邨內兩座第四型徙置大廈均牽涉在26座問題公屋醜聞當中,其中第23座石屎強度只有約10MPa,遠低於標準,原訂在2001年5月31日騰空,及後延至同年9月收回所有住宅單位[18];但由於地舖租戶不滿賠償條件,延誤一年至2002年清拆,原址所在地其後易名為東匯邨一期。 東頭邨(英語:Tung Tau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曾經分為「東頭(一)邨」及「東頭(二)邨」,位於新蒲崗和九龍城之間,屬黃大仙區。 屋邨重建後,原「東頭(一)邨」已易名為東匯邨(英語:Tung Wui Estate)。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2014年,林子峰以5.18億港元購入華貴商場和停車場後。
- 華貴邨與華富邨屬上下邨的關係,所以屋邨命名採用「富」之後的「貴」為名;同一發展計劃的嘉隆苑則得名自雞籠灣地名之雅稱。
- 華貴邨的原址屬於雞籠灣(奇力灣)的一部份,1985年,香港政府決定遷拆雞籠環村及後在並在該處填海,同時解除地段的「薄扶林延期履行權」規劃限制,交由當時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華貴邨。
- 東頭邨重建前為徙置屋邨,並擁有全港首批舊長型大廈(第二型徙置大廈)(第1-21座)及兩幢舊長型大廈(第四型徙置大廈)(第22及23座;當中第22座是全港首幢舊長型大廈(第四型徙置大廈))。
- 莊士中國地產部助理總經理陳慶光指,項目首批共50伙,包括13伙開放式及37伙一房,實用面積介乎205至317方呎。
- 2004年位於鴨脷洲徑臨海而建的私人住宅深灣軒落成,共有過千伙單位,在同區私人住宅,規模僅次於海怡半島。
與同區恒地旗下「逸南」比較,該盤於兩年前開價,首批平均折實呎價約2.522萬元,時隔兩年,弦岸開價較之高約6.5%。 二手方面,同是恒地發展、2016年入伙的同區「倚南」,近月二手成交價為2.04萬元,比較下弦岸首批均呎高逾31%。 鴨脷洲邨平面圖2023 入場單位來自5樓C室,開放式間隔,實用面積205方呎,折實每呎約2.594萬元。 陳慶光形容,項目是次為貼市價推出,開價有參考同區同類單位,不擔心同期其他樓盤競爭,因港島很久沒有新盤推出,項目客源主打年輕客及投資者。 莊士中國地產部助理總經理陳慶光指,項目首批共50伙,包括13伙開放式及37伙一房,實用面積介乎205至317方呎。 價單提供最高16%即供折扣,折實後今批售531.9萬元至875.4萬元,折實呎價由25,945元至27,790元。
鴨脷洲邨平面圖: 華貴邨
東頭邨的前身是東頭村木屋區,位於九龍寨城、衙前圍村和賈炳達道之間。 1910年,孫中山兄長孫壽屏曾居於東頭村24號屋,並用於招募同盟會黨人。 1951年11月21日,東頭村木屋區大火,超過1萬人無家可歸[8]。 鴨脷洲邨平面圖2023 政府禁止災民在災區重建木屋,將災民徙置到牛頭角福華村徙置區,因牛頭角位置偏遠,災民怒聲載道,只有百多戶願意搬遷[9][10]。 1952年至1953年,政府決定收回災區地皮、清拆潮平村周邊木屋及於白鶴山興建東頭平房區[11][12][13]。
商場名為華貴商場,樓高2層,原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持有,2005年售予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 商場曾經設有酒樓、街市(華貴街市)、診所、停車場等設施。 1998年位於大街的夾屋悅海華庭落成,三座大廈並排而立,是當時大街最具規模的屋苑。 1999年位處於鴨脷洲洪聖街8號的鴨脷洲市政大廈啟用,是前市政局和總署的全港第一座設有空氣調節設備的市政大廈,設有如街市、運動場、圖書館、餐廳等。 同時將連接兩座公屋的鄰翼留空地下部份空間,形成約6米高、闊7米樓層的空間,增加空氣對流及日照,更特別採用拾級而下的設計[22]。
鴨脷洲邨平面圖: 樓宇
