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白表入息下限2023介紹!(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胡‧說樓市》將繼續為大家跟進居屋2022的情況,但其實每年居屋發售程序都大同小異,讀者可以先參考上期居屋的資料,做定熱身。 另外,土瓜灣冠山苑亦是吸引的選擇,該地盤原劃作公屋發展,其後改作居屋出售,位處馬頭角高山道政府用地,亦即高山劇場對面,步行至土瓜灣站只需4分鐘,只是樓下是東九龍走廊,預計將受車聲影響。 身兼小組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估計,新定價機制應用於明年起推售的居屋項目,會比較適合。

如果選擇新申遞交或郵寄申請,申請人必須使用黑色或藍色原子筆填寫,並使用大寫字母填寫所有英文內容。 如果有任何更改,應在更改位置旁邊簽名以確認更改的真實性切勿,只刪除或使用塗改液覆蓋。 他又指,新居屋的定價方式,會引致市區及新界居屋價格接近,另價格亦集中月入上限家庭供樓能力範圍,房委會及公眾需有更多時間作出討論,毋須急於6月底前有決定。 另外特首原希望任內落實新居屋政策細節,但消息指出,至今年6月底或只能訂定政策框架及大方向,具體安排需待下屆政府決定。

白表入息下限: 相關文章

2015年8月推出的第二輪臨時計劃,配額為2500個,該計劃亦已於2017年5月結束。 以往白表申請人在申請表上列出的家庭成員,必須已經與申請者同住,令分開居住的年輕夫婦或希望照顧年長父母的子女,往往未能以「家庭申請」為單位遞表,但於2019年,房委會放寬這項共住的要求。 換言之,合資格的人士可考慮以家庭申請者的身份申請,以增加成功中籤的機會。 不過,申請者要注意日後成功買樓後,必須與申請表上列出的家庭成員同住。 房委會消息人士指出,政府不會以每名合資格申請人的收入計算負擔能力,而是以目標群組收入上限為基準,而每個家庭或單身申請,有不同經濟環境及家庭狀況,不可能設立入息下限,以免減低計劃靈活性,以及令合資格者數目大減。 簡單而言,「綠表」申請人為公屋居民,以公屋換居屋,沒有入息限額,但成功申請需將現居公屋交還房署﹔而「白表」申請人為非公屋居民,需要符合年齡、家庭成員組合、居港年期規定、入息和資產限額,以及擁有物業限制等申請資格。

白表入息下限

新一輪的居屋申請已截止申請,如希望參於下次「抽獎」,各位可以透過房屋署的網頁了解新發售的屋苑,以及銷售詳請。 但筆者亦要提醒各位須考慮一下自己的供款能力,以及個人需要,好好計劃。 白表入息下限2023 例如,若A先生和家人一起住在房委會轄下公屋,而A先生的名字有列在公屋租約上,他便可以以綠表申請人申請居屋抽籤。 相反;若A先生是以有條件暫准居住的形式居住在此公屋,例如以便照顧他年邁的祖母,而祖母才是此公屋的真正戶主,A先生便不能獲得綠表申請人的資格。

白表入息下限: 最新文章

居屋2022僧多粥少,白表人士如想盡快上樓,除了抽新居屋外,亦可申請「白居二」,以免補地價方式,在第二市場購買舊居屋屋苑的單位。 雖然今年白居二申請期已完結,房委會將準備在今季進行攪珠,我們也可以看看「白居二」有甚麼申請資格,看看自己能否準備下一期申請。 居屋的全名為「居者有其屋計劃」,是政府的資助出售房屋政策之一,讓市民可以低於市價的價錢,購買由房委會興建或私人機構參建的居屋。

白表入息下限

不過,消息人士透露,由於白表單身申請者另設名額,已耗用部分居屋資源,倘不限制他們揀選單位面積大小,不排除屬大單位的3房單位,部分會被單身人士購入,影響一般家庭揀樓選擇。 這個做法可以防止市民作出超越負擔能力的決定,亦可以增加有足夠儲蓄,而又有負擔能力的人去買居屋的機會。 長策會又建議將來公營房屋及私樓的比例是6比4,但公營房屋當中有多少是公屋及居屋,就要視乎市場情況而定。 這些建議會再在今日的長策會商討制訂諮詢文件的大綱,9月正式公布,再諮詢公眾。 涵蓋的資產類別包括土地、房產、車輛、的士及小巴牌、經營公司的資產淨值、投資項目,以及存款及現金。 換言之,申請者所持有的股票、黃金、年金、定期存款、私家車等,將通通計算入內。

白表入息下限: 申請居屋要繳付什麼費用?

