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搭T277往藍田方向轉乘往市區方向的九巴大老山隧道路線(373, 673, 673A, 673P除外),第二程免費;由往市區方向的九巴大老山隧道路線(373, 673, 673A, 673P除外)轉乘T277往藍田方向,第二程可獲 $4.20 的轉乘優惠。 昂船洲大橋位於青沙管制區,是一條全長1.6公里的雙程三線高架斜拉橋。 大橋橫跨藍巴勒海峽,主跨為 1.018 公里。
尖山隧道全長 2.1公里,沙田嶺隧道全長 1 公里,大圍隧道全長 0.5公里。 尖山隧道和沙田嶺隧道實施雙程三線行車,而大圍隧道則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城門隧道連接梨木樹(荃灣區)及大圍(沙田區),全長 2.6 公里,實施雙程雙線行車,收費為 5 元。 香港仔隧道連接跑馬地(灣仔區)及黃竹坑(南區),全長 1.9 公里,實施雙程雙線行車,收費為 5 元。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隧道出入口
另有司機則認為新收費太貴,認為單程15至20元較合理。 的士以往經西隧過海需收取85元來回費,有的士司機指西隧調整收費首日,昨早9時許過海尚算順暢,駛經收費廣場時「只有10輛、8輛車排隊」,相信與暑假車流不多有關。 該司機認為劃一收費後,乘客更願意經西隧過海,主要視乎目的地,例如由港島到荃灣或青衣就必定用西隧,但紅隧地點較四通八達和方便,相信仍會經常使用。 盼行車時間再縮短 另一名的哥同一時段由深水埗經西隧過海,他指過往乘客普遍要求使用收費較便宜的紅隧,認為經西隧過海較方便,相信易通行取代人手收費後,行車時間可望進一步縮短。 然而,新收費下紅隧、東隧變相加價,的士過海來回收費分別上調30元及10元。
有的士司機認為,現時每程收費25元是過高,認為調整至15至20元,才會增加乘客搭車過海意願。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有司機更反映,昨日有乘客上車才知道紅隧上調附加費,最終放棄搭的士過海。 大老山隧道(英文:Tate's Cairn Tunnel)係香港一隧道,全港第二長行車隧道,喺龍山隧道之後,全長三千九百五十米,南口鑽石山,北口小瀝源,喺大老山下,駁通九龍同沙田。 收費處成一廣場,喺沙田小瀝源嗰邊,近恒生商學院,兼有巴士站,可轉巴士。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營運機構
以2019年1月1日起的收費為例,私家車收HK$48,西區海底隧道為HK$70;而巴士(除雙層巴士外)的收費比西隧更高,比大老山隧道高出約四倍,未能分流使用屯門公路前往元朗和大老山隧道一帶的車流,更導致屯門公路一帶道路及新界東[6]的擠塞情況未有改善。 預計要到2025年5月大欖隧道30年專營權屆滿,交回政府後,兩者擠塞情況才有望改善。 早年在大欖隧道未通車之時,往返天水圍及觀塘的巴士路線269C,繞經北區與大埔區快速公路網絡,以及大老山隧道往返九龍東。 兩條元朗區繁忙時間過海路線368、369,亦採用相若走線駛往九龍東,再取道觀塘繞道與東區海底隧道前往港島,避免受屯門公路擠塞影響。 過海隧道巴士681P綫是香港一條來往馬鞍山耀安巴士總站與上環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其前身過海隧道巴士303綫在1991年8月5日投入服務。 路線取道大老山隧道與東區海底隧道,由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與城巴有限公司聯營,全程收費為港幣$22。
轉乘優惠計劃於2002年9月21日擴展至大部分其他非馬場/過海路線,依舊不限乘車方向[3]。 有關優惠不適用於互轉2014年8月4日及之後開辦的全新路線[4],以及特定轉乘組合,該等組合必須同一方向才能享有優惠;2019年7月29日開辦的T74線更完全不提供有關優惠。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與獅子山隧道、城門隧道和青沙管制區不同,此站並非封閉式轉車站,乘客可沿行善里及行人天橋來往香港恒生大學、廣源邨及小瀝源谷一帶。 2021年2月,運輸署在《2021-2022年度巴士路線計劃》稱981P綫回程班次的最高載客率為55%[41]。 管制區的南端由汀九交匯處開始,計有2個出入口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 汀九橋及屯門公路,穿過大欖郊野公園,直至北端的元朗八鄉,北面合共有4個出入口,分別為八鄉、錦田、新田及元朗。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隧道管制區簡介