與舊長型大廈(第一型徙置大廈)一樣,這些舊長型大廈(第二型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兩翼,但它們除透過兩翼中間的廁樓相連外,每翼兩端也設通道通往另一翼,其樓梯亦改設在每翼兩端中間位置,因此俯瞰外觀會呈「日」字型,只有第9及11座使用單幢式設計,其樓梯設在樓宇中間突出的位置。 另外,本邨部份位置於重建時仍在飛機航道之下,樓宇高度受限制,所以本邨部份樓宇只興建了15層(住宅層數14層),部份甚至只興建了8-13層(住宅層數7-12層)。 而第22座設計與後期的同款大廈不同,其大廈中部設有兩伙較大單位,原先擬作公用廁所之用,在入伙前因所有單位升級至使用獨立廚廁而改建為單位出租。
在這條鐵路綫通車前,大部份居民到市區上班都要經過香港仔隧道及薄扶林道,一旦遇上路面事故即令香港仔隧道非常擠塞,隨著南港島綫已在2016年12月通車,居民便有除路面交通外多一個出行方式選擇。 2011年新鴻基地產牽頭發展的豪宅南灣(Larvotto)落成,位於鴨脷洲海旁道,深灣對岸。 南灣依山臨海而建,設有花費5億興建的會所,單位平均呎價高於另一著名豪宅貝沙灣,部分分層單位的售價及租金甚至超越其他豪宅獨立屋。 華貴邨5座Y4型樓宇按山勢呈半月形排列,前方則以T型排列的居屋嘉隆苑,務求讓更多的單位可以觀賞海景及山景,並且減低單位間的互望。
鴨脷洲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現時鴨脷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島嶼[2][註 1]。 1994年7月,第二條鴨脷洲大橋落成(實際上是在原來的鴨脷洲大橋旁邊並排建橋,然後調整兩組橋的行車方向),使進出鴨脷洲的交通,從雙線雙程行車變為四線雙程行車。 1994年8月16日,一場暴雨使鴨脷洲橋道旁的山坡發生塌坡,導致鴨脷洲邨和海怡半島對外交通中斷。
1959年,政府清拆東頭村以興建徙置大廈,1960年正式動工,1961年落成[14][15]。 商場於2014年被領展以5.18億港元出售後,商場改名為「華貴坊」。 新業主原本聲稱翻新街市,但2015年6月突然在沒有通知下將街市結業,20多個商戶頓失生計,街市盛傳會改建成大型超市或特賣場。 鴨脷洲邨平面圖2023 鴨脷洲邨平面圖2023 華貴邨業主立案法團指有近2萬居民受影響,長者和輪椅住戶現只能光顧超市「捱貴菜」,促盡快重開街市,盼政府介入協助[8]。
鴨脷洲邨平面圖: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而華貴邨及嘉隆苑的外牆選色以地盤的自然地貌為主,以海的藍色及山的綠色為主色,以灰白色襯托,再以附近山勢形態作外牆圖案。 華貴邨近海邊設有一個圓形水飾廣場更是一個遊樂場與嬉水池雙結合的嶄新概念設計,可惜除更衣室及洗手間之外,其餘設施因屋邨管理問題而停用至今。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頭兩期然會攞嚟做租住房屋,第三期就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嘅虧蝕[346]。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347],較重建前嘅1,600伙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348]。 呢個表包括由喺上面所提及嘅三間組織轄下嘅公共屋邨,包括已經落成、起緊、重起緊、等緊起或者建議緊,同埋拆咗同改做其他用途嘅公共屋邨。 2012年鴨脷洲海旁道介乎南灣與深灣軒一幅住宅土地(即南區‧左岸(Marina South)),政府主動招標,反應熱烈,最終由中國海外以25.38億中標,每平方呎樓面地價高達$11,044,被譽為「天價」成交。
- 與舊長型大廈(第一型徙置大廈)一樣,這些舊長型大廈(第二型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兩翼,但它們除透過兩翼中間的廁樓相連外,每翼兩端也設通道通往另一翼,其樓梯亦改設在每翼兩端中間位置,因此俯瞰外觀會呈「日」字型,只有第9及11座使用單幢式設計,其樓梯設在樓宇中間突出的位置。