至於一人申請者,上限則為家庭的入息及資產上限減半,分別是33,000元及925,000元。 申請者需在申請截止日期當天已在港居住滿七年,並不受附帶逗留條件所限制,而未獲香港入境權的人士不能包括在申請表內。 另外,申請人同樣要留意,於申請日期截止前的24個月,都不能持有任何物業的權益,簽訂物業的臨時買賣合約亦包括在內,否則也不符合資格申請。 白居二計劃下,通常最長按揭年期是30年減去樓齡,不保證可有高成數按揭,所以白居二首期上最好預多1至2成。 由申請截止日期之前的24個月起計,直至簽訂臨約當日,申請者及申請表上的家庭成員不得擁有,或與他人共同擁有任何香港住宅樓宇。 房委會在2017年通過,將居屋臨時計劃恆常化,令白居二(又名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正式在2018年實施,加強居屋流轉。

因此當時長策會部分委員認為,在2014年重新推售的居屋單位,應加入白表申請者入息下限。 長策會於2014年2月發表諮詢報告,提到回應「為白表申請人設定最低收入/資產水平」的市民中,大部分都表示支持,認為這可幫助真正有住屋需要的人。 行政會議昨開會,消息指通過修改現行居屋定價機制,不再參考樓價,改為主要參考申請人的負擔能力。 接近行會消息稱,所謂「負擔能力」會參考統計處的家庭入息中位數,再乘供樓年期及供款佔入息比率(房委會指引為供款不超過入息4成)。 消息稱,新機制下的新居屋售價,會較現在的市值7折,再折讓25%,即售價低見半價;若以啟德啟朗苑為例,286呎單位可低至199萬元,比舊機制平近80萬元(見表)。 至於專供綠表戶認購、折扣率比居屋「多一折」的綠置居,或低見4折售。

白表入息下限: 新居屋白表單身 禁買大單位

他指,下月舉辦的論壇希望可以凝聚全球家辦,目前在籌備階段,他並無透露出席的家辦規模及類型,屆時是否需要戴口罩,視乎當時疫情防疫安排。 許正宇否認是「有政策但無客」,指出政府有一系列措施強化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包括稅務安排及即將重啟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對於與業界開拓更多業務,政府責無旁貸,正研究是否帶隊金融業前往大灣區考察,例如深圳,推動業務計劃。 另外,預算案宣布引入公司遷冊機制,便利外地註冊公司遷冊香港。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甄美薇認為,措施對所有企業有一定吸引力,可便利它們來港運作及成立。

而且,因為有政府擔保,申請人不用通過加息三厘的壓力測試,部分銀行甚至在計算供款佔入息一半上,也不太嚴格,但要留意,信貸紀錄不良同樣會影響銀行批出按揭的態度。 白表入息下限2023 白表入息下限2023 若申請表內有核心家庭成員,即夫妻、父母、祖父母,是年滿60歲的長者,就符合「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可提升揀樓次序。 白表入息下限2023 不過要留意,孫兒若把祖父母加入此計劃,大前提是該孫兒的父母均已離世。

白表入息下限: 公屋聯會倡設「首置第二市場」 資助白表首置人士置業

我們也遇過一些案例,申請人想連同長者近親一同申請家有長者計劃,但要注意的是,所有白表申請人在申請日期截止前24個月,都不能持有任何物業權益,包括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如你的父母都曾於24個月內持有任何物業,就不符合申請資格。 「居屋2019」中出售的重售單位即「居屋2016」嘉順苑/屏欣苑或「居屋2017」銀河苑/銀蔚苑/彩興苑受轉讓限制,業主可向房委會補地價,然後把單位在公開市場轉售或出租。

他解釋,由於房委會已通過今年啟德、長沙灣及東涌居屋的售價,若推翻早前的決定,形容對現行討論機制會造成很大傷害。 申請居屋的申請費用為HK$250、申請白居二的費用為HK$160、而同時申請新居屋和白居二的費用為HK$410。 入息則以2020年4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共6個月的月均入息計算,可扣減法定強積金供款,但同樣要加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的年終花紅及雙薪,再除以12個月的平均數。

白表入息下限: 申請者須符合咩條件?

但設入息下限從來不是要完全禁止「找人資助」,而是防止有人利用在學時期「零收入」這個狀態,純粹通過父母幹,過早購入他們未必有迫切需要的居屋單位。 在2014年居屋復售前,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曾經建議為居屋白表設入息下限,後來亦放上房委會的議程討論。 房委會委員兼立法會議員柯創盛稱,一旦收緊居屋入息限額,料受影響家庭成千上萬計;在林鄭月娥的新房策下,他建議受影響家庭可考慮轉為申請港人首置上車盤,為他們提供多一個選擇。 【居屋/驥華苑/冠山苑/安秀苑/啟欣苑/裕雅苑/愉德苑/昭明苑】新居屋明年1月推售,據悉房委會將擬以市價51折,推售7個新居屋項目,包括北角驥華苑、土瓜灣冠山苑、安達臣安秀苑、啟德啟欣苑、東涌裕雅苑、沙田愉德苑、將軍澳昭明苑,共涉8,926伙。

