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政府2001年人口普查,與香港島其他區域一樣,柴灣住戶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比全港住戶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多,柴灣居民的教育水平亦比全港教育水平高,顯示柴灣的居民的生活水平處於較前的位置。 其外,柴灣所屬的東區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在香港十八區中僅次中西區和灣仔區,排名全港第三位。 柴灣吉勝街2023 萬曆元年(1573年),於南頭設立縣治,取名新安,喻意「革新鼎安、轉危為安」。 清康熙元年(1662年),為防止沿海居民與鄭成功軍隊接觸,下令遷界禁海,新安縣一度併入東莞縣,後復界恢復新安縣。
後來中巴跟合作夥伴太古地產修改方案後再到城規會闖關,最終成功。 1951年政府設立柴灣平房區以容納大量新大逃港難民,即現時興華邨、興民邨、康翠臺、樂翠臺和高威閣的前身,亦有由教會興建的愛華村。 柴灣吉勝街2023 1959年柴灣原有的村落被清拆,改建成27座徙置大廈,至1968年柴灣人口已增至八萬人。 1843年英軍曾於柴灣設立軍營,位於今天的天主教明德學校新舊校舍及柴灣警署所在的小山丘,但因軍人紛紛感染熱病,其後將軍營遷至高地,即現時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之處,並於附近設立炮台作為海防用途,即現時香港海防博物館之處。 1925年香港童軍於現時屬於柴灣公園範圍的童軍山興建香港首個童軍營地。
柴灣吉勝街: 大廈資料:吉勝大廈
柴灣站(吉勝街)總站(Chai Wan 柴灣吉勝街2023 Station (Kut Shing Street) Terminus),位於港島東區柴灣吉勝街新翠花園第六座渣打銀行外、港鐵柴灣站B出口旁,是一個路邊非專營巴士總站。 柴灣是赤柱、石澳、小西灣和筲箕灣之間的交通要道,地鐵港島線和東區走廊通車後,柴灣便與香港主要的鐵路網和道路網連接在一起。 港鐵港島綫在柴灣至杏花邨一段是香港島唯一建築在地面的路段,能夠從車廂內觀看柴灣、杏花邨和小西灣的景色。 由中國海外宏洋(港交所:0081)或有關人士持有的柴灣蜆殼工業大廈,向城規會申請,將該工廈重建成為酒店,以紓緩業界對酒店的需求,惟已遭拒絕。 至近年香港島商業區非核心化,港島區的商業樓宇分佈漸變得分散,包括柴灣和鰂魚涌在內的工貿區開始有大量甲級寫字樓和酒店落成。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定圖則及地區規劃,柴灣屬於港島規劃區的第20區,範圍包括杏花邨和小西灣[1]。
改建工程2016年中完竣,房屋署將屋邨重新命名為「華廈邨」,提供187個公共房屋單位,並於8月中入伙。 城市園林,除供居民進行文化娛樂、休閒、健身、怡情等活動之外,同樣重要的功能是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創造健康的、宜居的場所。 柴灣區內的休憩用地有19.94公頃,大型的有柴灣公園、永泰道花園、小西灣海濱花園、杏花邨海濱長廊等,園內有不少從外地引入的植物,供人觀賞。 柴灣區居民和區議員積極推動區內綠化和保育工作,得到了居民的支持,使居民不但擁有都市化的便利,同時也擁有優美綠化的公共空間,如海濱長廊、公園、休憩處、郊遊徑等,有着與大自然共生的生活質素。 柴灣吉勝街 1989年東區走廊第三期通車,延伸至柴灣,成為柴灣往來港九其他各區的高速公路,大幅減低柴灣道的交通擠塞。 柴灣地理位置獨特,三面環山,東北方面向藍塘海峽及將軍澳,和跑馬地一樣都是香港島的谷地。
柴灣吉勝街: 大廈資料:達藝工業中心
不過嘉慶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一九年)編撰的《新安縣誌》沒有關於柴灣的記載,村莊名錄也沒有「柴灣」的記錄,大概是因為當時人口相當稀少。 道光八年(1842年)鴉片戰爭後簽《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予英國,從此柴灣脫離新安縣。 以前柴灣是中華巴士(中巴)最重要的基地,也都是首間於柴灣設立巴士車廠的巴士公司,其辦公室也都設在其柴灣車廠,即使1993年中巴喪失26條路線(全數撥歸給城巴接辦),但因為仍擁有專營權的關係,其地位依然未受動搖。 直到中巴專營權於1998年結束後,大部分柴灣巴士線都改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新巴)和城巴接手,而新巴也跟中巴一樣在柴灣建立其大本營。
柴灣北接杏花邨白沙灣以西的鯉魚門度假村,西連大潭郊野公園(柏架山),南達石澳郊野公園(歌連臣山及砵甸乍山),東鄰藍塘海峽。 歷史悠久的柴灣工廠邨大廈原定2012年9月清拆[1],2013年2月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2],之後房屋署動用3.3億元改建作公屋項目。 柴灣吉勝街2023 為保留象徵工業用途的4組紅磚砌成的煙囪,工人先將紅磚編上號碼,以人手拆下,再重置煙囪。
柴灣吉勝街: 港鐵
