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擔心女兒的成績和情緒健康,於是聽從朋友的建議,帶Cherry向精神科醫生尋求治療,結果確診為ADHD。 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及行為治療,Cherry的專注力和成績都大有進步,而且比以前更有自信心。 答︰在疫情這幾年之間我所接觸到的學生,在生活及學習都面對不少的挑戰。 因為長時間需要以電子儀器上網及學習,他們表示有專注的困難,而且會影響到他們學習的動力。 由於網上學習在技術上有一定的困難與限制,例如未能與老師作即時直接的交流,不清楚功課的要求,未能順利地於網上提交功課等等,影響了他們學習的質量及進度。
高中選修理科,後經A-Level順利進入醫學院。
陳君訥醫生: 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治療
江醫師每次在臉書粉絲團「江坤俊醫師」發文分享醫學小常識或醫院裡發生的小故事,都引來廣大迴響。 很多人都會問我:「車禍撞到、腳痛是不是可以吃維他命D來治療?」這種想法就太偏激了,你怎麼會吃維他命D來治療急性腳痛呢? 維他命D是每個人都一定要補充的,但它不是用來治療急性疼痛,而是對慢性疼痛有幫助。 我要強調一件事,雖然維他命D可以輔助你的身體抵抗發炎,但是,無論你今天撞到哪裡,引發急性疼痛,還是後續導致的慢性疼痛,都還是要接受正規治療,包括吃止痛藥或復健。 有科學研究指出ADHD的病童腦部的體積比正常的孩子少3-5%,其中以腦額葉及腦顳葉最為明顯。 研究亦指出病童腦內的多巴胺(一種大腦傳遞物質)系統有異常。
Iii.行為治療行為治療的宗旨是通過清晰及賞罸分明的獎勵計劃減少不恰當的行為。 情緒低落,沒精打采,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勁,失去興趣,很「頹」。 睡眠,胃口出現問題,對自己及將來充滿負面,有悲劇的想法。 嚴重者更有自殺的念頭,專注力及記性下降,神不守舍等等。
陳君訥醫生: 反覆重溫致不安 醫生建議停止傳閱
她深深慶幸能當上精神科專科醫生,用一雙耳朵聆聽不同人生故事,了解更多人性面貌,對個人成長也有裨益。 陳君訥醫生 「例如我聽到一個病人如何處理一件事,我也會從中思考,從他們的經驗中,我也得到成長。」這也是精神科吸引她的地方。 I.職業性治療職業治療通過教導患者一些生活上基本的技能,如扣鈕或自我清潔,從而改善自立的能力。 在各種類型的焦慮症中,驚恐症及強逼症有較多遺傳的因素。
- 焦慮症患者焦慮和擔心的程度與我們所面臨的不成正比。
- 出院後,她向着廚師之路邁進,後來達成夢想,陳君訥有機會嘗過她的廚藝,吃進口中,心裏卻像打翻調味架五味紛陳,為她追夢成材感到鼓舞。
- 抑鬱症,焦慮症第一線藥物治療為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
- 香港大學在2020年的對幼兒及學童精神健康的研究指出,相較疫情前,疫情中他們出現更多操行行為、專注力過度活躍及社交問題,而有利社交的能力表現亦有所下降。
- 分離時會明顯表現非常不安(發脾氣、不能獨自睡覺、沒原因下感到不舒服、拒絕上學、拒絕讓依賴對象離開自己等)。
- 驚恐症病發的原因是由於腦內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反應機制不能運作正常。
- 患者的個性及對抗壓力的能力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及病發機率。
全球經歷了長達3年的抗疫時間,每個國家及地區最近都相繼恢復正常生活,香港跟內地亦即將有序地通關,但年青人或小童相繼出現情緒或精神健康問題,如疫情爆發,就業職位降低,不少大學畢業生未能找到相關工作,對前景的不確定性產生不安全感。 小童面對180度的學習環境轉變,不能與其他小朋友見面玩樂,在社交層面上同樣出現障礙等等問題。 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 — 陳君訥醫生分享更多青少年及小童因恢復恒常活動時家長或年青人的情緒管理意見。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林浩賢)臨近開學,莘莘學子要面對升中呈分試及中學文憑試,有機會因不懂處理壓力而患上抑鬱症及焦慮症等精神病。 青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副顧問醫生陳君訥昨日指出,家長往往因注重子女成績,未能察覺子女出現精神病徵,當學童向教師或同輩傾訴,則被人認為是「博同情」或「情緒化」,讓病情更趨惡化。 她呼籲家長,若發現子女恐懼上學或連日無精打采時,要主動提供協助。
