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觀塘私人屋苑11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觀塘私人屋苑

觀塘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觀塘區的事務,共有40名議員,現屆觀塘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16名議員當中2名為民主派議員,建制派議員有14名。 香港私人屋苑列表主要收錄由地產發展商在香港建造的私人住宅(包括由香港房屋協會銷售的私人住宅,但不包括居屋屋苑);本列表只列出主要地產商興建的私人住宅樓宇組群。 而仔細看區議會分區的人口數據,在412個區議會選區中,觀塘佔35個(8.5%),而在55歲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41個區議會選區中(選上十分位數),卻佔了9個(21%),且比例最高的選區也在觀塘。 觀塘私人屋苑2023 故此,可以說觀塘區的確甚多老人,而公屋區情況更為嚴重。 無怪觀塘區成為18區中貧窮率及貧窮人口最高的地區(貧窮率按政策介入前計,政策介入後第二),公屋眾多也。 唯觀塘區發展時未有考慮有大批商廈重建和九龍東倒數活動人潮在2005年增加所引起的工作人口大增問題,2006年及2011年兩次人口普查中,觀塘區的工作人口,由252,724增加至289,093,升幅近4萬人。

觀塘私人屋苑

在欠缺交通配套及行人路太窄下,令整個東九龍的交通惡化,區內塞車嚴重[11],而區內幾個地鐵站以及觀塘道多個巴士站,在繁忙時間經常會迫滿乘客。 觀塘區主要有兩大交通運輸網絡,包括港鐵觀塘綫及巴士;而區內的交通則由專線小巴及公共小巴輔助。 此外將軍澳隧道和大老山隧道更是通往新界東的重要行車幹線。 設有9座社區中心/會堂,8座室內運動場,17個大型公園及遊樂場,2座標準泳池,1座嬉水池泳館。

觀塘私人屋苑: 交通

其中,朗天苑預計在2026年落成,是最晚入伙的屋苑,而其他屋苑則預計在2025年陸續落成。 觀塘安樺苑|今年中將有新居屋開放申請,涉及6個屋苑共計9154個單位! 即睇觀塘安樺苑申請時間、價錢比較、面積呎價、單位數目。 明代出版的《粵大記》, 廣州府東莞縣部份有大小官富這地名,歷史學家蕭國鍵認為就是今天的官塘。 當時觀塘一帶都是官家鹽田,即官富場,觀塘區東南的藍田昔日就被稱為鹹田,至1954年方才改稱藍田迄今。 繼恒地的紅磡必嘉坊 ‧ 觀塘私人屋苑2023 迎匯日前減價約一成後,由麗新及市建局合作的觀塘單幢盤Bal Residence,昨突更新1號價單,將其中27伙減價5%至9%,折實平......

觀塘私人屋苑

隨着社區和人口老化,一些公共屋邨像翠屏邨、牛頭角下邨、秀茂坪邨、油塘邨、藍田邨皆相繼重建,至2001年觀塘區的人口回落至約56萬5千人,不過仍然為香港各區人口最多之一。 2011年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宣佈《2011至2012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當中提及《起動九龍東》計劃,建議將觀塘工業區經濟轉型為觀塘商貿區。 1959年九龍巴士11B線延長入觀塘裕民坊附近[4],為第一條直接入觀塘的巴士[4]。 同年清拆雞寮這個百年古村[4],興建觀塘徙置區,並將觀塘游泳池對開大海灣填平,觀塘市中心在1960年開始成形[4]。

觀塘私人屋苑: 牛頭角 , 觀塘 住宅 最新放售樓盤搜尋結果

此時許多廠商設廠,使這個填海區成為九龍半島最大型的工廠區。 填海部分(即觀塘南部)作為工業用途,變成觀塘工業區。 觀塘私人屋苑2023 1958年觀塘工業區已經具有雛型,填海範圍更進一步延伸至牛頭角。 初時觀塘工業區只有架空電線,於1960年才更改成為地底電線。 1962年觀塘及牛頭角南部填海工程大致竣工,鴻圖道以南開始有工廠落成。 1970年代觀塘區大規模發展,觀塘區人口由1947年的約1千人增至1979年約72萬人,乃當時香港各區人口之冠。

  • 為配合秀茂坪及油塘新發展區,均以預留位置興建更多學校 。
  • 1950年代興建大量工廠,成為九龍半島最大型的工廠區。
  • 無怪觀塘區成為18區中貧窮率及貧窮人口最高的地區(貧窮率按政策介入前計,政策介入後第二),公屋眾多也。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9,000,年齡中位數為 觀塘私人屋苑2023 43.3歲。 觀塘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第六屆觀塘區議會有40名直選議員,現時觀塘區議會主席為柯創盛先生,副主席為呂東孩先生。

觀塘私人屋苑: 政府部門查詢電話|衞生署、勞工處、稅務局、入境處等部門電話一...

1958年起,香港政府於秀茂坪、藍田及油塘等地大規模興建公共房屋,其中最早落成的乃第一代翠屏邨,及後又有牛頭角下邨、秀茂坪邨、油塘邨及藍田邨等多個公共屋邨。 1950年代之前的觀塘區為頗荒蕪的海灣,至1950年代香港政府開始發展衛星城市,觀塘區被規劃及發展。 觀塘私人屋苑2023 觀塘私人屋苑2023 1954年10月[4],香港政府在觀塘對出海面、今翠屏南邨附近展開展開填海工程,出售土地予廠家,首片填海土地於1956年完成[4],隨即在鴻圖道以北及開源道兩旁興建大量工廠。

由於工業區的人流和住宅區居民的增加,港府亦興建首條地下鐵路觀塘綫,並於1979年10月1日通車。 當時觀塘區有3個車站,乃香港最早擁有地鐵車站的四個區之一。 同年11月,觀塘地區管理委員會成立,為香港首個同類組織。

觀塘私人屋苑: 歷來規模最大重建項目 觀塘成全新商住區

民政事務處轄下的9個社區中心分佈在觀塘8個分區,包括歷史悠久的觀塘社區中心及最新的茜草灣鄰里社區中心。 1950年代興建大量工廠,成為九龍半島最大型的工廠區。 但現時因工業式微而令大量工廠空置,加上租金較低,不少創業者以工廠大廈為試業點。 區內有74間幼稚園,36間小學,34間中學,2間國際學校4間特殊學校,3間成人教育中心和1間醫院學校。 觀塘私人屋苑2023 觀塘私人屋苑 為配合秀茂坪及油塘新發展區,均以預留位置興建更多學校 。 最新一期的居屋計劃預計今年中開始接受申請,並預計在今年第四季進行攪珠,明年首季進行揀樓。

觀塘私人屋苑

1982年1月,香港首個區議會於觀塘區正式成立──觀塘區議會,而觀塘區議會亦取代東區區議會成為全港最大區議會。 4月2日,首次區議會會議在秀茂坪曉光街梁式芝書院禮堂舉行,而香港2號幹線也在1986年9月動工興建,並於1991年全線通車。 觀塘區包括觀塘市中心、牛頭角、九龍灣、秀茂坪、藍田、油塘、茶果嶺、茶寮坳、平山及佐敦谷等地方。 觀塘區傳統上以公共屋邨及工廠大廈為主,不過隨着經濟轉型,由觀塘工業區發展為觀塘商貿區,各工廠大廈已經空置或者改裝為其他用途,而公共屋邨亦多已重建,成為新式樓宇或商業大廈。 觀塘私人屋苑 觀塘區的觀塘@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62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62,534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凱滙,翠屏(北)邨,祥和苑,順緻苑,寶珮苑。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