柴灣有海拔532米的香港島第二高山柏架山,以及歌連臣山、砵甸乍山作為天然屏障,因此其天然深水良港的條件,適合船隻避風。 柴灣(英語: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介乎小西灣及筲箕灣之間,以將軍澳海灣與將軍澳新市鎮相望。 柴灣擁有翠綠群山環抱,在地理上自成一隅,遠離繁囂,經過多年的發展,尤其是在鐵路及公路的建設和改進,吸引不少其他區域的市民遷入居住。 柴灣地少人多,土地供應非常短缺,以致不少房屋都需要建築在山坡上。 故此柴灣也有不少屋苑建築在山坡上,例如位於大潭道的山翠苑、興民邨、位於環翠道的興華(二)邨、峰華邨等。 記載古代香港歷史的地方志《新安縣誌》,沒有關於柴灣的直接記載,不過根據香港市政局編印的《羅屋博物館》 考證,柴灣一帶相信早於宋朝時便有人聚居。
1970年代柴灣興建大量工廠,成為新興工業區;並且開始陸續拆卸徙置區,興建為公共屋邨,香港政府還把其中的公共房屋命名為興華邨,這個名字有華人在香港復興,當家作主的深遠意味[來源請求]。 柴灣吉勝街2023 柴灣最初的公共屋邨有柴灣邨和興華邨第一期,但這兩邨已被拆卸及重建或重新發展。 柴灣吉勝街2023 港鐵柴灣站現址原本是利眾街前段及垃圾收集站所在地,因興建柴灣地鐵站而於1982年3月拆卸,利眾街亦因而被縮短,原有的柴灣巴士總站則成為今日柴灣道迴旋處,並遷移至地鐵站鐵路天橋之下。 柴灣吉勝街 其中由新鴻基地產和地鐵公司合作發展的新翠花園便是位處港鐵柴灣站上蓋,而由新世界發展興建的康翠臺亦位於距離該站路程約5分鐘的位置。
柴灣吉勝街: 吉勝大廈- 香港柴灣吉勝街8號
座落吉勝街2號「柴灣徙置工廠大廈」,與柴灣邨徙置區同樣於1959年由徙置事務處興建,目的是安置當時受拆卸附近寮屋區影響的工廠和工場,是柴灣第一幢工廠大廈。 柴灣吉勝街 這幢樓高5層而又不設升降機的第一型「H型」工廈,樓層之間建有斜路方便378個租戶使用手推車推貨上落。 往後70年代柴灣工業區發展,都以此處為中心,向祥利街、利眾街一帶延伸開去。 80年代工業全盛時期,工人深夜加班、熟食小販聚集、販商通宵擺檔,加上與1985年啟用的 柴灣站僅數步之遙,是柴灣最熱鬧的地方。 為應付市民對住宅的需求,並配合地鐵港島線的興建,政府和發展商在1980年代開始一直大力發展區內住宅建設和相關基礎配套建設,包括公共房屋,居屋和私人樓宇,應付市民的不同需要。
- 柴灣地理位置獨特,三面環山,東北方面向藍塘海峽及將軍澳,和跑馬地一樣都是香港島的谷地。
- 座落吉勝街2號「柴灣徙置工廠大廈」,與柴灣邨徙置區同樣於1959年由徙置事務處興建,目的是安置當時受拆卸附近寮屋區影響的工廠和工場,是柴灣第一幢工廠大廈。
- 清康熙元年(1662年),為防止沿海居民與鄭成功軍隊接觸,下令遷界禁海,新安縣一度併入東莞縣,後復界恢復新安縣。
- 80年代工業全盛時期,工人深夜加班、熟食小販聚集、販商通宵擺檔,加上與1985年啟用的 柴灣站僅數步之遙,是柴灣最熱鬧的地方。
- 改建工程2016年中完竣,房屋署將屋邨重新命名為「華廈邨」,提供187個公共房屋單位,並於8月中入伙。
此外周邊的環翠邨、興華邨、怡翠苑、樂翠台、永利中心等屋苑居民,也可以方便地使用鐵路和陸路交通,與中環、上環、灣仔商業區和港島東商業區形成半小時生活圈。 根據一九九零年一月香港市政局出版的《羅屋民俗館》記載,日佔時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憲兵也有搶掠柴灣區民眾的物質,可幸殺戮並不嚴重. 在1950年代,柴灣居民除了乘搭白牌車前往外面之外,唯一對外交通就是乘搭當時第一條柴灣區的巴士線8號前往灣仔碼頭。 到了1960年代,隨着柴灣區開發,包括完成柴灣道擴闊工程,專營香港島的巴士公司—中華汽車有限公司開辦一些往來柴灣與香港島各地的巴士路線。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後,香港重光,但中國大陸爆發國共內戰,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政,大量不滿中共執政之難民紛紛移港定居。 包括華人官員在內的香港政府為了處理好當時大量移民所造成的住屋和就業問題,於是仿效英國工業革命帶動經濟的做法,在柴灣設立工業區,並興建多個公共屋邨,令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柴灣吉勝街: 工業發展時期
1985年5月31日,香港地鐵港島線正式投入營運,而柴灣站也於同日啟用。 柴灣自客家人移居開始,成為當地核心居民,充滿濃厚的客家文化色彩,及後雖受到英國管治,但沒有濃厚的殖民地色彩,所留下的歷史痕跡也不多,僅保留軍事設施。 直到戰後,大量中國大陸難民來港,以廣東省佔最多,廣東文化因而大大影響居民生活。 直至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廣東省以外省份的新移民才陸續增加,漸漸形成當地的文化。 由於香港島是高度城市化的都會區,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年青一代)已經落地生根,認同自己是香港人。
當時來往廣州、浙江和福建之間的船隻,有時途經柴灣時到岸上取水。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