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3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薪資所得免稅額

應課税入息實額,即應予評税的入息減去扣除及免税額,須按累進税率計算應繳税款。 但若你所須繳付的税款超過以標準税率就你的總入息淨額 (即應予評税的入息減去扣除但沒有免税額) 而計算的數目,則你只須繳交較低税款。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税額。 否則,税務局局長會根據你們對該名子女的供養及教育所作的貢獻來決定分攤這子女免税額的基準。 如你們沒有協議,又未能提供供養該名子女的資料,有關申索將不被考慮。

  • 如納税人在香港參加培訓、出席會議或匯報工作進度等,都會被視作在香港提供服務。
  • 就考慮納税人是否有資格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而言,「通常在香港居住」的受養人,是指該受養人必須慣常地在香港生活。
  • 如你們沒有協議,又未能提供供養該名子女的資料,有關申索將不被考慮。
  • 如你在任何課税年度內供養一名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領取津貼的家屬,你便可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税額。
  • 若去年整年捐款、醫療費用支出、人身保險費(上限 24,000 元)等加總不滿 12 萬的話,選標準扣除額就對了!

這就是為什麼會說一般上班族月薪不到3萬2000多塊以下的人,是不用繳稅的。 薪資所得免稅額 薪資所得免稅額 但是當你的年所得超過最基本的免標薪,就要開始繳稅了。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3 以今年5月報稅適用的最新級距來看,5%的金額從原本的54萬調高到了56萬,範圍增加了2萬塊,也就是原本所得金額超過54萬會跳到下一級開始繳12%,但是從今年開,會變成超過56萬才會跳級。

薪資所得免稅額: Q2. 個人綜合所得稅要繳多少怎麼試算?

凡因任何職位或受僱工作或退休金所獲得的入息,如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均須課繳薪俸税。 本文介紹地域來源徵税原則、香港以外地方所得入息的計税方式、各類豁免入息徵税,以及申請豁免入息徵税或税務寬免所須的佐證文件。 每年5月開始就是一年一度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但今年的免稅額、扣除額和課稅級距都有調高,對一般上班族或是存股族來說,領股息的稅金差在哪裡? 海外所得的申報以「戶」為單位,包括納稅義務人本人、其、配偶與受扶養親屬、未成年子女帳戶交易海外股票的獲利也都會計入申報戶之中。 依據法規,申報戶全年度海外所得達 NT$ 1,000,000 新台幣者,其海外所得應計入基本所得額,因此反過來說,未滿 NT$ 1,000,000 新台幣者,則不須計入,也不須申報。

薪資所得免稅額

申報收入時,應填寫未扣除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前的入息。 (2)超過188,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未達377,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以其半數為所得額。 如你在任何課税年度內供養一名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領取津貼的家屬,你便可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税額。 如果受供養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本年度內全年連續與你同住而並無付出十足費用,你亦可享有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税額。 假如你在有關年度已婚並已獲給予已婚人士免税額則不能同時享有基本免税額。

薪資所得免稅額: 手機報稅3.0 所得稅申報管道有哪些?

如你想申請豁免及寬免,必須提交佐證文件並且填寫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附錄的第3部分(根據雙重課税安排申請寬免)或第4部分(申請將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第4.1部所列的全部或部分入息豁免徵税)。 香港是按地域來源徵税,凡因任何職位或受僱工作或退休金而獲得的入息,如果是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不論有關入息是否已在其他税收管轄區繳税,均須課繳薪俸税。 4.保險死亡給付,111年度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3,330萬元以下部分,免予計入個人之基本所得額。 若去年整年捐款、醫療費用支出、人身保險費(上限 24,000 元)等加總不滿 12 萬的話,選標準扣除額就對了!

薪資所得免稅額

一般而言,如你擔任香港公司的董事,不論你於有關課税年度內在港逗留多少天,你從該職位所得的入息須全數繳納香港薪俸税,而不可就該酬金申請任何税務豁免或寬免。 在此情況下,由於只有在香港提供服務所得的入息須徵收薪俸税,在香港以外地方提供服務所得的入息可豁免徵税。 獲豁免徵税的入息款額,通常是按逗留時間分攤,並以在香港以外地方逗留的日數作為計算基準。 如你的受僱工作來源地是香港以外的地方,例如:由你的非香港僱主指派到香港工作數年,並須在其他國家執行部分公務,税務局只會就你在香港提供服務所得入息評税,包括因提供該等服務而獲得的假期工資。 一般而言,税務局會按照每一課税年度你逗留在香港的日數(在港逗留日數的基準)計算。 如你的受僱工作來源地是香港,例如:受僱於香港公司在港工作,即使你有部分職務在香港以外地方執行,你所得的全部入息,均須繳納薪俸税。

薪資所得免稅額: 海外所得為什麼要課稅?

