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強積金騙案8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強積金騙案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指,積金局正在研究容讓強積金參與者可以動用部份資金,作首次置業首期之用,不過政府另外指出,普遍強積金用戶平均只有18萬結餘,無助港人首次置業。 另外,有個別案件與上述犯案手法不同,騙徒於通話中慫恿受害人,只要聲稱將會離開香港或退休,便可向有關機構取回強積金供款。 當取回強積金後,騙徒會要求受害人面對面交收強積金款項,訛稱作為投資用途。 14宗案件中,騙徒收到有關款項後便會失聯,受害人亦不能取回相關金錢,總共被騙走約94萬元,每宗損失由1.5萬至28.7萬元不等。 新界南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林碧嘉指,警方經深入調查後,成功鎖定兩騙徒,並在上周五以涉嫌串騙,拘捕兩名分別姓林(34歲)及姓梁(32歲)夫婦,兩人分別報稱無業及家庭主婦,被帶署扣查。

強積金騙案

積金局強調從不會推銷強積金產品,不會為此邀請市民會面或要求市民提供其強積金帳戶資料,亦不會委託任何人士進行上述活動。 強積金推出20年始有中央電子平台 再等20年減省成本費用? 事實上,在數碼化相當普及的今天,之所以還有大量紙張文書工作,根據積金局調查,指雖然市民已經習慣電子化,但是僱主仍然較少使用數碼平台供款。

強積金騙案: 電話騙案的特點及精明小貼士

警方早前接報,指有騙徒涉嫌冒充銀行及律師樓職員,訛稱有低息樓宇按揭貸款提供予受害人,藉此騙取保證金。 警方經深入調查,於本周二(7日)進行執法行動,以涉嫌「串謀詐騙」罪拘捕3名本男子,年齡介乎28至36歲,涉款約130萬港元。 警方於8月31日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在7月下旬收到騙徒電話,對方訛稱為銀行職員,能提供低息樓宇按揭貸款。 強積金騙案2023 事主不虞有詐,按照騙徒要求提供個人資料,包括入息證明、住址證明、銀行資料及樓契,以作審批貸款之用。

強積金騙案

根據強積金法例,僱主必須準時為每名年滿18歲至64歲的僱員,包括受僱期不少於60日的全職或兼職僱員,登記加入強積金計劃,並依法定期作出供款。

強積金騙案: 電話騙案的特點及精明小貼士

其中男子被捕時,正在觀塘會見一名54歲受害人並交收約28.7萬港元,騙徒其後到荃灣一間找換店,將有關金額匯款至內地,警員及時將其拘捕,並堵截該筆匯款交易。 強積金騙案 最近更新增有關提防偽冒積金局或積金易平台公司電話騙案的資訊,提醒市民慎防墮入詐騙陷阱。 市民何小姐接到自稱是強積金管理中心職員電話,一把操不純正廣東話女聲一口氣說出強積金要修改條例,需要約時間見面交付文件,商討其強積金投資,又表示會遷就當事人上班時間,在公司附近交接。 現時強積金制度要求僱員與僱主各供款每月入息的5%,上限金額為3000元,假如一個人自大學畢業22歲開始投身職場,每月可以供款3000元,回報率0%。 以現時林鄭所提出的「港人首置上車盤」計算,市場普遍單位的售價首期大約120萬,即上面例子可能大約38至39歲左右,強積金全數結餘都只能足以負擔到首期的一半,即60萬。

該單位於8月下旬開始租用,警方能及早破案,相信成功阻止騙徒利用上址行騙,減少其他受害人損失。 強積金騙案2023 三名被捕男子已被暫控合共一項「串謀詐騙」罪,案件已於今日(10日)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 警方呼籲,根據香港法例第210章《盜竊罪條例》,任何人若干犯欺詐罪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監禁14年,市民不要因為一時貪念想搵快錢,而以身試法。

強積金騙案: 電話騙案的特點及精明小貼士

根據商業罪案調查科的數字,今年一月至八月,全港同類型案件有116宗,涉及金額3,340萬港元。 警方屯門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警司莊成逸表示,今次能迅速偵破案件,全賴警民充分合作。 案中事主警覺性高,一旦留意交易有可疑情況,第一時間向警方求助。 莊指出,犯案團夥有組織有計劃犯案,在尖沙咀租用商廈單位,裝修後用不同的道具,偽裝成律師樓。 另外,騙徒在不同的社交平台招攬人手,警方相信該團夥進行大規模的行騙計劃。

強積金騙案

最近積金局主席黃友嘉撰文,強調強積金「收費有理」,指相較於零售基金,營運強積金有許多獨有的行政工作,包括跟進僱主拖欠的供款或附加費、定期向規管機構呈交報告,以及審核和處理提取強積金申請等,故兩者收費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在積金局「抱屈」的同時,市民也疑惑自己為何要支付這些費用。 問題的癥結,其實並不在積金局有否努力減費,而是當初政府在設計整個強積金制度時,其疊床架屋的設計,就已經注定了其收費高昂,如各界不正視問題的根本,有關強積金收費的爭議仍將無日無之。 積金局不時發現有人透過電話、短訊或社交媒體帖文,自稱或訛稱強積金受託人、中介公司或強積金中介人,聲稱可協助強積金計劃成員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然後誘使或教唆他們作出虛假法定聲明,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理由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 騙徒一般會從計劃成員成功提取的強積金中抽取某個百分比的款項作為佣金或手續費。