白表入息下限

不同於一般私樓,由於購買居屋有政府作為擔保,故按揭申請亦較容易,綠表申請人更可獲最高95%的按揭成數;白表申請人最高則獲90%的按揭成數,而且不用購買按揭保險,但還款年期最長僅25年,同時只有P按選擇,年利率最高為P減0.5厘。 若申請人為非固定月薪,入息則以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共6個月的月均入息計算,可扣減法定強積金供款,但同樣要加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的年終花紅及雙薪,再除以12個月的平均數。 若申請人為固定月薪,計算方法則為2022年2月28日扣稅前的底薪,加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的佣金或津貼,扣減強積金供款,再加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的年終花紅、雙糧總和再除12個月。 換言之,如果過去半年曾經轉工,則以新一份工作的固定月薪為準,舊職的花紅、雙糧則不用計算。 根據往年的經驗,核心家庭的申請人數均大幅超出家庭配額的單位,換言之非核心家庭的揀樓機率是零,故《胡‧說樓市》建議大家放棄非核心家庭申請,反而將非核心家庭成員分拆單人申請。 成功遞交網上申請的綠表申請者,申請者及名列申請表上所有家庭成員仍須於申請表上簽署作實綠表身分。

白表入息下限: 最新白表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

她指,2021年已有類似措施,針對海外成立的開放式基金等,毋須結業清盤,可以來港註冊成立,並可保留法人身份,曾簽署的合約仍會適用,今次的建議是將遷冊機制擴展至所有企業。 她說,在過往針對基金作出類似措施的基礎上,相信很快可以進行廣泛諮詢,包括業界、商會、會計師及律師等專業人士。 白表人士如想盡快上樓,亦可申請「白居二」,以免補地價方式,在第二市場購買舊居屋屋苑的單位。 白表入息下限2023 我們看看「白居二」有甚麼申請資格,看看自己能否準備下一期申請。 白表入息下限2023 其中北角驥華苑位於港島臨海地段,交通方便,不過只有284個單位供應,呎價相對較貴。 MoneyHero將持續更新居屋2022申請資訊、白表綠表申請資格等。

  • 第二,是等待房委會會進行「電腦攪珠」,隨機選出白居二的分組號碼,按攪珠結果次序優先審核分組內的申請。
  • 值得一提是房委會並無為申請者設立入息及資產下限,理論上即使是零收入的人士,亦可以申購居屋。
  • 在銀行按揭方面,由於居屋有房委會做擔保,所以銀行在審批按揭時都會很寬鬆,申請人不需要做按揭保險,都能最高借90%按揭,而且無須通過壓力測試。
  • 而家有長者預留2,700個配額,而單身申請者則有900個。
  • 今日Tutor Circle尋補小編就為各位整理了網上及政府網頁的資料,讓大家可以清楚地了解「綠表」和「白表」的分別。
  • 雖然今年白居二申請期已完結,房委會將準備在今季進行攪珠,我們也可以看看「白居二」有甚麼申請資格,看看自己能否準備下一期申請。

另外,申請人於申請日期截止之前24個月,都不能持有任何物業的權益,包括簽訂物業的臨時買賣合約(即使最終取消交易,即撻訂也不符合資格),否則也不符合資格申請。 樓價高企之下,資助房屋成為大批無份輪公屋、私樓買不起的市民置業重要途徑。 白表入息下限2023 但除夾屋外,多年來資助出售房屋,均不設入息及資產下限,只有上限。 這會衍生一個問題:部分市民因在學等原因而未有收入,但只要有抽籤運、在父母資助下即可一步登天成為業主。 據了解,白表二人或以上家庭入息上限是66,000元,資產限額則為185萬元,較上期的170萬元放寬了15萬元。

白表入息下限: 居屋白表申請人 最新資訊2022

注意,申請表會附以一份「僱員薪金證明書」,讓申請人委託僱主填寫,以證明申請人的入息,但如果申請人未能向房委會提供,則可提供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的糧單,或入息證明副本、稅單副本代替。 要注意的是,由於白表的核心家庭與非核心家庭都共享家庭申請的配額,但依照揀樓次序,核心家庭優先於非核心家庭,若核心家庭申請人數高於白表家庭配額的總和,則非核心家庭無緣揀樓,剩餘的單位將直接跳往單人申請者。 政府公布,新居屋鐵定於2月25日至3月24日期間開放申請,共涉8,926伙,為2014年復售居屋以來最多的一期,並將以51折推售,售價介乎124萬至531萬元,涵蓋7個地區的屋苑。 去年推出的居屋項目正進行揀樓程序,《香港01》報道,有18歲留學英國女生首次以單身人士身份抽居屋一擊即中,明言入市後將由父母代為供款,也有母親表示會為仍然在學的兒子入表。 個案引起網民熱議,有人質疑仍在求學的年輕人也加入「居屋大抽獎」,對其他有更逼切需要上車的市民不公平。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