681P綫設特別班次過海隧道巴士981P綫,取道青沙公路與西區海底隧道,去程由馬鞍山耀安巴士總站開往灣仔,回程由金鐘(東)巴士總站開往馬鞍山耀安巴士總站。 汀九橋位於青馬管制區,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與青嶼幹線之間的重要連接通道。 大橋為一條長1.177公里的斜拉橋,兩個主跨分別長0.448公里及0.475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並不收取費用。 南灣隧道位於青沙管制區,隧道全長1.2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
- 大欖隧道為一條三線行車之雙管道,管道全長3,800米,是香港第四長的行車隧道[2],而整段隧道收費管制區之總長度則為10.1公里,雖然政府將之稱作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但實際上大欖隧道整段是在青朗公路的範圍內。
- 收費廣場位於沙田區小瀝源,共有14個收費亭,其中9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5個為快易通客戶專用的自動繳費通道。
- 屯門-赤鱲角隧道連接屯門區及離島區大嶼山,全長5公里, 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 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於1989年開始營運,並於2016年移交政府管理至今。
- 長山隧道連接沙頭角公路交匯處及打鼓嶺,全長0.7公里, 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 收費處成一廣場,喺沙田小瀝源嗰邊,近恒生商學院,兼有巴士站,可轉巴士。
獅子山隧道連接九龍塘(九龍城區)及大圍(沙田區),全長 1.4 公里,實施雙程雙線行車,收費為 8 元。 隧道的南行管道於1967年通車,而北行管道則於1978年通車。 啟德隧道建於前啟德機場跑道下,連接九龍灣(觀塘區)及馬頭角(九龍城區),全長 1.3 公里,實施雙程雙線行車,並不收取費用。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收費表
屯門-赤鱲角隧道連接屯門區及離島區大嶼山,全長5公里, 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長青隧道位於青馬管制區,全長 1.6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2023 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 隧道於1997年通車,為三號幹線的一部分,並不收取費用。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2023 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位於青沙管制區範圍內,為八號幹線的一部分。
中華汽車的專營權於1998年8月31日結束,運輸署勒令於當天停止303綫的服務[6],最終九龍巴士與城巴聯合開辦路線相同的過海隧道巴士681P綫,於翌日開始取代303綫的服務[7]。 機場隧道是一條單向雙線的行車隧道,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和香港國際機場,全長0.6公里。 大欖隧道於1995年3月13日由新鴻基地產、中國銀行(香港)、華潤集團及香港中旅集團所組成的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動工興建(現今全數是由新鴻基地產持有),並以「建造、營運、移交」方式獲批專營權30年至2025年。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使用狀況
隧道內之混濁空氣,促使九巴率先為駛經大隧的巴士路線提供全空調服務。 過海隧巴680線是最後一條有熱狗行走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線,於2000年3月至4月全冷;非過海路線方面,最後一條全冷路線乃83X線,於1998年9月28日直接由全熱變為全冷。 隨着沙田新市鎮和新界東、新界北等地的發展,對外交通道路漸漸不敷應用,港府開始計劃興建一條貫穿大老山的隧道,顧問公司曾經提出兩個設計方案,主要分別在於隧道沙田出口的位置。 一個方案是在沙田多石設出口,好處是隧道長度較短,但多石一帶因為地質問題,使建築成本和難度大大增加。