強積金騙案: 電話騙案的特點及精明小貼士

強積金受託人每年處理最少3,000萬項交易程序,當中六成半仍採用紙張往來或以支票處理。 積金局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推出一個名為「積金易」的中央電子平台,將所有受託人管理的強積金計劃系統互連互通,為成員和僱主提供一個以用家為本的中央電子平台,以無紙化形式,隨時隨地處理行政工作。 強積金騙案 即這樣的平台其實早在2000年強積金制度實施時,就應存在,而非在將近20年後的今天,才來研究推出。 再者,即使積金局「覺今是而昨非」,想方設法亡羊補牢,但因為現時累積下來的帳戶數目和使用者已十分龐大,亦增添推行的難度,市民難免等了又等。 而在啟動後,如果在五年內能達到九成使用率,則可以在未來20年節省200多億元行政開支。 【本報訊】慫恿提取強積金投資及呃低息貸款保證金,夫婦騙款逾90萬被捕。

GUM指出,環球股市7月表現亮麗,帶動股票和混合資產基金上升。 股票比例高的基金組合錄得較大漲幅,股票基金表現為三大指數中最好。 其實現時法例沒有禁止強積金中介人,致電強積金計劃成員推銷強積金產品,如接獲有關來電,市民應衡量有否需要跟中介人面談。 香港人對強積金的怨氣,不在於可否將強積金供樓,而是不滿強積金回報低,卻需繳付基金管理費,變相交了一份「另類薪俸稅」。 強積金的退休保障功能本已脆弱,再增加可作供樓首期的功能,只會令強積金制度不倫不類。

強積金騙案: 電話騙案的特點及精明小貼士

GUM分析指,儘管中國次季經濟增幅低於預期,但不少分析預測,第三季增長將加快,在放鬆政策和經濟改善的情況下,中國股市或因此受惠。 GUM指,環球股市在7月表現亮麗,帶動股票和混合資產基金上升。 股票比例高的基金組合錄得較大升幅,而股票基金表現為三大指數中最好。

強積金騙案

強積金保守基金繼續受惠於息率維持於高位,持續錄得穩定正回報。 強積金計劃自2000年開始後,不少香港人對強積金都抱有怨言,回報少,蝕基金管理費,彈性低,都為人垢病。 強積金騙案 容讓香港強積金制度,跟貼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讓用戶可以用作置業,或許可為強積金制度拆牆鬆綁,但長遠而言,強積金制度根本無法追貼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所扮演的社會功能。 積金局根據其記錄指,該餐飲集團均有屢次拖欠強積金供款的情況,在當局積極主動介入 強積金騙案 及調查下,自2018年12月的供款期開始,已成功為Castelo Concepts Group約370名受影響僱員,追回總數約700萬的欠款及附加費。 本地餐廳集團Castelo Concepts於本周四(27日)突然宣布旗下9間餐廳即日停業。

強積金騙案: 電話騙案的特點及精明小貼士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Junk-call.com 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Junk-call.com 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強積金制度疊床架屋 才是問題關鍵 姑勿論上述平台能否順利普及,即使按照上述時間表推行,要讓其節省的費用開始惠及強積金供款人,從現在開始計算也免不了十多年時間。 如果我們從強積金制度實施的2000年開始推算,更代表強積金制度需要花費三十多四十年時間才逐步讓收費變得合理。

警方提醒市民,如要申請樓宇按揭或其他貸款,必需主動核實對方身份及專業資格,如發現有任何可疑,應即時致電警隊反詐騙協調中心求助熱線18222尋求協助。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強積金騙案: 電話騙案的特點及精明小貼士

整體股票基金表現不俗,當中大中華和香港股票基金升幅最大,分別達4%及3.8%。 中國人民銀行於6月中把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0.1厘,由2.75厘降至2.65厘,為去年8月以來首次減息。 另外,雖然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速低過預期,但不少分析預測第三季增長將加快。 強積金騙案2023 積金局留意到近期有身份不明者偽冒積金局或積金易平台公司職員,致電市民約談強積金有關事宜,並要求索取個人資料。

強積金騙案

警方在搜證期間,發現單位喬裝成律師樓,警方在單位檢獲大量虛構文件、證書、冒充律師樓職員的卡片、冒充律師樓的招牌。 警方於其他地方拘捕另一名男子,他涉及在案發最初致電給事主的角色。 強積金騙案2023 屯門警區刑事調查隊總督察陳家成表示,全部被捕人士仍在扣留調查,警方相信已經成功拘捕犯罪團夥的骨幹成員。 強積金騙案2023 屯門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五隊主管督察霍靉琳表示,犯罪團夥透過社交媒體例如Facebook,招攬想搵快錢的市民,要求他們偽裝成銀行職員、律師樓職員。

強積金騙案: 電話騙案的特點及精明小貼士

騙徒其後向事主表示,貸款申請已經通過審批,騙徒再以律師樓職員身份約見事主,進行貸款手續,期間向事主出示偽造的銀行文件、並要求事主交出一張130萬港元的支票作為保證金,以作資產證明。 案件由屯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經深入調查及分析,警方迅速鎖定一個犯罪團夥,警方成功聯絡到一名扮作律師樓職員的騙徒,該名騙徒相約事主到尖沙咀一商業大廈單位,進行貸款手續及交收支票。 警方於本周三(8日)展開一連串的拘捕行動,在尖沙咀一商業大廈外,拘捕接洽事主的疑犯。

強積金騙案

積金局今(28日)表示,該集團曾屢次拖欠強積金,自2018年12月開始,已成功為約370名受影響僱員,追回總數約700萬的欠款及附加費。 而據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份,該集團並未為約140名員工,繳交今年4月至6月共3期強積金供款,當局將向向清盤人遞交債權證明表,若收到拖欠的款項,會存入受影響僱員的帳戶。 警方搗破一個詐騙集團,首次發現有人利用受害人資料騙強積金戶口供款,涉及數十萬元。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