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兆與港府在事後遭到各界猛烈批評,不少國際投資者對港交所的兒嬉造法相當不滿,而且更對港股失去信心。 衛奕信徑 經歷八七股災後,李福兆不久就遭到撤換,而衛奕信亦引入相關的法例進一步監管股市的運作。 其中的建議是於89年5月成立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炮台山交通方便,風景優美,支線甚多,而且軍事遺蹟保存完整,是九龍區行山之首選路線之一。 第二段由陽明山莊出發,經過渣甸山,再經畢拿山的石礦場、小馬山後下抵金督馳馬徑。 之後往北落山,沿鰂魚涌樹木研習徑到康怡花園和康景花園之間的水塘公園,再步行往太古站。
雖然馬卓安在表面上十分樂意到北京簽署諒解備忘,但背後他卻對此十分惱怒,因為自六四之後,國際仍在杯葛中國,但自己卻被迫到那裏簽約,成為六四事件以後第一位到訪中國的西方國家政府首腦。 經此事以後,保守黨政府認為對中國的妥協政策已不再適用,而英方更認為對北京處處退讓的衞奕信需要負上責任。 這個小組負責討論《聯合聲明》的落實情況,以及香港在過渡期內的細節安排,而衞奕信就兼任這個小組的首任英方首席代表。 此名字是出自他的老師所贈的一副對聯:「德者當以道為本,巍峻應有穩定基」。 衛奕信徑 至於任英國駐北京代辦處二等和一等秘書時,他的中文名字曾一度改為魏德維。 雖然在卸任港督後離開香港,但衛奕信仍十分關注香港的事務。
衛奕信徑: 難度:★★★☆☆距離:約7.5公里時間:約2.5小時
畢業後,衛奕信曾一度苦惱於加入殖民地部,還是外交部,經過一番考慮後,他選擇了後者。 在1958年,衛奕信加入外交部東南亞司,最初原本被派到中東,學習阿拉伯語。 可是中途因故,於1959年被改派到老撾永珍的英國使館擔任三等秘書。 到1960年,外交部打算安排衛奕信到中東重學阿拉伯語,可是在老撾的經歷,使衛奕信對中國文化感到深厚的興趣,因此極力要求到香港的香港大學学習中文。
中方認為,只有《基本法》才有凌駕性,因此在主權移交後,隨著《基本法》的落實,《人權法案》內的凌駕性條文和與《基本法》相抵觸的部份亦不再適用。 衛奕信徑 不過,中方當時卻宣佈不會承認這類人士的英國護照,這類人士將仍舊被視作中國公民,但同時,由於這類人士擁有外國的居留權,所以中方不會讓他們在主權移交後出任政府要職。 由於中方規定在主權移交後的特區政府,出掌要職的人士均須為沒有外國居留權的中國公民,而立法會內的中國公民亦不可少於全體議員的百份之八十,結果居英權計劃的踴躍程度比想像中低。 然而,中方人士卻對香港落實「八八直選」抱有懷疑態度,並質疑為何港府不一早推行直選,偏偏要在主權移交前的敏感時刻推行。 衛奕信認為,由於中、港兩地經貿交往日益頻繁,所以要保障香港的未來,就必須與大陸政府建立起緊密的互信關係,相反,對抗並不能造就成果。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第三段
望夫石的英文譯作「阿嬤石」,就令人有點不解,把著眼點放到婦人背著小孩上,雖然突出了石的外型特徵,卻失去了背後的故事和意義。 沿著右方的金山路下走,在支路繼續左走一小段後,需留意右方的衛奕信徑紀念碑。 走到孖指徑附近放目,視野障礙盡除,教人心情開朗:左起大帽山、右方針山,二峰以下則見城門水塘。 該徑起點位於東行分站後方、西行分站斜對面,起點旁豎有衛奕信徑的動工儀式紀念碑。 衛奕信徑(Wilson Trail)巴士站,位於南區赤柱赤柱峽道衛奕信徑第一段起點對開,是一對東、西行雙向路邊巴士分站。
