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項針對學生、教師和家長的計劃中,其中一個關鍵目標是提升學生的「正向思維」,以解決的在人家關係、環境適應等方面的問題。 詳細內容,可以參閱有關報告: /tc/other_info/TFPYS_Report_(Chinese).pdf。
本處建議政府應主動承擔舊區重建的責任,並以公眾利益為由,考慮動用《土地收回條例》,將所得土地全數用於興建公營房屋,以解決現時約27萬名基層人士的急切住屋需要。 不過,實際一點來說,當家庭和學校的安全網已不足以支撐青少年成長,着重建立人際關係、擁有協調社會能力的駐校社工便成為青少年不可缺少的同行者。 然而,對於中學來說,儘管「一校一社工」政策已經實行18年,但當年的情況與當下已有天壤之別,一校一社工的人手配備早已跟不上需求。 學校社會工作提供駐校服務,一般服務時間由上午八時三十分至下午五時。 由於各學校及非政府機構會因應實際運作需要而靈活決定其服務時間,詳情請聯絡個別學校及非政府機構。 一校一社工 教育局将会检视学生辅导及社工服务的合作模式,并会与业界一同探讨各种可行方案,包括考虑「一社工加一辅导教师」的建议,让学校可以最佳的方式提供支援学生的社工及辅导服务。
一校一社工: 生態合作取向之WISER三級輔導 工作模式
對於政府有意推展「智友醫社同行計劃」,本處強烈要求需為提供服務之長者地區中心增加額外資源,包括租金津貼、行政費用人力等,以避免造成原有服務資源拉扯的情況。 一校一社工2023 另外,本處建議探討與私家醫生或社區診所合作之可行性,為懷疑患有認知障礙症而未被確診的長者進行評估,加快長者診斷和及早治療。 對於政府將委託大學進行涵蓋兒童、青少年及長者的全港精神健康調查,本處表示歡迎。 然而,我們認為有關當局應著眼於調查後的跟進工作,包括善用有關數據於規劃、制定及推展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及措施至為重要。
而我們期望政府平等看待有優秀表現的殘障運動員,為殘障運動員培訓注資,加強殘障運動發展。 (161,163及164)觀乎每年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均是體現當屆政府背後的理財哲學,從中也能夠窺看他們的施政理念。 一校一社工2023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雖有回應巿民部份訴求,但整體却仍未展現新一屆政府治港理念下的理財新思維,我們期望政府能作較細緻的長遠規劃,讓香港市民真正達至「安居樂業」。 本處喜見及支持施政報告內提出由社署通過非政府機構成立專責外展隊,加強少數族裔人士與主流福利服務的接軌工作。 一校一社工 本處深信有關措施在突顯社署支援少數族裔人士服務的參與角色上走出重要一步。 現時大部份專責支援少數族裔人士的服服務均有時限性或以短期資助模式提供服務,因而難有長遠的服務發展規劃。
一校一社工: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就「推行一校一社工」的立場聲明
惟本處建議政府為增加社區服務而購買私人處所時,必須考慮購置時機、選址適切性、成本效益及社會觀感。 另外,政府需考慮處所單位的可達度及可用性,檢視是否切合服務對象的特徵與需要,例如單位附近有較多梯級會對坐輪椅的服務使用者造成阻礙。 一校一社工 此外,在校內的輔導員能關心老師的精神健康,提供輔導服務,或減輕老師推行輔導活動的工作量,紓緩其工作壓力。
- 本處認為學校社工於學前單位應常設為基本崗位,故本處期望政府盡快於學前單位落實「一校一社工」,並由社署承擔編配機構提供駐校服務的責任,以確保及穩定業界推行幼稚園社工服務的質素。
- 2014年通過「學生輔導法」,成為臺灣學校輔 導工作的最高法源依據。
- 本處亦樂見「關愛基金」下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資助範圍得以擴大。
- 本處欣迎政府推出新一期「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讓非政府機構可以更機動地回應社會及地區對社福服務的殷切需求。
- 韓國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區書峴站附近3日晚上發生的無差別行兇事件,至今有1死14傷。
- 在这模式下,没有聘用学生辅导教师的小学一直都有效支援学生,协助他们成长。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家校社联动”,只有将家庭学校社工的资源整合起来,学校社会工作才能形成合力,产生更好的服务效应。 学校也是驻校社工的资源,校长和老师们给我的工作提供了很多信息和支持,没有学校的支持很多服务也不能顺利开展。 中心学校的工作量已接近饱和,但朱慧伶依然不满足,“我想下沉到最基层的地方,去服务最基层的人。 ”于是,朱慧伶在兼顾原有工作的同时,申请到一所村小驻点。
一校一社工: 第六章 增加房屋與土地
無疑改裝工廈成過渡性房屋,對現居於不適切住房的基層巿民有一定幫助。 然而,本處認為改裝工廈涉及不同條例及安全問題,例如:消防及建築物條例、照明及通風是否足夠等,非一時三刻能夠解決,因此,有關建議對現時身處水深火熱的基層家庭而言,絕對不能提供任何即時或短期的幫助。 一校一社工2023 一校一社工2023 筆者認為,由以前的「多校一社工」發展至小學「一校一校工」及中學「一校兩社工」,是回應學生成長需要的德政,社工能有效在學校體系內配合老師及學校的學生發展目標工作。 一個完整的學生支援體系,應由老師、社工及其他專業人士,包括輔導員、言語治療師和心理學家組成。 香港社工課程及專業社工受《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監管,以確保社工培訓達國際專業水平。
- 公營學校運用津貼向社福機構購買社工服務,機構會提供督導服務和額外支援,保持駐校社工的工作成效和素質。
