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對台灣的態度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台灣孤懸海外,易生盜賊,應將當地百姓遷出,放棄對它的統治。 施琅則表示要堅守台灣,於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年底呈上《恭陳台灣棄留疏》,力陳台灣重要的戰略地位和放棄後可能產生的惡果。 作戰前,施琅和姚啟聖都握有調兵遣將的大權,為避免官員之間互相掣肘,施琅又大膽請求康熙帝授予專征大權,當時未得批准。 接下來,施、姚二人果然就作戰計劃出現分歧,一個主張借南風之勢攻打澎湖島,一個主張依靠北風同時進攻台灣、澎湖,大軍也就遲遲不能進發。 二十一年三月和七月,施琅連上兩疏,懇切地請求獨自指揮作戰。 康熙帝慎重考慮之後,給予施琅最大的信任,將出征鄭氏之事,全權託付於他。
- 兩次間低於主間,面闊各1.25米,正、背面枋板上分別鐫有施琅之子施世驃及同安之縣劉興元、教諭江山鈽甫等立坊官員的結銜題名,橫架樑上浮雕大舜耕田、太公釣魚等人物圖像。
- 以斯方拓之土,奚難設守,以為東南數省之藩籬?
- 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趁著鄭成功去世和鄭經叔侄內訌之際,清廷派使臣與鄭經首次談判。
- 今天的台灣,也許是華府用來面對中國的一個匕首;統一後的台灣,卻將成為中國指向東太平洋的尖刀。
- 余仰體皇上好生之仁,以八月望日直進鹿耳門,赤嵌泊艦,整旅登岸受降,市不易肆,雞犬不驚。
- 除此之外,施琅還直接侵占鄭朝各大官員在台灣的家產。
- 十九世紀後半重新開始的天主教及基督新教傳教活動,經過一個世紀到今天仍然繼續著,信徒人數雖不能與來自唐山的佛教或道教相比,但為台灣社會帶來多元性的文化,並給予很大影響。
福建臺灣巡撫幫辦海軍事務光緒十六年三月初二日至光緒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邵友濂福建臺灣巡撫光緒十七年四月初二日至光緒二十年九月十五日常川駐臺。 台灣建省還不到十年,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後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之主權割讓給了勃興中的日本,在經過台民與臺灣民主國短暫抵抗後,進入台灣日治時期。 這一時期臺灣雖歸屬清廷,但對臺灣治理有實質影響力的是施琅及其家族,施琅家族不僅接手並壟斷前東寧王國之貿易市場,更挾有軍功之威望支配鹿港(今彰化縣鹿港鎮)地區,引渡不少泉州移民來臺發展。 1679年,福建總督姚啟聖與巡撫吳興祚合奏,提議請荷蘭出兵聯手滅鄭,再將台灣歸還荷蘭,康熙批示「依議」,派特使團到荷蘭治理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要求派遣艦隊協攻台灣。 荷蘭轄下的東印度公司總督以無人統兵回拒。
台灣棄留疏: 施琅百丈巖仙媽
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 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與臺北城外大稻埕、艋舺開發聚落,合稱「臺北三市街」。 台灣棄留疏2023 由於台灣兵力單薄,無法有效統治與管理,在移墾社會的人民便紛紛尋求自保,地緣組織、血緣組織、會黨組織紛紛興起,當政府仲裁無方時,分類械鬥隨即產生,若民間以武力反抗政府取締,便容易引起民變。 於滿漢而言,有人將施琅視為漢奸,但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施琅的《恭陳台灣棄留疏》,卻實實地固守住台灣這座東南海域的重要門戶。 布農族人在清初至日治期間與漢族人有經濟上的來往,部分部落的布農族人在與漢族人彼此交易中,獲得了漢族人的衣飾,也穿起了漢服。 自從接觸了漢族文化之後,逐漸形成男穿長衫女穿裙,日本人鈴木作太郎在1932年的著作裡指出,布農族人的穿著和泰雅族人同樣是麻織布上衣,只是婦女後來仿漢人穿著綿衣衫褲。