在5月27日,有多達30萬名市民參與「民主歌聲獻中華」活動,為內地學運籌款,而到5月28日,更加破天荒地有大約150萬名市民上街遊行,聲援北京的學生。 然而,在六四事件發生後,港人對香港的前途以及對中國政府的信任程度,同樣跌至《聯合聲明》在1984年簽署以來的最低點,而且再次觸發上百萬名市民遊行,抗議中國政府鎮壓學運。 《中英聯合聲明》草案由中方代表周南以及英方代表伊文思爵士,在1984年9月26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後在同年12月19日,中國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正式簽署《中英聯合聲明》,至此,香港的前途確定下來。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第八段 (元墩下 – 九龍坑山) 遊記按此
為雷利計劃(香港)青少年發展項目籌款的《雷利衛徑長征》,由2003年起每年10月份舉行,賽道主要依整條衛奕信徑前進,但乘坐港鐵時需於油塘站及鰂魚涌站出入,而非原先的藍田站和太古站。 第十段由八仙岭仙姑峰开始,途经八仙岭自然教育径、横山脚村、横七古道、上七木桥、下七木桥和尤德爵士纪念亭,最终以南涌为终点。 第九段由九龙坑山开始,进入八仙岭郊野公园,途经鹤薮水塘、屏风山、黄岭、犁壁山和八仙岭八个主峰,并以仙姑峰作为终点。 由于第八段被大埔市区分割成两段,终点在数百米高的山顶上,故一般游人不会选择单独步行完整的第八段。
編按:吊鐘花是本地原生植物,屬杜鵑花科,花期在每年1月至3月。 不過,早年市民及商人大肆採摘,吊鐘花數量大減,令政府立例禁採禁售。 現時香港法例第96章《林區及郊區條例》的附屬法例《林務規例》訂明,任何人無合法辯解,不得售賣、要約售賣、管有、保管或控制吊鐘花及其任何部分。 因此,請大家賞花期間眼看手勿動,採摘吊鐘花不但是自私的破壞行為,而且觸犯法例。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第四段 (井欄樹 – 沙田坳) 遊記按此難度:★★★☆☆距離:約8公里 時間:約3小時
在柯利達爵士的幫助下,衛奕信於1977年重返英國政府供職。 他這種辭職數年,後在職級不降的情況下重回政府,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衛奕信最初在柯利達爵士出任主管的內閣辦公室評估部門任職,專責評估遠東和東南亞地區的政局。 到1977年的時候,他又應時任港督麥理浩爵士之請,調到香港擔任總督政治顧問。 在任職政治顧問期間,衛奕信著手於處理香港與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外交事務。
- 衛奕信認為,由於中、港兩地經貿交往日益頻繁,所以要保障香港的未來,就必須與大陸政府建立起緊密的互信關係,相反,對抗並不能造就成果。
- 可是中途因故,於1959年被改派到老撾永珍的英國使館擔任三等秘書。
- 衛奕信雖然是一位「中國通」,但亦由於他對中國的認識,使他對中方處處忍讓,被輿論認為他向中方「叩頭」討好,窒礙民主,出賣港人利益 [9]。
- 畢業後,衛奕信曾一度苦惱於加入殖民地部,還是外交部,經過一番考慮後,他選擇了後者。
- 攀登五桂山是第三段中相對較難的路段,但主要景觀亦在於此,視線可由左面的將軍澳延伸至右方隔海的港島東區。
- 未幾,衛奕信在1984年的夏天被派到北京,授權與中方一同起草《中英聯合聲明》,由於中方堅持要在同年10月1日前完成《聯合聲明》的草稿,否則中方就會單方面公佈聲明。
- 然而,中方人士卻對香港落實「八八直選」抱有懷疑態度,並質疑為何港府不一早推行直選,偏偏要在主權移交前的敏感時刻推行。
- 此径起于赤柱赤柱峡道,向北经过港岛的数个山峰到达鲗鱼涌。