- 第二,輔導員沒有政府認可的註冊制度,修畢輔導課程的人士不需要考取認證或註冊亦可以從事輔導工作,學校難以評估輔導員是否符合專業資格。
- 有鑑於非華語學生獨特的語言及文化背景,我們亦建議政府投放資源,研究適合他們的評估工具及服務模式,令服務更切合他們的獨特需要。
- 對於政府將委託大學進行涵蓋兒童、青少年及長者的全港精神健康調查,本處表示歡迎。
- 但我們認為除增加相關人手編制外,更應為提供相關服務的機構提供高級治療師的專業督導資源,以持續提升輔助醫療服務同工的服務質素。
本處期望政府應認真考慮增撥資源,為殘疾人士提供相關服務。 本處不反對增加社區照顧服務券數目,讓更多長者能「居家安老」。 然而,本處認為在增加服務券數目的同時,政府亦需為恆常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注入更多資源,包括服務隊數目及每隊人手規劃,以為長者提供更整全的社區照顧服務。
一校一社工: 【中學社工.倡議(二)】「一校一社工」不合時宜 須加駐校社工
”南海桂城社工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桂城是南海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辖区内青少年来自不同地方,家庭教育水平不一,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许多来自生活、学习、交友、情绪等方面的需求,需要引进更为专业的社工服务去解决这些问题。 對於複雜化的青少年問題,駐校社工僅是了解問題的第一道安全閥,「一校兩社工」也只是每間基本要求。 政府應對全港中學的情況做詳細的普查和比對,針對每間中學的需求提供彈性化的方案。
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公布,政府会由2018/19学年起优化现行的小学学生辅导服务资源,在公营小学推行「一校一社工」政策。 鉴于近日有不同团体/人士对小学推行「一校一社工」政策的评论存有误解,教育局特此澄清,以释疑虑。 随着近年来深圳市常住人口的剧增,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学生的各种需求不断增长,专门针对学生提供服务的社工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岗位类别逐渐多元化,服务内容逐渐多样化、细致化。 但是针对该领域服务,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无可执行、统一的标准。
一校一社工: 社工宣传与专业发展
「我想很多社工都有精神健康的問題。我們不斷說,希望政府做一些規劃,即使很累,都要去思考問題癥結在哪裏,而不是停下來。不然你對這些生命是愧疚。」她憶起與一位學生談話的經歷,學生起初說話不多,她與學生的情緒共振,比學生更早流淚。 2017年10月,包括學童、立法會議員、防止自殺聯盟、家長聯盟等團體在內一行數十人,手持寫滿日期的黑布,赤足遊行。 一校一社工 這幾年,「自殺潮」、「抗逆力」、「正向教育」幾個詞不斷縈繞社會,引起群情激憤。 青少年自殺,虐兒事件佔據媒體版面,已然成為社會隱隱的傷痛。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香港24歲或以下的青少年自殺個案多達69宗,15歲以下、15至24歲青少年的自殺個案數字,較2015年都有上升。 而社會服務聯會最新調查指出,在2016/17年度由中學駐校社工跟進的29,726宗個案中,近6,000宗屬於精神健康,逾2,300宗為自殺問題。
本處亦期望「支援有經濟需要學生上網學習補充津貼」應按疫情需要持續發放,並涵蓋幼兒園/幼兒學校學生及弱勢兒童與青年(例如居於兒童之家的兒童)。 照顧者對不同的殘疾人士暫托及住宿服務和復康服務資訊,需求殷切;因此,本處建議政府應建立「一站式資訊平台」、增撥各區家長資源中心的人力和營運資源,並設立個案管理模式,以加強地區對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的支援。 政府可考慮為承辦「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的機構提供營運場地和倉儲資助,讓承辦機構有較多空間以增資服務名額。 另外,本處建議政府或承辦機構在提供食物援助過程中,須加強對少數族裔人士的宗教及文化需要的敏感度,讓他們能獲適切的援助,渡過難關。 本處歡迎政府計劃由政務司司長成立督導委員會,負責統籌、檢視及監察有關支援少數族裔工作。
一校一社工: 回應附篇
然而,本處認為隨著人口老化及復康服務的優化而需增加相關輔助醫療的人手,政府應每三至五年定期釐清未來整體安老及復康服務人力需求,再設定長遠人才培訓規劃,以確保能配合到社會實際需要。 當然,學生自殺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受縱橫交錯的因素影響,例如精神健康、濫用藥物、生理、家庭、學校、社交及社會環境,甚至是互聯網。 學校社工所提供的服務雖只是其中一個元素,但亦是一個不可或缺並須加強的部分。
對於政府提出優化《促進種族平等行政指引》以適用於所有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服務的政府決策局、部門和有關機構,本處深表認同。 在二零一零年推出的《促進種族平等行政指引》,現時雖然有二十三個政府部門接納《指引》,惟多年來,政府未能成功協調及監管《指引》在各部門的執行情況是否有按照《指引》執行與少數族裔人士需要相關的政策及措施一直存疑。 本處認為當局現時應着力確保所有政府部門和有關機構遵守相關指引,並適時檢視以「指引」形式促進種族平等是否最適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