此役清軍陣亡329人,負傷1800餘人。 早年,他是鄭芝龍的部將,順治三年(1646年)隨鄭芝龍降清。 不久,由於鄭成功的招攬,入海加入鄭成功的抗清隊伍,成為鄭軍中一員虎將,積極參與抗清活動。 後因與鄭成功交惡,釀成父親和弟弟被殺的大禍,他再次投清。 他先後擔任副將、總兵、水師提督,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
台灣棄留疏: 施琅遺蹟
此坊於1994年因拓寬公路東移15米,是本地區規模較大裝飾較考究的功德碑坊。 台灣棄留疏2023 “績光銅柱”典出西漢伏波將軍馬援事蹟;“思永峴碑”,典出西晉名吏羊枯事蹟。 建坊者以此歌頌施琅好比馬援建立的功勳,表彰施琅像羊枯那樣有德於民,值得懷念。
在鄭氏經營的基礎上,康熙帝在台灣設置了一府三縣,即台灣府、鳳山縣、諸羅縣及台灣縣,澎湖島設置巡檢司。 至此,台灣被納入清朝版圖,再次彰顯了康熙帝的知人善用與高瞻遠矚的大智慧。 施琅認為,台灣港道迂迴,地勢險要,又具有「舟帆四達」的特殊優勢,是江浙閩粵四省的門戶和屏障。
台灣棄留疏: 施琅攻取台灣
統一台灣是施琅一貫的主張,因為他看到了統一台灣對祖國安危的重要性。 台灣棄留疏2023 從1664年(康熙三年)開始,施琅就建議進軍澎湖、台灣,使四海歸一。 在他因颶風所阻,兩次進軍澎湖、台灣失敗後,仍矢志統一台灣,再次上疏要求徵台。 施琅反對清政府的遷界禁海政策,指出這一政策不合於“天下一統”,又影響財政收入,應儘快“討平台灣”,“百姓得享昇平,國家獲增餉税”。 清政府當時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將他調入京師為官。
施琅,字尊侯,號琢公,晉江龍湖衙口人,祖籍河南固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軍事家。 他原為鄭芝龍的部將,降清後被任命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 台灣棄留疏 台灣棄留疏 此時,施琅向康熙上了著名的《恭陳台灣棄留疏》,力陳台灣的重要性。
台灣棄留疏: 施琅性格直率
林爽文之變亦由今竹北地區客家人所平,乾隆皇帝特賜義民「褒忠」等匾額,建義民廟以祭祀罹難的客籍人士。 閩、客械鬥最初多發生於高屏地區,當地的客家人在「朱一貴事件」後,即建立強而有力的武裝組織「六堆」。 而福建人也因對抗客家人,須團結一致,不分漳、泉才能居上風。 但臺灣中部和北部,福建人的漳州系和泉州系的械鬥就極為嚴重。 清統臺灣期間,共發生60多次的分類械鬥。 在福、客、漳、泉等族群間,由於語言、習俗、信仰的差異及經濟利益的競爭,加上清政府利用「分化」的統治政策,使異族群間一再爆發分類集體械鬥,使臺灣全島意識形成障礙。
- 臣私下觀察台灣這塊土地,北連江浙,南接廣東,綿延數千里,山川險峻陡峭,港道曲折,是江、浙、閩、粵四省左方之防護;中間隔著澎湖一個大洋,水道在三更多之遙。
- 人口調查完成後,隨即著手土地的調查,確定土地及田的所有者,摘發漏稅的「隱田」,並確定其所有權人。
- 但因隻身在台,居住日久,為搬移眷屬,偷渡案件於是層出不窮。
- 漢人在拓墾過程中侵占原住民土地,或因文化隔閡彼此冒犯,乃至從事不誠實的交易,因此常有原漢衝突產生。
郑氏经营台澎金马的数十年间,也凭此优异位置与清廷隔海对峙,让大清两代统治者无时不忧心东南局势。 首先在地理上,他指出,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南北达数千里之遥,山川峻峭,港道迂回,是江、浙、闽、粤四省的海上屏障,战略地位重要。 但其与大陆为大海隔断,大陆对其鞭长莫及。 台灣棄留疏 依照上下文看,「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應該是形容「海寇底定」這件事對康熙威望的影響。 而不是說「台灣僅彈丸之地」,台灣土地太少無法為清國帶來好處。