還是落在5%的級距之內,算出來的應納稅額分別是13850元、18850元和23850元,但因為柴和鼠的股利有8.5%的可抵減稅額,分別是8500元和17000元,A減B之後就變成13850元、10350元和6850元。 接下來買股票的優勢開始出現了,因為柴的所得當中有10萬塊是來自股利,享有8.5%也就是8500元的可抵減稅額,可以拿去直接和A相減,扣除之後稅金只剩下5350元。 我們三個的年總所得都是70萬,但結構稍微有一點不一樣,柴和鼠雖然薪水比派可低,但有一部分的所得是來自於股票和ETF的股利,分別是柴10萬、鼠20萬,加總起來都是70萬。 再上去領30%、40%那種就更可怕,這也是為什麼所得級距越高的上班族,勞退自提的節稅效益會越高,因為你等於是把現在的所得攤提到未來,用退休之後的優惠級距來算,同時達到儲蓄和節稅的效果。

我們再試算第三種情況,假設我們都是年薪200萬的上班族,這時候每增加10萬元的股利所得,在扣除自帶的8500元之後,還是要多負擔11500元的稅金,因為我們的所得級距都是20%,多領股息就真的要多繳稅。 它的準確性視乎你是否已輸入正確的收入、扣除、婚姻狀況及受養人數目。 税務局不會負責因使用該税款計算機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壞。 薪俸税額是按你在該課税年度的應課税入息實額以累進税率計算;或以入息淨額以標準税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税款額徵收。 若雙薪家庭育有2位5歲以下幼童,免稅門檻為:基本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幼兒扣除額24萬,合計年薪127萬元以下。 單身小資族免稅門檻為:基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合計年薪42.3萬元以下,平均月收合計3.5萬。

薪資所得免稅額: 海外所得不要不申報,因為大額的海外所得國稅局查的到

財政部說明,受疫情影響而無法於申報期內一次繳清稅款,需要者可申請延期繳納,期限最長1年,申請分期繳稅最長以36個月為限,本稅、滯納金需按日加計利息,但滯報金、怠報金及罰鍰不加計利息。 如果海外所得收入達到 NT$ 1,000,000,則須全數計入「基本所得額」之中。 不過基本所得額有NT$ 6,700,000 的免稅額度,因此申報戶的基本所得額未達 NT$ 薪資所得免稅額 6,700,000,則不需繳納稅款。

薪資所得免稅額

一般來說,最常聽見的海外所得為美國股票、境外基金、海外債券等等,從大方向來劃分,只要是非國內獲得的所得,都屬於海外所得,例如:賣美股的價差、美股股息,複委託投資國外的獲利、境外型基金、海外房地產、古董字畫。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3 你須在報税表中申報所有由僱主提供的津貼、額外賞賜及附帶利益,包括現金津貼、僱主為僱員履行個人法律責任、可轉換成為金錢的利益、教育福利及度假旅程利益。 如你就具資格附帶權益申請税務寬減,你須填寫個別人士報税表附錄第4部分,以及填妥補充表格SP4,該表格可從税務局網頁(/soleprop_c)下載。 當完成填寫後,你須列印及簽署補充表格SP4,並連同報税表一併交回。 就計算留港的日數而言,「過境日」會當作留港日數計算。 「過境日」是指該船務或機務人員到達香港境域,準備過境到別處地方但還沒有進行護照過關檢查而停留在港的日子。

薪資所得免稅額: 海外所得的報稅流程方法

僅有幾類由僱主支付的款項無須計算為入息,包括但不限於工傷意外賠償和法例訂明不須課繳薪俸税的收入等少數項目。 由2020/21課税年度開始,合資格僱員可就為經核證投資基金或指明實體提供投資管理服務,而以利潤關聯回報的方式收取或獲累算的具資格附帶權益,申請薪俸税寬減。 檢視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税率前,可先了解怎樣計算你的應繳税款。 本文還列出標準税率及臨近須按標準税率繳税的每年入息水平。

薪資所得免稅額

假如A國是「有安排地區」, 而你就A國繳付的税款申請税收抵免,你在香港繳付的薪俸税款將會由$450,000減至$350,000。 這三項今年都有調高,我們這支影片統一都講申報年度,也就是今年(2023)申報 2022年度所得就適用,免稅額從原本的88000元,調高4000塊到92000元,標準扣除額則是調高到12萬4000元。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則是多了7000元變成20.7萬,所以今年的免標薪加起來就是提高到42.3萬,比去年多了15000元,這個金額沒幾年就會調整一次,不過計算原理是一樣的。 自2018/19課税年度起,《税務條例》第8(1A)(c)條不適用於任何人在已與香港訂立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税協定/安排的地區提供服務所得的入息。