衛奕信向中方讓步的作風,也使英方一些強硬派深感不滿,而不少在港英商,如怡和等等也認為衛奕信出賣了香港利益。 種種的不滿,最終使到要求撤換衛奕信的呼聲愈來愈高 [12]。 面對暗淡前景,當時立法局通過動議,鼓勵市民討論《聯合聲明》,而不少議員更敦促英國政府應當負上宗主國的道義責任,讓香港人擁有居英權。 在種種複雜的背景下,衛奕信在1989年10月11日宣讀《施政報告》,推出不少措施,設法挽回港人對香港前途的信心(例如督促大老山隧道提早於1991年下半年完成)。 當中備受關注的,有居英權計劃、《香港人權法案》,以及玫瑰園計劃三項。 衛奕信徑 衞奕信雖然是一位「中國通」,但亦由於他對中國的認識,使他對中方處處忍讓,被輿論認為他向中方「叩頭」討好,窒礙民主,出賣港人利益 [9]。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第7段
現時此處是麥理浩徑及衛奕信徑的交匯處;也是麥理浩徑第七段、第八段之相交點,因此常有遊人在此停留休息。 首段藍田至高超道一段勉強地在地圖上連接隔海的衛奕信徑,大可略過不走;路線中途須橫越馬路,也失去連貫性。 攀登五桂山是第三段中相對較難的路段,但主要景觀亦在於此,視線可由左面的將軍澳延伸至右方隔海的港島東區。 隨後的路口須靠右行走(左方麻石徑可下引至高超道),經過墳地,再繞行照鏡環山。 炮台山又稱「魔鬼山」,英語名為Devel’s Peak。
第五段由沙田坳出发,进入狮子山郊野公园,沿鸡胸山山腰往沙田方向下行至九龙水塘引水道,并沿九龙山健身径到达九龙水塘侧的大埔公路为止。 衛奕信徑2023 塘畔徑路線蜿蜒,沿途可感受城門水塘之靜美,也可細賞白千層的倒影景致。 這處佇立著一棵巨大秋楓,樹下石椅石桌橫臥,好個雅緻的組合。 橫過馬路,接翠琳路上行,在支徑左轉,走過平淡的路段,微降後續沿馬路左轉進入凹頭村。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第二段 (大潭水塘道 – 基利路) 遊記按此
受到198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發展過熱,過度投機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香港在衛奕信上任沒多久,即遇上八七股災。 在1987年10月1日,本港股市仍然是一片交投暢旺的景象,當日恆生指數上試3949.73點,其後更創下3950點的歷史高位。 可是好景不常,受到紐約股市下跌所拖累,香港股市在1987年10月19日開市後就一直急瀉,恆生指數單日一共下跌420點。 港股在這個「黑色星期一」的暴跌,更造成骨牌效應,使全球股市也受波及,造成世界性的股災。 第七段由城門水塘開始,沿著城門水塘東岸的緩跑徑向北前進,途徑城門水塘北端的半閒亭、城門標本林和鉛礦凹(於此處再次與麥理浩徑第八段相交),直至元墩下。
自1994年起,衛奕信一直是英國的香港工商協會榮譽主席;此外,他亦不時出席香港特區政府在英國舉辦的活動,當中,香港特首曾蔭權曾在2005年11月訪問倫敦,期間出席貿易發展局的周年晚宴。 當時衛奕信也有出席晚宴,並讚揚曾蔭權是一個傑出的特首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另一方面,衛奕信曾在2005年1月訪問香港科技大學;以及在2006年於香港大學接受榮譽博士學位。 由於計劃將動用庫房上千億元的儲備,中方未幾就指這是一項企圖要花光香港外匯儲備的陰謀,並指這是英方秘密撤走資金的手段。 此外,中方又揚言不會承擔任何橫跨1997年的合約債務,表明不會「祝福」港府的玫瑰園計劃。 經過一輪立法程序,《香港人權法案條例》最終在1991年6月6日制定,並在6月8日起開始生效。
衛奕信徑: 衛奕信
衞奕信當時估計整項計劃將動用上1270億港元,並在1997年年初啟用第一條跑道。 由於衞奕信在推出計劃時全為穩定民心,因此沒有與中方諮詢,結果釀成軒然大波。 但是,六四事件的發生,卻促使衞奕信在1989年10月11日的施政報告中決定興建新機場,以望振興香港人的信心。