台灣棄留疏: 施琅性格沉穩
余仰體皇上好生之仁,以八月望日直進鹿耳門,赤嵌泊艦,整旅登岸受降,市不易肆,雞犬不驚。 乃下令曰:『今者提師跨海,要在平定安集。 康熙帝深以為然,於是召集群臣,商議在台灣建制的事宜。
“三藩之亂”期間,福建主政者耿精忠與廣東主政者尚之信均鼓勵手下商人前往日本與東南亞貿易,以支應財政開銷。 台灣主政者鄭經也佔領福建海澄、廣東南頭(珠江口東北面)水域,以經營對中國的貿易。 四子施世驥,1680年(康熙十九年)先於施琅從京城返回福建,時年二十。 次年,施琅赴廈門上任後,他即奉父命“備器械,輸糗糧”,協助施琅準備東征。 他向康熙提出合理使用人材的建議,認為鄭氏歸降人員中,不乏優秀人材。
台灣棄留疏: 施琅領軍攻台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亂後,施琅終於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薦下,復任福建水師提督之職,加太子少保銜。 西元1683年(康熙廿二年),康熙派水師提督施琅率軍「以武逼降」,收降了台灣的鄭氏「台獨」政權。 當時的滿清政府,是個典型的大陸型國家,把國家擴展的重點,投向廣袤的西域與北方大地。 康熙在「武統收降」台灣之後,就有朝臣主張,台灣是個蕞爾蠻荒小島,華夷海盜出沒無常,隔海而治,實在多有不便,不如「遷其人而棄其地」。 故應設置州縣,駐紮重兵,且澎湖乃不毛之地,若無臺灣則澎湖亦不能守。
鄭氏勢力既滅,淸廷開始籌畫台灣的善後事宜,其中,台灣的或棄或留成為關鍵問題,也是朝臣爭議的焦點。 然而,這過程長達8個月的棄留台之辯,仍需康熙帝的最後裁決,而影響皇帝意向的關鍵,則在於攻台將領施琅的意見。 施琅曾 3 度上疏請示台灣的棄留問題,1683 年(康熙 22)12 月 22 日所上《恭陳台灣棄留疏》中的條陳可謂集大成者,疏中力陳棄留台灣的利弊得失。 在施琅的力爭保台下,1684 年(康熙 23)4 月,淸廷於台灣設一府三縣,正式將台灣收入版圖。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施琅征台成功,清朝把臺灣併入中國版圖。
台灣棄留疏: 康熙說台灣「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是什麼意思?
流行於派往臺灣的大小官員間有句俗諺:「千里為官祗為財」,足見到臺赴任後生財管道眾多。 而臺灣地處邊陲,雖名一府,實等同一省,職權很大,於是官員貪墨成性,三年報罷,滿載而歸。 因此清領期間,臺灣島上抗官民變迭起,究其原因,除吏治敗壞外,還包括軍人紀律不佳等政治因素;由於來臺官員及士兵都不准攜眷,因而衍生出許多弊病,如嫖妓、酗酒、睹博等,自然形成集體的公餘愛好,軍紀官風敗壞。 所以,有人把清代的「胥吏擅權」同明代的「太監亂政」等同視之,認為「明與宰相、太監共天下,本朝與胥吏共天下。」雖有眾官僚的奏疏和皇帝諭旨,針對胥吏弄權的揭露和申斥不止,但卻毫無效果,反愈演愈烈。 納款而後,臺人即吾人;有犯民間一絲一枲者,法無赦』! 乃禮遣降王入京,散其難民盡歸故里,各偽官兵載入內地安插。
鄭氏在臺期間,對於澎湖並未長期屯駐大軍,清廷要跨海作戰人員與船艦之整備費時,如探知清軍異動,始抽調增防澎湖,警戒解除則回臺屯墾,澎湖無異於海上堡壘。 康熙七年,施琅密陳康熙帝,力主儘快征討鄭經。 他的方略是:「鄭軍兵力單薄,主將昏庸無能,如果先取澎湖扼其喉,鄭軍立刻告急;如果他們依靠海上優勢固守,就分出南北兩路奇兵襲擊港口。」施琅對此戰信心十足,認為「台灣計日可平」。 但朝中主張議和的官員,將施琅的建議束之高閣,施琅本人也被調任內大臣,留居京城。
台灣棄留疏: 澎湖大戰
清帝國派首任巡台御史黃叔璥,於一七二二年六月來台,巡視過程觸目所及多是平埔聚落,於是引發他將原住民風俗文化,分區記錄於《台海使槎錄》的動機。 此話不僅透露古來以漢字詳述台灣的文獻,寥寥可數,更證明了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台灣棄留疏2023 一六〇三年,明帝國的沈有容將軍,出兵台灣剿倭寇,當時台灣被稱為東番。