薪資所得免稅額: 使用税款計算機須知

但也不要忽略除權息,還要多承擔價位波動的風險,要是除息一當天開盤就部分填息 或完全填息,沒有平盤價給你買,等於是多花手續費又少了股息,所以棄權息其實已經帶有價差操作的技術在內,也特別需要花時間在除息日前後去盯盤下單。 從98.3萬開始,中間這70萬都是繳12%,一直到168.3萬會出現第二個轉折,恭喜你又要升級了,這個時候月薪已經來到差不多13、14萬,要開始繳20%的所得稅。 又或者也可以直接把所得淨額57.7萬先全部乘以12%,得到69240元,再去扣掉前面56萬多算7%的部分,也就是39200元,最後一樣會得到30040元的結果。 直到你的年收超過98.3萬會出現第一個轉折,這時候你的月薪已經達到7萬多接近8萬塊了,必須要對稅收要做出更多的貢獻,所以超過98.3萬的部分,就要從5%變成12%。 所以這次4個級距的調幅依序是加2萬、加3萬、加5萬和加9萬,我們把剛剛的免標薪和課稅級距結合,用圖形畫出來看就會更清楚。 在台灣我們一共把年所得淨額分成5個等級,請注意這裡講的是淨額不是總額,稅率從最低的5%、12%、20%、30%到最高的40%。

薪資所得免稅額

雙薪配偶免稅門檻為:基本免稅額18.4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合計年薪84.6萬元以下,平均月收合計7萬。 如果基本稅額大於綜合所得稅額,就要補稅,如果相反,就不需要補稅,因為基本稅額跟綜合所得稅額,兩者並不會疊加,而是會取較大一項來當成當年度的稅,所以更簡單一點來說,綜合所得稅、基本所得稅,兩個稅制只會取其中高的那一項去收。 依據所得稅法,海外所得指「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來源所得以外之所得」,因此只要是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包括香港、澳門地區所得,都屬於海外所得的範疇。

薪資所得免稅額: 綜合所得稅

如果外僑離境後未再回台,其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基本生活費差額要依在台居留天數比例計算。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上開各項金額按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動調整,係為符合國民經濟情況,依據稅法規定進行之調整機制,有別於一般具特定政策目的之減稅措施。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3 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金額調整,預估增加民眾可支配所得新臺幣95.7億元,納稅義務人於112年5月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時適用。 此項豁免一般可供從事「香港受僱工作」或「非香港受僱工作」人士申請。

財政部公布,明年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分別調高至9.2萬元、12.4萬元、20.7萬元,將於民國112年5月申報111年綜所稅時適用。 雖然扣除額的種類很多,例如像身心障礙、幼兒、長照等等,但是以一般「單身、無小孩、無撫養」的小資上班族來說,大部分會用到的基本款,就是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和薪資特別扣除額這三大項,以下我們簡稱為「免標薪」。 如你及/或你的配偶有應課物業税及/或利得税的收入,該税款計算機可以計算申請個人入息課税對你或你們是否有利。 薪資所得免稅額 為鼓勵納稅義務人自行申報,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表示,報稅期間自行透過網路申報,或符合適用稅額試算者自行至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確認者,可參加最大獎20萬元現金抽獎,此外,若民眾採手機報稅,又以E化方式繳稅及退稅,將加碼電子禮券獎項。 往年因疫情影響,報稅時間延長至6月底,但財政部宣布,今年所得稅申報期維持法定申報期間1個月,自2023年5月1日起至5月31日止。

薪資所得免稅額: 所得稅特別扣除額是什麼?3 分鐘搞懂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條件

如果父母均以他/她在該課税年度曾獨力或主力撫養同一子女而申索單親免税額,則該課税年度的單親免税額可能要按父母各自獨力或主力撫養該名子女的起居生活的期間來分攤。 就《税務條例》而言,「婚姻」一詞指香港法例或結婚當地的法例所承認的合法婚姻。 這一集從最源頭的扣除項目和課稅級距,還有不同所得級距的族群,再介紹到勞退自提和存股領息節稅的優缺點,以及適合的節稅方法,希望可以幫助你在每年五月報稅的時候,規劃適合自己的節稅節費策略,合法的工具都在這邊了,要不要善用就各憑本事囉。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3 這時候減項大於加項,相抵之後變成是增加100塊的股利所得,還多出3.5塊可以扣在其他的地方,也就是存股族藉由股利所得合併計稅的優勢,同步減少了薪資所得的稅額,雖然柴鼠收入比派可高,但綜所稅反而繳得比派可少,大家一樣都是辛苦的上班族,懂不懂節稅就差很多了。 三個人當中年收入最高的鼠,照理來講應該要繳比較多的稅金,但因為鼠多出來20萬的收入是來自股利,額外獲得17000元的抵減,最後扣下來,實際要繳的稅金只有派可的一半不到,這個就是有股利和沒股利的差異。 這裡要注意股利的可抵減稅額,和一開始介紹那堆扣除額是不一樣的,扣除額是扣在原始的所得裡面,但是可抵減稅額是直接扣在應納稅額,這就好像是結帳金額再折抵的意思。

薪資所得免稅額

此項免税額是在你就該傷殘人士可享有的已婚人士免税額、子女免税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等之外,可另行享有的免税額。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3 如你就你或你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扣除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則你不得在同一課税年度就同一名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給予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 就考慮納税人是否有資格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而言,「通常在香港居住」的受養人,是指該受養人必須慣常地在香港生活。 如你或你配偶在有關課税年度內獨力或主力撫養兄弟姊妹,則該兄弟姊妹方被視為由你或你配偶供養。 如除你以外有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均有資格就同一兄弟姊妹申索該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