為了配合總督的身份,衞奕信在上任前不久獲加封為爵士;此外,他也是香港歷史上最後一位穿着傳統官服上任的港督。 面對中方的不合作態度,使港府在新機場的融資出現問題,結果港府唯有一邊承擔財務責任,一面繼續向中方遊說。 不久以後,前英國駐華大使柯利達爵士秘密訪京,極力向中方官員遊說,並就計劃「解話」。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第十段 (八仙嶺(仙姑峰) – 南涌) 遊記按此
因此,他相信殖民地所有重大的轉變都應先得到中央的全力支持。 衛奕信的看法使他對中方採取一種妥協的態度,結果,面對中方人士對「八八直選」的猜忌,再加上商界的反對,衛奕信最終以民意不足為理由擱置直選。 然而,到1986年12月5日,時任香港總督尤德爵士在訪問北京期間突然逝世。
根據衞奕信在施政報告中所制訂的香港機場核心計劃,香港將在大嶼山以北的赤鱲角進行大幅填海,興建一個國際級的大型新機場,這個新機場有兩條跑道,可24小時運作,每年更可容納8000萬名旅客,是啟德機場容量極限的3倍。 而為了方便向新機場提供服務,衞奕信還決定在赤鱲角附近的東涌開闢新市鎮,計劃至少容納15萬人。 在1965年,衞奕信獲調回到英國的外交部,最初專責處理對尼泊爾和韓國的外交事務,後來因文化大革命爆發而改為主理對中國的外交事務。 由此拐個急彎,經過走私坳,再下降一段梯級後,路徑又轉趨平緩。 最後踏上數步石級走至燒烤場,再往前走便可抵達城門水塘主壩,完成衛奕信徑第六段的行程。 隨衛奕信徑指示牌左轉進入泥徑,微微上走一段後,路徑轉趨平坦。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第六段
衛奕信徑的名稱是為了紀念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第27任香港總督衛奕信而建[1]。 衞奕信認為,由於中、港兩地經貿交往日益頻繁,所以要保障香港的未來,就必須與大陸政府建立起緊密的互信關係,相反,對抗並不能造就成果。 衞奕信的看法使他對中方採取一種妥協的態度,結果,面對中方人士對「八八直選」的猜忌,再加上商界的反對,衞奕信最終以民意不足為理由擱置直選。 經過一番考慮,英方最終認為在中、港事務方面有多年經驗的衞奕信是最佳人選,並決定以他接替尤德。 儘管衞奕信認為自己太年輕,以及資歷尚淺,不過最後他還是接受邀請。 在1987年4月9日,衞奕信在皇后碼頭登岸,正式出任第27任香港總督。
公園內有洗手間,出發前可在此準備一下,順道欣賞水塘的景色。 交通資料起點:於黃大仙盈鳳里乘搭觀音山花園NR806號循環線村巴至沙田坳下車;或於港鐵黃大仙站乘搭九巴2F號、3C號至慈雲山(北)總站下車,沿沙田坳道步行至起點。 在獅子山腳下走動,不難欣賞到望夫石經年在山上守望遠方,路旁更設有介紹講述這段在漁村小港發生的傳說。 多數人普遍把望夫石編成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卻忽略了其歷史價值。 其實這個背着兒子昐夫歸的故事,正好體現出從前漁村居民的生活,並在獅子山腳下時刻提醒著香港人的歷史。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第5段
雖然在卸任港督後離開香港,但衞奕信仍十分關注香港的事務。 自1994年起,衞奕信一直是英國的香港工商協會榮譽主席;此外,他亦不時出席香港特區政府在英國舉辦的活動,當中,香港特首曾蔭權曾在2005年11月訪問倫敦,期間出席貿易發展局的周年晚宴。 當時衞奕信也有出席晚宴,並讚揚曾蔭權是一個傑出的特首 衛奕信徑 [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另一方面,衞奕信曾在2005年1月訪問香港科技大學;以及在2006年於香港大學接受榮譽博士學位。