陳君訥醫生: 學生壓力大易抑鬱焦慮 精神科醫生:患者頭撞牆、狂用清毒紙巾
第二,教導病人在病徵出現時如何處理及面對生理上的不適,如肌肉放鬆的方法及呼吸的控制。 當患者在緊張時,呼吸會變得短及急促,這可會造成身體的氧氣及二氧化碳量失衡。 因此患者需放緩呼吸,用腹式呼吸使呼吸變得緩慢且深,從而使身體內的氧氣及二氧化碳水平回復正常。
她建議家長要多陪伴及留意子女的情緒,遇上問題亦不應馬上「說教」,應多聆聽對方需要。 生理因素包括主管負責情緒控制腦部區域“失靈“,或腦神經傳遞物質的不平衡,生理因素可以是由於遺傳或由壓力所引致。 心理因素則包思想謬誤(cognitive bias)如非黑即白的極端思想模式,災難化思想,以偏概全,過份武斷,選擇性留意負面訊息等等。 環境的因素如生活壓力,童年逆境或虐兒經歷等也可以是原因之一。 藥物主要幫助改善腦部“失靈“及腦神經傳遞物質的不平衡,幫助改善癥狀。
陳君訥醫生: 焦慮症、社交焦慮症及抑鬱症嗎? 當中分別是什麼?
早期的干預性治療能減低破壞性行為,亦可以使患者建立自立的能力。 大部份的案例中以混合性治療最為有效,而自閉症是需要接受長期甚至終生的治療。 如服用藥物期間病徵仍未有改善,可能由於用藥的份量仍需要作出適當調整,或藥物在某些病人身上需要較長一點時間,病徵才顯著改善,病人因此不用過份擔心。 當面對危險、壓力時,有驚、焦慮、惶恐的感覺是很正常的,就好似火災時警鐘響起,提醒我們要逃生。 焦慮的身體和情緒反應,其實是大腦給我們的訊號,提醒我地要打醒十二分精神面對。
相反,藥物濫用及酗酒則是引起暴力行為的危險因素。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英文簡稱 ADHD) 是一種頗為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症狀。 患者通常會出現活動量過多,衝動和不專心等行為問題。
陳君訥醫生: 經常全身痠痛,其實是身體慢性發炎!長庚名醫江坤俊:維他命D抗發炎,滅體內的火
超過三分一的驚恐症患者會有一位家庭成員亦患有此病。 陳君訥醫生2023 至於環境因素,童年時傷痛的經歷,以及父母本身的焦慮表現都是有關的。 江坤俊醫師長期擔任電視節目《醫師好辣》的固定醫師團來賓,廣受歡迎,亦常受邀上許多健康節目接受訪談,例如《別讓身體不開心》、《健康2.0》。
患者會經常坐立不安、容易忟憎、肌肉繃緊、難以集中精神、身體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感到不舒服、經常地覺得疲憊、難以入睡等。 陳君訥醫生2023 當危機在前,情緒上會感到焦慮、害怕,會覺得「有麻煩」,容易往最壞情況想像。 身體亦會有反應、出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繃緊、「手騰腳震」等;有時亦會出現輕微肚痛、頭暈頭痛等,甚至會因為擔心和緊張影響胃口和睡眠。 【香港文匯報訊】荷里活廣場所日前發生不幸事件,令社會再次關注精神病患與作出嚴重暴力行為的關係。 最難醫的精神科疾病,陳君訥認為是腦退化,因為腦裏細胞及功能正在退化無法逆轉,藥物只可以使退化減慢或減小部分病徵,但未可遏止病徵出現。 另外,抑鬱症、焦慮症、過度活躍症、思覺失調、躁狂抑鬱症等,現都有藥物可減少病徵,當病徵消退,功能就可以進步;加上心理治療可處理病徵背後的心理因素,令病情得到改善。
陳君訥醫生: 焦慮症症狀:正常情況下仍持續出現焦慮反應