台灣棄留疏: 施琅
清廷在條約中稱日本出兵台灣是「保民義舉」,並且同意支付受害者遺族慰問金十萬兩白銀。 其中保民所指為「日本國小田縣民」,但日本片面解釋為清廷對琉球屬日的承認。 這樣一來,各國與清廷所締結的不平等條約,也一併適用於台灣了。 自此台灣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的一環,由北部淡水及基隆輸出茶與樟腦,由南部安平及打狗輸出砂糖,輸入即以鴉片與雜貨為主。 此後,於1856年10月在廣州發生亞羅號事件,為處理善後,於1858年6月締結天津條約。 依據天津條約,清廷將台灣的淡水(1862年)、基隆(1863年)安平、打狗(今日之高雄)均於1864年陸續開放,並且允許宣教士來台傳播基督教。
台灣棄留疏: 施琅任職清廷
雖然這座城廓歷經多任官員主持才建好,但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 日本時代的臺北城,1904年(明治37年)所有城牆與西門遭到拆卸,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以及過去城牆原址所留下的城市道路,分別為:現今的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 1966年(民國55年)時臺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未拆除的四個城門修改,將原來城門上傳統閩南式碉堡樓閣與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為仿華北式建築,僅城門基座保持原貌。 台灣棄留疏2023 台灣棄留疏2023 2014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移墾社會移民多係原住地無法生存,才願意冒險至異地求生存,這類型的人大都在原鄉即已成為宗族社會的邊緣人,難有家室。
因為原文的前面提到:「即台灣未順,亦不足為治道之缺。」呼應了「不得無所損」這句話。 上曰:「加上尊號,典禮甚大。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系;因從未向化,肆行騷擾,濱海居民迄無寧日,故興師進剿。即台灣未順,亦不足為治道之缺。……治天下之道,但求平易宜民而已,何用矜張粉飾!」。 鄭經來台建立東寧政權時,明朝的貴族寧靖王(朱術桂)也跟著來到台灣。 完成於一三四九年的《島夷誌略》一書,是中國元朝南昌人汪大淵,出海遊歷「越數十國」的見聞錄。 汪大淵在敘述〈琉球〉的文字中,除了有大約二、三百字的敘述之外,在最後以這句話結尾——「海外諸國,蓋由此始」。
竊照臺灣地方,北連吳會,南接粵嶠,延袤數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迴,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隔離澎湖一大洋,水道三更餘遙。 三月,康熙帝收到疏文,召集廷議討論,文武官員均不支持,唯獨保和殿大學士李霨力排眾議,贊成施琅主張。 最後康熙皇帝決定採納施、李意見,將臺灣納入版圖,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朝在台灣設置臺灣府與臺灣(中路)、鳳山(南路)、諸羅(北路)三縣,隸屬福建省,在臺澎分別駐兵,設官治理,築城戍守。 國高中的歷史課程可能會提到,清康熙22年(明永曆36年)清國消滅台灣的東寧王國(鄭氏政權)後,清朝曾有一段要保留台灣、還是放棄台灣、甚至還給荷蘭的這段歷史。 康熙帝不知道到底要不要統治台灣,直到施琅上陳《臺灣棄留疏》之後,康熙才決定將台灣納入清帝國版圖。 1683年七月十九日,清朝水師提督施琅派遣吳啟爵等人到東寧,公告張貼薙髮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