麼新鮮的吸引力,主要也是因為當前民主體制的失能和停滯,無法解決這些重大問題,讓人欠缺變化感。

黃涵榆: 「疾病」的接受史:附魔與惡魔學的形成

韓國瑜事實上是特定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資源的既得利益者,但是他成功銷售一種錯覺:只要捉住機會,像他那樣不以政治專業和學識涵養見長的nobody都能奇蹟式地崛起。 這種錯覺相當大的程度迎合了許多臺灣人欠缺核心價值、得過且過卻又想不勞而獲的短視心態。 他一路走來完全不靠任何政治理想,完全沒有任何政策論述能力,大家只要回想一下他在市長辯論、議會質詢和回應媒體的表現,連一些最基本的資訊(例如高雄市行政區劃分、就業與失業概況)都無法掌握,動則飆罵肩負監督行政首長職權的議員,就可以得到印證。 請別忘記:納粹政權如同尋著莫比士環(the Möbius strip),順著民主程序走到了最難以想像的反民主的極端。 納粹極權主義之惡將人類的經驗從他們的生命世界連根拔除,造成不可逆的徹底毀滅。

經由恩波利的深入剖析,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民粹主義勢力如何進行政治宣傳與動員,在選舉中得利,深深地衝擊包括就業、社福、移民與難民政策、政治格調與品德、民主體制運作,甚至是民主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 黃涵榆 《政客、權謀、小丑》主要考察了全球過去二十多年來包括在美國、英國、義大利、匈牙利、南美洲等地興起的民粹主義風潮。 這股民粹主義風潮利用新興網路與媒體科技,造就了美國的川普、英國的強森、法國的勒朋、義大利的孔蒂、匈牙利的奧班、巴西的波索納洛等人及其政黨登上權力高峰。

黃涵榆: 驅魔實錄

一門跨越政治學與人類生物學的學門,觸及的領域包括經濟學、醫學、哲學、法學、社會學甚至神學。 黨國體制以政治操控藝術與文化生產,退休藝人掌摑前文化部部長鄭麗君絕對不是個別事件,和近來多位藝人對台灣防疫進行不實指控和非理性的謾罵都是相同的結構下的產物。 這樣的結構也製造大量的抗日電影,加油添醋或虛構一個又一個像張自忠、楊惠敏的抗日國家英雄神話,他們都是統治者的替身。 筆者衷心期盼,許多人這幾天對於《斯卡羅》的關注不會只是追劇的熱潮,而是持續探究非中國觀點的臺灣歷史和各族群生命歷程。 《斯卡羅》製作團隊展現對於細節中的重視,細心設計各族群與階級不同的穿著打扮,更重要的是,採取多重視角忠實呈現個人的生存抉擇。 當然,如同任何一部作品,《斯卡羅》的歷史觀點和原住民形象也都有待不同的詮釋甚至論戰,但那並非本文的重點。

黃涵榆

本論文將透過傅柯、呂克爾、德希達與史提格勒等哲學思想,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能的思考路徑。 N2 - 人類在不同的階段裡發展出不同的保存、延續與複製記憶的技術。 隔離時代的思想指南 「生命政治」一詞看似抽象,發展路徑也顯得廣博多元,往往較難給予一個清晰、簡單的定義。 不過,由於生命政治涉及了各種界線(健全╱病態、公民╱非公民、安全╱威脅……)的劃分與維護,以及政府(主權)以捍衛國家或群體安全之名,對於人們身體、行動、心靈意識與生命的實際介入;當代許多重大或具爭議性的議題,都是生命政治討論的範圍。

黃涵榆: 社會與公眾

黃涵榆提醒,我們不應該把被附魔者當成一個極端或是超自然的事件。 如果把生命政治的視角拉開來看的話,會發現,我們只要活著,在某些體制裡面生活,就會面臨一套、或者多套機制施加在我們身上。 黃涵榆指出,亙古至今,基督教在面對癲癇患者的時候,實則都會展現權力。 更後來,當基督教建制後,驅魔儀式的過程中,驅魔師就是教會體制的權力代理人。 從自然科學或以醫學角度來看疾病,已經是很現代的事;早期人們可能透過一套「惡魔學」或「魔法學」的敘述來解釋,建構整個知識系統。