為了保障子女精神健康,她建議家長宜多留意子女狀況,若他們心情低落達兩星期以上、對所有事情失去樂趣、胃口變差、專注力下降等,父母須考慮尋找專業意見。 此外,父母亦要多與子女相處,多聆聽他們意見,遇上問題亦不要馬上說教。 德國的一個研究指出,無論在情緒問題的徵狀上,如情緒低落、易怒、頭痛及胃痛等的出現情況,在疫症時期有明顯的上升。 陳君訥醫生 其他國家亦有研究指出,無論在焦慮或抑鬱指數(澳洲)、疑似個案數字(加拿大)、有可能被視為精神健康問題個案(英國)或情緒病癥出現的普遍率(中國),數字都有顯著的提高。
驚恐症病發的原因是由於腦內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反應機制不能運作正常。 在使用份量恰當下,病人發病情況在大約四至六星期會有所改善。 陳君訥醫生2023 驚恐症並非不治之症,通過適當的治療,病情是可以加以控制,痊癒率大約為七至八成。
陳君訥醫生: 學生不停罰抄至默書及格 逃避上課「撼頭埋牆」
社交恐懼症:患者過份擔心及逃避需要社交、表現自己的情境。 過份擔心、恐懼於社交情境下出醜、被批評、不被接納。 正因為精神科病房一般不會開放參觀,或多或少增添了神秘感。 其實精神病猶如人患上其他長期病般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行醫16年的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君訥,透過訪問揭開「啤房」、「懵仔針」是甚麼一回事,也道出這科如何令她歷盡眾生百態。
要斷定兒童患上ADHD,患者必須符合足夠的病徵界定(患者必須符合此病大部份的典型病徵):發病於七歲以前,以及問題持斷達半年之久。 大部份成年自閉症患者的日常生活仍需要適度的協助,只有少部份能獨立自主。 雖然患者的病況是無法完全根治,但通過適當的治療及訓練,病況是可以有明顯的改善。
陳君訥醫生: 陳君訥醫生
宏恩基督教學院及晉峰青年商會於2022年7月13日發表了「香港學童情緒健康問卷調查」。 該項研究於疫情期間,以問卷訪問1,501名介乎9至17歲學童,調查顯示有約兩成學童壓力指數高於正常水平,逾一成多學童感到抑鬱(13.4%)及焦慮(12.5%)。 報告亦指出21.9%學童「發覺自己很容易被觸怒 」,23.9%學童「感到很難自動去開始學習/工作」,以及有34.7%約學童「憂慮自己恐慌或出醜」。 大部分病人經治療,病徵會大為改善,生活亦可回復正常。 長遠來說,是否復發視乎引發抑鬱症,焦慮症的生理,心理,環境因素是否仍然存在。 無論如何,重視精神健康,增加抗逆力對抑鬱症,焦慮症是有幫助的。
不少焦慮症患者在未能察覺自己的焦慮前,會誤以為是自己生理上出現了問題,繼而不斷看醫生及進行檢驗,但結果往往是未能找到任何生理病因。 表達意見時留意語氣、用詞,避免令子女感到受怪責或做得不夠好。 表達建議切忌「 Push too hard」,時不時要了解對方對你提出的建議嘅睇法。 最好是提出適量的引導後,畀啲空間對方沉澱消化一下,唔好急進地要子女改變。 陳君訥醫生 耐心地引導小朋友表達正在面對的困難,家長於問嘅過程中,自己都要清楚理解同解構到小朋友的困難和問題在哪裏。
陳君訥醫生: 精神科醫生需具備3大條件 陳君訥 行醫讓我經歷人生百態
ADHD 的兒童患者於長大後,有部份仍受其影響。 雖然活動量過高的病徵會逐漸減退,但專注力不足及做事欠條理的情況有可能持續出現到患者成人階段。 雖然如此,藥物及行為治療已為患者帶來不少的幫助,所以家長及兒童患者應採取積極樂觀的態度參與治療計劃,以減低ADHD帶來的影響。
約有兩成的國人罹患關節炎,每當遇到季節交替或天氣寒冷時,關節便會產生僵硬、疼痛感,導致行動不便,間接影響到生活品質。 為了舒緩這些疼痛不適,大部分患者不得不使用止痛藥,但如果毫無節制,反而可能因為服用過多止痛藥而產生副作用,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胃腸道和腎功能出問題。 如果此時能先以補充適量維他命D的方式來輔助治療,也許這無止盡的惡夢就可以停止了。 她指出,在香港,對精神病患有不同程度及面向的支援。 陳君訥醫生 如發現患者的病況有變,主診醫生會跟據個別情況作出適當的判斷,有需要會轉介予社區精神健康個案經理作出跟進及探訪,以便給予有需要的人以合適的支援。 陳君訥行醫16年,難忘個案多不勝數,有一個過度活躍症及讀寫障礙的女生,中學時有兩年需入住醫院精神科,在病房規律的環境、藥物治療及心理行為輔導下,情況明顯有躍進。
陳君訥醫生: 焦慮症會自己好嗎?什麼時候需要精神科醫生的介入呢?