不過近年大老山隧道以及隨後的觀塘繞道塞車情況日趨惡化。 因此部份繁忙時間巴士路線也開始改行八號幹線以及西區海底隧道前往香港島。 第一條連接九龍與新界的隧道獅子山隧道入口位於沙田南部,相關的幹道大埔公路-沙田段及紅磡海底隧道等亦經常出現擠塞情況。 大老山隧道的落成令新界東來往九龍東的交通更便捷,車輛可取道觀塘繞道及東區海底隧道前往港島,避開沙田及九龍慣常擠塞的路段。 為了紓緩獅子山隧道的擠塞問題,港府在80年代中期落實修築大老山隧道,由鑽石山通往小瀝源,是第二條連接九龍與新界的隧道。 大老山隧道全長3.95公里,是一條雙管雙程行車隧道,每條管道內各有兩條行車綫,兩端出入口連接著觀塘繞道及大老山公路,收費廣場設於隧道沙田出入口與大老山公路南面起點之間,附設巴士轉車站。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九巴命名
以下各巴士路線使用大老山隧道,除註*者外,其餘專營巴士路線均停靠「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巴士站;非專營巴士路線則全數不停該站。 至於大老山隧道南行連接龍翔道東行的支路,更多年來一直未有路線使用,直至88線於2017年7月9日投入服務,往九龍方向才首次使用此支路。 大老山隧道通車後,空氣質素曾遭受非議,當非空調巴士(俗稱「熱狗」)駛經隧道時,乘客需要關上車窗或以手帕掩著口鼻,亦曾有區議員發起戴口罩過大老山隧道運動[13][14],九巴則為相關車長提供面罩式防毒面具,並優先安排有關路線全空調化解決。 大老山隧道通車後,空氣品質曾遭受非議,當非空調巴士(俗稱「熱狗」)駛經隧道時,乘客需要關上車窗或以手帕掩著口鼻,亦曾有區議員發起戴口罩過大老山隧道運動[13][14],九巴則為相關車長提供面罩式防毒面具,並優先安排有關路線全空調化解決。 大欖隧道的設計交通流量為每日140,000架次。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2023 而於2012年,平均每日行車量達56,811架次[4]。
[3]隧道於1998年5月25日正式通車,以配合當時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啟用,其總工程建造成本為港幣72.55億元。 現時多條往返新界東與東九龍,以至來往港島的巴士路線均取道大隧,並在沙田出口收費廣場巴士站設有轉乘優惠,但大隧禁止紅色公共小巴進入。 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英語:Tate's Cairn Tunnel Company Limited)擁有由香港政府批出專營權(建造、營運、轉移)管理營運大老山隧道。 公司創辦於1988年,當時由華潤集團及新創建集團持有。 但現在主要股東為港通控股、新創建集團、西松建設以及許愛周家族持有的中建企業。 大老山隧道在1988年5月1日開始動工興建,並於1989年9月27日貫通,承建商是金門西松聯營公司[7],並在1991年6月竣工[1],耗資19.6億港元,於1991年6月26日晚上通車[1]及於7月1日開幕,比原定的8月8日通車還要早一個多月[4]。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大欖隧道為一條三線行車之雙管道,管道全長3,800米,是香港第四長的行車隧道[2],而整段隧道收費管制區之總長度則為10.1公里,雖然政府將之稱作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但實際上大欖隧道整段是在青朗公路的範圍內。 大老山隧道於通車時為全港最長的行車隧道,管道內的空氣質素於1996年曾引起廣泛關注。 當車長駕駛非空調巴士駛過隧道時均會戴上口罩,而乘客更要立即關上車窗或以手帕掩著口鼻,避免吸入混濁廢氣[4]。
收費廣場南行站後方(北面)為香港恒生大學(原恒生管理學院、恒生商學書院)校園,站旁為大老山隧道行政大樓,行政大樓後方則為香港恒生大學賽馬會住宿學院(博文書院、康活書院、綠延書院及樂群書院)。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2016年2月,運輸署在《2016-2017年度巴士路線計劃》稱681P綫去程與回程班次的最高載客率分別為75%與48%[18]。 # 當拖車駛經已實施「易通行」的隧道時,被拖曳的車輛(下稱被拖車輛)會免隧道費。 拖車司機只需於被拖車輛的車外位置貼上一塊金屬物料如鋁箔紙(俗稱錫紙)並覆蓋整張繳費貼,「易通行」系統設備將不會偵測被拖車輛的繳費貼,並會免收其隧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