- 2013年鴨脷洲大街中段的紅茶館酒店重建完成,另一幢達27層高的酒店及恆基的舊樓重建項目(即倚南(H.Bonaire))亦正式相繼動工。
- 1952年至1953年,政府決定收回災區地皮、清拆潮平村周邊木屋及於白鶴山興建東頭平房區[11][12][13]。
- 雖然東頭邨獲劃分為黃大仙區,但由於地理位置來説東頭邨受啟德河(啟德明渠)及摩士公園所分隔,其實東頭邨與九龍城的距離比黃大仙還要近。
- 房委會將與教育局及校方成立聯絡小組,確保在工程進行期間,學校環境安全及減少工程對學校造成的滋擾[20]。
- 以粗體字標註的樓宇設有「劏房」,以安置慈樂上邨、黃大仙下邨、慈愛邨、慈正邨及秀茂坪下邨的1-2人住戶。
雖然東頭邨獲劃分為黃大仙區,但由於地理位置來説東頭邨受啟德河(啟德明渠)及摩士公園所分隔,其實東頭邨與九龍城的距離比黃大仙還要近。 房委會將與教育局及校方成立聯絡小組,確保在工程進行期間,學校環境安全及減少工程對學校造成的滋擾[20]。 但是,由於獻主會溥仁小學原來的後梯與22座共用,校舍需進行改建及加建工程才能符合消防要求,故此樓宇實際上延至2014年才開始清拆工程。 2007年2月,粉飾全邨(包括已於1998年翻新的利怡樓及利添樓)外牆,以淺粉紅色及深粉紅色為主調。
鴨脷洲邨平面圖: 主要住宅區
2016年,華貴坊近300個車位被拆售,業主共套現約2.9億港元。 其中一個車位以108萬港元成交,刷新全港最貴公屋車位紀錄。 在交通正常的情況下,如乘坐港鐵前往銅鑼灣普遍需15至20分鐘,中環只需10分鐘。 若駕車來往商業集中的數碼港,只需約6分鐘,赤柱半島約25分鐘,往新界東則普遍使用兩條海底隧道途經九龍東西各區。
2010年港島區首個快速充電站於鴨脷洲怡雅路二號(近海怡半島一期)啟用,只需30分鐘就能為電動車充至八成滿。 以粗體字標註的樓宇設有「劏房」,以安置慈樂上邨、黃大仙下邨、慈愛邨、慈正邨及秀茂坪下邨的1-2人住戶。 鴨脷洲邨平面圖2023 2014年,餘下的第22座徙置大廈拆卸,「東頭(一)邨」僅餘的大廈消失,現時只剩下「東頭(二)邨」[3],而原先的第22座及23座重建後分別成為「東匯邨第一期」以及「東匯邨第二期」。 政府在2022年7月21日下午5時起鴨脷洲利滿樓(不包括利福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晚午夜12時前起接受檢測,翌日上午11時正式完成行動。
鴨脷洲邨平面圖: 商場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喺2013年嘅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係到2043年就會去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會好高,若果拆咗起過,可重新規劃,以符合當時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同美東邨確定重建。 鴨脷洲邨平面圖2023 鴨脷洲邨平面圖2023 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嘅公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係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唔代表喺可見將來就可以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喺邊度揾到遷置居民嘅資源[343]。 鴨脷洲邨平面圖2023 2013年鴨脷洲大街中段的紅茶館酒店重建完成,另一幢達27層高的酒店及恆基的舊樓重建項目(即倚南(H.Bonaire))亦正式相繼動工。 2014年鴨脷洲大街一帶進行多項改善工程,促進旅遊業發展,改善社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