家長亦應對兒童患者抱有包容及體諒的心態,協助兒童患者應付由ADHD所帶來的困難。 最近的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腦部所產生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生理反應在不明的原因及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出現。 於是患者會誤以為這些病徵會對生命造成威脅,如心跳加速誤作為心臟病病徵、呼吸急速為窒息或誤以為自己情緒失控等,因此造成惡性循環,使緊張的情緒會不斷加劇及惡化。 嚴重時因為呼吸急速以致使身體內的二氧化碳量含量太低,而造成其他病徵,例如手腳及嘴唇有麻痺及針拮的感覺、頭暈眼花、及頭痛。 生理因素包括主管負責情緒控制腦部區域「失靈」,或腦神經傳遞物質的不平衡,生理因素可以是由於遺傳或由壓力所引致。 學童亦可以得益於社會生活能力訓練,如解難能力訓練、學習能力訓練等,當一般門診治療效果不理想,患者仍有顯著的抑鬱或焦慮癥狀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當然,並非所有ADHD患者都需要服用藥物的,服藥與否和如何選擇藥物,都是取決於小朋友的病徵及其影響生活的嚴重程度;小朋友生活作息時間及藥物副作用亦是其中重要考慮的因素。 透過專業的評估和觀察,醫生、老師及家長都可以發現小朋友有否出現受ADHD影響的情況。 一緊張,就不能耐性聆聽,亦不能好好分析問題及找到解決辦法。 有唔開心同情緒低落唔一定係有抑鬱症;有擔心、緊張、焦慮亦唔係一定係焦慮症。 所有負面情緒表現,都係大腦畀我哋嘅訊號,提醒我哋小朋友出現咗困難,要幫手同處理。 陳君訥醫生 由於藥物需要在一段時間才能使病人的病徵得到改善,病人於初期可能仍感到身體不適或明顯的病徵,在醫生的指導下可短期服用鎮靜劑,以暫時舒緩病徵對病人的影響。
陳君訥醫生指,大致上,大部分病人於服食後並沒有大問題。 副作用通常是短暫而輕微,或於服食高劑量時才出現。 陳君訥醫生2023 驚恐症:重複地在沒有觸發點和危難下,無故出現極度恐慌的身體情緒反應,即「恐慌特襲」(panic attack)。 恐慌特襲時患者會突然感到極度慌張、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心慌慌、頭暈眼花、手震腳震、標汗。 患者會經常擔心恐慌特襲的出現、及擔心因此出醜而逃避外出。
陳君訥醫生: 焦慮症症狀測試 1. GAD 7 *
陳君訥分享一個求診個案指,有一名小學六年級的男生為人較懶散,很多時候都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分鐘才開始努力,媽媽則為人較易緊張,難以忍受兒子「懶懶閒」的性格,因此整天不停提醒及督促兒子做功課,母子溝通相處時間甚少。 自六年級起男生變得很暴躁,被責罵時會丟東西及大吵大鬧,早上不願起床,媽媽強迫他起床時,他更出現自殘行為,將頭撞向牆,又不斷用濕紙巾清潔物件,後來求診後亦確診患上焦慮症。 目前該男生已升讀初中,仍需要服藥及跟進,但情況已較之前大有改善。 陳君訥續稱,若家長發現子女連續兩星期或以上出現情緒低落、胃口變差、失眠及有尋死念頭,便需帶子女求診。
陳君訥醫生: 家長態度對ADHD小朋友的影響
焦慮症症狀主要是在沒有危機、正常情況下依然持續地覺得過份驚慌、緊張、焦慮和擔心。 陳君訥醫生 焦慮症患者焦慮和擔心的程度與我們所面臨的不成正比。 而焦慮症就是大腦內的警鐘失靈,在沒有危險下出現焦慮情緒或身體反應,並持續一段時間,開始影響正常生活,以及帶來情緒困擾。
提供各醫生的診所地址、聯絡方法、應診時間和專業資格等資訊供市民參閱,以便大家能夠選擇自己所需的專科醫生。 陳君訥醫生是精神科專科醫生,為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重要聲明:生活易會員於本網站內所發表的全部內容為即時更新,因此生活易不會預先審查任何內容,並不會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質量。 此外,會員所發表的全部內容均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生活易之言論及立場。 研究維他命D長達十年,發表數十篇論文,曾至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進修,師承維他命D之父麥克. 哈立克(Michael F. Holick)與陳泰成教授,回國後亦繼續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