黃涵榆

香港學界也許和台灣學界一樣,一直存在著對於西方高理論的抗拒,一直有(特別是自我標榜為左派的)學者視歐陸理論為西方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全球化勢力的產物,因而主張「以 XX 為方法」(XX 可為亞洲、東亞、中國、香港或台灣)。 同時,本書透過人類學式的訪談與調查,讓讀者感受到真實人物的生命歷程的親近性。 我甚至認為《民現》就是正處在歷史關鍵時刻的香港的時代證言,記錄傘運及其後的發展,展現一種「記憶意志」,提醒世人不要遺忘。 不僅如此,《民現》也嚴肅思考香港的政治出路,大膽地提出重新想像主權的可能性。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穆勒(Jan-Werner Müller)在《解讀民粹主義》(What Is Populism)一書中精闢地分析民粹主義的基本元素,包括批判菁英、反對多元主義、個人超越代議政治直接訴諸人民代表人民,以及醜化、妖魔化對手。 暫且不論民粹主義本身的歧義性,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基本元素常見於當代全球性的極端主義政治。

黃涵榆: 歷史記憶是一場永不休止的抗爭:寫在228前夕

在如今科學理性、醫學發達的現代社會為什麼仍有驅魔儀式存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黃涵榆教授為此撰寫了《附魔、疾病、不死生命》一書,從基督教神學觀點、「異端」與「附魔者」當中的生命政治,以及現代精神醫學和精神分析脈絡,重新反思「附魔」與「疾病」之間的關係。 透過馬克思和佛洛伊德的對比閱讀,作者讓我們看到兩位思想家共通的唯物論立場,將異化的勞動視為精神痛苦的主因。 我們也看到精神醫學在發展的歷程中和實證精神醫學之間「不幸的婚姻」,甚至精神分析自身的發展就是一個起起落落、眾聲喧嘩政治性十足的歷程。 作者採取唯物歷史辯證的方法,將精神醫學和精神分析帶入更廣闊的知識史脈絡和醫療社會實踐,讓讀者不只理解精神醫學和精神痛苦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成因,還有精神痛苦和器質性(organic)疾病的關聯,更重要的是反思身體與心智、正常與異常、健全與病態的區隔如何被建構出來。

我依稀記得反逃犯條例抗爭中有一句「沒有暴徒,只有暴政」這樣的口號。 我也一直思索著我們該對國家鎮暴機器和抗爭者有什麼樣不同的要求,和平和暴力的界線如何劃分、誰有話語權和權力劃分。 包括香港的雨傘運動、台北的太陽花運動、更早的佔領華爾街等,都具有高度的自發性、即時性與偶發性,充滿異質元素的碰撞,也因此得以產生擴散的力量。 黃涵榆 《民現》的作者彭麗君還特別強調,佔領行動也是「共居政治」,運動者相互連結形成群體。 第一部將雨傘運動放入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以來全球一連串佔領(或「起義」)行動的脈絡之中,這些行動在起源、動員方式、訴求與目標等面向各具殊異性,共同點在於個體進行集體抗爭,催生政治行動的共同體。 盧院長平時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又是慈濟委員,想不到卻在評議會上作偽證,王本榮校長又包庇這位深得證嚴法師信任的文膽、兼英美系系主任、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兼本所的萬年所長,害我必須滾蛋,還要一輩子背負「教學不力」的污名。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激發我們思考當前科技時代的許多根本問題。 也許我們該看清整個體系的運作邏輯,看清我們如何用我們生活中最私密的活動和資訊餵食這頭數位怪獸,重新贏回做決定和決定讓誰做決定的權利。 黃涵榆2023 黃涵榆2023 《民現》在出版登記上的類別「文化研究」、「香港研究」和「政治理論」無法完整呈現其跨文類與學科領域(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藝術、人類學等)、多重文本互涉的特性。 做為一個研究過安那其和佔領運動的學術工作者和關心香港民主抗爭的台灣人,我對於彭麗君教授能有勇氣書寫這樣的一場運動或是尚在進行中的歷史過程感到相當佩服。

黃老師的研究興趣與專長包含附魔、後人類、生命政治、精神分析、恐怖文學等,目前正在進行佔領運動與安那其(Anarchism,又譯無政府主義)的研究與撰寫計畫。 當代的精神分析已經逐漸從臨床精神醫學(退場?)轉移到人文學科領域,作者簡要地呈現它在發展歷程受到的各種批評,包括生物主義和性別主義意識型態,當然也不乏左派學者為精神分析的激進意義辯護。 事實上精神分析作為一套思想和實踐系統自身的發展歷程就是政治性的,歷經各種典範的轉移和派別的抗衡,也持續和結構主義、女性主義、語言學、社會學或其他學科領域和思想系統交互影響。 幾個馬克思主義色彩濃厚的歷史事件,包括二十世紀初期的蘇維埃革命和德國革命以及六八學運,都對精神分析思想發展造成衝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